沙雅县塔里木乡央塔克巴西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课时数一数
数学一年级上册-01准备课-02数一数-课件07-

数一数
1
返回
2
返回
3
返回
4
返回
5
1
2 3
4
5
返回
6
返回
7
返回
8
返回
9
返回
10
6 7 8 9 10
1
6
2
7
3
8
4
9
5
10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 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襟的时候,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心中的“可”。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生命假如给予你的是一颗柠檬,不要抱怨,下工夫把它榨成一杯柠檬汁吧。 健康的身体是实目标的基石。
1.1数一数(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1 数一数(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1-10各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数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一数(1-10)2. 认识数字1-10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数字1-10。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能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数字卡片、计数器等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如:苹果、铅笔、书本等。
让学生初步感知数量的概念。
2. 探究与发现(10分钟)(1)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2)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物品(如:10个铅笔),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并记录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字,让学生发现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3. 认识数字1-10(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数字1-10。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让学生发现数字的大小顺序。
(3)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数字1-10。
4. 实践与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数字进行描述,如:3个苹果、5支铅笔等。
(2)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些物品,让学生用数字进行描述,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数一数的方法和数字的含义。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字进行更复杂的描述。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乐园》第1页的练习。
2. 家长协助,让学生在家中找出一些物品,用数字进行描述,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1. 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2. 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1-10各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数数。
数一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一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1-20中的数字并理解其数量含义。
2.能够在一系列数字中找出指定的数字。
3.能够将一些数量相等的物品归类。
二、教学重点1.数1-20中的数字。
2.在一系列数字中找出指定的数字。
三、教学难点将一些数量相等的物品归类。
四、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教具或图表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20,并运用实物、图形、符号及文本等各种形式,明确数字的数量含义与数学符号。
如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再用黑板擦擦掉,问学生看到什么数字,为学生认识数字1做好铺垫。
2. 数的量比较通过逐级递进式的数量比较,使学生体验更多数列的特点。
首先,让学生看一张放有大小不一的图片的海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小汽车的数量最多,这就是介绍让学生初步知道量的比较。
接下来,教师可将黑板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写数字,右边放数量相等的实物,如五颗糖果和数字5。
让学生将右边的物品与左边的数字相对应,通过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游戏中理解数字的数量含义和符号。
最后,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的数量含义后,教师可放置一些数字牌(如1~20)在一面黑板上,并要求同学找出指定的数字,从而培养学生辨认数字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使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活跃。
3. 数量的归类将一些数量相等的物品进行归类,既锻炼了学生认识数字的能力,又培养了分类思维能力。
一项积木游戏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提供一些带图案的积木,要求学生将图案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
当然,为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图片或道具(如颜色、形状、大小等相似,但属于不同类型的实物),同学将这些物品分类,然后让其他学生猜猜这些物品是按哪种方式分类的。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举例、展板、图片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的方式快速掌握新知识点。
2.组合拼装法:教师将教具和物品组合起来,把它们排列组合成多样化的形状,让学生通过物品组合认识数字和数学符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数一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数一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用语言表达不同数量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培养数量的敏感度。
3.学生能够听懂所学内容并能按要求做出反应。
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正确、整齐地唱“数一数”的歌曲。
2.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敏感度。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下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数量的认知和表达。
2.完成“数一数”练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真观察,理清思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一数》教材内容复印件。
2.教师准备数学相关的游戏素材和道具。
3.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物品的分类•师生共同分类一些日常物品,如铅笔、书、橡皮擦等,让学生观察,进行数量的简单对比。
2. 数一数•通过歌曲《数一数》的欢乐节奏,教授学生学会正确地数数,培养对数量的感知和敏感度。
第二课时1. 数字与物品的对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指着物品的方式,学会将数字与实物对应起来。
2. 数一数(续)•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学生数一数,强化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1.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数技能,提高学习兴趣。
2. 数数小测验•教师出示特定数量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快速数数,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四课时1. 数数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进行数数练习,查漏补缺。
2. 数一数困难关卡•安排一些数一数的困难关卡,让学生挑战自我,提高数数的技巧。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以《1 数一数》为主题,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数的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七、作业布置布置数一数相关的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并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
八、板书设计•数一数:歌曲•数字与物品的对应•数数小测验九、教学素材•《数一数》教科书•数学游戏素材•练习册十、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一数-人教版(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一数人教版 (2)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的一年级的数一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二章第二节“数一数”。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数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轴、小卡片、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然后问我“老师,这里有几张桌子?”等问题,以此引出数的概念。
