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设计实例

合集下载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微型课PLC程序设计入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微型课PLC程序设计入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微型课PLC程序设计入门PLC(可编程控制器)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中最常用的控制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PLC程序设计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和掌握PLC控制系统的基础。

本文将深入介绍PLC程序设计的入门知识以及相关技术要点。

一、PLC程序设计概述PLC程序设计是指根据工业过程的需要,使用PLC进行控制逻辑的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通过逻辑运算和控制算法,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实现对工业系统的自动控制。

PLC具有可编程、可扩展性强、稳定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PLC程序设计流程1. 系统需求分析:PLC程序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控制系统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了解工业过程的特点、所需控制的对象以及期望的控制效果,为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2. 设计PLC程序结构:根据系统需求,设计PLC程序的结构框架,明确输入输出信号,制定规范的命名规则和程序逻辑。

3. 逻辑设计与编程:根据需求分析和程序结构设计,进行逻辑设计和编程。

PLC编程语言主要有梯形图(ladder diagram)、指令列表(instruction list)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4. 调试与测试:完成PLC程序的编写后,进行调试和测试工作,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模拟输入信号,验证程序的逻辑功能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 上线与运行:经过调试和测试后,将PLC程序上线,并进行实际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和调整,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控制效果的实现。

三、PLC程序设计的技术要点1. 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在PLC程序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输入输出模块。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输入模块、模拟输入模块、数字输出模块、模拟输出模块等,并正确地配置和连接。

2. 逻辑运算与控制算法:PLC程序设计的核心是逻辑运算和控制算法的设计。

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并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控制和调节,达到系统控制的目的。

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控制系统设计

B地启动
1
小车前进
B点行程开关闭合
2
启动2S定时
2S定时到
3
小车后退
A点行程开关闭合
4
启动5S定时
5S定时到
4 、SFC转换为梯形图
1)初始(第0)工作步的梯形图
该步的启动条件之一是其它工作步均未 工作。
第1步
第2步
第n步
第0步
当初始步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时, 还
应将各条件的逻辑组合作为启动条件。
2.集中控制系统
上位机
PC
受控对象A 受控对象B 受控对象C
该形式系统构成简单, 相对成本低。一般用于各 受控对象位置比较集中且相互之间有一定联系的
场合。
3.分散控制系统
上位机A
上位机B
PC — A
PC—B
PC—C
受控对象A 受控对象B 受控对象C
该形式系统安全性较高, 便于维护。多用于 大型生产装置或多条流水线的控制。
V1、V2.V3均关闭,搅拌器
液体A
V1
不工作。 控制要求:按启动按钮后,
液体B
V2
V1打开,充液体A;充至I
位 H后,V1关闭,V2打开
,充液 I体B;充至H位后
,V2关闭,
L
搅拌器启动,搅拌6秒;搅 拌停止后,开V3阀排放,排 放至L位2秒后,关闭V3,
V3 M
按开停始止下按循钮环后。, 系统不立即停止工作, 须待一个循环
其它设备电源
采用UPS备用电源:
220VAC
总 电 源
UPS 控制器电源 I/O电源
其它设备电源 隔离变压器
双路供电:

A路 AA
路 切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六章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第六章

3)动力头快进到工进位置时,输入信号I0.1有效;指令“SCRT SO.2"对应的状态继电器 SO.2的状态由“0”变为“1”,操作系统使状态继电器SO.1的状态由“1”变为“0”,快进活动步 变为静止步,状态继电器SO.1对应的SCR段程序不再被执行。系统从快进步转换到T进步,
输出信号QO.O变为OFF,QO.1变为ON,动力头工进。 4)动力头工进到位后,输入信号10.2有效;指令“SCRTSO.3"对应的状态继电器SO.3的状
5)动力头快退返回原位后,输入信号IO.O有效;指令“SCRT SO.O’’对应的状态继电器 SO.O的状态由“0”变为“1”,操作系统使状态继电器SO.4的状态由“1”变为“0”,动力头快 退步由活动步变为静止步,状态继电器SO.4对应的S(、R段程序不再被执行,输出信号
Q0.2变为OFF,动力头停止运行。系统从快退步转换到初始步,在原位等待起动信号。
表6-1 S7-200 PLC顺序控制指令
第三节 顺序控制的梯形图编程方法
使用S7-200 Smart系列PLC顺序流程指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顺序控制指令仅对状态继电器S有效,S也具有一般继电器的功能,对它还 可使用与其他继电器一样的指令。 2)SCR段程序(LSCR至SCRE之间的程序)能否执行,取决于该段程序对应的 态器S是否被置位。另外,当前程序SCRE(结束)与下一个程序LSCR(开始) 之间程序不影响下一个SCR程序的执行。 3)同一个状态器S不能用在不同的程序中,如主程序中用了S0.2,在子程序 中不能再使用它。 4)SCR段程序中不能使用跳转指令JMP和LBL,即不允许使用跳转指令跳人、 到ISCR程序或在SCR程序内部跳转。 5)SCR段程序中不能使用FOR.NEXT和END指令。 6)在使用SCRT指令实现程序转移后,前SCR段程序变为非活动步程序,该程 序的元件会自动复位,如果希望转移后某元件能继续输出,可对该元件使用 置位或复位指令在非活动步程序中,PLC通电常ON触点SMO.O也处于断开状 态。

