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与护理论文
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护策略

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护策略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方法。
方法:对本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52例各型颅脑外伤患者,经过及时的急救治疗和精心周到的护理,使得患者得以安全转运到病区,进行进一步的后续治疗。
结论:在紧急救治的黄金时间内,开放绿色通道,专人救护,给予快速准确的评估病情,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诊救护;头部创伤引言颅脑外伤是由于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在我院急诊科多见的是由于高空坠落及交通意外所致。
按损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脑损伤和闭合性脑损伤,常见的脑外伤有脑震荡、头皮裂伤、头皮血肿、脑挫裂伤以及颅内出血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本院急诊科于2012年0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各型颅脑外伤患者52例,现将急诊救护情况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有病例52例,由120急诊救护人院42例,的士或农用车等送人6例,各乡镇或民营医院转入4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为57.5岁;轻型颅脑外伤8例,中型轻度颅脑外伤6例,重型轻度颅脑外伤34例,特重型颅脑外伤4例..2 救护方法2.1 迅速止血,立即评估病人颅脑外伤程度接到颅脑外伤患者,特别是非120接入患者,在观察患者意识和测量生命体征的同时,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生加压包扎,对已暴露的开放性创面可用明胶海绵或无菌棉垫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也可以换药碗作为支持物再加敷料包扎,以确保脱出的脑组织不受压迫,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如有致伤物,切忌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对患者进行GLS评分,评估病人颅脑外伤的程度。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有效循环急诊颅脑外伤患者,多烦燥不安,意识不清,本院常规给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减少了反复穿刺的危险,必要时两路静脉输液,保证液体及药物能及时输注;合并休克患者遵医嘱行抗休克治疗,快速补液的同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维持血压。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论文

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78-02【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抢救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经我科急救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 62例患者经过科学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56例,抢救成功率达90.32%。
结论早期采取积极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护理颅脑外伤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并发症多,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科学规范化的护理,可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提高[1]。
本次对62例患者实施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为6-75岁,致伤因素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钝利器损伤等。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结果示:27例为脑挫裂伤,6例为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为硬膜下血肿,混合性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或颅内血肿)3例。
2 急救护理方法2.1 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这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
应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及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
给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躁动者给予约束双手。
2.2. 体位护理:保持正确体位是护理的关键之一,应给予平卧位或头高15°~30°卧位,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呼吸功能。
2.3 止血护理: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
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中的抢救与护理

3 . 5 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 ,明确责任 护士 ,利用图片 、视频 、示范等 多种 方式指导患者健康宣教 , 并以阶梯式递增 、 递减方 式根据住院天数 、 患 者心理状 态 、教育程度 、治疗措施等提出个体化的健康指导。
4 讨 论
综上所述 , 护理 问题会始终贯穿 于工作 中,出现问题是应 “ 对症处理 ” , 但 对反复 、长期出现的 问题要 “ 对 因处理 ” ,这样不仅有利于科 室环境 、业 务、管 理水平 的提高 , 也是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的保证 、 也是提高患者满 意度 度的有效 措施 。 参考文献: 【 l 】 秦永红. 社 区医院存 在的护理安全 隐患与防范对策[ 丁 ] .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惕性 ,
对我科 2 0 1 3 年1 0月至 2 0 1 4 年3 月收治 的 1 4 7 病人 以发放调查 问卷 ,且愿 意接受和配合调查 的患者。调查结果示 : 患者对住院环境平均满意度为 9 2 . 1 2 %, 对护士态度平 均满意度 为 9 1 . 2 %,对护士技术平均满意度 9 0 . 1 %。具 体提出不足 的有 3 2例。其中提 出病房环境有待改进 的有 l 8 例 ;护士服务态度生 、冷 、硬 , 缺少热情 、 微笑 l 2 例; 护士治疗缺少 紧迫感 1 8 例; 护士对健康宣教检查告知不 足的 2 4例 ;护士对病 区管理不到位 的有 8 例。
【 中图分类号 】R 2 4 8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8 6 0 2( 2 0 1 4 )1 1 — 0 5 2 1 — 0 1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高处 坠落伤 、 压砸伤 、 机械伤 、生活伤 等骨外伤 日 益增 多 ,由于患者受伤部位存在复杂性 、 多 发性 、 难愈性 、 致残性等特 点。所以在骨科护理中存在诸多 的问题 。 护理安全是 指实施护理 的全过程 中,患者不发生法律 和法定的规章制度 容许范围 以外 的心 理 、机体结构或功能上 的损 害、障碍 、缺 陷和死亡 。
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中的抢救护理

