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件及施工图核对内容
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审查通知书

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审查通知书1. 项目背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及审查管理办法》,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可执行性,需要对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审查。
本通知书旨在通知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并明确修改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2. 修改审查范围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对方面进行修改审查:1.构件尺寸和位置:请确保施工图中标明的构件尺寸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一致,无误差和偏差。
2.结构连接方式:请核对施工图中标明的结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接、螺栓连接、搭接等。
3.材料选用和规格:请核对施工图中标明的材料选用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钢材、混凝土、砖石等。
4.设备布置和安装要求:请核对施工图中标明的设备布置和安装要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管道走向、设备安装高度等。
5.其他需要修改的内容: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如有其他需要修改的内容,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相应的调整。
3. 修改要求根据修改审查范围,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修改:1.逐一核对施工图中的构件尺寸和位置,确保准确无误。
2.检查结构连接方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及时做出调整。
3.核对材料选用和规格,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如有差异,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
4.重新审查设备布置和安装要求,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
5.若施工图还存在其他需要修改的内容,请仔细考虑实际施工情况,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4. 时间安排请施工单位在接到本通知书之日起,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修改。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逐一核对构件尺寸和位置,完成时间:两个工作日内。
2.检查结构连接方式并调整,完成时间:三个工作日内。
3.核对材料选用和规格,完成时间:两个工作日内。
4.审查设备布置和安装要求,完成时间:三个工作日内。
5.其他需要修改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预计完成时间:五个工作日内。
工程施工图审查办法

工程施工图审查办法一、审查目的工程施工图审查的目的在于对工程施工图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和设计意图,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二、审查内容1.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 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3. 工程施工图的技术参数是否合理。
4. 工程施工图的勘察设计是否完整准确。
5. 施工图中是否存在矛盾、缺陷等问题。
6. 工艺流程和施工工艺是否合理。
7. 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是否科学可行。
8.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是否合理。
9. 工程完成后是否满足建设要求。
三、审查程序1. 提交审查申请:承包商提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并同时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
2. 审查组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审查组,并确定审查负责人。
3. 审查准备:审查组对施工图进行准备工作,制定审查方案和计划。
4. 施工图审查:审查组对施工图逐项审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5. 审查完成:审查组出具审查报告,并将意见反馈给承包商。
6. 承包商整改:承包商对审查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并重新提交审查。
7. 审查通过:审查组确认整改结果,审查通过并出具审查合格证书。
四、审查方法1. 文件审查:审查组对施工图的文件资料进行检查核对。
2. 现场踏勘:审查组对工程现场进行勘查,确认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3. 技术交底:承包商对施工图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并执行。
4. 讨论研究:审查组与承包商进行讨论,对工程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注意事项1. 审查要认真仔细,对每个细节都要进行严格审核。
2. 保持审查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外部干扰。
3. 审查意见要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不可模棱两可。
4. 审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承包商,并确保整改工作的彻底有效。
5. 审查过程中要注重沟通协调,确保审查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对工程施工图审查办法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如何进行工程施工图审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2.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的施工准备的重要程序,主要是核对设计文件,掌握施工条件,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部署施工力量、科学组织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为因此特制施工图现场核制度:1、施工图现场核对由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核对后,交由项目部总工或技术负责人召集各施工项目技术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
施工技术、安质、物资等有关业务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共同核对。
2、由项目部总工组织施工技术科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进行审核,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熟悉设计内容。
并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图纸与实际不符之处,做好记录,并报送监理单位或建设指挥部共同处理。
2、施工图主要核对内容是根据图纸对现场进行调查摸底,找出图纸与实际不符或现场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无法达到施工条件的地方。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设计标准和设计院交底综合考虑优化设计的问题,确定施工难重点。
统计工程量核对招投标文件。
⑴设计图中的设备型号、里程、标高、施工图表、工程数量、采用标准图、通用图和设计说明.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是否符合实际。
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⑷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等。
⑸施工图现场核对,首先按施工图进行测量打点,标出信号设备位置及电缆径路位置。
3、施工图核对时间在项目部收到施工图之后,工程开工之前。
4、责任与分工:项目部生产副经理会同项目队总工、技术部长、主管工程师、技术人员分别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并做好核对记录。
5、核对程序:⑴项目部根据核对的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打点,经复核确认无误后,通知监理单位。
收集资料:线路情况和设计资料,线路情况包括地下光(电)缆埋设情况,土质情况等;找出图纸上的错漏及无法明确图纸设计意图的疑点并记录;现场测量,形成测量记录;找出施工中的难重点,并记录,编制施工方案;统计复核工程量,根据各专业不同汇总分类,形成图纸审核记录。
⑵将审核记录报送监理单位或建设指挥部,由建设指挥部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设计文件共同会审,由设计院进行答复。
施工图审核各专业审核主要内容

