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良方 穴位贴敷疗法

合集下载

穴位贴敷基础方

穴位贴敷基础方

穴位贴敷基础方
1、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丹参、川乌、元胡、莪术、陈醋调和,凡士林外敷痛处。

有小刺激。

2、治带下:取棒根皮、白果、黄柏各20克,敷于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白带明显减少。

3、治恶阻:用公丁香、陈皮、半厚各20克,取新鲜生姜30克,煎浓汁调为糊状,敷于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敷2-3次,可治脾胃虚寒、胃失和降、早孕呕吐。

4、胃溃疡:黄芪20、白及10、炙甘草10,连敷1个月,敷3月可痊愈。

5、妊娠水肿 :取车前子 10克 ,4个去壳田螺 ,大蒜 5瓣 ,共捣碎成饼敷脐上 ,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一换 ,每次敷 8小时。

6、产后恶露不下 (子宫内瘀血 ) :取红花 15克 ,桃仁 25克 ,益母草30克 ,共研细末 ,用黄酒调敷脐部 ,每日换药一次 ,连用 5~ 7天。

7、产后腹痛:取艾绒铺脐部,纱布盖严,再用热水袋放纱布上面热烫。

此法对产后受寒所致的腹痛不止有良效。

8、闭经:红花2g,甲硝唑6片,香丹针,调贴关元穴
9、尿床:五味子,炙麻黄,益智仁,氨茶碱针,等量贴肚脐
10、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贴脐,口服大黄庶虫丸
11、肩周炎:舒筋活血片,氯唑沙宗片,三七片等量贴痛处
12、面瘫:全蝎0.2g,僵蚕0.2g,白附片0.5g,马钱子0.2g,强的松2片,消炎痛2片,
13、三叉神经痛:生川乌、生草乌、白芷、马钱子、黄丹、香油等量调匀贴痛处。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利用中医经络学说的无创痛穴位疗法,将药物研成细末,用不同的物质调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然后直接贴敷在穴位或患处。

该疗法适用于许多疾病,如小儿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等。

该疗法的治疗特点是作用直接、适应证广、用药安全、简单易学、取材广泛、价廉药俭、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但是在使用该疗法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如孕妇、对药物过敏者、严重皮肤病患者、疾病发作期的患者等。

在使用该疗法时,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如敷药前应洗澡,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请教医生;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刺激性食品和温热易发食物。

如果出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的情况,可以随时揭去药膏,但是出现痒、热、微痛等感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是正常反应,不必过多担心。

总之,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疗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1、选择穴位,使用碘伏从中心向外周消毒。

2、成人使用消毒的一次性采血针在穴位上轻刺,以皮下微微出血为度,10岁以下儿童使用生姜在穴位上擦拭,穴位皮肤发红为度,以促进药物吸收。

3、揭掉治疗贴保护膜,将功效面外敷于穴位。

4、每贴贴敷时间以12~24小时为宜。

5、如果在胶布处出现发痒、发热、微痛,应立即取下药膏。

如果上述症状不严重也要减少贴敷时间,最多贴上2到4个小时左右。

6.在贴敷期间,不能吃海鲜及辛辣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第 1 页共1 页。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贴敷一些具有药效的药物或贴敷物,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简单易行,无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

下面将详细介绍穴位贴敷法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穴位贴敷法的原理穴位贴敷法是基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的经络是连接着内脏和外部组织的通道,贴敷在穴位上的药物或贴敷物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直接作用于相应的脏腑器官,起到调理作用。

二、穴位贴敷法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等。

可以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症状,咨询中医师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来确定合适的穴位。

2.准备好贴敷物:贴敷物可以是中药膏剂、贴敷药、草药煎剂、艾灸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贴敷物。

贴敷物应当具有药效,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3.清洁穴位:在贴敷前,应当先用温水清洁穴位周围的皮肤,保持干净卫生。