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中的抢救护理【摘要】通过对颅脑外伤病人进行抢救,围绕“急、快、准、细”实施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迅速作出病情判断,实施准确急救措施,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关键词】颅脑外伤;抢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14-01颅脑外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病例,一般病情危重,变化快,需及时实施紧急抢救,必要时及时手术。
若抢救不及时往往使病人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8例颅脑外伤,实施“紧急、快捷、准确、细致”抢救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98例颅脑外伤病人,其中男性69例,女性29例。
颅底骨折25例占26%,颅内血肿33例占33%,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占13%,脑挫伤12例占12%,脑疝8例占8%,复合伤7例占7%。
急诊抢救无效死亡10例占10%,抢救成功率90%。
2 抢救与护理2.1快速实施抢救急诊病人入院,由绿色通道护士通知医师,其他人员立即予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判断病人神志,观察瞳孔,检查受伤部位,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吸氧,吸痰,遵医嘱使用脱水剂、止血药等治疗。
颅脑外伤病人多有躁动,应予妥善固定静脉通道。
有呼吸衰竭时,应准确迅速配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防多器官缺血、缺氧,引起功能衰竭。
2.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外伤病人,常因颅内压增高,引起恶心呕吐。
呕吐容易引起致命性误吸,必须高度重视[1],因此,须将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粘膜刺激病人,引起躁动增高颅内压,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2]。
有脑脊液耳漏、鼻漏者,严禁鼻腔吸引,引起颅内感染。
对于复合伤病人,应注意患者有无颅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
本组有1例70岁男性病人,头部撞伤半小时入院。
因出现呕吐,予头偏一侧,清除口腔异物准备护送检查时出现呼吸停止,即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待稳定后检查病人“颅底骨折、颈椎骨折、脊髓损伤”。
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

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研究方案: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脑外伤是一种常见且危重的颅脑损伤情况,患者常常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和全面护理。
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存率。
然而,当前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脑外伤患者急救与护理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1. 研究内容:(1)总结和分析当前脑外伤患者急救与护理措施的研究成果;(2)调查当地医院急诊科对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情况;(3)探索新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2. 研究目标:(1)总结和评价目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的优缺点;(2)提出最佳的急救与护理方案;(3)为临床急诊科提供科学和标准的脑外伤患者急救与护理指南。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和分析,总结目前脑外伤患者急救与护理措施的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医院的急诊科进行调查,了解其对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情况,获取医生和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3)实验研究:根据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结果,选择一定数量的脑外伤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比较不同急救与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
2. 研究步骤:(1)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与总结。
(2)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急诊科进行调查,并分析问卷结果。
(3)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验细节,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必要的随机分组。
(4)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病史、急救措施和护理记录等。
(5)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和不同措施的影响。
(6)根据研究结果提炼和总结脑外伤患者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最佳方案。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1. 数据采集:(1)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等。
(2)急救措施:包括到院时间、受伤原因、轻/重度脑外伤情况、急救医生及操作记录等。
(3)护理措施:包括药物使用、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等。
颅脑损伤优质护理论文

