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猪与长白猪肠道IL-17C表达差异研究
金华猪和长白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小鼠的肠道古菌结构分析

域 系统 5 J 。古 菌 广 泛 分 布 于各 种 自然 环 境 中 , 如
海洋 、 热泉、 盐碱湖、 土壤、 沼 泽 以 及 动 物 的 消 化
高, 但存在 体质较 弱 、 抗逆 性较差 、 对 饲 养 条 件 要 求 较高 、 繁 殖 能力 低 下 等 缺 点 j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1 2 — 0 1
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 。古 菌最 初发 现于 高热 、 高盐 度、 缺氧的极端环 境 中 ( 如火 山 口、 盐湖) , 后 通过
1 6 S r R N A 的 比较 , 发 现 其 明显 不 同 于 细 菌 ( B a c t e 。 r i a ) 和 真 核生 物 ( E u k a r y a ) , 与 后 两 者 并 列 称 为 三
门 的丰度 高 于 长 白猪 粪便 , 且二 者 移 植 小 鼠盲 肠 内容 物 之 间 古 菌 结 构 在 O T U 水 平 上 存 在 一 定
的 差异 。
关 键 词 :古 菌 ; 金 华猪 ; 长 白猪 ; 粪 菌 移植 ; 高通 量 测 序
中 图分 类 号 : ¥ 8 2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2 6 7 X( 2 0 1 7 ) 0 6 — 1 8 9 5 — 0 9
道 。 目前 广 古 菌 门 ( E u r y a r c h a e o t a ) 和 泉 古 菌 门
基金项 目 : 浙江省 自然科学基 金 重 点项 目( L Z 1 5 C 1 7 0 0 0 1 ) ; 北 京食 品 营养 与 人 类 健 康 高 精 尖 创 新 中 心 开 放基 金 ;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北京 1 0 0 1 9 3 ; 3 .中国农 业大 学动物科技 学院 , 北京 1 0 0 1 9 3 )
CAC小鼠发病过程中IL-17Th17细胞对MDSCs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CAC小鼠发病过程中IL-17Th17细胞对MDSCs的
作用的开题报告
题目:CAC小鼠发病过程中IL-17/Th17细胞对MDSCs的作用
背景: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第三高的癌症,而肠腔炎症性肠病(IBD)又是CRC发生的重要预先因素之一。
IL-17/Th17细胞已经被证实与IBD以及CRC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为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髓系来源的抑制性免疫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IL-17/Th17细胞在CAC小鼠发病过程中,对于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节的作用。
方法:
CAC模型建立:使用AOM/DSS诱导C57BL/6小鼠发生结肠癌。
通过肿瘤负荷检测,测定结肠肿瘤大小。
同时采集肠道组织及外周血,检测IL-17/Th17细胞数量及MDSCs水平。
使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布和特性。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探讨在CAC小鼠模型中,IL-17/Th17细胞水平和MDSCs 数量与活性的关系。
预期结果为,IL-17/Th17细胞可能会通过其作用途径调节MDSCs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影响肠道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
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IL-17/Th17细胞在CRC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MDSCs 调节作用的影响,对于CRC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IBD相关结肠癌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
金华猪Ⅰ系生长曲线拟合

金华猪Ⅰ系生长曲线拟合
赵青;张秋法;钟土木
【期刊名称】《畜牧与兽医》
【年(卷),期】2009()4
【摘要】本文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模型对金华猪Ⅰ系公、母猪0-6月龄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和非线性拟合研究。
结果表明,金华猪的公、母猪在6月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模型均能比较好地拟合Ⅰ系金华猪公猪的生长曲线(R^2分别为0.998,0.998和0.997)和母猪的生长曲线(R^2分别为0.995,0.998和0.998),但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相对较好。
【总页数】3页(P37-39)
【关键词】金华猪Ⅰ系;生长曲线;拟合
【作者】赵青;张秋法;钟土木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市柯城区畜牧兽医局;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3.24
