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五)教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与运用(五)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与运用(五)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与运用(五)一、教学目标1.理解“斯”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2.理解“布”字的基本义项;3.理解“鱼”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4.练习对常见字的拼音和书写。

二、教学重点1.学习“斯”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2.学习“布”字的基本义项;3.练习对常见字的拼音和书写。

三、教学难点1.理解“鱼”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2.熟练掌握常见字的拼音和书写。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播放小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体验“斯”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方便之处。

学生回答教师导入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使用过斯字吗?有什么感受?”2. 学习“斯”字1.教师通过字卡示范,“斯”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并要求学生跟读和模仿书写;2.教师出示“斯”字的造字法,帮助学生理解“斯”字的含义和起源;3.学生们分组进行写字比赛,比赛前,教师要对学生的笔画和结构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3. 学习“布”字1.教师出示“布”字的基本义项,让学生尝试自己查字典,找到“布”字的其他义项;2.帮助学生了解“布”的发音和用法,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布”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法。

4. 学习“鱼”字1.教师示范“鱼”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2.学生们自己练习写“鱼”字,教师逐一检查,纠正写字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

5. 练习拼音和书写1.帮助学生巩固拼音,教授拼音中的易混淆字和读音规律;2.学生通过课堂实践进行拼音和书写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1.练习常见字的拼音和书写;2.阅读一篇有关“斯”字或“布”字的文章,并整理思路,准备明天的课堂展示。

五、教学评价1.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语音、书写和拼音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次的“斯”、“布”、“鱼”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让全班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斯”、“布”、“鱼”字卡片;2.学生的笔记本和书写工具;3.小学语文教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初学“斯”、“鱼”字的写法和发音,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掌握。

《积累与运用》课堂教案

《积累与运用》课堂教案

《积累与运用》优秀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积累:学习并掌握本节课所给的词语,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

2. 句型练习: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能够熟练运用进行日常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句型的练习。

2. 教学难点:词语的准确运用,句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和句型。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课堂讲解与练习(15分钟)(1)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生进行笔记。

(2)教师给出句型,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建议。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相关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与运用(五)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与运用(五)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与运用(五)前言本文将对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积累与运用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汉字“钟”的正、隶、篆、行楷四种书写方法;2.理解《读书郎》的含义,诵读朗诵;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读书郎》中所传递的思想,学会用好自己的时间,深入阅读、思考;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体验,从中汲取力量;5.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面向熟人交流、感性表达的能力。

课程安排第一课:汉字学习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汉字“钟”的正、隶、篆、行楷四种书写方法,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们掌握了汉字的书写方法,了解了汉字的发展历程。

第二课:《读书郎》阅读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读书郎》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认知能力,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课:《读书郎》诵读本课程主要让学生把《读书郎》内涵深意体味于胸中,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强语文修养。

第四课:《读书郎》思考本课程主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思考怎样的阅读体验对于自身修养和成长会更有收获,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第五课:《读书郎》交流本课程是在前四节课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运用课文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情感、思想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实现课程的联动性。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要点:1.对汉字书写方法的讲解,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字体的特点。

2.在阅读课文《读书郎》时,教师应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情节和含义。

3.在诗词朗诵中,要注意节奏感和声调的把握,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

4.在思考交流课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供多个角度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展开,具体包括:1.教师示范演示,在讲解汉字书写方法时,可以先由教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互相指导。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九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九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九西师大版教学目的1 读记儿歌,感受阅读乐趣,了解有关节气的知识。

2 读读背背,丰厚词汇,扩展视野,了解台湾岛是我国的领土。

3 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并能揣摩笔顺规那么,激起兴味,使先生有自动识字的愿望。

4 温习生字,积聚词汇。

5 写自己想写的词语,激起喜欢书写的兴味。

6 经过读绕口令,区别平翘舌、huo与he,读准声调,培育正确、流利说话的才干。

7 自主识字。

教学预备生字词卡片,电脑课件。

先生搜集有关节气的知识和儿歌以及有关台湾岛的知识。

课时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引入冬天到了,小冤家们最想看到什么?(生答)是啊,冬天漫天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多美呀!(放冬天的录像以及冬去春来的现象)师引见,引出«数九歌»。