第六章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第六章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2)使所有由有向线段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 前级步都变成不活动步。
3.设计顺序功能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两个步之间必须有转换条件。如果没有, 则应该将这两步合为一步处理。
(2)两个转换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步将 它们分隔开。
(3)从生产实际考虑,顺序功能图必须设置初 始步。
(4)顺序功能图应该是一个或两个由方框和有 向线段组成的闭环,也就是说在顺序功能图中不能
4.动作(或命令) 可以将一个控制系统划分为被控系统和施控系 统。对于被控系统,在某一步中要完成某些“动作” (action)。对于施控系统,在某一步则要向被控系 统发出某些“命令”(command)。
为了叙述方便,将命令或动作统称为动作,它 实质是指步对应的工作内容。动作用矩形框或中括 号上方的文字或符号表示,该中括号与相应的步的 矩形框通过短线相连。
有“到此为止”的死胡同。
(5)要想能够正确地按顺序运行顺序功能图程 序,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将初始步置为活动步。一般
用特殊存储器SM0.1的动合触点作为转换条件,将初 始步置为活动步。
(6)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支持SFC的编程软件 进行编程时,顺序功能图可以自动生成梯形图或指
令表。
三、顺序功能图设计法与经验设计法的比较
10.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车”控制系统设计
(1)控制要求 现有三台电动机M1、M2、M3,要求启动顺序 为:先启动M1,经过8s后启动M2,再经过9s后启动 M3;停车时要求:先停M3,经过9s后再停M2,再 经8s后停M1。
(2)分析控制过程 根据上述控制要求的描述,本程序需要设置四 个定时器,此处选用T50~T53。 T50计时起点为启动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0.0 T52计时起点为停止信号I0.1。 T53计时时间到后,复位两个辅助继电器,辅助 继电器的OFF会使T50~T53的位为OFF,致使 Q0.0~Q0.2全部OFF。

电气控制与PLC控制基础理论-第六章

电气控制与PLC控制基础理论-第六章
2、基于三菱FX2N系列PLC天塔之光控制系统设计 (1)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 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见表6-2。
输入
输出
SB1 X1 SB2 X2
红灯L1
Y0
绿灯L2,L3,L4,L5 Y1
黄灯L6,L7,L8,L9 Y2
表6-2 天塔之光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分配表
天塔之光控制系统设计
2、基于三菱FX2N系列PLC天塔之光控制系统设计 (2)PLC外部接线图设计 PLC外部接线图设计如图6-10所示。
➢ 要考虑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极性问题。
编制PLC程序并进行模拟调试
编制PLC程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输出线圈为核心设计梯形图,并画出该线圈的得电条件、失电条件和自锁条件。 (2)如果不能直接使用输入条件逻辑组合成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则需要使用辅助继电器 建立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 (3)如果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中需要定时或计数条件时,要注意定时器或计数器得电和失 电条件。 (4)如果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中需要功能指令的执行结果作为条件时,使用功能指令梯级 建立输出线圈的得电和失电条件。 (5)画出各个输出线圈之间的互锁条件。 (6)画保护条件。 根据以上要求绘制好梯形图后,将程序下载到PLC中,通过观察其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变化进行模 拟调试,并根据要求进行修改,直到满足系统要求。
图6-16 PLC外部接线图 图6-17 DC24V直流电源接线图
十字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2、基于三菱FX2N系列PLC十字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4)PLC强电电路图 PLC强电电路图如图6-18所示。
图6-18 PLC强电电路图
十字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2、基于三菱FX2N系列PLC十字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5)PLC梯形图设计 PLC梯形图设计如图6-19所示。 (6)指令程序的传输 使用GX Developer(或FXGP/WIN-C)编程软件绘 制图6-19所示的PLC梯形图,并进行转换和PLC程序传 输。也可使用FX-20P型手持式编程器进行程序传输, 方法不再赘述。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编程方法。