【相关文献】
1.金华猪新品系生长肥育猪生长曲线探讨 [J], 项云;胡旭进;楼芳芳;章啸君;杜喜忠;吴文杰
2.不同性别美系大白猪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J], 李庆岗;吕培;韦培培
3.皮特兰猪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J], 张金山;武群清;张跃博;张龙超;王立贤
4.金华猪Ⅰ系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研究 [J], 钟土木;赵青
5.利用Gompertz方程拟合金华猪新品系(B型)后备猪生长曲线的研究 [J], 项云;胡旭进;杜喜忠;楼芳芳;章啸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人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曹雪涛;黄欣;赵忠良【期刊名称】《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年(卷),期】1998(5)1【摘要】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一新近发现的由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初步研究表明它可能参与T淋巴细胞与造血系统的相互作用,由于IL-17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对其确切功能并不完全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IL-17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机制,我们从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了人IL-17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本室构建的克隆、表达、测序一体化载体 pLCM182中,经序列测定结果与报道基因序列一致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结果发现经诱导后其表达量可达30%以上.IL-17的表达产物在体外能刺激原代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分泌IL-6和GM-CSF,证明所表达的IL-17具有生物学活性.【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基因克隆;大肠杆菌【作者】曹雪涛;黄欣;赵忠良【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R378.21【相关文献】1.人白细胞介素24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J], 杨丹;方艳秋;许淑芬;段秀梅;谭岩2.人白细胞介素31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J], 黄俊琼;孙万邦;杨吉成3.人白细胞介素-17F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J], 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杨吉成4.人白细胞介素26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J], 刘义庆;刘正敏;吴侃;赵跃然;陈子江;张雪;王来城;焦玉莲;张捷;马春燕;崔彬;高新谱5.人白细胞介素-10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J], 高建勇;王兴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熊猫猪——金华猪

中华熊猫猪——金华猪
胡旭进;黄剑锋;楼芳芳;章啸君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是我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素有“中华熊猫猪”之美誉,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繁殖率高等优点,因其肉质细嫩多汁、肉味香浓、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就是以其为原料制作而成,产品远销新加坡、印度、英国、菲律宾、日本、俄罗斯、欧盟等国家。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胡旭进;黄剑锋;楼芳芳;章啸君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2
【相关文献】
1.提高金华猪Ⅱ系胴体瘦肉率选育示范 [J], 陶志伦;胡旭进;马晓忠;吴长金
2.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J], 王远霞;刘秀婷;章啸君;项云;徐娥;吕文涛;杨华;肖英平
3.金华猪和长白猪肠道产丁酸菌相对丰度与丁酸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J], 赵广民;刘秀婷;代兵;杨华;吕文涛;王远霞;肖英平
4.金华猪肌肉组织发育的基因表达模式 [J], 胡斌;胡旭进;蔡淑芳;楼芳芳;章啸君;屠平光;杜喜忠;项云;李秀金;李剑豪
5.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结构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J], 李景上;章啸君;陈胜昌;项云;徐娥;楼芳芳;杨华;肖英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华猪繁殖性状遗传力的计算及分析_田海宁

