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教案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教学目标1.亚洲的地球范围及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初步掌握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的地球范围及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难点: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前个学期我们学了大洲大洋的知识,你们谁知道我们生活的大洲叫什么吗?通过设疑引出我们生活的大洲叫亚洲,并介绍亚洲的由来。

今天就上我们一起来认识亚洲,首先我们来看他的地理位置。

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二、新课讲解(一)、雄踞东方的大洲:(板书)1、亚洲的半球位置:教师:出示亚洲的半球位置图(可以先回顾半球的划分)问:从东西半球来看,怎样描述亚洲?(指出绝大部分是东半球,西半球有一小部分。

)从南北半球来看,怎样描述亚洲?(指出绝大部分是北半球,南半球也有。

)总结: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出示PPT,在图上找出并描绘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看他们分别穿过亚洲的什么部位。

学生:看图说出他们分别穿过亚洲的南部、中南部和北部总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赤道穿过南部一些岛屿,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部分地区处在热带和北寒带。

3、亚洲的海陆位置:问:亚洲处在什么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方向?亚洲的北面、东面、南面分别是什么海洋?学生:看图说出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面,北面是北冰洋,南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

总结:亚洲占据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东、南三面环绕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4、相对位置问:相对于别的大洲而言,亚洲又处在什么位置?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活动:P3页对北美洲地理位置的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看图小组到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半球位置: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部和南部有小部分分别位于北寒带与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面与南美洲相连。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1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案1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说明依据。

2.了解亚洲基本概况——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3.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

学会归纳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及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实现知识迁移。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讲授新课(一)雄踞东方的大洲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亚洲所在的大陆和所濒临的海洋是?(学生回答)亚洲的范围图。

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点评: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方面入手,能够较全面的了解大洲自然环境形成的基础。

(二)面积最大的大洲老师展示课本世界七大洲面积比较。

板书:世界第一大洲老师提问:面积最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教师: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大普查,在这次普查中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同学回答)教师:那么大家知道亚洲有多少人口吗?教师:我们先来看看亚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同学回答)教师:对,61%,也就是说全世界每5个人当中就有3个是亚洲人。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1 世界第一大洲1-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1 世界第一大洲1-商务星球版

第六章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读出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通过读图说明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4、通过填图了解亚洲的六大地理单元5、运用相关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类比思维、游戏等,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洲界线【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小卡片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大洲的景物。

从而导出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亚洲。

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有关亚洲的知识。

用亚洲的景观图片兴趣导入。

导学新知我们所在的大洲,雄踞在亚欧大陆的东部,亚洲名字的由来跟它的位置有关。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雄踞东方的大洲在哪里——地理位置(亚洲的地理位置)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找出其周围的大洋、大洲。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以及周围的大洲,各位于其哪个方位?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学生自主看书,举手回答亚洲名字的由来。

绘图:在左面世界地图上描绘20°W、160°E、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1课时)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1课时)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第一大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的一章,本章主要介绍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基本情况,认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亚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对亚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球的运动、气候的特点等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亚洲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能够说出亚洲的主要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民族、宗教等;能够了解亚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合作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合作情况。

2.教学难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的相互关系,亚洲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内在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然环境: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

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
知识点梳理
1.亚洲的地理位置
-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冰洋相邻。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横跨东、南、中、西、北五个半球。
-亚洲与非洲、欧洲相邻,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2.亚洲的自然环境
-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分布:大部分河流从中部高原山地发源,向四周流入海洋。
1.地理位置分析题:
请结合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中国为例,说明其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和外交关系的作用。
答案提示: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接东南亚,西与中亚、南亚相邻,北与俄罗斯接壤。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区域影响力,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合作。
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6.1世界第一大洲》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的重要内容,本节以亚洲为背景,深入介绍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及经济发展。课程设计将紧扣教材,通过地图解读、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亚洲的整体认识,强调亚洲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内容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技能培养方面,同学们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提高了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表观点,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同学们对亚洲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表现出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同学对亚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表示担忧,我适时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下《6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word教案 (1)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下《6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word教案 (1)

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世界第一大年夜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清晰亚洲的地形特征跟河流特征。

才干目标1.使用地图阐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海洋位,使老师末尾操纵使用地图跟相关资料阐明某一地区位置特征的办法。

2.可以使用亚洲地形图跟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跟河流特征,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德育目标培养老师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年夜洲——亚洲的优良情感。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年夜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征及要紧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1.什么缘故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年夜洲。

2.亚洲的地形特征及对河流的阻碍。

※教学办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典范图。

2.低廉甜头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

征询:亚洲的全称是……答:略[解说新课]课件:图7.1亚洲的范围及分区提征询:在东西半球中亚洲要紧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要紧位于哪个半球?(老师回答)课件:亚洲的范围图。