二、读一读1 自在读儿歌,谈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节气的知识。

2 赛读,比一比谁最快记住儿歌。

3 抽生下台背诵。

4 交流相关儿歌。

三、读读背背1 先生在书上标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2 出示词卡,反省读音,扩词练习。

3 拍手读儿歌。

4 你还知道哪些台湾岛的知识?小组交流。

5 抽先生下台展现、引见。

四、绕口令竞赛1 自在练读,理性看法绕口令。

2 同桌相互抽读。

3 小组协作停止绕口令竞赛,教员巡视并提示:留意平翘舌及huo与he要读准。

4 班级竞赛,评出〝绕口令大王〞。

五、〝你还看法我吗〞1 出示词语,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点。

2 试读。

3 说说这些词语读起来有什么觉得。

4 提示:这些词语在本单元找不到,但是会经常用到,小冤家要把这些美美的词语记上去。

5 试着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六、〝看一看,写一写〞和〝写写你想写的词语〞1 先试着书空,发现它们的笔顺规那么。

2 交流自己的发现。

3 借助拼音记规那么。

4 课件展现书写这些生字的笔画顺序。

5 先生写字。

6 把自己想写的词语写在田字格里。

七、自主识字园地1 先勾勒出自己看法的字,读一读。

西师版一年级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201302

西师版一年级上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201302

目录a(第 1 课时) (5)a(第 2 课时) (7)o(第 1 课时) (9)o(第 2 课时) (10)e(第 1 课时) (11)e(第 2 课时) (13)i、y、yi(第 1 课时) (14)i、y、yi(第 2 课时) (15)U w wu(第 1 课时) (17)U w wu(第 2 课时) (18)ü yu(第 1 课时) (20)ü yu(第 2 课时) (21)积累运用(一)(第 1 课时) (22)积累运用(一)(第 2 课时) (23)b---p(第 1 课时) (24)b---p(第 2 课时) (25)m---f(第 1 课时) (27)m---f(第 2 课时) (28)d----t(第 1 课时) (29)d----t(第 2 课时) (31)n-----l(第 1 课时) (32)n-----l(第 2 课时) (34)积累与运用(二)(第 1 课时) (35)积累与运用(二)(第 2 课时) (36)ɡkh(第 1课时) (37)ɡkh(第 2 课时) (39)j q x(第 1 课时) (41)j q x(第 2 课时) (43)zzh(第 1 课时) (45)zzh(第 2 课时) (46)C ch(第 1 课时) (49)C ch(第 2 课时) (51)S sh(第 1 课时) (52)S sh(第 2 课时) (55)r-----er(第 1 课时) (57)r-----er(第 2 课时) (59)积累运用(三)(第 1 课时) (61)积累运用(三)(第 2 课时) (63)ɑo、ɑi(第 1 课时) (65)ɑi、ɑo(第 2 课时) (66)ɑn、ɑnɡ(第 1 课时) (69)ou、onɡ(第 1 课时) (73)ou、onɡ(第 2 课时) (75)ei、en、enɡ(第 1 课时) (76)ei、en、enɡ(第 2 课时) (79)ie、iu(第 1 课时) (81)ie、iu(第 2 课时) (82)in、inɡ(第 1 课时) (84)in、inɡ(第 2 课时) (86)ui、un(第 1 课时) (88)ui、un(第 2 课时) (90)üe、ün(第 1 课时) (92)üe、ün(第 2 课时) (94)积累与运用(四)(第 1 课时) (96)积累与运用(四)(第 2 课时) (98)十个数(第 1 课时) (99)十个数(第 2 课时) (100)形象的汉字(第 1 课时) (102)形象的汉字(第 2 课时) (104)形象的汉字(第 3 课时) (107)比一比(第 1 课时) (108)比一比(第 2 课时) (111)保护器官(第 1 课时) (112)保护器官(第 2 课时) (115)粮食蔬菜(第 1 课时) (116)粮食蔬菜(第 2 课时) (119)口语交际:我爱吃的蔬菜(第 1 课时) (120)积累与运用(五)(第 1 课时) (123)积累与运用(五)(第 2 课时) (125)积累与运用(五)(第 3 课时) (127)第一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 1 课时) (129)第一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 2 课时) (131)第二课:小雨沙沙(第 1 课时) (133)第二课:小雨沙沙(第 2 课时) (134)第三课:太阳(第 1 课时) (137)第三课:太阳(第 2 课时) (139)第四课:秋娃娃(第 1 课时) (141)第四课:秋娃娃(第 2 课时) (143)第五课:买文具(第 1 课时) (145)第五课:买文具(第 2 课时) (146)第六课:悯农(第 1 课时) (148)第六课:悯农(第 2 课时) (151)口语交际:秋天来了(第 1 课时) (153)积累与运用(六)(第 1 课时) (155)第七课:做操(第 1 课时) (158)第七课:做操(第 2 课时) (160)第八课:猜谜语(第 1 课时) (162)第八课:猜谜语(第 2 课时) (163)第九课:月亮圆圆(第 1 课时) (166)第九课:月亮圆圆(第 2 课时) (168)第十课:鸟孩子(第 1 课时) (170)第十课:鸟孩子(第 2 课时) (172)第十一课:荒地(第 1 课时) (174)第十一课:荒地(第 2 课时) (176)第十二课:江南(第 1 课时) (178)第十二课:江南(第 2 课时) (179)口语交际:我喜爱的动物(第 1 课时) (181)积累与运用(七)(第 1 课时) (183)积累与运用(七)(第 2 课时) (185)积累与运用(七)(第 3 课时) (187)加一加(第 1 课时) (189)加一加(第 2 课时) (191)减一减(第 1 课时) (193)减一减(第 