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肠道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炎症:猪生产性能低下被低估的一个原因

炎症:猪生产性能低下被低估的一个原因动物生产中盈利的最大化取决于家畜个体优越的生产性能,为确保家畜个体在基因水平性能表达趋于完美,须将炎症对家畜个体的影响予以考虑。
为使动物生产性能最优化,应限制促炎NF-κB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刺激Nrf2信号通路细胞保护因子的表达。
抗炎试验是机体对体内或体外由传染性病原体或饲料毒素入侵的物理或化学性损伤的先天性免疫反应。
动物体内的长时间的慢性炎症可使其生产性能不断降低。
炎症对动物机体的影响动物机体内出现炎症时可使其饲料摄取量减少(厌食),大量的能量被耗费在细胞免疫阶段而使得畜产品产量下降,例如:肉、蛋、奶产量的下降。
已有相关研究证实,仔猪体内发生炎症反应时可对其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表1)。
试验中,试验组中对仔猪腹腔注射了脂多糖(LPS)。
LPS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 β(IL-1β)的释放进而诱发炎症反应。
由表1 可知,仔猪体内发生炎症反应时可对其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对血液指标分析可知,断奶仔猪注射LPS后发生炎症反应时,皮质醇含量升高。
这表明机体内在进行能量代谢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用来对抗此炎症。
促进肌肉细胞生长肥大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减少,这意味着断奶仔猪肌肉生长水平下降。
由表1可知,试验组中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不利影响集中表现在饲料摄入量的减少,及日增重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大约减少10%)。
生产实践中,经常可见由炎症而导致的家畜生产性能低下现象,在断奶或改变饲料成分时尤其明显,猪肠道内的炎症反应可使其饲料转化率明显降低。
总之,临床炎症反应可阻止家畜生产性能达到最优化,进而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Niewold通过试验证实抑制猪肠道内的炎症反应可有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因此他建议在生产中必须对家畜体内的炎症反应予以重视。
减少炎症的发生转录因子NF-κB蛋白家族是介导炎症发生的一种最主要的介质,它存在于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内。
猪肉养殖的肠道健康管理

猪肉养殖的肠道健康管理猪肉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猪肉的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猪肉养殖过程中肠道健康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猪肉养殖中的肠道健康管理策略,力求为农民和养殖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
第一节:饲料管理饲料是养殖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猪肉的品质和产量。
对于猪肉养殖的肠道健康管理而言,饲料的选择和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优质的饲料。
优质饲料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在选择饲料时,应注意其营养成分是否符合猪的需求,并确保无有害物质的存在。
此外,饲料中添加一些益生菌和酶制剂也是可行的方法,可改善猪的肠道菌群,提高消化吸收效率。
其次,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
要确保猪每日摄入一定的饲料和水分,并尽量避免饲料的浪费和变质。
此外,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中的病原菌和有害毒素不超过安全标准。
第二节:疫病防控猪肉养殖中的疫病是严重影响肠道健康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疫病防控是维护猪肠道健康的重要策略。
首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合理使用猪用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猪肠道的一些常见疫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等。
疫苗接种应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同时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期限。
其次,加强疫病监测。
定期检测猪只的身体状态和粪便样品,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此外,建立疫情登记制度和报告机制,便于对疫情的监控和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三节: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对于猪肉养殖的肠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可减少疫病的传播和发生。
首先,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
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环境的干燥和卫生。
同时,加强饮水设备和饲料槽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其次,控制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容易导致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应根据养殖环境和设施条件适度控制猪只的数量和密度,确保每只猪充分活动的空间。