避免在伤口、破损的皮肤上贴敷,以免引起感染。

4.贴敷方法:将贴敷物直接贴在选定的穴位上,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

贴敷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贴敷后,应当保持穴位的温暖,避免受凉。

5.贴敷频率: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贴敷,连续贴敷7-10天为一个疗程。

如果需要连续治疗,可以间隔1-2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随意选择穴位和贴敷物。

2.在贴敷过程中,应当注意贴敷物的温度和贴敷的力度,避免烫伤或刺激过度。

3.贴敷物应当保持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一次性贴敷物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操作。

4.贴敷后,应当注意保持穴位的温暖,避免受凉。

避免在受凉或风寒的环境下进行贴敷。

(精品医学)穴位贴敷PPT演示课件

(精品医学)穴位贴敷PPT演示课件
.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 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 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 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 采用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 部发泡、甚至化脓,中医称之为“灸疮”, 这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方法称为“天灸”、 “自灸”或“发泡疗法”。如果将药物贴 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 防治疾病时,又称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 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 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
固定方法一般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 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若贴敷在头面 部,外加绷带固定特别重要,还可防止药物掉入 眼内,避免发生意外。目前有专供贴敷穴位的特 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如需换药,可用 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 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
.
实施穴位贴敷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贴敷 药物过敏者切勿使用本方法。贴敷后应注 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皮疹及糜烂溃破现 象,一旦有不适情况,立即停用。
.
每次贴敷时取穴不宜过多,应少而精,一 般以6~8穴为宜;对一些慢性病的保健调理, 可采用几组穴位轮换交替的使用方法,每 次贴敷一组穴位。同一部位不宜连续贴敷 过久,以免药物刺激太久,造成皮肤溃疡。
.
11药袋
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混 以水、醋、酒或其它赋型剂,放笼上蒸热 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后更换。
.
12磁片
将磁片制成不同大小,面积应根据保健目 的和穴位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根据需要 贴敷于相应穴位。
.
操作方法
1 穴位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基本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
一、晐喘
(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咳喘方:
方剂:白芥子莱菔子甘遂麻黄细辛肉桂
选穴: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肾俞天突膈腧脾俞膻中
二、眩晕
(高血压)
眩晕方
方剂:天麻白芥子胆南星吴茱萸白术川芎
选穴:神阙中脘涌泉(双侧)大椎太阳
三胃脘痛、呕吐
胃痛方
方剂:川楝子肉桂高良姜丁香延胡索木香吴茱萸取穴:神阙中脘天枢穴(双侧)足三里
四腹泻
止泻方
方剂:炮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补骨脂五倍子
取穴:神阙中脘天枢穴(双侧)关元足三里
五.便秘
通便方
方剂:大黄芒硝当归枳实厚朴
取穴:神阙中脘天枢穴(双侧)关元
六、失眠
安眠方
方药:酸枣仁珍珠母吴茱萸合欢皮肉桂黄连取穴:神阙涌泉(双侧)三阴交心腧穴
六、痛经
痛经方
方药:小茴香炮姜元胡五灵脂生蒲英没药
香附川芎艾叶
取穴:神阙中脘天枢穴(双侧)关元
七、关节痛
止痛方
方剂:川乌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栀子骨碎补大黄三七羌活独活桂枝
取穴:外敷关节疼痛处
初次敷贴:成人6小时,儿童2-4小时。

如有局部皮肤潮红发痒过敏,可提前揭掉。

初次贴敷无明显皮肤过敏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一般成人不超过10小时,儿童不超过6小时。

中医穴位帖敷疗法

中医穴位帖敷疗法

3
的方法进行贴敷
贴敷时间:根据病情和
2
药物特性确定贴敷时间
贴敷后护理:注意保持
4
贴敷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贴敷禁忌
01 皮肤过敏者慎用 02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03 皮肤破损、溃烂者慎用 04 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 05 糖尿病患者慎用 06 发热、感染性疾病患者慎用
感 谢 观 看
穴位帖敷疗法对皮肤美 D 白和祛斑的作用
3
的穴 注位 意帖 事敷 项疗