2 课时) (195)合一合(第 1 课时) (198)合一合(第 2 课时) (200)叠一叠(第 1 课时) (202)叠一叠(第 2 课时) (204)分一分(第 1 课时) (206)分一分(第 2 课时) (208)综合性学习:汉字娃娃找朋友(第 1 课时) (209)积累与运用(八)(第 1 课时) (210)积累与运用(八)(第 2 课时) (212)积累与运用(八)(第 3 课时) (214)第十三课:蝴蝶歌(第 1 课时) (216)第十三课:蝴蝶歌(第 2 课时) (218)第十三课:蝴蝶歌(第 3 课时) (220)第十四课:乌鸦喝水(第 1 课时) (222)第十四课:乌鸦喝水(第 2 课时) (223)第十五课:平平的手(第 1 课时) (225)第十五课:平平的手(第 2 课时) (227)第十六课:姐妹岛(第 1 课时) (229)第十六课:姐妹岛(第 2 课时) (230)第十六课:姐妹岛(第 3 课时) (232)第十七课:新春到(第 1 课时) (234)第十七课:新春到(第 2 课时) (236)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小伙伴(第 1 课时) (237)积累与运用(九)(第 2 课时) (242)积累与运用(九)(第 3 课时) (243)a(第 1 课时)时间20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汉语拼音的作用,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会单韵母a,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会读文中的儿歌。

西师大版语文一上第五单元《积累与运用(五)》课件

西师大版语文一上第五单元《积累与运用(五)》课件
积 累 与 运 用 ( 五 )
白菜 黄瓜 手足 口舌
一 丨丿
横 竖撇 捺 点横折 竖弯源自竖弯钩 横折钩横折弯钩 竖折
竖钩
竖提
竖折折钩
山山水水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AABB 式
田地 草地
?地
大地 天地
山羊 水牛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
禾苗 大豆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玉米黄 萝卜大 瓜菜多 你还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 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 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一)月(一)日是元旦。 (三)月( 八)日妇女节。 (五)月( 一)日劳动节。 (六)月(一)日儿童节。
( 十)月( 一)日是国庆节。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o、
教学步骤
一、o的发音
二、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第六页的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片的左上角画了些什么。
2.设问激趣:你们听过公鸡打鸣吗?
3.让学生试着学公鸡打鸣。
4.放公鸡打鸣时的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公鸡打鸣时的声音。
5.告诉学生o的发音与公鸡打鸣时的声音是相近的,同时给学生示范o的准确发音。
6.领读o的读音三遍。
3.让学生用yi的四个声调分别组词,帮助学生巩固音节yi的应用。
四、背一背,连一连
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上的情景图,并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自读儿歌,并找出本节课学习了音节。
3.教读儿歌,重点教学比较难的字词,可以采取领读、齐读、拍手读等方式来教学。
4.出示教科书11页上的“读读连连”的示意图,让学生试着连一连。
4.在学生认识了a的字型后,教师可以开始讲解a的发音。
5.领读后,可以让全班齐读三遍,帮助学生进一步记住a的读音。
6.齐读后,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读,每组读三遍,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7.在学生分组读的过程中,应该仔细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认识声调符号
教师活动
1.再次出示教科书第四页的示意图,指导学生观察右上角四个a上面的小符号,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那是什么东西?
3.让学生自由练习o的四声的读音,边读边打手势。
4.在学生自由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全班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尽量当场给予解决。同时在学生练习结束后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记住o的四声:教师在讲台上不发声,只用手势比画出o的四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读出带声调的o的读音。
四、正确书写o
教师活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西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西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西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数的读写。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读写。