第四节:应急处置在猪肉养殖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如感染性腹泻等。
有机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3):507-514C hi nes e J our nal of A ni m a l N ut ri t i ondoi:10.3969/j.is s n.1006-267x.2012.03.017有机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张旭晖1王恬h冀凤杰2郭福存2曹宏2(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2.诺伟司国际研发中心,北京100085)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有机酸化荆组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肠道微生物茵群的影响。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540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8.23±0.40)kg 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
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有机酸化剂组(I、I I、I I I、I V和V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的有机酸化剂A、有机酸化荆B+c、有机酸化剂A+C、有机酸化剂A+仙人掌提取物(cE)、有机酸化剂A+C+C E。
试验全期28d。
结果表明:在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有机酸化剂A和B+C极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P<o.01)。
添加有机酸化荆A、A+C E和A+c-I-C E显著改善仔猪料重比(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添加有机酸化剂A、B+C、A+C均可显著(P< O.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腹泻率;各组有机酸化剂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茵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抑制作用。
在38和45日龄时,添加有机酸化剂A、B+C和A+c对金色葡萄球茼均有显著(P<o.05)或极显著(P<o.01)抑制作用。
在35、38和45日龄时,对照组与各有机酸化剂组间乳酸杆茵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
上述结果提示,在仔猪饲粮中添加有机酸化剂A和B+c组合能够有效地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降低肠道有害茼总数。
《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对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对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一、引言在现代化的养殖业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需求,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养手段提升猪的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及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期研究显示,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改善食品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对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均来自优质原料提取,经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制成。
试验猪只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商品猪。
2. 方法将试验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
进行为期XX周的饲养试验,记录各组猪的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的实验组猪只,其生长速度、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这表明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能够促进猪的生长,提高其生产性能。
2. 对肉品质的影响实验组猪肉的肉色、系水力、嫩度等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猪肉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能够改善猪肉品质,使肉质更加鲜美。
3. 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分析发现,实验组猪的肠道菌群结构更加平衡,有益菌数量增加,有害菌数量减少。
这表明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提高猪的肠道健康水平。
四、结论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对猪的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肠道菌群具有积极影响。
它们能够促进猪的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使肉质更加鲜美;调节肠道菌群,提高猪的肠道健康水平。