金华猪繁殖性状遗传力的计算及分析田海宁(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 810003)摘要:试验资料取自金华猪场1979)1999年金华猪繁殖性能的生产记录。
采用动物模型约束性最大似然法对该猪群的遗传力进行估计。
测定1144头纯繁金华母猪的产仔哺育记录,结果表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20日龄头数、20日龄窝重、20日龄重、60日龄头数、60日龄窝重、60日龄重、乳头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112?0109、0118?0111、0115?0109、0102?0109、0110?0111、0108?0113、0118?0110、0123?0111、0131?0113、0135?0.11和0.19?0.10。
关键词:金华猪;遗传力;繁殖性状中图分类号:S858.28,S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96(2003)06-0016-04Estimation of the heritabilitiy for reproductive traints in Jinhua swineTIAN Hai -ning(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03,China)Abstract:The reproductive data of Jinhua sows from experimental farm for swine breeding stock Jinhua in 1979to 1999were used in the study.Estimates of genetic parameter were obtained by animal model pro -cedures using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The data of 1144Jinhua sows were used to est-i mate the genetic parameters of reproductive trai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heritabilitiy of total number of pigs born(TNB),number born alive(NBA),avera ge pig birth eight(PB W),litter birth weight(LBW),number at 20day number at first creep(NFC)litter weight at 20day litter weight at first creep(LW FC),avera ge weight at 20da y average pig weight at first creep(PWFC),number at 60day number at weaning (NW),litter weight at 60day litter weaning weight(LW W),average weight at 60day average pig weaning weight(PW W)and teat number(TN)were 0.12?0.09,0.18?0.11,0.15?0.09,0.02?0.09,0.10?0.11,0.08?0.13,0.18?0.10,0.23?0.11,0.31?0.13,0.35?0.11,and 0.19?0.10,respec -tively.Key words:Jinhua swine;heritabilitiy;reproductive traits数量性状遗传参数(重复力、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是数量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估计特定群体的遗传参数,是家畜育种的基础工作。
β-防御素在金华猪和长白猪肠道中表达规律的研究

肠 黏 膜 免 疫 )中作 用 的研 究 较 少 Ⅲ 。 研 究 表 明 , 5 j
p D一 B 1和 p D- B 3基 因为 组 成 型 表 达 , 猪 的 肠 黏 在
膜 具 有较 高 表 达 量 ; B 2基 因为 诱 导 型 表 达 , p D- 在猪肠道 中的表达 受肠道微 生物 的影 响 , 沙 门 如 氏菌 可 上调 体 外 培 养肠 上 皮 细 胞 系 p D一 因 的 B 2基 表 达 。 金华 猪 , 又称 “ 金华 两 头 乌 ”, 我 国著 名 的 优 是 良地 方 品 种 之 一 , 有 肉 品质 好 、 殖 率 高 、 逆 具 繁 抗 性 强 等 优点 。原 产 丹 麦 的 长 白猪 , 因生 长 速 度 快 、
在 动 物 呼 吸 道 、 化 道 等 上 皮 组 织 中 , 一 类 富含 消 是 精 氨 酸 的 阳 离子 多肽 , 有 6~ 含 8个 半 胱 氨 酸 组 成 的 3~ 4个 二 硫 键 , 成 的分 子 结 构 稳 定 。根 据 防 形 御 素 二硫 键 的 连 接 位 置 及 形 成 的 空 间 结 构 , 将 可
均 高于 长 白猪 。3 初 生 和 2 日龄 , 华猪 十 二 指 肠 p D— 因表 达 量极 显 著 高 于 长 白猪 ( ) 0 金 B l基 P<
0 0 )6 日龄 p D— . 1 ;0 B l基 因 在 空 肠 、 肠 和 结 肠 中 的 表 达 量 , 华 猪 显 著 高 于 长 白 猪 ( 回 金 P< 0 0 ),B 2基 因在 十二 指 肠 、 . 5 p D一 回肠 和 结肠 的表 达 量 , 华猪 显 著 高 于 长 白猪 ( 金 P<0 0 ) 金 华 .5 ,