在图上寻出北美洲、大年夜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同学回答)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寻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不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老师回答时会脱漏大年夜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老师在地图上寻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跟黑海,让老师清晰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宁静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年夜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老师用已有知识处置理论征询题的才干) 活动:把全班分成假设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一致比例尺绘制的七大年夜洲外表图,并标有各大年夜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年夜抵纬度。

让老师在图中分不寻出(或量出)面积最大年夜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年夜的大年夜洲,并讨论:什么缘故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年夜洲?看哪组开场完成。

(方案该活动可以培养老师的协作才干、动手才干以及分析归纳的才干)板书:一、世界第一大年夜洲1.面积最大年夜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大年夜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年夜,为了研究的便当,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多块地区。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word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word说课稿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范围;3、了解世界、亚洲人口数量,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大洲。

过程与方法:1、根据相关资料的特点,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通过分析快速得出亚洲范围特点,并通过读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其与周边大洲、大洋的关系;2、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地理习惯,既注重阅读地图及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等;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说教学重点及难点】: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能实现知识迁移、举一反三;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其中后者既是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说教材分析】:由于本节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区域地理知识学习与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亚洲的海陆、纬度位置特征,可通过展示图片、学生的自学,得出规律,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当然,在教学时,还要注意书中一些问题、活动的开展和知识点、阅读材料的运用。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课本有关“亚洲与欧洲名称的由来”,并展示关于亚洲的景观图片,使学生在观看体验中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新课:一、雄踞东方的大洲:1、设置情景:哪位同学在外省有亲戚,请说出亲戚的详细地址(提示:从省区、县、乡镇、街道、村或明显标志物等方面说明),教师选出几名同学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要找到某个地方,首先我们要知道它的具体位置,从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体现课程标准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2、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地理位置独特,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布、地形、气候、资源等,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球与地图》等相关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气候、资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主要地形、气候、资源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2.准备亚洲地形、气候、资源的PPT。

3.准备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亚洲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提问:你们对亚洲有哪些了解?亚洲有哪些独特之处?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地图,找出亚洲的主要国家、地形区、河流等。

同时,让学生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4.巩固(10分钟)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

问:亚洲的全称是……
答:略
[讲授新课]
课件:图7.1亚洲的范围及分区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

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同学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

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

(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 课件:亚洲地形图
2.讨论: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7.2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板书:二、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课件:亚洲地形图。

(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来)
教师: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 教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
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活动:1.读图7.2,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

(教师略作归纳)
板书:三、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了如下内容。

(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
[反馈练习]
1.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沙特阿拉伯
2.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韩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3.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柬埔寨
B.越南
C.新加坡
D.印尼
4.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
A.红河平原
B.关东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国家跨赤道的是( )
A.新加坡
B.马尔代夫
C.斯里兰卡
D.印度尼西亚
6.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是我国的( )
A.元江
B.怒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8.亚欧两洲的分界线通过下列哪个湖泊( )
A.死海
B.贝加尔湖
C.青海湖
D.里海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第1课世界第一大洲
不定积分解题方法总结
摘要:在微分学中,已知函数求它的导数或微分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需要使用微分法的逆运算——积分。

不定积分是定积分、二重积分等的基础,学好不定积分十分重要。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定积分不像微分那样直观和“有章可循”。

本文论述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定积分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不定积分;总结;解题方法
不定积分看似形式多样,变幻莫测,但并不是毫无解题规律可言。

本文所总结的是一般规律,并非所有相似题型都适用,具体情况仍需要具体分析。

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读者在学习不定积分时提供思路。

文中如有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1 换元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分为第一换元法(凑微分法)、第二换元法两种基本方法。

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换元,一种好的换元方法会让题目的解答变得简便。

1.当出现22x a ±,22a x -形式时,一般使用t a x sin ⋅=,t a x sec ⋅=,
t a x tan ⋅=三种代换形式。

C
x a x x a dx C
t t t t a x x a dx +++=+++==+⎰⎰⎰222222ln tan sec ln sec tan 2.当根号内出现单项式或多项式时一般用t 代去根号。

C
x x x C t t t tdt t t tdt t x t dx x ++-=++-=--==⎰⎰⎰sin 2cos 2sin 2cos 2)
cos cos (2sin 2sin
但当根号内出现高次幂时可能保留根号,
c x dt t dt t t dt t t t dt t t t t x x x
dx +-=--
=--=--=⎪⎪⎭⎫ ⎝⎛-⋅-⋅=--⎰⎰⎰
⎰⎰661212512621212arcsin 6
11161111111111 3.当被积函数只有形式简单的三角函数时考虑使用万能代换法。

使用万能代换2tan
x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