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分配管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五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五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五通常涵盖了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这一重要领域。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无论是企业的业务运营、学校的教学管理,还是个人的日常信息整理,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
数据库,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有组织地存储数据的集合。
它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存储、检索、更新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想象一下,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分类和检索系统,要找到一本特定的书将会是多么困难。
数据库就像是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让数据的查找和使用变得轻松有序。
在模块五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比如,什么是数据表,它就像是一个表格,有列和行,列代表着不同的属性,行则是具体的数据记录。
还有字段,它是数据表中列的名称,决定了这一列数据的类型和特征。
接下来是数据库的设计。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仔细规划和思考。
要明确数据的用途和需求,确定合适的数据类型,以及建立合理的数据关系。
就像建造房子之前要设计好蓝图一样,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能为后续的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是数据的录入和编辑。
这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在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中引发大问题。
查询操作也是模块五的重点之一。
通过使用查询语句,我们可以从庞大的数据中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这就像是在大海中捞针,但有了合适的工具和技巧,就能轻松实现。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功能也非常实用。
可以按照特定的字段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或者根据设定的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
数据库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数据的泄露、损坏或被未经授权的访问。
设置密码、权限管理等都是保障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手段。
此外,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也至关重要。
就像我们会定期备份重要文件一样,数据库也需要定期备份,以防止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进行恢复,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模块五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质量要求

同步精练
1.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D )
A.可比性
B.重要性
C.相关性
D.谨慎性
2.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
入,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C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3.某公司于20×7年年末发现公司销售萎缩,无法实现年初确定的销售收入目
知识精讲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
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
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见表12。
表1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项目
具体内容
也称客观性、真实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的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要 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 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应视 为自有资产、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也不应当 确认销售收入等。故选C。
典例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A选项符合可理解性要求; B选项符合实质重于形式要求;C选项符合谨慎性要求;D选项与及时性要求 相违背。故选D。
典例解析
【例3】 下列各项中,符合“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C ) A.反映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B.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资产核算 D.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财经类专业授课系(部):会计系学时(学分):68执笔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需要具备经济数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它与管理理论的关系很密切,并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部分内容与管理会计交叉而难以确定归属。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运作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⑴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⑵财务预测、预算、分析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⑶资金筹措、运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⑷利润分配的基本原理; 企业并购财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参照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编写,可将本课程的学习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相结合。
课程的作用: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2。
后续(相关)课程:《审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二)课程基本理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全面树立现代财务管理岗位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们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业务模块化管理,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业务模块化管理,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In order to achieve business modular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at responsibilities are assigned to individuals,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a clear structure based on specializ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By segmenting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a business into modules, each module can be managed by specific individuals or teams who have expertise in that particular area. This approach allows for better focus,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accountability.为了实现业务模块化管理,并确保责任分配到个人,需要建立基于专业化和责任制的清晰结构。
通过将业务的不同方面划分为模块,可以由特定的个人或团队来负责管理每个模块,这些人员通常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更好的聚焦、提高效率,并改善责任追溯。
Modular management involves breaking down complex tasks or projects into smaller, more manageable modules. Each module represents a specific function or process within theoverall business operation. For example, in a manufacturingcompany, modules could include production plan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and sales. By establishing clear boundaries between modules and assigning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for each module, it becomes easier to monitor progress and ensure accountability.模块化管理涉及将复杂的任务或项目拆分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模块。
管理学 管理决策 (5.3)--模块五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区别?程序化决策是针对例行的、重复出现的活动而言,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这类决策又称为一次性决策、非定型化决策或非常规决策。
2、确定性决策满足的条件?满足下述条件为确定性决策。
(1)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明确。
(2)决策者面对的自然状态(即客观环境条件)完全确定,任何一个条件都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
(3)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
(4)每一个备择方案的效用值都能够被准确地计算出来。