2. 使学生掌握PLC的常用指令,并能运用这些指令完成简单的控制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PLC控制硬件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及结构:包括PLC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2. PLC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讲解PLC的工作流程、编程语言和编程规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工作原理与编程基础3. PLC常用指令及其应用:介绍PLC的常用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指令系统及编程实例4. PLC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硬件选型和软件编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5.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介绍PL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6. PLC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PLC编程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调试及硬件控制等实践活动。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第一章:电气控制基础1.1 概述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解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1.2 低压电器介绍低压电器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实例。

介绍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基础2.1 PLC概述介绍PLC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

解释PLC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2 PLC编程语言介绍PLC编程语言的种类和特点。

讲解PLC编程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3 PLC的硬件组成介绍PLC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讲解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

第三章:PLC编程与应用3.1 基本指令讲解PLC基本指令的功能和用法。

通过实例讲解基本指令的应用。

3.2 功能指令介绍PLC功能指令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常用功能指令的用法和应用。

3.3 PLC控制系统设计介绍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第四章:电气控制与PLC在工业应用案例分析4.1 案例一:电动机的控制分析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电动机的控制。

4.2 案例二:conveyor传送带的控制分析conveyor传送带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conveyor传送带的控制。

第五章:PLC的故障诊断与维护5.1 PLC故障诊断方法介绍PLC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讲解如何进行PLC故障诊断和排除。

5.2 PLC的维护与保养介绍PLC的维护保养内容和注意事项。

讲解PLC的日常维护和故障预防措施。

第六章: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6.1 案例三: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需求。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6.2 案例四:液体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液体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需求。

