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902
(完整版)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1)在氢以前的金属(K →Pb )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K →Na 会爆炸。
(2)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 2SO 4、HNO 3)反应,但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①Fe 、Al 在冷的浓H 2SO 4、浓HNO 3中钝化,加热或稀HNO 3可充分反应。
②Zn 与HNO 3反应时, HNO 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NO 2、NO 、N 2O 、N 2、NH 4NO 3。
③氢以后的金属(Cu →Ag )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硝酸反应时,浓硝酸一般生成NO 2,稀硝酸生成NO 。
④氢以后的Pt →Au 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1)K →Na ,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2)Mg 、Al 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3)Zn →Pb 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 2O (气) 高温Fe 3O 4+4H 2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1)K →Pb 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2)Cu →Ag 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3)Pt →Au 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1)K →Al 用电解法,如:2Al 2O 3(熔融)电解4Al+3O 2↑特例:Na+KCl ℃850NaCl+K (↑) (2)Zn →Cu 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 、CO 、H 2或Al 等。
如: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2Al+Cr 2O 3 高温2Cr+Al 2O 3(铝热反应,冶炼难熔金属) 特例:湿法炼铜:Fe+CuSO 4 = FeSO 4+Cu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电解精炼铜:2CuSO4+2H2O 电解2Cu+2H2SO4+O2↑(3)Hg→Ag用热分解法,如2HgO 2Hg++O2↑(4)Pt→Au用物理方法:如用浮洗法进行沙里淘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生活中的现象: 生活中的现象:
1、 “酸菜鲜鱼汤”是某饭店的招牌菜, 酸菜鲜鱼汤”是某饭店的招牌菜, 店老板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 店老板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先是 出现黑点,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 出现黑点,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 生活中铝制品 铝制品不能长期存放醋 2、生活中铝制品不能长期存放醋、酱油 也不能存放碱 等酸性物品、不能存放盐、也不能存放碱 你知道为什么吗? 性物品。你知道为什么吗?
A . X>Y > (H) > Z X> C . X >Y >Z >Ag B. D. X >Y > Ag >Z X >(H) >Y >Z
现有稀盐酸、 现有稀盐酸、 CuSO4 、 FeCl3 、 AlCl3四种溶液和铝片、铁丝、铜丝, 四种溶液和铝片、铁丝、铜丝, 请你从桌上自选药品及仪器, 请你从桌上自选药品及仪器,并设 计实验,亲自验证铝、 计实验,亲自验证铝、铁、铜 三种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三.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方法: 方法: 1、根据反应定顺序 、 2、设计反应定顺序 、
为了探究X 为了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 三种金属(都不是银) 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把X和Y分别放 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2) 入稀硫酸中, 溶解并产生氢气, 不反应(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表面有Ag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Ag 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 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下列金属活 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1、 “酸菜鲜鱼汤”是某饭店的招牌菜, 酸菜鲜鱼汤”是某饭店的招牌菜, 店老板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 店老板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先 是出现黑点,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 是出现黑点,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 生活中铝制品 铝制品不能长期存放醋 2、生活中铝制品不能长期存放醋、酱油 也不能存放碱 等酸性物品,不能存放盐,也不能存放碱 性物品。
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反应物中金属配位越活泼的物质配位越容易,配位排序越靠后的物质,所作的反应的活性越强的规律,是金属化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按金属原子的电荷强度来确定,按电荷强度排序,金属活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钾钠银铜铱锌铂钯铑锡镍银钒铝银锶锇钴钼钨贵金属等。
金属活动性规律是化学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标准。
根据金属活动性规律,可以预测金属与氧化物、不同的蒸气或水的反应,以及金属与不同的反应物的反应。
这一规律也可以用来研究金属的氧化物金属的可能性和分解的特点。
金属活动性规律主要应用于矿藏选择和金属冶炼技术,以此判断矿石中各种元素结构的可能性,以及每种金属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分解性能,为选择最佳冶炼工艺提供依据。
同时,它也被应用在当今社会的其他多个领域,如实验室分析、精细化工和技术化冶金等,它能够显著改善有关领域的科技水平。
总之,金属活动性规律是金属化学中的一项基础原理,它的应用令金属冶炼和多个科技领域都深受科学研究的支持,不仅帮助人们认清金属化学基本原理,也促进了金属化学的研究和发展。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具体金属的排列2、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速率产生氢气的量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现象产物判断4、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化学方程式5、中考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1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大小。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从强到弱):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需要注意的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1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条件是金属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例如,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较慢,产生气泡较少。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的量越多。
11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单质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
反应时,金属表面会出现固体析出等现象。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12 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实验现象,观察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速率、是否发生反应等。
二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根据金属在方程式中的位置以及反应的条件来判断。
例如,A + BCl₂= B + ACl₂,说明 A 的活动性大于 B 。
121 中考常见题型在中考化学中,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A.
