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次一对一辅导教案
一年级一对一教案

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卡号):年 级:一年级 第课时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教师:
课题
第三单元认数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0日
备课时间:2013年3月24日
教学目标
1、复习整十数的认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认识几十几的复习。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十五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用4、3、7三张卡片可以组成的两位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课后作业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教师签字:
家长签字: ___________
(三)认识几十几
例、读、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分别是58、69、36、42)
(几十几的数就是含有十位和各位的数,十位上的数表示十的个数,个位上的数表示一的个数。)
练习:1、填空。
(1)78里面有( )十和( )个一;4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2)60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79和81中间的数是( );
重点、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
考点及考试要求
熟练解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学提纲:
一、回顾上节课主要知识点
二、本节课新授内容
三、课堂练习
四、本课小结(详见学生成长手册)
一、上节课主要知识点
观察图形时要,认真观察。并且在已经找到的图形上做好标记!
二、新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教案教导处签字:日期:年月日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讲义拼音复习(二)以及日记写作一、课前热身(一)读一读:朗读上节课复习单韵母及声母1、单韵母有哪些?请清晰正确地朗读。
2、朗读声母b、p、m、f、d、t、n、l,特别注意m、n、l的发音。
(二)写一写:看拼音写汉字。
hú fū shí wéi wèi 南妻头认什么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1、我会说:请根据下图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2、我会读:朗读儿歌,注意区分声调第二声与第三声。
a o e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三、拼音复习(二)1、声母(一)①g:同“鸽”的读音,把“鸽”字读得轻而短。
②k:同“蝌”的读音,把“蝌”字读得轻而短。
③h:同“喝”的读音,把“喝”字读得轻而短。
④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有哪些?请准确地朗读。
g: ga 、ge、 guk:h:⑤j:同“鸡”的读音,把“鸡”读得怎么样?⑥q:同“七”的读音,把“七”读得怎么样?⑦x:同“西”的读音,把“西”读得怎么样?⑧知识儿歌朗读:“j q x”,真淘气,从不和“ǖ”在一起,它们和ǖ来相拼,见了帽子就甩去。
⑨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有哪些?请准确地朗读。
j: ji 、juq:x:⑩规范书写g、k、h、j、q、x。
2、声母(二)①z:“字”的第一声,读得轻而短。
舌尖向前平伸。
顶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②c:“刺”的第一声,读得轻而短。
与“z”发音部位、方法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③s:同“丝”的读音,把“丝”字读得轻而短。
舌尖靠住上齿背,形成一条缝,气流从中挤出。
④zh:同“织”的读音,把“织”字读得轻而短。
舌尖翘起,抵住上牙床后部,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一年级一对一教案

《一年级一对一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满足。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的起点阶段,需要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一对一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一对一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引导和辅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采用差异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语文(1) 阅读理解: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训练。
引导学生提问、总结和归纳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识字训练:根据学生的字母认读基础,选择合适的识字材料和方法进行训练。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趣味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语法训练:针对学生的语法错误和困惑,进行适当的语法训练和辅导。
通过举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则和运用能力。
2. 数学(1) 数字认读和计算: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数字认读和简单计算的训练。
通过实物教具和游戏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图形认知和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和绘制不同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图形拼凑和图形变换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
(3) 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通过教学游戏和问题解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图文并茂、多媒体辅助、游戏化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年级一对一辅导方案

