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性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对比
养猪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分析

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作为影响养猪场生猪繁殖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养猪场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
所以,种猪场必须在综合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为养猪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为养猪场来说,应该在积极借鉴现有成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找出影响种猪繁殖性能的内外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种猪繁殖性能和水平。
文章主要是对养猪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与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因素1、胎次影响母猪随着胎次的增加,健仔数与初生窝重也随之升高,直至第四胎次达到峰值后,后续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以判定,第四胎次为母猪繁殖性能的最佳胎次,这种卧狮型特点显著的胎次结构,有效提升了母猪整体繁殖效率。
养猪场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引入优良后备猪,逐步淘汰问题母猪的养殖模式,确保了卧狮型胎次结构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养殖人员只需根据经营发展的需求,合理挑选品种优良的后备母猪,有效增强生猪的疾病抵抗能力,降低母猪的死亡率,延长母猪的繁殖年限,为养猪场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
养猪场的母猪在第2胎时的弱仔数较低,主要是因为第2胎次的母猪在经过一次分娩后,其繁殖器官已经完全适应了分娩过程,因此母猪在第2胎次时的弱仔数也相对较低。
而第4胎次弱仔数较多,主要是因为母猪在妊娠后期,胎儿之间为了获得满足其发育需求的子宫面积,出现了胎儿之间相互竞争的情况,如果此时子宫容量无法满足胎儿正常发育需求,就会因为子宫内拥挤阻滞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而这也是导致第4胎次弱仔数量较多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随着母猪胎龄的不断增长,繁殖性能也随之下降,而母猪生产次数增加的过程中,其子宫内部物理和生理结构在长期损伤后,无法恢复至以往的水平,母猪年龄与胎次的增加以及生殖器官的衰老,不仅会造成死胎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且会导致母猪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母猪的疾病发生率。
母猪饲养问题及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母猪作为养猪业中的重要角色,其饲养管理对猪场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母猪饲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繁殖性能下降、繁殖障碍、疾病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针对母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养猪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母猪饲养问题1.繁殖性能下降(1)繁殖周期延长:母猪繁殖周期延长会导致产仔间隔时间增加,从而降低繁殖效率。
(2)产仔数减少:母猪产仔数减少会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3)繁殖障碍:母猪繁殖障碍如不孕、流产、死胎等问题,严重影响猪场生产。
2.疾病问题(1)繁殖障碍性疾病: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2)呼吸道疾病:如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炎等,影响母猪生长和繁殖。
(3)消化道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影响母猪消化吸收,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3.饲养管理问题(1)营养不平衡: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营养不平衡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2)环境卫生不良:猪舍环境卫生不良,容易导致母猪感染疾病。
(3)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母猪生长不良,繁殖性能下降。
三、解决方案1.繁殖性能下降的解决方案(1)优化繁殖周期: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确保母猪在适宜的年龄和体重范围内繁殖,降低繁殖周期。
(2)提高产仔数:通过选育优良品种、优化饲养管理、加强繁殖技术等措施,提高母猪产仔数。
(3)解决繁殖障碍:加强母猪疾病预防,如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等,降低繁殖障碍的发生率。
2.疾病问题的解决方案(1)繁殖障碍性疾病:加强疫苗接种,提高母猪免疫力,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呼吸道疾病:加强猪舍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消化道疾病:加强饲料质量监控,确保饲料安全,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3.饲养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1)营养平衡: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母猪营养平衡。