颅脑损伤优质护理论文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伤后导致的脑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伤害。
颅脑损伤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护理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给予优质的护理。
本文就颅脑损伤患者的优质护理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当颅脑损伤患者来到医院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同时建立病历档案。
在护理前,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家属的联系方式,并向患者家属进行详细明确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的解释。
在确定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时,医护人员需要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选择,并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预后,让患者和家属有清晰的认识和预期。
二、开展护理颅脑损伤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治疗,医护人员需要细致地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 安静环境在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时,需要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静、优雅、温馨。
社区医疗机构不应设有声响过大的设备、歌唱者、起床铃等活动场所,以免影响患者的恢复。
医院病房应定期消毒和清洗,确保病房内空气清洁,不积飞灰,如能开窗通风更好。
2. 睡眠和休息颅脑损伤患者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在医院就诊期间,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睡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规律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3. 规律饮食颅脑损伤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并且按时喂食,如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案。
4. 细致的护理颅脑损伤患者需要细致的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定时检查患者的身体常态,如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
同时,医护人员要每天帮助患者清洗脸部,口腔卫生和换洁衣等。
5. 疼痛管理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疼痛,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和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三、总结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优质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感到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并且从细节入手,做到细致入微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颅脑外伤病人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

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和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护士接诊后,配合医生采取急救措施,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研究中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下,能够顺利地转危为安,抢救和护理的存活率高达96.5%。
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和精心护理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存活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措施;护理对策颅脑外伤是脑科常见的病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只增不减,严重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成为目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杀手[1]并且需要短时间内接受抢救治疗,具有很大的抢救风险,容易发生[2]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同时对治疗和恢复期间的护理同样不能忽视。
本文主要针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96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38岁;患者导致颅脑损伤分类:车祸伤42例,高处坠落伤10例,跌倒伤67例,锐器伤23例,碰撞伤30例,挤压伤20例,钝物击伤20例,斗殴伤16例。
1.2 急救措施颅脑损伤患者的门诊急救是患者治疗和恢复的关键,具体的急救项目体现为以下几点。
呼吸系统: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门诊急救时,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使患者头颅偏侧,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咽部的呕吐物、血块、分泌物等,对于个别有义齿者及时取出;用舌钳拉住舌头后固定,对鼻子行导管吸氧,保证氧流量为每分钟4-6升。
对于呼吸困难和呼吸停止的患者,护士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手术,采用人工机械通气的方法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
重度颅脑外伤院前急救护理论文