3、决策的类型有哪些?(1)按照决策科学程度分类: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
(2)按照处理问题类型分类: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按照决策面临环境分类: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不确定决策。
(4)按照决策过程分类: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按照决策主体分类: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4、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l)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这一问题同其他问题相区别,或至少同其他问题比较而言,是重要的。
(2)引导决策者作出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各种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
(3)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以供选择。
(4)决策者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每一决策方案进行评估,并预测出执行该方案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5)决策者将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一对比,并按优劣排出先后顺序。
(6)决策者正确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目的、价值或目标的那个方案。
15第十四章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教育学模块五——学生、教师与管理)

第十四章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概述(一)班级的概念及对功能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基本单位。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自“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此教学形式。
可见,班级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产生的,后来,班级的功能随着历史发展有所拓展,班级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
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②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③有利于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级的功能班级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和特点决定的。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这就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1、班级的社会化功能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的个体化功能在班级组织中,通过解决团体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及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履行团体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等,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①促进发展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及社会技能的发展。
②满足需求的功能。
班级组织既能满足归属的需求、亲和的需求和依存的需求等基本需求,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的途径。
③诊断功能。
学生置身于班级组织中时,其人格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模块五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3)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由各种操作按键、状态指示灯 构成,只完成基本功能操作。
(4)磁盘存储。机器人主要用存储机器人工作程序的外 围存储器来存储程序。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模块五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模块五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1 机器人控制系统概述 2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3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与位置控制 4 机器人的力控制 4 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
单元提要
本模块主要介绍机器人的 控制系统,内容包括机器人控 制系统的特点、机器人控制系 统的基本功能和控制方式、机 器人控制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与位置 控制、机器人控制的示教方式、 关节运动的指令生成、控制软 件与机器人示教实例、 MOTOMAN UP6 机 器 人 控 制 系统。
三、机器人的控制方式
3. 速度控制方式
三、机器人的控制方式
4. 力(力矩)控制方式
在进行抓放操作、去毛刺、研磨和组装等 作业时,除了要求准确定位之外,还要求使用特 定的力或力矩传感器对末端执行器施加在对象上 的力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原理与位置伺服 控制原理基本相同,但输入量和输出量不是位置 信号,而是力(力矩)信号,因此系统中必须有 力(力矩)传感器。
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3)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系统刚性好。除直角坐标机器 人外,机器人关节上的位置检测元件不能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而 应安装在各自的驱动轴上,构成位置半闭环系统。但机器人的重复 定位精度较高,一般为±0.1 mm。此外,由于机器人运行时要求 运动平稳,不受外力干扰,为此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刚性。
管理学 管理决策 (5.2)--模块五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
1、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重复处理它们。
在一般组织中,约有 80%的决策可以成为程序化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则是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这类决策又称为一次性决策、非定型化决策或非常规决策,处理这类问题没有灵丹妙药,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是一种例外问题;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它是把所要预测的问题和必要的资料用信函的形式向专家们提出,得到答复后,把各种意见经过综合、整理和反馈,如此反复多次,直到预测的问题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的一种预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 正 常 股 利 加 额 外 股 利 政 策
2010-10-29
• 金额(元)
• •
每股利润 每股股利
模块五:利润管理 23
2010-10-29
剩 余 股 利 政 策
• 举例:假定某公司2006年度提取了公积金、 举例:假定某公司 年度提取了公积金、 年度提取了公积金 公益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1000万元,2007 万元, 公益金后的税后净利润为 万元 年度投资计划所需资金支出总额为1200万 年度投资计划所需资金支出总额为 万 元,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 60%,债务资本占 ,债务资本占40%。 。 按照最佳资本结构的要求, 按照最佳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 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为: 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为:1200×60%=720 × = 万元) (万元) 公司当年全部可用于分配股利的盈余为 1000万元,可以满足上述投资方案所需的 万元, 万元 权益资本数额并有剩余, 权益资本数额并有剩余,剩余部分再作为 股利发放。当年发放的股利额为: 股利发放。当年发放的股利额为: 24 1000-720=280(万元) 模块五:利润管理 = (万元)
模块五:利润管理
2010-10-29
8
小组讨论:
将鸡整只出售和分块出售的区别 在市场上有一个卖鸡的人,把鸡杀干净了整只出售。 但是天气太热,买鸡的人不多,即使有来问的,也 大多希望能买半只鸡,怕买多了吃不了坏掉。于是 这个人便把鸡切成四块出售。 如果把整只鸡看成是整个公司,把鸡块看成是公司 的股东,那么你赞成股利支付与否和股东相关还是 无关? ——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销售毛利率 经营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7
模块五:利润管理
重点) 二、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程序 (重点 重点
(1)计算可供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本期实现净利润+(-)加年初 未分配利润(减年初未弥补亏损) (2)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10%) (3)计提公益金(5%-10%) 为什么(4)和 (6 )之间要 (4)支付优先股股利 插入(5)这个 (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步骤呢? (6)支付普通股股利
1 2 3 4 5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22 632.50 20 481.94 17 334.87 16 115.35 15 837.19
0.63 0.57 0.48 0.45 0.57
2010-10-2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块五:利润管理
15
案例讨论:
董 事 长 王 文 京
2010-10-29
• 用友软件(600588)股份有 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 的高科技企业。2001年5月 18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交 所上市。公司股本总额1亿元, 每股面值1元,其中流通股 2500万股。2001年每股收益 0.704元。公司股东大会于 2002年4月30日通过2001年 分红方案,即每10股派6元现 金股利。股利发放日为5月28 日。流通股股东的反映:分 配方案对大股东有利,对小 股东不利。希望派现与送股 并存。 • 为什么小股东不满足于派现 呢?为什么政府提倡现金分 红?