母体效应对大约克猪和二花脸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性能 的影 响。结果表 明,二花脸 的妊娠 期有 比大约克 少的趋 势 ,但 差异不显著(> . ) 两者各 为母本 时,产仔性 P 0 5; 0
能相差不 大(> . ) P 00 ,而二花脸 的泌乳能力有 比大约克好 的趋 势(> .5,并且其抚 育能力 高于大约克(< .5;以二花 5 P 00 ) P 0O )
脸 为母本 的仔猪 断乳前的生长性能 高于 大约克 为母猪 的仔猪 (< . ) P O0 。 5
关键 词 二花脸猪
大约克猪
母体效应
繁殖性 能
生长性能
文章编号 :10 -7 32 1)600 -3 0 713 (0 00 -0 10
中图分类号:¥ 2 . 2 8 8 3
文献标识码 :A
山东畜牧兽医 正 交 组 的2 0日 龄 平 均 窝 重 3 .6 g 比 反 交 组 的 76 k 有
2 .5 g 的趋 势 ,但 差 异 不 显著 (> .5。 87 k 大 P0 ) 0
21 .4 仔 猪 初 生 重 . 见 表 2 。
21 0 0年第 3 卷 l
公母仔 猪数 、死胎 数差异不显著(> .5。本试验 中,以 P0 ) 0
母猪 自身的情况 ,合理确定其 营养水平 ,保证胎 儿正常生
长 。估算预产期,确保 安全分娩,提 高仔猪成活率。 母猪哺乳期 间所 需的饲料量增加 f,给子充足 的营养 2 1
物质 ,保证仔猪 的生长 。 1 . 数据 测定 .2 2 测定 各组 母猪 的妊娠 期 、总产仔 数 、
反 交组 的初 生窝重 和初 生个体 重大 于正交 组 的 ,并
且 差 异 显 著 (< . ) P O0 ;但 其 断 乳 窝 重 和 初 生 个 体 重 有 比正 5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曾雅琼;王浩;刘作华;李爽;蒲施桦;龙定彪【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1)016【摘要】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母猪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是决定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商品猪出栏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性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母猪的营养摄取、机体特性、饲养空间环境及胎次等,其中温热环境是影响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适宜的温热环境有利于保障母猪的机体健康,提高其生产性能,反之,不适宜的温热环境会引起母猪的热环境应激,破坏体热平衡,甚至导致生产停止,使机体进入病理状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母猪的温热环境需求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从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和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场母猪生产管理的温热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方面.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在行为方面,高温环境下,由于侧卧时母猪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可增加机体散热量,母猪会通过行为姿势改变进行热调节,如增加侧卧时间、减少站立和俯卧时间,而母猪姿势行为的频繁改变会增加仔猪压死率.在生理方面,热应激时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增加呼吸率和皮肤血流量等途径来减少代谢产热、增加散热,同时母猪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会增加、甲状腺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会破坏母猪机体内分泌和能量平衡,进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流产和泌乳量下降.在生产性能方面,热应激会对母猪发情间隔、产仔数和泌乳量等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前期热应激主要影响返情率和产仔数,妊娠后期主要影响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娩后则主要影响仔猪存活率,环境高温通过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期母猪失重和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2)温热环境调控技术方面.母猪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猪舍整体降温和局部降温两种,整体降温以“湿帘-风机”蒸发冷却降温技术为代表,通过风机排风造成舍内负压,迫使舍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润的多孔湿帘,引起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潜热,降低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猪舍局部降温主要是针对猪只躺卧区地板、两侧猪栏、猪栏上方等区域进行温度调控,主要有风管喷气嘴蒸发冷却、冷水覆盖降温和猪舍地板降温等方式,具有降温效果良好和节能的优点.【总页数】10页(P3171-3180)【作者】曾雅琼;王浩;刘作华;李爽;蒲施桦;龙定彪【作者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40246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40246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40246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草药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J], 王鹏;蔡维北;杨一;谷琳琳;蒙洪娇;姜海龙2.采食调控技术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吕继蓉3.饲粮添加脂肪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邢志刚;吴德;任花池;周安国4.饲养模式、新型饲料添加剂、猪舍温热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J], 韩战强;银岭;马亚姣;孟燕飞5.养猪生产研究最新进展隔离早期断奶(SEW)技术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徐永平;李淑英;理.坎贝尔;布莱恩.米恩;斯奈尔.迪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影响