Fe
B.
Hale Waihona Puke CuC.Ag
C
)
[例2]向含有CuCl2,ZnCl2,HCl的溶液中撒入 过量的铁粉,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 D ) A.
C.
ZnCl2 ,
CuCl2 ,
HCl B.
HCl D.
FeCl2 ,
ZnCl2 ,
CuCl2
FeCl2
[例3]判断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例1]将四种等质量金属投入到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盐酸中
反应快慢程度
盐酸溶液 产生H2 质量
Mg > Zn > Fe
甲( Mg ) 乙( Fe) ( 丙 Zn)
0
反应时间
[例2]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分别与质量相同, 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
产生H2 质量
东营市胜利第十五中学
王保平
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可归纳如下:
①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 的能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原子在水溶液 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 强。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 ③很活泼的金属K、Ca、Na既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又能置换出水中的氢放出H2。 ④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 液中置换出来,因为K、Ca、Na很活泼,要先与 水反应生成碱,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此过程中 没有金属单质生成。
三、把握三个规律 3、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后溶液质量的变化规律是:只要比较反 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 应计量数的积的大小即可:若反应后的 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计量 数的积变小,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否则增大。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其应用做一总结;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和的溶液中时,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 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例: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能发生反应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2考查的是金属能否与酸溶液反应,只须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铁位于氢前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位于氢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3、4考查的是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只须看置换金属是否位于被置换金属之前;铜位于锌后不能反应,铁位于铜前能反应;答案:1;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氯化锌反应;4;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解析:只有金属X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只有金属X的活动性位于氢前;金属Y能置换出金属Z,说明金属Y的活动性大于金属Z;答案:C3. 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为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利用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实验对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解析: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从两个知识点去考虑:①看金属能否与稀酸溶液反应,能与稀酸溶液反应的金属位于氢前,不能与稀酸溶液反应的金属位于氢后;②看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情况,置换的金属位于被置换的金属前面;答案:方案1:将铁钉放在稀硫酸溶液中,能产生氢气,把铜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不能产生氢气,说明铁比铜活泼;方案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铁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铁比铜活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4. 根据不同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图像关系,判断生成氢气的速率、质量、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比较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例:等质量的两种常见的金属A、B二者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相同与足量的盐酸反之间时,生成氢气的速率A_______B,A、B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应,那么在反应时间0~t1A________B,A、B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A________B,A、B相对原子质量A______B;时间内,金属A生成的氢气比金属B生成的氢气少,因此生成解析:由图象可知,在0~t1氢气的速率A小于B;金属活动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越快,金属的活动性越弱,生成氢气越慢;所以金属A的金属性比B弱;由图还可知,最终A生成氢气的质量比B生成的氢气多;根据在金属质量和金属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相同的条件下,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小于、小于、大于、小于5. 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例: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_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解析:锌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锌,且锌粉过量,滤渣中一定有铜、锌,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锌,没有氯化铜;锌不能与氯化镁反应,滤渣中不会有镁,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答案:铜、锌、氯化锌、氯化镁;。
金属的活动性与还原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与还原反应金属的活动性是指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活动性较高的金属能够较容易地与非金属或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而活动性较低的金属则较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与其电子的排布和价电子的数量有关,具体反映在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泼程度,我们可以将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排序。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铯(Cs) > 钠(Na) > 钾(K) > 钙(Ca) > 镁(Mg) > 铝(Al) > 锌(Zn) > 铁(Fe) > 镍(Ni) > 锡(Sn) > 铅(Pb) > 氢(H) > 铜(Cu) > 汞(Hg) > 银(Ag) > 铂(Pt) > 金(Au)从上述顺序可以看出,铯的活动性最强,金的活动性最弱。
活动性较高的金属容易被氧气、酸等物质氧化,而活动性较低的金属则不容易被氧气和酸氧化。
二、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在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还原反应中,金属可以向其他物质提供电子,从而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的金属还原反应有以下几种:1. 金属与酸的反应:活动性较高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2 + H2↑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活动性较高的金属能够与非金属元素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2Na + Cl2 → 2NaCl3. 金属与水的反应:活动性较高的金属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氢气,如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 + 2H2O → 2KOH + H2↑4. 金属与金属离子的反应:活动性较低的金属可以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中夺取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铜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银的沉淀:Cu + 2Ag+ → Cu2+ + 2Ag↓三、金属的应用与实际意义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密不可分。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课件精品ppt课件

两固夹一液,两液夹一固 变中间,变两边
以H分两组,加上稀盐酸 把2个中的其中一种变溶液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还有哪些 困惑 ……
1、(2010河南中招第20题)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
图2:铜(Cu)与硝酸银( AgNO3)溶液反应 试判断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Fe >Cu Cu >Ag
(1)怎样用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Fe、CuSO4溶液 ②FeSO4溶液、 Cu ③Fe 、
( HC2l、)怎Cu样用实验验证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Cu、AgNO3溶液 ② CuSO4溶液、Ag
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主要应用:
一、判断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一、判断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
练习1:判断镁、铁、铜、锌的金属活 动性顺序?
