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20例
清创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

【 关 键 词】 清 创 ; 松节油 ; 负压封闭引流( V S D) ; 手; 高压 注 射 伤 ; 油漆 【 中 图 分 类 号】 R 6 8 3 . 4 1 【 文献 标 识 码 】 B
管的 V S D 材 料 充 填 覆 盖 创 面 .确 保 材 料 与 创 面充 分 接 触 不
( 或) 手 掌 软 组 织 内 有 斑 片状 、 絮 线 状 高 密 度 影 和 条 状 低 密 度
影。
1 . 2 治 疗 方 法 采用 臂 从 麻 醉 或 全 麻 ,常 规 上 臂 扎 气 囊 止 血带 。
单纯手指损 伤的处理方法 : 以伤 口 部 位 为 中 心 , 做 远 近
自腕 部 到各 指端 血 液 循 环 存 在 。 患 手 X线 片 显 示 :手 指 和
者 7例 , 良 3例 。
3 讨 论
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的职业特点 : 多 见 于 各种 喷 漆 技 术 工人 , 各 种 油 漆 中 多含 金 属 化 合 物 如 氧 化 亚 铜 、 氧化汞 、 铜 粉 等. 在 颜 料 中 有 氧 化锌 、 铁红等。 X线 片显 示 手 指 手 掌 内 软 组 织 内有斑片状 、 絮 线 状 高 密度 影 和 条 状 低 密 度 影 ( 视 注 入 油 漆 量 的多 少 显 影 不 同 ) 。
闭 伤 口
2 结
果
1 . 1 一 般 资 料 l 0例 手部 油漆 注射 伤 患 者 均 为 男 性 .年 龄 2 6 ~ 5 0岁 , 平均 3 8岁 , 其 职业均 为防锈喷漆工 , 均 因 高 压 油
术后 1 0例 伤 口均 愈 合 。 术 后 随访 2 ~ 6个 月 。 平均 3 . 5个 月 。手 指 功 能 评 定 根 据 总 主 动 活动 测 定 法 ( T A M法 ) 评定 : 正 常 为优 。 T A M> 正 常侧 7 5 %为 良 , T A M> 正常侧 5 0 %为 中 , T A M< 正常侧 5 0 %为差 。本 组 1 0例患 者 , 术 后 功 能 恢 复 为 优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1. 引言1.1 研究背景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型,经常导致疼痛和严重的并发症。
在烧伤的护理过程中,引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旨在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的引流方法包括使用纱条或引流管,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兴的引流技术,在烧伤护理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VSD通过创建负压环境,促进伤口排出渗出物和促进组织再生,有助于加速烧伤愈合过程。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VSD 在烧伤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一些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潜在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VSD的操作步骤、风险和注意事项,以及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来评估其实际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够为烧伤护理提供更有效的引流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体验。
1.2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系统地总结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VSD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烧伤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提高烧伤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能够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VSD在烧伤护理中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和方法、数据分析等内容。
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时,我们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方向。
然后在实验设计中,我们将按照严格的研究流程和步骤进行实验,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和研究要求,选取适当的烧伤护理病例进行研究,并采用先进的VSD技术进行治疗。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我们期望能够全面、深入地探讨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広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术后感染中的疗效

12 治疗方法 . 试验 组患者 清创处理后将VS 敷料适 当修剪后覆盖创面 , D 持 续负压吸 引, 并用抗 生素对创 面进 行冲洗 , 引流过程 中, 确保VS D 敷料覆盖创面始终保持负压状态 , 遇阻塞 或引流不畅时更换VS D 引流装置 , 每套VS D装置 引流一周左 右即应更换 。 一周后 , 如创面 小, 肉芽组织 生长丰满 当 即缝 合 , 如创 面较大 , 行VS 再 D覆盖 引