因此,建议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以提高养殖效益和食品安全水平。
五、建议与展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金银花粗提物和葛根粗提物的最佳添加比例及与其他饲料的配合使用方式,以实现更好的饲养效果。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仔猪肠道健康调控是饲料产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
1. 益生菌和酶制剂的应用:益生菌可以改善仔猪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提高肠道健康。
酶制剂能够帮助仔猪更好地消化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提高饲料利用率。
2. 肠道屏障增强剂的应用:肠道屏障增强剂可以增加仔猪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堵塞细胞间隙,减少有害物质的渗透,维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炎症和疾病的发生。
3. 抗菌素替代品的应用:由于抗菌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问题,抗菌素替代品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一个热点。
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抗生素非处方药和微生物发酵产物等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仔猪饲料中,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4. 营养调控:适宜的饲料配方和营养调控对仔猪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添加空肠内生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为主的饲料中,可以降低仔猪小肠对蛋白质的需求,缓解蛋白质消化压力。
5.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可以提供仔猪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素和抗氧化防御机制,
维持仔猪肠道健康。
这些关键技术在饲料产业中的应用可以通过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全价料等形式实现。
同时,饲料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需要,设计出适合的配方,并对仔猪肠道健康进行全面调控。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改善仔猪的肠道健康,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
饲粮纤维—被养猪业忽视的营养成分

现今养猪生产面临两大挑 战:一是维持猪 的健 定, 同时减少肠道细菌易位 的风险 。 丁酸可为结肠黏 膜 细 胞供 给 能量 , 于 水 分 的 吸收 , 而预 防腹 泻 。 利 进 饲粮 纤维长时间饱受争议: 降低 消化率 ”“ 它“ 、 降 低饲粮的营养密度 ’ “ 邪 降低动物 的生长性能” 。但这 并不代表所有 的纤维源都无积极作用 。例如 , 麦麸或 米糠必须以饲粮 l%L例添加才能使 饲粮 中粗 纤维 O h 含量增加 】 而添加 5 %甜菜浆或者仅 1 %益生木 %, 5 WI E P O UC I N f1
它 们 还 需 要 饲 粮 纤 维 维 持机 体 的健 康 和 消 化 。 “ 纤维供应不足是乳房炎一 子宫炎一 无乳综合征、 慢性肠炎、 痢疾 、 便秘等疾病的诱因。噢 地利动物营养 ’
表 1 不同纤维素来源中的饲料 中木质素和粗纤维的含量
研究中心教授克劳斯・ 纽费尔德说。 越浓缩的饲料含纤 维越少, 而这会影响肠道健康 。 保证最低水平 的纤维摄 入量是获得最佳营养成分代谢的先决条件 。饲粮纤维 由具有不同生理作用 的成分组成。纤维的消化部位并 不 是 小肠 , 是后肠 和, 肠 ( 动物 品种 而 定) 而 或盲 根据 。 饲粮粗纤维的含量并不等 于纤维 总量 。纤维是 种 以低营养成分为特点的复杂的混合物 , 通常是耐 消化的植物细胞骨架。 虽然植物细胞壁主要是 由纤维 素、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组成 , 但饲粮纤维还包括果胶、 植物树胶 、 黏液等可溶性多糖 。纤维是不完全的碳水 化合物, 因为其 中的 木质 素 是 一 种 非碳 水 化 合 物 的 聚 合物。 此外, 纤维并不是完全不可用 , 因为一部分饲粮 纤维会在动物 的胃肠道代谢并转换成挥发性脂肪酸 。 1 粗 纤 维 的 缺 点 传统观点认为粗纤维主要起负面作用,而本文论 述与其相反。 测定粗纤维的方法一般是待测物经酸碱水 解后, 测定其剩余的残渣量 ( e dr wene 分析) 。这种方法
低蛋白日粮对猪肠道健康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朱疆/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农业农村局 212300摘 要:在养猪业发展的过程中,。
在不影响猪生长性能的前提条件下,喂食低蛋白日粮具有减少氮气的排放、降低饲优点。
在猪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今天,低蛋白日粮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养殖业中的发展趋势。
低蛋白日粮;猪;肠道健康;生长性能在畜禽业发展中,倡导使用低蛋白日粮已经成为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低蛋白热量能够减少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降低饲养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在此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已经成为现代规模化猪养殖生产中日粮供应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低蛋白日粮的推广和应用。