讲解如何使用PLC实现液体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

plc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plc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plc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PLC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PLC编程语言,能够阅读并分析PLC程序,理解程序与工业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 帮助学生了解PLC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工业过程控制方案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2. 提高学生运用PLC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PLC过程控制项目进行有效讨论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PLC相关知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PLC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电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同时,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PLC概述2. PLC编程语言:讲解PLC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等),并通过实例分析编程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编程语言3.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学习PLC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程序调试技巧,分析实际工业控制案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4. PLC过程控制方案设计:结合实际工业过程,教授如何运用PLC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配置、程序编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常用典型控制环节的梯形图程序
1、保持(自锁)电路
当 X000 接通一下,辅助继电器 M500 接通并保持, Y000有输出。 停电后再通电, Y000 仍有输出,只有 X001 接通,其 常闭触点断开,才能使M500自保持清除,使Y000无输出。
2、启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实现Y10的启动、保持 和停止的四种梯形图如图 所示。这些梯形图均能实 现启动、保持和停止的功 能。 X0 为启动信号, X1 为 停止信号。图 a 、 c 是利用 Y10 常开触点实现自锁保 持,而图b、d是利用SET、 RST指令实现自锁保持。
起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启动(点动)、保持(运行)和停止电路
利用触点实现自锁保 持 X1 为 点 动 信 号 , X0 为 保持、X2为停止信号。
启动(点动)、保持(运行)和停止电路
利用 SET 、 RST 指 令实现自锁保持。 X1 为点动信号, X0 为保持、 X2 为停止 信号。
仿继电器程序的问题
上图为仿继电器程序的启动、保持和停止程序,它能实现保持和 停止的功能。但不能实现点动功能,说明如下: 点动按钮X0按下,Y0=ON,松开后, X0=OFF,但程序执行阶段, Y0为上一扫描周期的输出,所以Y0依然为ON,因此,最上面一行依然 导通,导致Y0始终为ON。
3、多继电器线圈控制电路
如图是可以自锁的同时 控制4个继电器线圈的电路图。 其中X0是起动按钮,X1是停止 按钮。
9、分频(单键启停)电路
1)利用扫描时滞构成的二分频电路 在 X0 为 ON 的 第一个扫描周期, M0 、 M1 、 Y0 为 ON,由于Y0、M1 的触点输出需要下 一个扫描周期才能 进行输入刷新,所 以 M2 为 OFF , M0 保持为ON。
在 X0 为 ON 的第二个扫描周期,除 M0 为 OFF 外,其它不变。 在X0为OFF时,Y0由于自保保持接通; 在 X0 再次变为 ON 时, M2 变为 ON ,使 Y0 变为 OFF 。即每两 个X0的脉冲,Y0产生一个脉冲,即完成对输入X0信号的二分频。
五、不可用双线圈输出 如果在同一程序 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 用两次或多次,则称 为双线圈输出。这时 前面的输出无效,只 有最后一次才有效, 一般不应出现双线圈 输出。
右 图 中 , X001 = ON , X002 = OFF ,起初的 Y003 , 因为 X001 接通,其映象寄存 器变为ON,输出Y004也接通。 但是第二次的 Y003 ,因为输 入 X002 断开,其映象寄存器 变为 OFF ,实际的外部输出 为 Y003 = OFF , Y004 = ON 。
2)用PLS指令构成的二分频电路
待分频的脉冲信号加在输入 X000 上,在第一个脉冲信号 到来时, M100 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单脉冲,使 M100 常开触点 闭合一个扫描周期。
第一个脉冲到来一个扫描周期后,M100断开,Y000接通, 第二个支路使Y0保持接通。 当第二个脉冲到来时,M100再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单脉冲, 使得Y000的状态由接通变为断开。
4、多地控制电路
右图是两个地方控制一个 继电器线圈的程序。其中X0和 X1是一个地方的起动和停止控 制按钮,X2和X3是另一个地方 的起动和停止控制按钮。
5、互锁控制电路
右图是 3 个输出线圈的互锁电 路。其中 X0 、 X1 和 X2 是起动按钮, X3 是停止按钮。由于 Y0 、 Y1 、 Y2 每次只能有一个接通,所以将 Y0 、 Y1 、 Y2 的常闭触点分别串联到其 它两个线圈的控制电路中。
10、振荡(闪烁)电路
当输入X000接通时,输出Y000闪烁,接通与断开交替 运行,接通时间为1s由定时器T0设定,断开时间为2s由定 时器T1设定。
6、顺序起动控制电路
Y0的常开触点串在Y1的控制回 路中,Y1的接通是以Y0的接通为条 件。这样,只有Y0接通才允许Y1接 通。Y0关断后Y1也被关断停止,而 且Y0接通条件下,Y1可以自行接通 和停止。X0、X2为起动按钮,X1、 X3为停止按钮。
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演示
7、集中与分散控制电路
8、自动与手动控制电路
在自动与半自动工作设 备中,有自动控制与手动控 制的联锁,如图所示。输入 信号X1是选择开关,选其触 点为联锁型号。当X1为ON时, 执行主控指令,系统运行自 动控制程序,自动控制有效, 同 时 系 统 执 行 功 能 指 令 CJ P63 ,直接跳过手动控制程 序,手动调整控制无效。当 X1 为 OFF 时,主控指令不执 行,自动控制无效,跳转指 令也不执行,手动控制有效。
3)用计数器构成的二分频电路
X0 第一次为 ON , M0 接通一个周期,使 C0 当前值为 1 , Y0为ON且自保;
X0下一次为ON时, M0接通一个周期,使C0当前值为2,C0 常闭触点断开,使 Y0 为 OFF ,同时, C0 的常开触点的闭合 使C0自复位,等待下一个计数循环,从而形成二分频。 此电路还可以适 合于不同的分频要求, 分配数由 C0 的设定值 决定。即 C0 的设定值 为几 , 电路即为几分 频。
第六章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及 设计实例
第一节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的基本原则
一、语句表编程规则
利用PLC基本指令对梯形图编程时,梯形图 的各种符号,要以左母线为起点,右母线为终点 自上而下依表的表达顺序 为:先触点块,再表达触点块的关系。
在多台单机组成的自动 线上,有在总操作台上的集 中控制和在单机操作台上分 散控制的联锁。集中与分散 控制的梯形图如图所示。X2 为选择开关,以其触点为集 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的联锁触 点。当X2为ON时,为单机分 散起动控制;当X2为OFF时, 为集中总起动控制。在两种 情况下,单机和总操作台都 可以发出停止命令。
二、水平不垂直
D
E
除了主控触点外,梯形图的接点应画在水 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
三、线圈右边无接点
输出线圈及运算处理框,必须写在一行的最 右面,它们右边不能再有任何触点存在,即不能 将接点画在线圈及运算处理框右边。
四、左大右小,上大下小
有串联电路并联时,应将接点最多的那个 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面。 有并联电路相串联时,应将接点最多的并 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边。
只要将 Y003 线圈驱动条 件 X001 与 X002 合并,就能解 决Y003双线圈驱动的问题。
六、常闭触点输入信号的处理
如果输入信号只能由常开触点提供,梯形图中的触 点类型与继电器电路的触点类型完全一致。 如果接入PLC的是输入信号的常闭触点,这时在梯形 图中所用的X1的触点的类型与PLC外接SB2的常开触点时 刚好相反,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习惯也是相反的。建议 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作为PLC的输入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