验组 中 , 4 , 1 例 , 男2 例 女 8 平均年龄3 .岁 。 照组中 , l , 24 对 男2 例 女
1例 , 7 平均 年龄3 . 岁 , 4 6 两组在 性别 、 年龄 、 情方面无统计学差 病
异 , 有 可 比性 。 具
探 索的 目标 。 为进 一步探求封 闭负压 引流技术(a u m saig v cu el n d an g , D) ria e VS 在骨 科术后感染控 制 中的疗 效 , 年来 , 近 我院对
效。
[ 关键词】 封 闭负压引流技 术 ; 骨科; 感染
骨科手术术 后的感染率在 1 %左右…, 0 由手术导致 的顽 固性 软组织 感染 、 化脓 性 关节感 染 、 性骨髓 炎 等往 往难 以有 效控 慢
制 。 快 术后 引流 创面 的愈 合 , 少患 者痛 苦是 骨科 医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直 加 减
封 闭负压 引流技术 ( D 在 骨科术后 感染 中的疗效 VS )
岳 中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持 续封 闭负压 引流技术在骨科术后感染控制 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设置试验组 与对 照组 , 试验组对4 例骨科手术术后感染者 。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
戚炜;陈克俊;韩宝平
【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7(21)1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10例手指高压注射伤的患者按损伤的轻重程度分为:轻度4例、重度6例,分别于清创后一期缝合伤口、多次清创后直接缝合伤口和邻指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覆盖创面以及截指治疗.结果本组3例一期缝合伤口;3例2~3次清创后直接缝合;2例行邻指指背侧岛状皮瓣覆盖创面;2例截指.术后随访0.5~7年,TAM评分:优4例,良2例,中2例.结论高压注射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的具体严重程度给予不同方法的治疗.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戚炜;陈克俊;韩宝平
【作者单位】天津医院,手外科,天津,300211;天津医院,手外科,天津,300211;天津医院,手外科,天津,300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治疗中的应用 [J], 张永涛;祝海炳;刘遵勇;余迎浩
2.显微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 [J], 孙斌鸿;柴益铜;戚建武;
李文东
3.早期功能训练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护理中的应用 [J], 庄媛;邵丹;喻静;崔喆;邬春艳;王琳琳;李国杰;赵婉彤;张树芳;马程程
4.手部高压注射伤伴发感染的治疗 [J], 朱柯楠; 王长武; 梅荣飞; 李帅; 成硕
5.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损伤机制与治疗进展 [J], 穆钛飞;王成;陈世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40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
观察组20例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幅度的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明显,加强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及观察,持续有效的冲洗,是取得满意的疗效的关键。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术;四肢软组织损伤;护理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多是由于创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常合并有慢性的感染,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传统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是以往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1]。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采用持续冲洗并VSD的方法,利用流动的无菌液体不断的冲洗创面,同时负压吸引不断的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以达到加快创面愈合的目的。
我科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利用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对在近2年内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组织坏死及感染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中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8-52岁,平均(34.5±6.5)岁。
