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民生问题课件_480-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民生问题课件_480

关闭
C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678
6.(2016·四川广安)小明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农奴 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匈牙利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关闭
C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678
7.(2016·江苏盐城)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 亿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 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12.2 万幢 66.4 万英里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7.7 万座 285 个 2.4 万英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二
三
四
时间 内 容
影响
赫鲁晓 1956 夫改革 年
戈尔巴乔 1985 夫改革 年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 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 农业的措施:削减农业 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大 规模开垦荒地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改革最初全部集中于 经济领域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没有 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
经济每况愈下,市场出现 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 状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二
三
四
多维度设问 1.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怎样的启示? 唐太宗重视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 面。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爱他
人,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使农奴获得了解放,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 由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678
6.(2016·四川广安)小明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农奴 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匈牙利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关闭
C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678
7.(2016·江苏盐城)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 亿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 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12.2 万幢 66.4 万英里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7.7 万座 285 个 2.4 万英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二
三
四
时间 内 容
影响
赫鲁晓 1956 夫改革 年
戈尔巴乔 1985 夫改革 年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 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 农业的措施:削减农业 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大 规模开垦荒地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改革最初全部集中于 经济领域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没有 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
经济每况愈下,市场出现 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 状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二
三
四
多维度设问 1.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怎样的启示? 唐太宗重视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 面。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爱他
人,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使农奴获得了解放,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 由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考历史民生专题复习

结束要性。现实生活我 们的身边依然存在许多民生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长久而艰辛 的,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 幸福会像花儿一样绽放!
生产积极性
美国
以工代赈,改善民生,缓和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
稳定了社会秩序
三、海外采撷——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 生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与民生问题有何关系?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颁布的改善民生的 法令、文件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民生的改善也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和 改革的成果。
第四卷 掩卷长思
沦为雇佣工人,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就是靠剥削 发财致富的。
直击中考
材料四
1801--1810 1821--1830 1841--1850
83次 156次 351次
1811--1820 1831--1840 1851--1860
124次 143次 591次
——选自《俄国农奴制解体时期经济思想概论中60年农民骚动情况》
探究民生问题
四、掩卷长思
感悟民 ◆关注民生有利于国生家稳定、社会发展。
◆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目的是满足国民社会 生活的需要。
◆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能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想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
第五卷 学以致用
直击中考
直击中考
1.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 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 ,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 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 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C (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 革
第1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热点链接
热点 年6月5日,财政部公布消息称,为适应农村改革内外 部环境和条件深刻改变需要,深入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入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部研究制订《开展农村综合性 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
【解读】 改革是发展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只有不停 改革,才能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所以要不停深入改革 。本专题就来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9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4)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至1964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计 划经济体制造成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 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情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 体制存在弊端。 (5)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以匈牙利为代表东欧国家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国 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 (6)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经济改革受阻情况下推行多党制、多 元化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12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3 从古今中外重大历史改革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认识)? (1)改革是推进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不竭动力。(2)改革要顺 应历史时尚,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3)改革要善于学习、吸收他国先进科技与文化。 (4)要勇于改革、锐意进取、不畏艰险;等等。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13页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10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第1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热点链接
热点 年6月5日,财政部公布消息称,为适应农村改革内外 部环境和条件深刻改变需要,深入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入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部研究制订《开展农村综合性 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
【解读】 改革是发展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只有不停 改革,才能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所以要不停深入改革 。本专题就来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9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4)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至1964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计 划经济体制造成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 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情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 体制存在弊端。 (5)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以匈牙利为代表东欧国家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国 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 (6)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经济改革受阻情况下推行多党制、多 元化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12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3 从古今中外重大历史改革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认识)? (1)改革是推进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不竭动力。(2)改革要顺 应历史时尚,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3)改革要善于学习、吸收他国先进科技与文化。 (4)要勇于改革、锐意进取、不畏艰险;等等。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13页
热点链接
知识网络
关键点整
拓展提升
第10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中考历史考点专题复习课件16(第二部分_专题突破_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

1958~ 1961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人民公 际的农业生产目标;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社化运 大办人民公社,农 上的一次严重失误,使 动 国家和人民面临前所未 民的土地归公社所 有的经济困难。 有,大搞平均主义。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时间
政策
主要措施
影响
家庭联产 分田包产到户,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 承包责任 自负盈亏。 展,农村开始富裕 制 起来。 1978 年以 后 大办乡镇 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 新路。 企业 政府加大对教育、医疗等的投入,建立和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专题突破
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热点:2015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
常务会议,听取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把简政放权放管 结合等改革推向纵深;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 用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确定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 范围,推动产业加快改造升级;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 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解读: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 补贴制度,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本专题主要梳理 了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旨在告诉我们要关注民生问题。
重要人物
秦国商鞅
影响
使秦国国富兵强, 为统一六国打下
基础。
经济得到恢复和
西汉
汉高祖和文 帝、景帝
减轻徭役、赋税和兵役负担, “休养生息”,奖励农桑。 重视兴修水利,实行屯田(曹
发展,出现“文
景之治”。 北方生产明显恢 复,加快了西南 和江南的开发。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三国 三国统治者
魏);养蚕织锦(蜀汉);开发
甘肃省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民生问题课件(1)