2. 数字1-5的顺序排列。

3. 数字1-5的组合。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讲解数字1的读写方法。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1的数量意义。

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2,讲解数字2的读写方法。

4.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2的数量意义。

5.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讲解数字3的读写方法。

6.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3的数量意义。

7.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讲解数字4的读写方法。

8.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4的数量意义。

9.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5,讲解数字5的读写方法。

10.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5的数量意义。

11. 进行数字1-5的顺序排列练习。

12. 进行数字1-5的组合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字1-5。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5的数量意义。

3. 学生能够进行数字1-5的顺序排列和组合。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并能够进行数的读写。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6-10的读写。

2. 数字6-10的顺序排列。

3. 数字6-10的组合。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讲解数字6的读写方法。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6的数量意义。

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7,讲解数字7的读写方法。

4.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7的数量意义。

5.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8,讲解数字8的读写方法。

6.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8的数量意义。

7.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9,讲解数字9的读写方法。

8.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字9的数量意义。

9.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讲解数字10的读写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与运用(五)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的读音,说好普通话。

2 分清字形,辨字组词语。

3 背诵古诗,进行语言积累。

4 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

5 看图,根据图意写话,练习运用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复习生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和用部首查字法自主学习生字读短文。

看图写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天净沙·秋》的配图,《天净沙·秋》的范读录音带,用来看图写话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我们又学习了一个单元,认识了不少的汉字娃娃,现在同学们还能正确地读出它们来吗?
二、指导学生复习生字词
1 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第一题)。

读准字音。

抽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多种形式结合。

(老师提醒易出错的字音。


2 学生读词语卡片(第二题)。

试一试,你还能读哪些词语?
3 读形近字卡片(第三题)。

说说它们不同在什么地方,再扩词。

看看谁能用同一个汉字娃娃找几个不同的朋友。

4 读一、二、三题的生字、词语卡片。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巩固旧知识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看图写话
1 出示第一幅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用一句话把图意写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话。

2 出示第二幅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看图写话,教师通过评价予以引导,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纠正。

3 出示第三、四幅图。

学生自由练习。

四、读读背背《天净沙·秋》
老师:学习了《诗词曲名家》这课,我们知道了好几位诗词曲名家,你还记得谁?今天,我们来读读白朴的一首词《天净沙·秋》。

1 首先播放范读带,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

2 谁能朗诵这首词?抽学生读。

3 你知道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吗?在图上能找出来吗?你能从诗中找出来吗?
4 读读记忆,看图想古诗背诵。

五、猜猜玩玩
1 老师用很神秘的表情读谜语,让学生产生兴趣,当学生猜出给予及时表扬。

2 让学生在猜猜玩玩中学到新的知识,了解新事物的特点。

六、自学生字读短文
1 读短文,勾出你不认识的字。

2 用什么办法可以认识这些不认识的字呢?(小朋友讨论)
3 复习部首查字法。

4 用部首查字法自学生字。

5 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6 再自己读读短文。

找一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带动其他学生对短文的熟悉程度。

七、自主识字园地
1 在认识的汉字旁边作上记号,数一数有多少个。

2 同桌互相识字,小组内互相学习,全班交流。

3 通过多次认读,你和哪些汉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请再读一读,填上自己认识的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