2组在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和全身状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方法对观察组20例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①认真清创,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脓液、渗液和异物。
②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修剪VSD 敷料,覆盖在受伤的创面上,使其覆盖严密,不留空隙,再把敷料与周围皮肤进行缝合固定。
③贴膜:采用“叠瓦法”覆盖生物半透明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

项等,为复杂创面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 回顾性 比较分 析我院3 例复杂创面的病例,总结VD 术软组 织缺损修 复与重建 的临床特点。结果 0 S技 取得 了用传统方法治疗 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 良 效果 。结论 V D S 是外科引流技术 的革新 ,能够彻底去除腔 隙或创面分泌物和 坏死组织 ,促进创面 愈合 ,该技术操 作简便 ,易于掌握 ,疗效远优 于常规 治疗。 [ 关键 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复杂创面 ;修复 ;临床研 究
短 2 天 ,最 长不 超 过 1 天 。检 查创 面 ,如 果 肉芽 组 织 生 长 饱 ~3 0
5 m 5 m ×0 9 m,使 用时酌情 修剪 。多 侧孔 弓 流管 :德 c X1 c .c l 国 B. a n 司 生 产 的 C 1 -1 多 侧 孔 硬 质 硅 胶 引 流 管 ,长 Bru 公 H 4 8 5c 0 m,其一端 1c 4 m范 围内有密集 的侧孔 ,引流时把多侧孑 引流 L 管穿人 医用泡沫 内,现有 已穿入C H一1多侧孑 引流管的医用泡 8 L 料 ,其成分 为聚安脂 ,是一种具有分子阀门作用的透性黏贴薄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au m eH g ria e S 是一 v c u sa n dan g ,V D) 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 引流的全新 方法 ,相 对于现有 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 D技术是一种 革命性 的进展 。该技术 于 19 年 由德 国UL 92 M大学创 伤外科F esh n 博士所首创 , li ma n c 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 。19 年 ,裘 94 华德教授等在国 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 引流技术 。近年来 国内外
3 规 格 : 1 c ×1 c X0. c 种 0m m 9 m、 5 m 5 m . c 、 5 c x 1 c x0 9 m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3-01-04T14:55:28.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纪筠[导读] 本组病例中出血较多的2例,给予间歇性负压治疗,每天治疗6~8h,可减少出血,必要时补充全血或输成分血。
纪筠(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 2142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82-02【摘要】目的探讨将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应用于大面积创伤、开放性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骨髓炎等骨科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病例中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取代传统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
结果引流效果改善明显,愈后良好,疗效满意。
结论应用VSD能够明显改善引流效果,刺激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改善微循环。
VSD在治疗局部伤口不愈合、浅表皮肤溃疡缺损、骨髓炎中可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能有效防控创面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较少局部水肿,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并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科护理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VSD是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schmann博士于1993年原创,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引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引流技术。