重度颅脑外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96-0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的迅速发展,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增加。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和转送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救治重型颅脑损伤221例,现就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中心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患者共221例。
其中男170例,女子51例,年龄9-70岁,平均年龄33.7岁;致伤原因车祸173例,高处坠落伤32例,重物砸伤9例,暴力伤5例,砖土埋2例;现场急救154例,从县级医院转送24例,从乡、镇医院转送43例。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6-8 分165 例(74.66 % ),3-5 分56 例(25.34 % )。
诊断均符合国内颅脑损伤统一标准分型[1]即:颅脑损伤后g c s 评分3-8 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6 h 以上为重型颅脑损伤。
1.2 临床症状 221例患者均为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172 例;开放性损伤83例,闭合性损伤138例,头皮及颌面部多处裂伤61例,耳鼻口腔出血92例,合并四肢骨折45例,脊柱骨盆骨折30 例,合并胸腹45例,8例合并酒精中毒;现场行气管切开11例,气管插管25例。
2 院前急救措施2.1 现场快速检伤调度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派出救护车并快速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立即使伤患者脱离危险场地,避免二次受伤,1min 进行体检,根据伤员的呼吸、脉搏、意识等生命体征以及通过睁眼、语言及动作所得gcs来评定,初步确定颅脑外伤等级,使患者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
2.2 基本生命支持重型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强调争分夺秒,黄金时间内的抢救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意义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外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29例进行分析总结,针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有效地急救措施,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准确的评估伤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129例患者经急诊救治与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后抢救成功患者120例,临床抢救无效死亡9例。
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为患者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外伤;急诊救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61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3)-06-3270-0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地意外伤以及交通事故所致的脑外伤的患者也逐渐增多。
我国脑外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增高。
由于脑外伤发病急,病情严重,病情进展速度,并且病情具有多变性,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危及生命。
脑外伤在创伤疾病的领域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总数的70%[1],病死率很高。
如何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合理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是抢救生命的重点,为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及伤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急救护士要具有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笔者现将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与护理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129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在28-75岁,平均年龄(483±481)岁。
其中工地意外伤的患者42例,交通事故伤的患者59例,殴打伤的患者8例、坠落伤的患者20例。
经ct检查,其中颅内血肿43例,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24例,脑挫裂伤30例,出现开放性伤的患者32例。
2 急诊救治
21 评估病情通过患者的伤情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护士要做到细致心中有数,针对突发事件有良好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患者的伤势,应做到良好的轻重缓急[2]。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以及生命体征的改变尤其观察患者的血压。
进行全身评估。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颅脑外伤的患者常伴有颜面以及口鼻出血,脑出血患者常会出现呕吐,因此呼吸道常常会发生分泌物、血块以及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呼吸道梗阻完全威胁患者的生命[3]。
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护理措施,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呕吐的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患者出现深昏迷或者舌后坠时迅速用口咽通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患者出现缺氧状态,面部皮肤及口唇甲床紫绀,并伴有呼吸困难,应迅速有效的给予气管插管,以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使脑细胞维持有效的耗氧量。
23 维持有效循环脑外伤的患者常伴有重要脏器的损伤,出现大
出血时会因为血容量不足,严重导致休克,直接影响脑细胞的代谢量。
急救措施必须迅速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补充血容量,输注液体时注意速度,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和肾功能损害。
对于血压高并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待循环功能稳定的情况下立即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控制颅内压再升,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3 结果
此组患者经急诊救治与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抢救成功率为930%(120例),临床死亡率为7%(9例)。
4 护理措施
41 观察意识状态脑外伤的患者意识状态往往提示这患者病情严重的程度,脑外伤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话,呼唤、给予痛觉刺激,是否可以遵嘱活动等来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
护士在每次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进行动态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像昏迷的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可以出现吞咽动作,在疼痛的刺激下可出现痛苦表情,都属于病情好转。
如躁动的患者突然安静或者昏迷排除应用镇静剂或抗癫痫药物时应警惕病情的恶化程度。
42 观察瞳孔脑外伤的患者瞳孔的变化直接反应病情的改变,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应10-15min观察一次瞳孔的改变,对于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非常重要的方法。
例如:①伤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一侧瞳孔一过性缩小;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时提示脑疝的发生。
应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②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双
侧瞳孔不等大,忽大忽小,忽上忽下,瞳孔不等圆。
对光反射消失,伴随着昏迷;中枢性高热;去大脑强直;呼吸不规则;循环障碍。
43 血压的观察血压可以明确地反应患者颅内压的变化。
脑外伤的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血压低的现象,除非有明显的外伤开放性出血的患者,如患者血压持续偏低,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四肢厥冷时是休克的表现,应及时检查是否有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可能。
如出现血压急剧增高,脉搏减慢,呼吸深大,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有脑出血,脑水肿,急性颅内肿胀等病变。
伴随着呼吸次数明显减慢同时出现鼾式呼吸活着抽泣样呼吸时提示病危。
44 尿量观察脑外伤的患者损伤中枢神经会引起尿崩现象,尿量急速增多。
出现尿少现象可以检查是否有腹部损伤,膀胱破裂的病变。
5 讨论
脑外伤是急诊常见的严重脑部疾病,此病具有病情复杂、发病突然、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特点,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4]。
脑外伤患者经过急诊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急诊应具有一支强大医疗队伍,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救治与护理,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满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12,23(32):72
[2] 刘丽英颅脑损伤病人急诊检查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4):516
[3] 徐如祥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2009,27(6):428
[4] 莫月娥脑出血58例院前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