肠 道 中的表 达 量 升 高 ,B 2基 因在 十 二 指 肠 和 空肠 中的 表 达 量 升 高 , p D- 而在 猪 结 肠 和 回 肠 中的 表 达 量 先 下 降后 上 升 。2) 2 、0和 6 日龄 时 , 华 猪 各肠 段 中 3种 B一防御 素 基 因的表 达 量 在 04 0 金
动物源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动物源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和展望汪以真(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摘要:动物源抗菌肽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效应分子,因其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细胞选择性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此外,由于动物体自身分泌的抗菌肽远未达到抑制细菌所需浓度,因此其生物学功能不仅局限于抗菌活性。
大量研究表明,抗菌肽不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等效果,在体内还表现出抗炎症反应、招募免疫细胞、促进上皮损伤修复、促进细胞吞噬细菌等重要作用。
然而抗菌肽在一些方面的研究尚不透彻或存在争议,如抗菌肽是否存在耐药性以及通过重组表达技术生产的抗菌肽是否能安全有效的应用。
关于抗菌肽的一些生物学功能与分子机制还有待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抗菌肽的构效关系、抗菌肽对益生菌的影响、抗菌肽与抗生素的互作效应、抗菌肽的稳定性及其吸收与代谢情况、营养物质调控内源抗菌肽的表达等。
因此本文旨在从动物源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稳定性与吸收、表达规律与营养调控、分子改良以及重组表达6大方面进行综述,为研发新型、高效、环保型抗生素替代品提供重要信息和策略。
关键词:抗菌肽;生物学功能;稳定性;表达规律;分子改良;重组表达中图分类号:S816.7抗菌肽,又名宿主防御肽,是机体抵抗外来致病菌侵袭的重要屏障。
成熟抗菌肽一般包含12~100个氨基酸残基,由于其带正电荷、呈两亲性的分子结构,使得其便于与带负电荷的微生物膜或其他细胞靶点相互作用[1]。
人们一直认为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等优点,然而随着对抗菌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并不是“万能的”,某些细菌仍然能对抗菌肽产生耐药性,而且某些抗菌肽对动物体内的益生菌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另外,外源抗菌肽的吸收、在动物体内的稳定性以及与抗生素相互影响等都不甚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和 IL17F[1]。IL17C主要表达于肠道等粘膜组 白公猪各 6头,屠宰后分别采集空肠及回肠中段组
织中的上皮细胞,能诱导紧密连接蛋白及抗菌蛋白 的表达进而调节肠粘膜免疫[2-4]。本实验室前期研
织。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冲洗掉内容物后,分别浸入 于含 TRIzolReagent(ThermoFisherScientific)的 1.5
关键词:IL17C;金华猪;长白猪;肠道;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S82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307(2019)03-0001-003
白介 素17(IL17)细 胞 因 子 家 族 包 括 6个 成 1 材料与方法
员: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也称 IL 1.1 样品采集 选取 180日龄去势金华公猪和长
2
浙江畜牧兽医
2019年第 3期
1.4 数 据 分 析 应 用 SPSS22软 件 进 行 Mann WhitneyU检验和 Friedman′s测试,所有数据以“平 均值 ±标 准 误 差”表 示,P<0.05表 示 差 异 显 著, 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 2.1 IL17C基因在不同肠道中的表达 由图 1可 见,IL17C基因在金华猪及长白猪空肠及回肠中均 有表达,且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金华猪肠道 IL 17C基因表达量均高于长白猪,其中在空肠中的表 达量显著高于 长 白 猪 (P<0.05)。 同 时,两 品 种 猪 IL17C基因在不同肠道部位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回肠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肠(P<0.01)。
基因 IL17C
βactin GAPDH
引物序列(5′→3′) F:CGTGTGGACACGGATGAGAG R:GGATGAACTCGGCGTGGAAG F:TCATCACCATCGGCAACG R:TTCCTGATGTCCACGTCGC F:GGGCATGAACCATGAGAAGT R:AAGCAGGGATGATGTTCTGG
2019年第 3期
浙江畜牧兽医
1
櫇櫇殱
櫇櫇殱
櫇櫇殱
櫇櫇殱 试验
研究
金华猪与长白猪肠道 IL17C表达差异研究
罗 雨,许 佳,张超颖,蒋春燕,章红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动物医学检测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白介素17C(IL17C)是 IL17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宿主先天免疫防御和炎症中发挥重要的