VSD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病程,而且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1 临床资料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科实施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患者,年龄27~84岁,男性11例,女性4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3例,外伤感染性伤口2例,骨髓炎1例,皮肤套脱伤2例,跟腱断裂2例,老年及复杂骨折5例,均愈合良好,疗效满意。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年8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手、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病史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方法。
结果所有病例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无明显功能障碍。
结论VSD可有效提高手、足部皮肤缺损伤的治疗进程。
标签:负压吸引技术;软组织缺损;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在临床上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尤其是手、足部位[1],因其本身软组织相对稀少,骨骼关节复杂,功能重要,成为很多医护人员棘手的问题。
早期因组织坏死界限不清,往往需要多次清创及长期换药,不仅工作量大、疗程长,伤口易感染、并发症多,患者痛苦。
对此,笔者采用了负压吸引技术(VSD)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8岁。
均为挤压伤所致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5 cm×5 cm~20cm×20cm不等,其中手部7例,足部1例,单纯软组织缺损4例,合并肌肉、神经、血管外露者2例,合并粉碎性骨折,污染严重伴有死腔者2例。
1.2治疗方法1.2.1材料(1)VSD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成分为聚乙烯醇(PV A)泡沫,大小为15 cm×10 cm×1 cm和15 cm×5 cm×1 cm两种规格,泡沫微孔直径0.2~1 mm,无刺激性、抗张力强、可塑性高,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内带多侧孔的硅胶引流管(规格可供选用);(2)半透性粘贴薄膜,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氧透湿性,可以防止水合细菌入侵;(3)负压吸引装置。
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负压吸引,维持40~60 kPa 负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9 ・ 9・ 总 6 )6
清创 结 合 负压 封 闭 引流技 术 治疗 手部 高压 注 射 伤 2 0例
钱 晶 晶
( 浙江省舟 山 医院 , 江 浙
摘 要
舟 山 3 60 ) 100
目的 : 观察 清创 结合 负压封 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 高压 注射伤的 临床疗效 。方法 :0 8年 3月至2 1 20 0 1年 4月, 采用清创结
合 负压封闭 引流技 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 患者 2 0例 , 均为 男性。年龄 2 4 0— 5岁 , 中住数 3 0岁。损伤部位均为左手 手指 , 指腹 损 伤1 3例 , 手指 掌侧损伤 3例 , 手指背侧损 伤 4例。术后随访观察 患指创面愈合情况及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创 口情况 良 1
2 2 术后 处理 术 后 常规 应 用 抗 生 素 预 防感 染 , . 给
・
7 ( 4 0 O・总 7 )
中医正 骨 2 1 0 2年 6月 第 2 4卷 第 6期 料 继续 负压 吸 引。
等 认 为对于 症状较 轻 的高压 注射伤 患者 , 可给 予抗 炎 、 等对 症处 理 。但我们 主 张应 早期 进行 扩 创处 消肿 理, 因为局部 化 学 物质 无 法 自行 排 出 , 然会 加重 局 必
伤后 1 0h内进 行 。我们 认 为 早期 扩 创术 应 尽 可 能在 受 伤后 6h内进行 , 因为 6h后容 易 出现 局 部 炎症 及 全身 反应 , 至 可 能 会 发 生 骨 筋 膜 室综 合 征 。Wog 甚 n
V D及其吸引管 ; S 将引流管接通负压进行持续引流。
要求 , 选择不 同 的处 理 方 法 。清 创 后 , 于 创 口情 况 对 良好者 , 我们 予 以二期缝 合 ; 于指体 坏 死 、 对 局部 皮 肤 坏死 缺损者 , 皮瓣 修 复 处 理 , 效 果 较 一 般植 皮 效 行 此 果好 , 以减 少瘢 痕形 成 , 可 防止组 织粘 连 , 免 患指 活 避
部 损 伤或导 致 创 面感 染 的发 生 。如 为 油 漆 类不 透 光 物质 , 可结合 x线 片所 确 定 的 范 围予 以清 理 ; 为不 如
手部高 压注射 伤经 清创处 理 后 , 导致 皮肤 软 组 易
织缺 损 , 因此应 根 据软 组 织 缺 损 的大 小 、 位 及 功 能 部
创面, 注意 保护 神 经 血 管束 , 复 用 碘 伏 溶 液 及 生 理 反 盐水 冲洗 创 口 , 彻底 清 理 化 学 污 染 物 ; 于 损 伤 严 重 对
的鞘 管 , 鞘管 切 除 术 。对 于 手 指 掌 侧损 伤者 , 手 行 于
为尽 可能保 留患指功 能 , 于此 类 创 伤需 早期 诊 对 断及 早期 进行扩 创处 理 。此类 患 者多 系 油漆 工人 等 ,
漆伤 1 , 8例 柴油伤 2例 。患指均 出现 肿胀 、 白、 苍 疼痛 、 麻木等症状体 征 。伤后至就诊 时间 : h至 3d 1 。
例因损伤面积较大 , 行腹 股沟皮瓣修复术 后创面愈
合 ; 因患指血 管栓 塞 坏 死行 截 指 术 。本 组 患者 均 1例
获 得随访 , 访 时 间 2~8个 月 , 随 中位 数 4个 月 。按
5 参 考 文 献
