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2016春人教八物下册课件第八章运动和力 本章热点、难点突破方法技巧 第1课时 运动和力的关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精品教学课件+习题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精品教学课件+习题课件

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稍向下移
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成一定角
F F
G G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想:
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方法:改变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当物体处于静 止时,二力平衡。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等重的钩码。 放开塑料板,塑料板 滑向一边 。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 过概括。推力得出。
二、牛顿第一定律
2、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就 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 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装置仍如上图,但在两边的 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放开塑料板 后,塑料板将 保持平衡 。
点击图片观看实验
总结归纳:
塑料板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不相等 相等
相反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同一条直线上
运动状态是否 改变
改变
不改变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如图,在两边的绳套上挂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2 二力平衡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 受力。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运动和力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运动和力PPT复习课件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
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慢 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 匀速直线运动 。 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
返回
知识点
2
牛顿第一定律
返回
2.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人们
很长时间,其实,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 然后经过合理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要确保实验成功,
下列关于三次实验的一些描述错误的是( D ) A.所用的斜面是相同的 B.所用的小车是相同的 C.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 D.小车从斜面出发的高度不同
返回
题型
1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9 . ( 中考 · 丽水 ) 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
长而曲折的过程,如图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
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C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返回
10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 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 相互 的;物体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的运动________( 改变 物体运动状 力来维持,因为力是 ________
态的原因。
返回
题型
2
推测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11 . ( 中考 · 枣庄 ) 如图是足球运 动员踢足球时的场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脚踢足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 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专题ppt.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专题ppt.资料
2.全班同学正在上课,突然摩擦力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
象描述错误的是( C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使吊灯落到地面上 C.写字时,笔从手中滑出漂浮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滴滑着碰撞着
3.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
3.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 减小压力;
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变滑动为滚动;
④ 使摩擦面分离。
列举相关的事例: ① 手握单杠不能太紧; ② 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 ③ 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④ 加润滑油; ⑤ 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5、用大小10N的力推静止在地面上桌子,但没有 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填“等于 ,大于或小于) 6、重10牛的木块被手指水平方向12牛的力,按在 竖直墙壁上,这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收到墙 壁弹力大小为﹍﹍12﹍N,木块收到墙壁摩擦力大小为 ﹍1﹍0 N,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若手对木块压力增 大,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不﹍变﹍(填“变或不 变”) 7、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对拉绳的力为F1、乙 对拉绳的力为F2,甲对获胜,绳子重量忽略不计, 则甲乙两队拉力大小相比F1﹍相﹍等﹍﹍F2(大于、等 于、小于)
己设计的实验。对此你
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F
木板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 便于读数。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复习课
一、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衡力 受非平衡力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 不改变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第八章力与运动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第八章力与运动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高度越高,运动的路程越长
牛顿 (Newton,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如果说我看得 远,那是因为我 站在巨人的肩上。
想一想:
如果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会怎样呢?
原来静止的物体还将保持静止状态!
了不起的发现 !
我们今天研究发现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就是 历史上牛顿所研究过的理想实验及通过实验 科学推理的得到的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
• 一切物体,在没有 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力与运动的关系
“车为什么总 要停下来呢?”
探究阻力对物体的运动的影响
毛巾
棉布
木板 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运 动是为了改变 小车所受的阻力 。 实验中,通过 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 来反映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
探究阻力对物体的运动的影响 毛巾
棉布
木板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长短除了受 阻力的影响,还与其它因素有关吗??
•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下列哪种方法获
得的 ( D )
• A.单纯的实验方法
• B.单纯的推理方法
• C.数学推导的方法
• D.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 2.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若它所受的平衡力突然
全部消失,则该物体将 ( C )
• A.立即停止运动 • B.逐渐减慢,最终停下来 • C.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 D.在水平方向上一直匀速直线运
第八章 力与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
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在平地上骑 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 也会前进一段距离,但是因为没有 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 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这类现象。比 如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打 出去的球会停下来等。运动的物体 为什么会停下来呢?3)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课件全章节(2)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课件全章节(2)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课件全章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全章节内容。

具体包括:8.1牛顿第一定律,8.2力的作用效果,8.3平衡力与不平衡力,8.4牛顿第二定律,8.5牛顿第三定律,以及8.6力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掌握基本的力学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三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力学现象。

2. 学会判断平衡力与不平衡力,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理解,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物体运动与受力分析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

2. 知识讲解:a. 讲解8.1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的概念。

b. 讲解8.2力的作用效果,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c. 讲解8.3平衡力与不平衡力,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实例。

d. 讲解8.4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定律。

e. 讲解8.5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f. 讲解8.6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教材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2. 力的作用效果3. 平衡力与不平衡力4. 牛顿第二定律5. 牛顿第三定律6. 力的合成与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c.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给定物体的加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共1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共14张PPT)
的大小关系为(C )
▪ A、F1>F2
▪ B、F1<F2
▪ C、F1=F2
▪ D、无法确定
▪ 例6、如图:质量为3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 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此时物体受
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N,方向是 向上 ;
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00N,
▪ 此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
▪ 摩擦力大小为 30 N,方向是 向上 。
4、摩擦力
▪ 滑动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 对运动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影 响因素: 压力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 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与之 平衡 的力。
力和运动的关系
理想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研究对象:一切物体 成立条件:不受外力
惯性 平衡状态
状态: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现实状态
平衡力
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共线、等大、反向
小结:物体不受力等效于物体受平衡力,
所以,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 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典例分析:
例1、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且快慢不变,
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B )
▪ A、始终不变 ▪ B、不断改变 ▪ C、有时改变,有时不变 ▪ D、无法确定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9时52分21.11.1609:52November 16,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9时52分53秒09: 52:5316 November 2021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课件(新版)新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课件(新版)新人
你觉得他们的说法对吗?怎样设计实验 验证他们的说法对错?
毛巾表面
木板表面
玻璃表面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
惯性定律
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1.定义:
2.现象: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利用惯性与防止惯性的危害:
匀速行驶的汽车
匀速上升的飞艇
静止的风扇
静止的花瓶
二、二力平衡
1.什么是二力平衡? 2.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研 究出来的?
匀速行驶的汽车 匀速上升的飞艇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静止的风扇 静止的花瓶
1.下图中哪两个力是平衡的?
F1=2 N
F1=10 N
F2=2N
A
F2=10N
B
F2=10N
C
F1=9N
F1=9N
F1=6 N F2=9N
D
F2=6N
E
2. 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 为什么说它们是平衡力?
三、摩擦力
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危害 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危害
3.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 降,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 请说出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组讨论
小明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的实验时,把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 测得滑动摩擦力比截去前减小了。
关于实验结果,小明认为:说明滑动摩 擦力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有关;小刚认为: 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复习课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不受力
牛顿第一 定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相反
大 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静摩擦力
如图,放在地面上的桌子,
(1)桌子静止时与地面间有没有摩擦力?
(2)当用20N的力水平向左推桌子时桌子没被推动,此时桌子受 不受摩擦力?如果受,大小方向如何?
(3)当推力增大到30N时,桌子仍然没动,此时桌子受不受摩擦 力?如果受,大小方向如何?
足球在 “力”的 作用下左 飞右旋, 上下翻滚
请你结合场景从力的角 度分析以下问题:
场景1、运动员一脚将足球踢飞,说明什么 问题?
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弹力
1、概念: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我们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场景3.落在草地上的足球由于有惯性会继 续向前滚动,最终停了下来是什么原因?
三、摩擦力(f)
1、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
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
2、分类: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3、三要素:作用点: 作用在接触面上
方 向: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中考典例精析
例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中考典例精析
例4、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 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