1 低蛋白日粮的概念低蛋白日粮是指和常规的日粮相比降低蛋白质的水平含量,并且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满足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
低蛋白日粮是在保证动物正常生长性能的基础上合理的控制蛋白的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物对蛋白的需求其实是对氨基酸的需求,在传统的养殖中,通过提高蛋白含量来满足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该种做法势必会造成氨基酸的过量和浪费。
而低蛋白日粮能够保证氨基酸平衡。
2 低蛋白日粮的设计与注意事项2.1 氨基酸的平衡 低蛋白热量中的氨基酸的水平应该和高蛋白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一致,不能够降低氨基酸的成分。
在配置低蛋白日粮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证赖氨酸的水平,并且保证氨基酸和赖氨酸的比例符合饲料喂养的标准,才能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
2.2 能量体系 猪只在食用低蛋白日粮之后机体的能量利用会发生变化,同时脂肪的沉积和代谢模式也发生变化。
采食低蛋白日粮能够节约能量的损失。
因此,在低蛋白日粮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赖氨酸平衡,通过科学的调配日粮配方避免猪只过于肥胖。
2.3 离子平衡 动物体内的钾是一种常量元素,能够维持酸碱平衡和促进细胞的代谢。
但是动物体内的钾离子排出很快,为了保持体内的平衡,在日粮中要添加足够的钾离子。
常规的日粮中的钾离子能够满足猪只生长的需求,但是低蛋白日粮中的钾离子水平明显降低。
肠道健康对优化家禽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高 了 家 禽 的 生 长 速 度, 结 果 导 致 动 物 的 需的营养物质,提高其抗击致病菌定植的
采 食 量 增 加。 现 代 肉 鸡 每 天 的 采 食 量 几 能力,并促进解毒。肠道微生物菌群越多
乎 是 其 自 身 体 重 的 两 倍。 饲 料 中 的 抗 营 样化以及越丰富,宿主就越健康。
寡糖和单糖。 厚壁菌会进一步代谢这些单糖,产生
健
生率。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损害家禽肠道 的屏障功能,这是继发性疾病和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乳酸和气体。产生的短链脂 肪酸 ( 乙酸、丁酸和丙酸 ) 被其他细菌消
康
专 栏 二
”
| 2019 年第 39 卷第 07 期 总第 270 期 | 5
“
禽猪 业业 篇篇
是有害的,也不是所有的杆菌都是有益的。 例如,瘤胃菌和毛螺菌 ( 梭菌科 ) 会产生
家
提高家禽肠道内蛋白质的含量将会产 生更多的氨基酸,从而形成更多的支链脂
丁酸,这对宿主动物非常有益。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取决于微生物
禽
肪酸、氨 (NH3)、硫化氢 (H2S)、生物胺和 吲哚。产甲烷菌也会产生更多的甲烷,这
质量 ),并且在治疗时使用相同的抗生素, 但这两种肠炎的起因并不相同。
和生产性能。
家禽的坏死性肠炎由产气荚膜梭菌感
影响家禽肠道健康的主要传染源有细菌 染引发,这种细菌在欧盟并不常见。然而,
专
和寄生虫。尽管在欧盟的动物生产条件下家 细菌性肠炎在家禽生产中无处不在。细菌
禽暴发坏死性肠炎 ( 由产气荚膜梭菌引发 ) 性肠炎或肠道菌群失调症是由肠道细菌全
对宿主日粮中底物的偏好性,还取决于细 菌代谢产物 ( 细菌发酵产物 )。肠道微生物
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断奶应激: 断奶应激会导致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过量分泌,过量的糖皮
质激素会导致胃消化液分泌减少,饲料在胃内的消化程度降低,增 加肠道消化负担,绒毛变短,隐窝加深,消化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
5、肠道微生物:
1)促进营养吸收
肠道微生物区系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通过分泌营养素提 供营养给宿主,为宿主提供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SCFA(乳酸盐、醋酸盐、丙酸盐、丁酸盐)。 而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动物的能量供应,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体。 这些短链脂肪酸在大肠内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吸收,能用于酮体的 合成(如丁酸盐)、葡萄糖的合成(如丙酸盐)、脂类的合成(如醋酸盐)。 SCFA对宿主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肠道菌群,维持体液和 电解质的平衡,给宿主提供能量,给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营养等。 SCFA代谢产物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丁酸,对肠上皮细胞有很 大的意义,其主要功能有:
2. 黏膜下层:由疏松结蹄组织组成,分布有血管、神经层和淋巴管、 弹性纤维、脂肪细胞组成,起保护作用。
3. 肌层:消化道除口腔、食管上段以及肛门周围属于横纹肌,其余 部分消化道都是平滑肌,肠道蠕动作用。
4. 浆膜层:肠道的最外层,分泌少量的浆液,减少肠道蠕动时的摩 擦,起保护作用和润滑作用。
肠绒毛长度、完整性与营养物质吸收
意义:
1、小肠绒毛越长,上皮细胞数量越多,淋巴细胞越多, 粘膜免疫应答越强。
2、完整性越好,产生淋巴因子的能力越强。
造成断奶仔猪小肠绒毛变化的因素
1、乳源性活性物质:乳源性生长因子、多胺、谷氨酰胺等。
断奶前
断奶后
2、饲粮形态:固体状、流体状
固体颗粒状
粥样流体状
3、饲粮的原料组成:
1)低纤维日粮:用高粘度的饲粮饲喂断奶仔猪,发现小肠绒毛 长度缩短,隐窝深度增加。(McDonald 2001)