种猪留选标准及经济效益评估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
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 [后备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150-200)ml,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200-300)ml,有的高达(700-800)ml。
] ,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
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
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掌握科学的选配技术,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
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种猪。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1. 公猪的淘汰原则: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
2. 种母猪淘汰原则: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
①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
②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二、种猪留选标准1.行业公认标准种公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10—20选1,至少不能低于5选1;也就是说,如果需要10头后备公猪,那么应该测定100—200头公猪,至少也得测50头,然后,从中选取EBV (遗传评估综合指数)值排前10名的留种。
种母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5选1,最少不能低于3选1;也就是说,如果需要10头后备母猪,那么应该测定50头母猪,至少也得测30头,然后从中选取最优秀的10头留种。
2.政府关于种猪的留选规范标准种猪场按照职能划分为:种猪场分为原种猪场、一级种猪场、二级种猪场。
原种猪场具有制种和繁殖更新的能力;全面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性能选育提高、新品系选育、育种新技术创新和引进,并为一级种猪场提供优秀纯种猪。
除开展科研试验外,不允许进行品种间杂交生产。
母猪使用年限对猪场生产力的影响

2019年第6期 健康养殖母猪使用年限对猪场生产力的影响赖文洲/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畜牧兽医站种猪场母猪的使用年限不当,常常会导致养殖场经济效益降低,较高的淘汰率会使母猪群年轻化而影响猪场生产力。
目前常用于评估母猪使用年限的指标有选育淘汰率、更新率、猪群中后备母猪比例、存栏母猪的平均胎次和淘汰母猪的平均胎次,其中选育淘汰率是评估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性指标。
一、母猪的淘汰原因1.繁殖障碍。
母猪的繁殖障碍包括后备母猪不发情,断奶母猪不发情、定期或不定期反复发情,不孕,产仔障碍和流产。
繁殖障碍是选育淘汰母猪的主要原因,可以占到淘汰总量的13%~49%。
青年母猪要比老龄母猪更容易因繁殖障碍而被选育淘汰,这些选育淘汰的母猪平均产仔2~4窝。
发情鉴定不准、过早配种、不适当的公猪刺激、使用尚未发育成熟并容易过度利用的青年公猪配种、营养不良、传染病或中毒病、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是青年母猪选育淘汰偏高的常见原因,猪群中的成年母猪经过了选择过程,不易发生繁殖障碍。
零胎次母猪因产仔障碍而被淘汰的风险最大,未能受孕的母猪往往在配种后返情才被发现配种失败。
因返情选育淘汰的母猪在猪群中平均保留75~79d,断奶后不能产仔而淘汰的母猪在猪群中平均保留121~132d。
要想缩短这个时间,生产管理中要注意区别是妊娠后期胚胎流失还是发现空怀的时间太晚,这两种情况反映了不同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2.运动障碍。
母猪的运动障碍包括软骨病、关节病、骨软化症、关节炎、弱腿病、后躯麻痹、腐蹄症、肢蹄病和骨折等,其中软骨病是造成母猪跛行的最主要原因,接下来依次是传染性关节炎和蹄部损伤。
母猪运动障碍的淘汰数量占淘汰总数的9%~20%,有时高达45%。
通常在混群猪圈中饲养的母猪容易受伤,这可能是不同年龄段的母猪饲养在一起造成的。
单独圈养的母猪因运动减少,也常会发生关节、蹄、肢体疾病。
怀孕母猪在隔离猪舍内,运动减少也会出现肌肉萎缩。
所以选育合适的体型对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很重要,如前腿弯曲、后腿臀部上翘或者后肢摇摆的母猪被淘汰的危险性较高。
浅谈猪生物学特性的利用

山东畜牧山东畜牧兽医兽医 2019年第40卷24 浅谈猪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张 侠① 刘兆阳② 杨家民①(①河南省濮阳市饲草饲料站 457000 ②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农业农村局)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10-0024-02 猪在长期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品种的猪即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笔者在养殖过程中要不断地认识和掌握猪的生物特性才能有的放矢最大化的获取经济效益。