模块五:利润管理 25
固 定 或 稳 定 增 长 股 利 政 策
2010-10-29
• 金额(元)
•
每股利润
• • • • 间
模块五:利润管理
每股股利 时
26
固 定 股 利 支 付 率 政 策
本政策的要点: 本政策的要点: 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利的比例, 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利的比例, 长期按此比例支付股利; 长期按此比例支付股利;股利的发放 额随公司经营的好坏而波动。 额随公司经营的好坏而波动。 图示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能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地结合起来; 能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地结合起来; 股利支付额不稳定, 股利支付额不稳定,容易给人造成公 司发展不稳定的感觉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20
一 、 影 响 股 利 政 策 的 因 素
(一)法律因素 出于资本充足的法律规定,公司应该少分股利。 (二)契约限制 如果公司的债务契约中规定公司的已获利息倍数, 则未达到此倍数不得分股利。 (三)资产的流动性 公司资产流动性弱,则须少发(现金)股利。 (四)利润的稳定性 公司每期的利润不稳定,则须少发股利。 (五)筹资能力 新创建的、小公司等,筹资能力弱,须少发股利。 (六)公司控制权 为了防止发行新股而使股权稀释,应少发股利。 (七)投资机会 为了配合好的投资机会,可少发股利。 (八)资本成本的比较 考虑到内部筹资(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低,可少发股利。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8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 1、 、 1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2 、股利政策的种类、特点和优缺点 股利政策的种类、 难点】 【难点】 1、剩余股利政策的具体运用 、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9
案例讨论:
• 五粮液分配预案——股利政策对股东的影响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4
自由讨论: 自由讨论:
赵孟頫夫人的《我侬词》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萌发过娶妾的念头。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萌发过娶妾的念头。结法 妻子管夫人作了一首词: 妻子管夫人作了一首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 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 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想想看,在现代企业中, 想想看,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和被投资企业以及投 资者相互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资者相互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启 发了吗? 发了吗?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股东和公司的关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股东和公司的关系
模块五:利润管理 12
2010-10-29
三、 股利支付程序
• • • • 股利宣告日 股权登记日 除息日、 除息日、除权日 股利发放日
除息日 股权登记日 股利发放日
股利宣告日
2005.11.15 2005.12.11 2005.12.15
2006.1.2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3
案例训练:
掌握利润的构成和管理要求、 掌握利润的构成和管理要求、 利润的分配原则和分配程序、 利润的分配原则和分配程序、理 解不同股利支付方式的特点。 解不同股利支付方式的特点。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 1、 、 1、税后利润分配程序 、 2、 2、各种股利发放形式的优缺点 难点】 【难点】 1 、对不同的股利理论的理解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9
一、股利理论 • 股利无关论
代表人物:莫迪格莱尼、米勒 主要观点:
股利政策不影响企业价值 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分配 企业价值由资产的盈利能力决定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0
•股利相关论
在手之鸟理论 代表人物:戈登、林特纳
在投资者眼中,现金股利的风险比资本利益的 风险小得多,股利收入比资本利得更加稳定可靠.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信息传播理论
股利向投资者传播公司收益状况的信息.财务报告 可能有假,但股利的发放是以实际盈利能力为基础的, 是难以作假的.
税差理论
股利适用税率高于长期资本利得适用税率,从 避税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更愿意企业多留少派.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1
二、股利支付方式
• • • • •
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送股、配股) 股票股利(送股、配股) 财产股利 负债股利 股票回购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4
案例训练:
请根据下表分析该公司所采用的主要股利支付方式是什么? 请根据下表分析该公司所采用的主要股利支付方式是什么? 佛山照明历年净利润、每股收益及分红配股方案表
序号 年份 净利润(万元 净利润 万元) 万元 每股收 益(元) 元 分配方案(每 股 分配方案 每10股) 送红股 (股) 股 0 0 0 0 0 转增股 (股) 股 0 0 0 0 1 派现金 (元) 元 4.6 4.2 4 3.8 3.5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5
案例讨论: 中 五
小 股 东 分 用 脚 预 行 使 投 票 权 满
模块五:利润管理 6 2010-10-29
粮 液 配 案 引 起 不
一、利润的构成和管理要求
想一想: 下列部门最希望了解的是哪个层次的利润率? 进货与制造部门 销售部门 财务经理 股东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21
2010-10-29
二、常用的股利政策类型
• 剩余股利政策 •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 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22
剩 余 股 利 政 策
• 本政策的要点: 本政策的要点: 盈余先满足投资需要, 盈余先满足投资需要,如有剩余才向股东 发放股利 • 步骤 • 举例 • 采用理由: 采用理由: 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 本成本最低。 本成本最低。
利润分配管理
第一讲 第二讲 利润分配和股利支付方式 股利政策
2010-10-29
模块五:利润管理
1
利润分配管理
第一讲 利润分配和股利支付方式
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