练习3: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 反应的比较示意图。甲来自乙丙丁
1、反应条件:
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
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Y > X > Ag > Z
。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先确定金属X是 Cu 。
方程式是: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 2、(2015河南中招第21题(2)) 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能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
⑵能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⑶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⑷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判断与应用,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学习化学的兴趣;
(4)、树立化学知识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预习准备区】:
走进生活:
【我是小小化学家】昨天老师买了一枚金戒指,但怀疑它的真假。
因为有一种“黄铜”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
“黄铜”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
请同学们帮老师鉴别一下金戒指是不是真金的。
黄铜与黄金的区分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默写一下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
请同学们思考: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你获得的信息有哪些呢?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________。
2、排在氢________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而排在氢_______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说明:⑴酸一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⑵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_______
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_______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_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说明: ⑴一般K、Ca、Na三种金属除外。
⑵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________的
⑶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________
【互动探究区】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一、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
典型例题:可由金属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取的化合物是:()
A、CuSO4
B、Ag2SO4
C、Fe2(SO4)3
D、MgSO4
巩固练习:
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零件含有锌、铁、铜、银、铂、金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可能有:()
A、铜、银
B、铁、锌
C、铂、铜
D、银、金
【探究实验】:
镁条放到盛有稀硝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1、反应条件:
(1)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2) 酸指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流酸,硝酸。
(3) 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
练习:下列金属跟酸能反应而放出氢气的是( )
A:Fe和H2SO4 B: Ag和稀HCl C:Zn和HNO3 D: Al和浓H2SO4
2、反应快慢的比较:
典型例题:今有等质量铝、镁、铁、锌四种金属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硫酸反应(如图所示),用A、B、C、D代表这四种金属,则A、B、C、D分别是:
【巩固练习】:等质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则A、B、C、D 分别表示________
⑵反应不再发生时,一定用完的物质是
____
氢
气
的
质
量
/g
二、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课件展示,出示问题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说明理由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和稀硫酸(2锌和硫酸铜溶 (3铜和硫酸锌 (4)铝和硝酸银溶液 (5)铁和稀硫酸 (6)铁和氯化银固体
典型例题:下列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Fe+3CuCl 2 = 2FeCl 3 +3Cu B. 2Na+CuSO 4 = Cu+Na 2SO 4
C. Zn +2AgNO 3 =2Ag + Zn(NO 3)2
D. Cu+ 2AgCl= CuCl 2 + 2Ag 巩固练习:
1、下列在盐溶液里的置换反应能发生的是( )
A .Mg+CuSO 4
B .Fe+AgCl
C .Cu+FeCl 2
D .Cu+Hg(NO 3)2 2、(1)、下列反应能进行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⑴Fe+CuSO 4 ⑵Cu+ZnSO 4 ⑶Fe+AgCl (2)、判断:下列反应正确否?为什么? Fe + ZnCl 2→ FeCl 2 + Zn
Al + 3AgNO 3 → Al(NO 3)3 + 3Ag 2Fe + 3CuSO 4 → 3Cu + Fe 2(SO 4)3 Cu + 2AgCl → 2Ag + CuCl 2 归纳总结: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 注:铁生成亚铁盐
三 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①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②二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同时反应或一种金属与二种盐溶液同时反应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离开越远,反应越容易
③K 、Ca 、Na 三种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但不置换。
练习: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 A 、Fe 和Cu B 、Cu C 、Cu 和Ag D 、Ag 四: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1)要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只要取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金属的盐溶液。
(2)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取试剂的方法:如:证明 Zn>Fe>Cu 1、前后金属中间盐:(两边的两种金属和中间的一种金属的盐溶液) 2、中间金属两头盐:(取中间的一种金属和两边的两种金属的盐溶液): 3、前两种金属单质,一种酸,后金属的可溶性盐 4、前两种金属单质,后两种金属的可溶性盐 【交流讨论】: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Mg 、Fe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我的假设: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我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有关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习题
典型例题1:某溶液中仅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将其分为A 、B 两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将A 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
(2)将B 得到的滤液中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 【能力提高】:在CuCl 2和Zn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则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 ) 【达标检测】:
向含AgNO 3、 Cu(NO 3)2、Mg(NO 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
A. Ag 、Cu 和Mg
B. Cu 、Mg 和Zn
C. Ag 、Cu 和Zn
D. Ag 、Mg 和Zn 本课小结:
0 反应时
产生氢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