一年级一对一辅导方案一、学生情况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踏入小学的校门,正处于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向小学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转变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基础都有所不同。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前教育背景,包括是否接受过早期的启蒙教育、阅读习惯的培养等。
其次,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情况等。
另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点。
二、辅导目标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爱护书本等习惯。
教导学生学会整理书包、书桌,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
2、提高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结合游戏、故事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巩固基础知识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拼音、汉字的书写和认读。
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包括 10 以内的加减法。
4、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说、多表达,培养清晰、连贯的说话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绘本,培养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辅导内容1、语文拼音: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通过认读、拼写练习巩固拼音知识。
汉字:教授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认识常见的偏旁部首,书写简单的汉字。
阅读:陪伴学生阅读绘本,提问引导理解,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进行日常对话练习,讲故事、描述事物等,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2、数学数的认识:认识 1-20 以内的数字,理解数的概念和顺序。
加减法:通过实物操作、图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图形认识: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解决问题:创设简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其他方面注意力训练:通过一些小游戏,如找不同、数字记忆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习惯培养:教导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培养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检查等习惯。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拼读本节课的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3.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本节课将学习生字词“一、二、三、四、五”。
2. 句子的表达:学生能够用生字词组成简单的句子,如“一是一的”,“二是二的”。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认读和拼读生字词“一、二、三、四、五”,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句子表达:教师示例,用生字词组成简单的句子,如“一是一的”,学生模仿并尝试自己组成句子。
4. 练习环节:教师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点。
5.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拼读生字词。
2. 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3.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点。
1. 生字词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认读和拼读生字词。
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点。
3.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六、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生字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拼读,简单句子的表达。
难点:生字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八、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表达。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九、教学反馈:1. 课后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对一教学,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生字词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教学内容:教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一对一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学生进行生字词认读和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2. 教学内容: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一对一进行阅读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一对一教学: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同伴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教师注意学生的参与程度、专注力和学习态度。
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作业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认识生字词,掌握基本的生字词认读和书写。
第二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学习基本的拼音、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学习基本的拼音,掌握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正确拼读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板书2. 一些汉字卡片3. 语文练习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拼音歌曲或者播放一段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认识汉字(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教学板书展示一些简单的汉字,比如“一、二、三、人、大、小”等,然后教学生认读这些汉字,并让学生跟读。
3. 学习基本拼音(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教学板书展示一些基本的拼音,比如“a、o、e、i、u”等,然后教学生正确发音,并让学生跟读。
4. 学习简单词语和句子(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教学板书展示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比如“我是一年级学生”、“我喜欢学习”等,然后教学生正确朗读,并让学生跟读。
5. 练习与巩固(10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语文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比如认读汉字、拼读拼音、朗读词语和句子等,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通过简单的汉字、拼音、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帮助学生打下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一对一小学数学教案模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对一小学数学教案模版年级:小学一年级学科:数学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加减法运算2.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本质,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进行一对一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一对一练习成果:通过一对一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4.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2. 教具:准备相关的数学教具,如计数器、算盘等。
3. 电子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方法三: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推算得数。
(2)6、7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一图四式。(根据一幅图的两部分内容,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7、用“︸”表示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1)出示含大括号的图,描述画面内容。
(2)认识图中的大括号和问号。
(3)列式解题。
(4)小结:如果问号在大括号下面,求的是总数,表示把大括号中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如果问号在大括号上面的一侧,表示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用减法计算。
8、练习巩固。
(2)按数序比较5、6、7的大小。
4、6、7的基数和序数。
(1)用点数的方法数出图中鱼的数量
(2)区分几和第几。明确“几”表示事物的数量是多少,“第几”表示事物所在的顺序和位置。
5、“、7”的组成。
(1)按顺序给“O”涂色,探究6-10的组成。
6、6、7的加减法。
(1)看图列加减法算式。
(2)探究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掌握6、7的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巩固有关6、7的加减法,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用6、7表示事物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掌握6、7的组成。
2、掌握有关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3、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一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
一年级第一次一对一辅导教案
教师
王春妮
学生
谢子杭
年级
小学一年级
授课时间
2014.10.25
授课内容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用6、7表示事物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写6、7、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7的组成,培养数感。
2、经历探究6、7的分合过程,培养观察与知识迁移能力,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类比思想。
4、理解带“︸”和“?”这类题的题意。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评讲上一次的练习
讲授新课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7的认识
1、6、7的认识。
(1)在课室数出不同事物的数量。
2、6、7的数序
(1)借助计数器、直尺,明确并理解5、6、7的顺序。
3、比较5、6、7的大小。
(1)利用点子图比较5、6、7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