2)饲粮的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能够影响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的 速度,低蛋白日粮(15%)显著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 化,影响其功能;高蛋白日粮(25%)造成上皮细胞生长分化速度 过快,使未成熟上皮细胞数量增多,上皮细胞长度显著降低,绒毛 长度也随之降低,影响吸收功能。
3)蛋白抗原:大豆抗原(大豆球蛋白与伴大豆球蛋白),断奶 仔猪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的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大豆抗原进入体循环 系统,造成肠道免疫损坏(细胞免疫),影响肠道结构的一系列变 化,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猪肠道健康与生产性能度、完整性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关系 C.肠道绒毛长度、完整性与免疫能力的关系 D.造成断奶仔猪肠道绒毛变化的因素 E.猪生长各阶段的肠道健康管理 F.发酵饲料与肠道健康 G.发酵饲料与生产性能
猪肠道结构
猪肠道结构
1. 黏膜层: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有血管,神经层和淋巴管,粘膜 层主要起吸收和保护作用。
小肠的长度、重量与体重关系
肠绒毛长度、完整性与免疫能力
1. 肠道因为粘膜表面积最大,接触最多的外来细菌,所以淋巴组 织最发达,集结了动物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前仆后继 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
2. 黏膜免疫: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在肠道免疫防御中起着重 要作用,具有抑制黏膜超敏反应、中和外源细胞毒作用及分泌 淋巴因子等多种功能。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与肠道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构成一个复杂的免疫体系。此种淋巴细胞主要见于 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之间,95.2%位于上皮基底层,3.7%在 上皮核层,1.1%在顶端,其上方为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下方 为基底膜(有上皮细胞就有淋巴细胞)
1、发育完全的猪,小肠长度约有12-15米左右。(人:5-6米) 2、直径3-4厘米 (人:2-3厘米) 3、外表面积2平方米左右(人:0.65平方米) 4、内表面积600平方米左右(人:200平方米)
意义: 1、小肠皱襞的多少、绒毛的长度决定了小肠内表面积的大小。 2、内表面积的大小决定单位时间内营养物质吸收的多少。 3、绒毛的完整程度决定对营养物质吸收能力的大小。
3) 提高免疫功能
肠道微生物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 作为抗原引发局部和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另一方面,肠道微生 物对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影响 相当大,对免疫反应具重要调节作用。无菌鸡回盲部的淋巴结比普 通鸡小4/5,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于普通鸡。这说明正常 微生物不仅能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而且对增强机体特异性细 胞和体液免疫是不可缺少的。
母猪: 母猪健康情况,免疫效果; 母猪便秘问题; 围产期健康状况(影响产活仔数) ; 产程长短(影响活仔数、吃初乳多少,后期抗病力); 产后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影响身体恢复情况); 哺乳期采食量、奶水; 乳猪消化功能发育不足,导致断奶时营养负平衡
母猪产前产后健康,是仔猪成活的前提条件!
仔猪:
仔猪消化道发 育不健全
Enzyme activity per kg live-weight
单位体重酶的活性
Amylase 淀粉酶
Lipase 脂肪酶
Maltase 麦芽糖酶
Pepsine & trypsine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Lactase 乳糖酶
断奶
age in weeks
仔猪周龄
4)竞争和有害作用
肠道微生物区系提供营养给动物的同时,也能与宿主竞争营养 素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例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通过调整脂肪酶 的活性或未结合的胆汁盐水平来影响脂类的消化作用,这样会限制 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从而直接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适量增加起到正作用,过量起到负作用。
发酵饲料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①能量来源; ②细胞膜脂类合成的基质; ③促进消化道细胞生长; ④诱导细胞分化; ⑤与细胞骨架构建改变有关; ⑥增加组蛋白乙酰化等。
2)提供屏障作用
正常的肠道菌群共同占据肠粘膜表面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阻 止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定殖、入侵,对胃肠道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正常微生物区系可以降解胃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和促进粘膜层的发育, 从而促进胃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