精选ppt
2
一
二
三
四
一、中国古代的民生
时期 人物
思想或者措施
孔子
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主张 “为政以德”
春秋 孟子 战国
反对战争,主张统治者以“仁政”治国,主张“民 贵君轻”
商鞅 汉文帝 汉朝 汉景帝
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以免除徭役;承认土地私有 减轻农民徭役、赋税和兵役负担,“休养生息”, 奖励农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 治”局面
行社会救济
日 1868 本年
明治维新:允许土地私有 和买卖,大力发展资本主
义工商业
影响
减少了失业人口,稳定了社 会秩序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 地国家的危机
精选ppt
8
一
二
三
四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民生
时间 内 容
苏联新经 1921 规定农民交了粮食税 济政策 年 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专题六 民生问题
精选ppt
1
一
二
三
四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的问题,也就是与百姓生活 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的问题,它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 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切实保障民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 持续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本专题主要梳理中外 历史上的民生问题,旨在告诉我们要关注民生问题。
关闭
C
精选ppt
答案15
12345678
4.(2017·河北)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 映了我国( )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A.改革开放的历程 D.国有企业案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三
四
时间 内 容
影响
赫鲁晓 1956 夫改革 年
戈尔巴乔 1985 夫改革 年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 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 农业的措施:削减农业 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大 规模开垦荒地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改革最初全部集中于 经济领域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没有 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
经济每况愈下,市场出现 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 状况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如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医疗制度等)。 (3)法律保障: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政治保障: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
学发展观。 (5)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12345678
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 1913 1928 1932
1937
项目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1
2
1
电力
15 10
74
3
2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2)材料二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说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工
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言之有理即可)
12345678
材料三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 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 《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 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 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 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2345678
材料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根据材料五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 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亦可)
关闭
C
答案
12345678
4.(2017·河北)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 映了我国( )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A.改革开放的历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关闭
答案
12345678
5.(2016·安徽)一个由曼彻斯特6 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 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收我们 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7.(2016·江苏盐城)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 亿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 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12.2 万幢 66.4 万英里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7.7 万座 285 个 2.4 万英里
A.复兴工业生产 B.推广科技成果 C.缓解就业压力 D.废除私有制度
关闭
C
答案
12345678
8.(2016·云南曲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影响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实行新经济政策。
12345678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
国 年 有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 转了战局,成为战争的转
获得人身自由
折点
一
二
三
四
国 时间 民生措施
家
美 1933 国年
实行罗斯福新政,兴办公 共工程,减少失业人口,进
行社会救济
日 1868 本年
明治维新:允许土地私有 和买卖,大力发展资本主
义工商业
影响
减少了失业人口,稳定了社 会秩序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 地国家的危机
一
二
三
四
时 期 时间 措 施
走农业合
1953~ 作化道路, 1956 农民积极 年 加入合作
现
社
代 中共 十一 届三 中全 会后
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 责任制,包 产到户
影响
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 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 系,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
1.(2017·福建)下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关闭
B
答案
12345678
2.(2017·辽宁营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 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 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 )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一
二
三
四
三、近代西方的民生
国 时间 民生措施 家
影响
俄 1861 国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在法律 上是“自由人”,农奴可以通过
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使农奴获得了解放,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 由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
美 1862 规定从 1863 年 1 月 1 日起,所 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
关闭
C
答案
12345678
6.(2016·四川广安)小明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农奴 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匈牙利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关闭
C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
12345678
专题六 民生问题
一
二
三
四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的问题,也就是与百姓生 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的问题, 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 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切实保障民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基 石,持续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本专题主要梳理中 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旨在告诉我们要关注民生问题。
一
二
三
四
续表
时 人物 思想或者措施
期 唐太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在他统治时期形成 宗 “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 武则 朝 天 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唐玄 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统治前期形成“开元盛世”的局 宗面
一
二
三
四
二、中国近现代的民生
时 时间 措 施
期
影响
近 1905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 代 年 义”——平均地权
一
二
三
四
一、中国古代的民生
时期 人物 孔子
春秋 孟子 战国
商鞅
汉文帝 汉朝
汉景帝
思想或者措施
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主张 “为政以德” 反对战争,主张统治者以“仁政”治国,主张“民 贵君轻” 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以免除徭役;承认土地私有 减轻农民徭役、赋税和兵役负担,“休养生息”, 奖励农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 治”局面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 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 纲领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现 代
1950~ 1952 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 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制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 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一
二
三
四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民生
时间 内 容
苏联新经 1921 规定农民交了粮食税 济政策 年 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斯大林 1936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
模式
年 业集体化
影响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 展,1925 年经济得以恢 复
斯大林模式重视工业,忽 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做法, 使得苏联工农业发展极 不协调
关闭
C
答案
12345678
3.(2017·江苏无锡)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 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 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诗称颂的 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主义。” ——《邓小平文选》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 了哪些成功探索?
参考答案: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 年代,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20世纪90年 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等。
一
二
三
四
多维度设问 1.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怎样的启示? 唐太宗重视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 面。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