贴敷时间
贴敷时间过长可 能导致皮肤过敏、 红肿等不良反应
贴敷时间应根据 病情、体质等因 素进行适当调整
贴敷时间不宜过 长,一般不超过
24小时
贴敷时间过短可 能达不到治疗效

贴敷部位
穴位选择:根据病症
1
选择合适的穴位
贴敷方法:按照正确
02 穴位帖敷疗法的适用人群: 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慢性 病患者、老年人等
03 穴位帖敷疗法的常用穴位:
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
04 穴位帖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注意穴位的选择,避免过 敏反应,注意贴敷时间等
美容护肤
穴位帖敷疗法在美容护 肤中的应用 A
穴位帖敷疗法对皮肤保 养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C
穴位帖敷疗法对皮肤问 B 题的改善作用
科疾病
06
女性月经不调、 痛经等妇科疾

07
男性阳痿、早 泄等男科疾病
08
儿童感冒、咳 嗽、腹泻等儿
科疾病
09
老年人慢性病、 免疫力低下等
老年疾病
10
亚健康人群的 调理和保健
2
法穴 的位 应帖 用敷

常见疾病治疗
感冒:穴位帖敷 疗法可缓解感冒 症状,如头痛、 鼻塞、咳嗽等。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
1. 清洁穴位: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贴敷部位,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

2.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需要贴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穴位。

若不确定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3. 准备贴敷材料:准备好贴敷材料,如膏药、贴敷粉、贴敷布等。

4. 贴敷方法:
(1)膏药贴敷:将膏药剪成适当大小,贴在穴位上,用手指压实。

(2)贴敷粉贴敷:将贴敷粉均匀撒在穴位上,用气垫布或胶布将其覆盖固定。

(3)贴敷布贴敷:将贴敷布剪成适当大小,用凡士林或透明胶布粘贴在穴位上。

5. 固定贴敷:用胶布或绷带将贴敷材料固定在穴位上,确保贴敷材料不会松动。

6. 保持时间:根据需要,贴敷时间可以长短不等,一般可保持数小时至整夜。

7. 贴敷后护理:在取下贴敷材料后,用温水擦拭贴敷部位,保持干燥。

如有不
适或皮肤敏感,应及时停止贴敷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穴位贴敷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正确的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

此外,穴位贴敷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定的疾病和情况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如妊娠期、孕妇、儿童等,应慎重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保健良方穴位贴敷疗法
随着伏天一天天临近,很多老年人都开始准备着到医院进行头伏贴伏了,对于老年人的这种养生治病的习惯,很多中年人却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自己身体还算健康并不需要,但事实上,中医专家表示,对于广泛存在的亚健康人群来说,“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养生保健的良方。

“穴位贴敷”
调理身体,提振精神
人们普遍认为,那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需要“冬病夏治”,而身体基本健康的人则无需治疗。

“事实上,除了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哮喘、鼻炎等老毛病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效果很好外,对于亚健康人群来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也能起到调理身体,提振精神的积极功效”。

安主任介绍说,中医认为,健康是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外界环境的阴阳平衡。

亚健康正处于身体阴阳平衡被打破,但还没有实质性的病变,这个时候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调节平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很多中年人由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常常会有失眠、腰酸背痛、肌肉僵硬等不适症状,这些都可以在夏季采用中医特殊疗法进行调理。

“穴位贴敷”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

“穴位贴敷”不必拘泥于时间
安主任介绍说,“冬病夏治主要是指趁疾病发作缓解的夏季辨证施治,适当使用一些方药和治疗手段,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而“穴位贴敷疗法”做为一项预防治疗措施,不但可以改善虚弱的体质,还可促使疾病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更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

安主任表示,传统的贴敷疗法讲究比较严格的贴敷时间,但随着处方制剂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贴敷治疗已经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贴敷时间。

也就是说,疾病随时发作,随时都可以去医院进行贴敷,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由专业医生决定贴敷的用量、时间等,做到灵活运用,随病随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