施工图审核各专业审核主要内容1. 线路⑴审核本线线路平面图、线路详细纵断面是否满足本线的设计标准及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并对局部方案的优化提出建议。
⑵审核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是否与桥梁、隧道及路基支挡工程相协调,满足各专业结构设计的要求,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和措施。
⑶审核线路与周边控制性建筑物及地下设施的关系及处理措施是否合理。
⑷审核拆迁建筑物、改移道路及管线等工程数量,是否有遗漏。
⑸审核土石方调配、取弃土场的设置的合理性。
⑹审核立交工程设计,提出优化设计建议。
⑺审核沿线防护和绿化设计。
2. 轨道⑴审核轨道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根据本线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以及各线段的速度目标值和沿线桥涵、隧道、路基分布情况,审核轨道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⑵审核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及单元轨节布置情况。
根据无缝线路强度、稳定性和钢轨断缝检算资料,审核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允许温升、设计锁定轨温、单元轨节布置图。
⑶审核桥上无缝线路检算伸缩力、挠曲力、制动力、断轨力及断缝,审核桥上无缝线路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的合理性,对具体桥梁上的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进行评价。
⑷审核无缝道岔、无缝道岔群及桥上无缝道岔检算无缝道岔纵向附加力,审核无缝道岔群和桥上无缝道岔布置的合理性。
⑸审核隧道地段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包括洞口、洞内无缝线路设计及相关措施。
⑹审核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的设置。
⑺审核基桩的设计及布置。
⑻审核轨道和无缝线路相关的工程数量和材料数量。
⑼审核轨道附属设备及常备材料是否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3. 地质⑴审核全线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包括所采用的勘察手段、方法是否合理,勘察资料内容是否齐全,勘察成果报告是否满足设计需要。
特别是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分布、地层结构等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措施意见,软土及松软土地基判定依据,地下水、地表水的侵蚀性分析。
并加强重点工程勘察成果资料审核,根据审阅结果,从地质角度分析全线工程措施建议,提出补充勘察的建议和意见。
⑵按照建筑材料场地勘察要求,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审核比选和拟采用土源、砂石料试验指标是否齐全,重点研究拟选用建筑材料的技术可靠性,并通过全面经济比较审核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文件的审查主要内容与程序

设计文件的审查主要内容与程序第一节项目设计审查内容一、设计审批工作内容1、向行业相关部门提交建筑节能审查申请报告,取得节能审查意见书,督促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书修改完善施工图。
2、完成施工图设计,经施工图自审后,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同时报建设、规划、消防、人防、气象等部门预审。
3、根据图审意见修改完成后,报请相关部门对修改内容进行确认。
4、向建设主管部门,办理施工图审查合格备案手续。
5、向规划部门申领工程规划许可证。
6、向消防部门申领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7、向人防部门申领人防设计审批表。
8、向气象部门申领防雷设计核准书。
二、设计管理工作内容1、核实主管部门已经批复的初步设计及其概算。
2、核查初步设计审查时提出的重大问题和初步设计的遗留问题解决落实情形。
3、项目外部市政条件(如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进行确认。
4、控制施工图设计不违反初步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案。
如确有重大修改,应重新报批。
5、控制设计的施工图预算不突破批复的设计概算。
6、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进行管理。
7、组织施工图设计评审,组织委托方、使用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实施。
第二节设计审批工作放置1、从合同签订起,我方将立即着手建筑节能审查申请工作。
2、设计工作及设计审批工作时间较为严重,为顺利开工,我公司将分批出图,分批报送相关部门施工图审查。
3、分批方式初步拟定为桩基施工图、地下室施工图、其他施工图三部分进1设计文件的审查主要内容与程序行报送审图机构审查。
具体将与相关部门沟通和谐。
确保开工正常有序,投资可控。
第三节设计审批工作质量要求1、对完成的施工图设计,报施工图审查前组织进行施工图自审,以控制设计质量。
2、施工图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2.1满足设备、材料的采购要求。
2.2设计内容应满足施工招标、工程量计量的要求。
2.3满足非标装备和结构件的加工制造。
2.4满足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2.5满足建筑安装工程的要求。
3、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第4。2。11条 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
(JGJ39-87 第2。1。1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班以下时,也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3。1。7条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3)关键部位的节点、大样不能遗漏,如楼梯、电梯、汽车坡道、墙身、门窗等。图中楼梯、上人屋面、中庭回廊、低窗等安全防护设施应交待清楚。
(4) 建筑物中留待专业设计完善的变配电室、锅炉间、热交换间、中水处理间及餐饮厨房等,应提供合理组织流程的条件和必要的辅助设施。
2。4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中有关建筑设计、建筑防火等建筑专业的强制性条文。(详《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3。0。1条、4。1。4条、4。3。6条及5。3。4条、6。1。1条。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括:防水等级、设防要求及选用材料的技术指标。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第4。4。2(二)条。屋面排水方式正确的选择。
(GB50207 第3。0。1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并应符合表3。0。1的要求。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第4。7。1条(三)条。严寒及寒冷地区厕所、浴室,特别是公共厕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排气,即使有外窗,也应设置排气设施。
施工单位施工图纸审核制度