肠道免疫中的作用,本文对比分析了 IL17C细胞因 为内参基因,利用 qRTPCR方法检测 IL17CmRNA
子在金华猪与长白猪肠道中的表达特性,以期从分 子水平揭示两品种猪抗病性能差异的原因。
在金华猪与长白猪空肠及回肠中的表达量。引物及 退火温度见表 1,具体操作方法参考文献[5]。
表 1 荧光定量 PCR引物序列
之一,具有肉质好、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 1.2 qRTPCR 按照 TrizolReagent的操作说明提
长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和饲料利用率高,但该品种 抗病能力相对较差[6]。为进一步研究 IL17C在猪
取肠道 组 织 中 的 总 RNA,选 取 1μg纯 化 后 的 总 RNA反转录合成 cDNA,然后以 GAPDH和 βactin
1.3 肠道组织切片及染色镜检 切片制作及染色 方法参考 文 献[7],一 抗 与 荧 光 二 抗 分 别 为 兔 抗IL 17C(1:1000,ab153896,Abcam)及羊抗兔异硫氰酸 荧光素荧光二抗(碧云天)。染色完成后用 0.223M 1,4二氮杂二环 [2.2.2]辛烷(SigmaAldrich)的甘 油封片后荧光显微镜镜检(奥林巴斯 BX43)。பைடு நூலகம்
作用。研究 IL17C在金华猪与长白猪肠道中的表达特性对于了解不同品种猪抗病力差异的分子机制具有一 定的意义。本研究利用 RTPCR及免疫荧光的方法分析了 IL17C基因及其蛋白在金华猪与长白猪空肠及回 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华猪及长白猪回肠中 IL17C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空肠中的表达量,金华猪 IL17C基因在空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长白猪。
片段大小(bp) 217
退火温度(℃) 60
参考 XM_021093667.1
133
60
[5]
230
60
[5]
收稿日期:20190430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8C180001);金华职业 技术学院人才引进项目(JHC20160808)。 作者简 介:罗 雨 (1986-),男,湖 北 潜 江 人,讲 师,博 士,主 要 从 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致病与肠道粘膜免疫的研究。Email:luoyu@ jhc.cn;Tel:0579-82230096;Cell:15268628979。 通 讯 作 者:章 红 兵,教授,Email:zlrui@126.com。
究发现,猪肠上皮细胞系 IPECJ2在细菌感染后能 通过上调 IL17C的表达进而促进粘膜免疫[5]。金
mLEP管中或者含甲基纤维素(SigmaAldrich)的平 底 冻 存 管 中,然 后 投 入 液 氮 中 迅 速 冷 冻 后 置 于
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 -80℃冰箱保存。
图 1 IL17C基因在金华猪和长白猪肠道中的 表达(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
2.2 IL17C蛋白在空肠中的表达 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金华猪 IL17C蛋白在空肠中的表达显著高于 长白猪,且 主 要 集 中 于 隐 窝 处 (图 2,右 向 箭 头 所 示)。此外,在 金 华 猪 肠 绒 毛 上 皮 细 胞 中 也 发 现 有 IL17C的表达(图 2,左向箭头所示),而在长白猪肠 上皮细胞中未发现该蛋白的存在。
图 2 金华猪及长白猪空肠中 IL17C蛋白 免疫荧光检测
3 讨论 IL17C基因 在 肠 道 中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调 节 炎 症
反应和维持粘膜屏障功能[8]。目前,关于 IL17C及 其肠道免疫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及小鼠模型 中。本团队前期研究表明,IL17C基因能表达于猪 肠上皮细胞系 IPECJ2中[5]。本试验进一步研究了 IL17C在猪肠道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发现 IL17C细 胞因子在金华猪及长白猪肠道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 异。在金华猪肠道内,尤其是空肠 IL17C的表达量 显著高于 长 白 猪。 IL17C主 要 表 达 于 隐 窝 处 的 肠 上皮细胞,与在人肠道中的研究结果一致[9]。有研 究表明,金华猪肠道内 β防御素2(pBD2)等防御 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长白猪 。 [10] 在猪肠上皮细胞 中,IL17C能 够 调 控 黏 膜 免 疫 相 关 基 因 (pBD2, mucin2,claudin1和 claudin2)的表达,进而能有效 抵抗细菌的感染和入侵[5]。因此,IL17C可能在猪 肠道先天 免 疫 中 发 挥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IL17C在 金 华猪及长白猪肠道的表达差异可能从分子水平阐释 了地方品种猪抗病力优于引进品种猪的机制。本研 究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猪肠道免疫力及抗病力之 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