1 性成熟早,繁殖率高(1)猪的性成熟早,一般猪的初次发情平均为5.5个月,我国本地品种猪发情较早,有个别猪甚至在3个月左右就开始发情,外国的品种猪相对发情较晚。
猪的妊娠期相对也较短,一般约为114d ,比牛、马、羊的都短,并且哺乳期也短,因而世代间隔短,养猪能迅速扩群,这也是为啥长期牛、羊、驴肉价格较为稳定,而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
(2)猪的繁殖率高,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猪一般一年能产两胎,我国一般猪场采用28d 断奶的较为普遍,而养猪较为发达的国家一般采用21d 断奶,甚至个别场采用18d 断奶,这样猪一年繁殖可达2.2~2.4窝。
现在猪的产量也较高,除了纯种繁育的长白、杜络克外,现在的配套系列和国际流行的“杜、长、大”三元商品猪的产量都很高,尤其最近几年流行的新美系和丹系第二胎产量一般可达15头,甚至更高。
但这样远没有发挥猪的潜力,据研究,母猪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达11万之多,在利用年限仅排卵400余个,一次排卵20余个,可见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一般母猪利用在七胎左右,如超过七胎则繁殖性能急剧下降,这主要和母猪的体质有关,如果我们常对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保健,则生殖可达10胎,这就可以明显提高猪场的效益。
对于一次生殖产量的较低的母猪,可用生殖激素进行干涉,如现在常用的促排3号,母猪发情后第2天下午注射生殖激素,第3天上、下午各配种一次,可明显提高产量,或在猪配种时同时进行注射。
六马大体型种猪带来的效益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85-9168
38
21
本交下六马公猪的表现
一头公猪一年 60窝后代
使用两年将有 120窝后代
使用六马种公猪 可多获得12万元 的经济效益
22
人工授精六马公猪的表现
一头公猪一年 500窝后代
使用两年将有 1000窝后代
使用六马公猪精液 可多获得100万元 的经济效益
23
我们面临的危机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
• 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巨变,其复杂程度超 过10年前3倍。 • 企业竞争强度比10年前增加3.6倍。 • 企业平均寿命是10年前的20%。 • 企业利润逐年递减15%。 • 一个惊人的现象令人惊醒:中国企业平均 寿命只有6.5岁,民营企业只有2.3岁,生 存超过5年的不到9%,超过8年的不到3%。
19
六马种猪的生长性能
饲料利用效率方面 • 提高10%的饲料利用率 • 按一头出栏肥猪需600斤饲料计算,则每头猪可节省60斤饲料,折 合每头猪节省108元人民币或每窝猪可节省972—1080元 • 是最佳减少生产成本的办法
20
经济效益最大化
• 使用高规格六 马长白或大白 公猪采用人工 授精应用两年 可繁殖1000窝、 可创造3000头 高品质的父母 代母猪;可影 响180000头商 品猪。
竞争---快速行动力
• 一个现代的说法:没有你知道而竞争对手 不知道的,只有你做到而竞争对手没做到 的。 • 快速-快速-快速---再快速
我们能为客户做什么?
满足客户,服务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标准 。
---------任正非
案例
• 湖南浏阳河饲料:年产20万吨饲料,供应60万头 出栏猪。 • 公司成立一个公猪站:30头杜洛克种公猪,年配 种3.6万头母猪。 • 经济效益;优良育种的公猪精液,每头提高经济效 益100元左右,浏阳河饲料免费供应精液,浏阳河 饲料价格比同类饲料每吨高50元,用户可直接创 效益100-50/3=80元左右,这样养殖户直接创收的 同时,猪得以改良。饲料厂同时也增加了效益, 实为一举多赢,即赢得经济效益更赢得社会效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生产性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对比
针对近几年来客户对法系二元猪、法系原种猪生产性能的认可,对于部分省市养猪户在种猪选择方面还存在误区,过分重视体形外貌、注重高瘦肉率,从而造成生产上操作困难,造成经济损失,现对母猪生产性能对养猪经济效益举例分析如下:
序:现代工厂化养猪以周为单位安排生产
1)母猪的繁殖周期为:21.5周1.妊娠期:16.5周2.哺乳期:4周3.待配期:1周2)母猪年产窝数1.按繁殖周期测算:每头母猪年产窝数为2.42
2.按受胎率测算:A.母猪断奶后第一情期受胎率为80%B.第二情期受胎率为60%C.第二情期未受胎者淘汰实际生产中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为2.18窝
一.料肉比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例:A猪B猪料肉比:2.12
料肉比:2.221相差0.1每头猪生长到100公斤可以节约饲料:0.1×100公斤=10公斤可以节约资金:10公斤×1.8元/公斤=18元饲养100头母猪的猪场年可节约资金:1600头/年出栏×18元/头=28800元饲养600头母猪的猪场年可节约资金:10000头×18元/头=180000元
二、繁殖性能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例:
A猪产健仔:9.5头B猪产健仔:9头,每窝相差0.5头,每头母猪每年可以多产:每头2.18窝/年×0.5头=1.09头
饲养100头母猪年可多产:100头×1.09=109头
A.增加效益
1.可以降低仔猪成本:2000元(耗料)+2000元×0.2(其他费用)=2400元
备注:2000元为母猪的饲料成本。
2400元/(2.18×9.5头)=115.89元2400元/(2.18×9头)=122.33元
每头仔猪可以降低成本:122.33元-115.89元=6.44元
每窝仔猪可以降低成本:6.44元×9.5头=61.18元
每养100头母猪年可以降低成本:100头×2.18窝×61.18元=13337.24元
B.可以增加获利每饲养100头母猪年可产窝数:100头×2.18窝/头=218窝
每饲养100头母猪年可增效:可多出栏:218×0.5=109头109×100元/头=10900元
每饲养100头母猪可多获利:13337.24元+10900元=24237.24元
若饲养600头母猪可获利:24237.24×6=145423.44元
结论高繁殖性能低料肉比的母猪会产生高效益。
每饲养100头高性能母猪会增效:28800元+24237.24元=53037.24元
若饲养600头高性能母猪会增效:180000元+145423.44元=325423.44
建议养殖户引种时应选择健康的、高性能的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