施工图纸审核制度施工图纸审核是铁路基本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施工图纸现场核对的目的是了解设计标准、设计规模、设计意图、工程特点;核对设计图尺寸,复核设计数量,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差错,改善设计;为工作顺利进展和创建优质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建设指挥部《龙厦铁路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龙厦指[2007]45号要求,结合我部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制度。
一、施工图审核的形式1、在收到建设单位下发的施工图纸后,如果一项单位工程的图纸全部齐全后,可开始组织对该单位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
2、施工图纸的审核应是在指挥部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进行。
3、在施工图纸的审核过程中,还应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对图纸中的设计内容与现场的情况逐一对比。
4、在图纸的审核过程中,对审核的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对最后的审核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组卷形成施工图纸会审记录.二、施工图审核核对的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铁道部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程规范;4、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5、初步设计批复意见。
三、施工图审核的重点1、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2、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3、审核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深度和质量是否达到《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4、审核工程措施、工点技术措施、施工过渡措施、安全措施;5、审核防火、节能、环保、水保措施;6、审核工程数量、设备和材料数量、用地及拆迁数量,并与初步设计数量进行对比,检查投资检算编制和工程投资控制效果;7、审核标准设计图选用;8、设计文件总体性和专业间的衔接。
四、施工图审核内容1、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必须仔细、完整,通过对图纸的审核着重了解设计标准、设计意图、主要技术条件,结构类型,水文地质,对施工中的一些特殊要求等。
2、在审核过程中,还应审核重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相邻段工程的整体性,各专业的配套衔接关系,施工过渡方案,主要工程数量,需要材料、设备、劳动力数量、征地拆迁数量,工程概预算的各项费用、费率等。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的内容及流程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的内容及流程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
其目的是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的内容及流程一、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应遵循的原则1、设计单位应提交完整的施工图纸:各专业相互关联的图纸必须提供齐全、完整:对施工单位急需的重要分部分项专业图纸也可提前交底与会审,但在所有成套图纸到齐后需再统一交底与会审。
现在很多工程己开工,而施工图纸还不全,以至后到的图纸拿来就施工。
这些现象是不正常的。
图纸会审不可遗漏,即使施工过程中另补的新图也应进行交底和会审。
2、在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之前,建设单位、监理部及施工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必须事先指定主管该项目的有关技术人员看图自审,初步审查本专业的图纸,进行必要的审核和计算工作。
各专业图纸之间必须核对。
3、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时,设计单位必须派负责该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出席。
进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工程图纸,必须经建设单位确认。
未经确认不得交付施工。
4、凡直接涉及设备制造厂家的工程项目及施工图,应由订货单位邀请制造厂家代表到会,井请建设单位、监理部与设计单位的代表一起进行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
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目的为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了解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建筑构思和要求、采用的设计规范、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防火等级、基础、结构、内外装修及机电设备设计,对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掌握工程关键部分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设计单位必须依据国家设计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提交的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底。
同时,也为了减少图纸中的差错、遗漏、矛盾,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与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使设计施工图纸更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避免返工浪费:在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的同时,监理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需对设计图纸在自审的基础上进行会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文件及施工图核对内容
(1)审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并确认设计图纸的有效性。
(2)主要材料、设备等数量、规格、选型是否已经明确,数量是否准确。
(3)核对设计图尺寸:核对设计图尺寸应由整体到局部。
即首先核对全标段的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资料,如长度曲线资料、断链等是否正确;线路高程、纵坡、竖曲线设置是否计算正确。
在确认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无误的情况下,再对每个结构物的设计尺寸、标高、跨度等进行核对。
(4)用地数量,审核拆迁数量,并核对征地拆迁的范围的明确程度及计算是否准确。
(5)核对标准图及通用参考图选用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