[ ] M ne R,ioM Lu eD,t 1Hg—r s ei et n 1 aul Pn D,oi e a i pe u n co t s . h sr j i
i f s fh ad Rv w o 2 a et m ngdb pn  ̄u e ehn : ei f 5ptns aae yoe i ot e i
4 讨
论
手部 高压 注射 伤 是 在 物 理 冲 击 伤 的 基础 上合 并 化 学毒性 损 伤 , 有 创 口小 、 伤 范 围大 、 学 毒 性 具 损 化 强、 易感 染等 特 点 。而 且 此类 创 伤 冲击 力 较 强 , 学 化
物 质易在 局部 会 聚 , 而 加 重 骨 筋膜 室压 力 , 从 晚期 易 形成 骨筋 膜室综 合 征 。
好 , 二 期 缝 合 术 后 创 面愈 合 ; 局 部 皮 肤 缺 损 , 二 期 植 皮 术 后 创 面愈 合 ; 部 分 皮 肤 及 筋 膜 坏 死 , 邻 指 皮 瓣修 复 术后 创 面 行 2例 行 2例 行
愈合 ; 因损伤 面积较 大 , 2例 行腹股沟皮瓣修 复术后创面愈 合 ; 例 因患指血 管栓塞坏死行截 指术 。所有 患者均获得 随访, 1 随访 时
创 口通 常较小 , 创 口边 缘 留有 化 学 污物 的痕 迹 , 且 但 部 分患者 往往 因早 期 患 指症 状 不 明显 , 易被 忽 略 , 从 而 导致严 重后 果 。S r t k等 认 为早 期 扩创 术 应 在受 a
指掌侧 作 “ ” 切 口上 下 延伸 , S形 清创 方 法 同上 。对 于 手指 背侧 损伤 者 , 手指 背 侧 作 弧 形 切 口 , 掌 间隙 于 行 减压处理 , 清创 方 法 同上 。清 创 后 , 不 缝 合 创 口。 均 根据创 面 大小 和 形 状 设 计 并 修 剪 V D敷 料 , 其 充 S 将 分与创 面 接 触 , 采 用 缝 线 固定 ; 用 半 透 膜 覆 盖 并 使
间 2~ 8个 月 , 中位 数 4个 月 。按 Jbe 功 能评 分 标 准评 定 疗 效 , 1 e sn手 优 0例 , 7例 , 2例 , l 。结 论 : 于 手 部 高压 注 射 良 中 差 例 对
伤, 应早期识别 、 底清创、 彻 持续 引流 , 只有这样 才能减 少手指致残 率及相 关并发症的发生 , 恢复手指 功能。
R hbl16 ,0 6 :1 — 1 . eai 9 9 5 ( )3 1 3 9 ,
[ ] S r H, sw  ̄ R,oe H Pi u jrs e 3 t kH A h o hC Bys .a t ni i uy t a J ng nn f o h hn []JBn it uyA 16 ,96 : 7— 4. ad J . oeJ n Sr m, 74 ( )6 67 o 9 3
[ ] WogT I K, . i —rsuei et ni u e 4 n C, F WuWC Hg pesr n co n r s p h j i ji o eh n h eepp l i [J . adS r B , fh adi aC i s ouao t n n t n ] JH n ug r
3 结 果
1 3例创 口情况 良好 , 行二 期 缝 合 术后 创 面愈 合 ; 2例局 部皮肤 缺损 , 二期植 皮 术后 创 面愈 合 ; 行 2例部 分 皮肤及 筋膜 坏死 , 行邻 指皮瓣 修 复 术后 创 面愈 合 ; 2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2 0例 , 均为男性 。年龄 2 4 O~ 5岁 , 中位 数 3 0 岁 。均 为左手手 指 高压 注 射 伤患 者 。损伤 部 位 : 腹 指 损伤 1 , 3例 手指掌侧损伤 3例 , 背侧损伤 4例 。油 手指
问题 , 它具 有 良好 的 吸 附性 及 吸水 性 , 有 效 地 填充 能 及覆 盖创 面 , 决 了创 面缺 乏 充 足 软 组 织 覆 盖 的 问 解
综 上所 述 , 对于 手部 高压 注射 伤 , 早 期识 别 、 应 彻
底清创、 持续 引流 , 有 这 样才 能减 少 手 指 致 残 率 及 只 相关 并发症 的发 生 , 复手 指功 能 。 恢
Jbe 功能评 分标 准 评 定疗 效 , 组 优 1 , esn手 本 0例 良
7例 , 2例 , 1例 。 中 差
2 方 法
2 1 手术 方法 . 采用 臂丛 神 经阻滞 麻 醉 。根据 创 口
情况 设置 不 同切 口方 法 , 于指 腹 损 伤 者 , 指 腹 处 对 于 作 “ ” 切 口上 下延 伸 , 露鞘 管 、 管 、 z形 暴 血 神经 及 污 染
动不 良 J 。
显 影 物质 , 须 延 长 创 口 , 底 清 理 坏死 组 织 。但 清 必 彻
创后仍 很 难 完 全 取 出 油 漆 等 异 物 , 术 后 还 应 予 以 故
V D持 续引 流处理 。 S 手部 损 伤处 经 清 创 处理 后 , 口开 放 , 在较 多 创 存 的渗 出 , 创面 处 仍残 存 有 少 许 化 学 物 质 , 采用 普 且 若 通创 口换药 , 导致创 面污 染 、 染 、 易 感 疼痛 及 创 口肉芽 组织 生 长缓 慢 。而使 用 V D敷 料恰 好 可 以解决 上述 S
20 ,0 6 :8 5 2 0 53 ( )5 8— 9 .
体组 织对 毒素 的吸 收 。持 续 全 方位 的负 压 吸引 还 可 以促 进局 部血 液 循 环 , 绍 宗 等 报 道 , S 陈 V D能 够 促
进慢 性创 面 肉芽组 织 的生长 , 同时 还可 以缩 短 患者 住
[ ] 彭建宇 , 秀玲 , 5 孙 韩维红. 闭式创面 负压引流技术 的研 封 究及应用进展 [ ] 护理研究 ,0 2 1 ( 2 :9 6 3 J. 20 ,6 1 )6 2— 9 . [ ] 陈绍宗 , 6 李靖 , 许龙顺. A V C治疗后创 面毛细血管密度变 化 的实验研究 [ ] 中华实用医学 ,0 32 ( ) 3 4 . J. 2 0 ,0 5 :9— 0 [ ] 王涛 , 玉东 , 宗圆 , 手部 高压注 射伤 的治疗 [ ] 7 顾 姜 等. J. 中华手外科杂志 ,0 3 1 ( )2 6— 2 . 20 ,9 4 :2 27
关键 词 手损伤 负压伤 口疗法
清创 术
高压 注射伤
高压注射 伤是 一 种少 见 的。若 处 理不 当易 引起
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活血药物静脉滴注改善局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