2. 数数练习: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10,让学生熟悉数的顺序。
3. 小组活动: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张数轴和一些小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数练习,并找出数的规律。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2个,小红有几个苹果?”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数的规律。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如“小明有5个橘子,小华的橘子比小明少3个,小华有几个橘子?”等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一数1. 数的顺序2. 数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数轴和小卡片,自己设计一些数的题目,并解答。
2. 请学生和家长一起数一数家里的物品,如家具、玩具等,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数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发现数的规律方面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发现和探索数的规律,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数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将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数的概念。
202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精品课件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2月2021/2/42021/2/42021/2/42/4/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2/42021/2/4February 4, 2021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2/42021/2/42021/2/42021/2/4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2月4日星期四2021/2/42021/2/42021/2/4
谢谢观看
数一数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跟同桌的 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认真数一数
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1
2
3
4
5
6
7
8
女孩有几个? 9
男孩有几个?
10
1
6
2
7
3
8
4
9
5
10
从1数到10
123 4 5 6 7 8 9 10
老师随便指一个数,小朋友 你能读出来吗?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 数一数冀教版

第二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2页用数数的方式表示物体的数量。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数是数(shǔ)出来的,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你们有信心学好数学吗?生:有。
师: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你会数数吗?生1:会数数。
生2:我都能数到100呢!师: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能不能一起大声的从1数到10。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1数到10。
(板书:数一数)生: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用数数的方式描述物品的数量。
(一)师:你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学生交流各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
生:小兔子、小猴子、长颈鹿、斑马……师:你们说的这些小动物,老师也都特别喜欢。
于是老师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动物园,看看这些我们喜欢的超级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只是动物园的一个美丽的小角落,在这里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有没有在里面?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者是物品?(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师:你能再分别数一数每种动物或每种物品的各有多少吗?(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二)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2个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2个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2个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2个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单元准备课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数一数、比多少。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过了学前教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
但在孩子的头脑中10以内的概念很模糊.本单元主要帮助孩子建立10 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知识打下基础。
2.学生在学习“比多少"之前,已经熟悉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书中以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知道比较的结果,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
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1)数一数……………………………………………………………………………………1课时(2)比多少……………………………………………………………………………………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动口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玩中学习.第1课时数一数这样就能不重复不漏数.3.认读1~10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雅县塔里木乡央塔克巴西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科目:数学
第二课时: 数一数
班级: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者:萨拉木·亚森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6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渗透“对应”思想。
3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板书
三、新课
一 同样多
1、看图说话 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 学生数一数有几个 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
片 学生数一数有几个。
看着这图 你能说一句话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
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 所以我们就说 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
多。
2、手比一比 在请伸出你的双手 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
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
师生一起做 然后同桌互相做 。
3、动动手 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 学生跟着在台下摆 要求对着○摆□ □
要和○同样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 其余同学在下面摆 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 使得□和△同样多。
说说摆的
方法。
5、找一找 在p
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 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 学生说是几个 再贴出3个正方形 学生说有几个。
问 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 你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伺机连线 教师引导
学生 三角形有剩余 正方形没有剩余 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 三角形多些 也
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板书 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
提问 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 同桌7
同学商量。
指名说。
3、找一找 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 在○下面摆△ △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 在□下面摆△ △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 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p11、12 练习一1 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 什么东西是多些 什么东西是少
些的
四、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