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二)(3)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什么是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1: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3: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方言7、粤方言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音节整齐简洁2、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第二章语音一、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人类说话的声音,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只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1、音高:音强:音长:音长音色:(二)、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1、呼吸器官2、喉头和声带(嗓子)3、咽腔、鼻腔和口腔。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二、语音单位:1、音素 2、音节 3、声母、韵母、声调 4、音位(一)、音素-----辅音、元音(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五)(2)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
(五)(2)
修辞格是带有规律性的特殊的修辞格式。
修辞格与一般的词语、句式选择不同的是,它总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格式来表达特定的修辞意义。
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常用的16种修辞格,它们是:比喻、比拟、拈连、摹绘、反复、夸张、衬托、对比、对偶、排比、双关、借代、反语、仿词、析词、婉曲。
首先我们要了解、识记每一种修辞格的特点。
其次是要学会结合具体文意对修辞效果作具体、深入的分析。
从修辞格的表达作用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加强语势、增强形象。
凝聚语义、增添情趣等四大类。
加强语势类主要包括排比、层递、顶真等修辞格。
这一类辞格主要通过加强语势,造成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或连绵不断、回环往复的语势来增强表达效果。
增强形象类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绘等修辞格。
这一类辞格主要通过增强对人和事物的描写作用,把人和事描述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突出语意,来增强表达效果。
凝聚语义类主要包括对偶、反复、衬托等修辞格。
这一类辞格主要通过能使语义凝聚到某一方面,使之突出,得到强调,来增强表达效果。
增添情趣类主要包括拈连、仿词、析词、双关、反语、婉曲等修辞格。
这一类辞格主要通过把话说得不同凡响,使人耳目一新,来增添话语的情趣,增强表达效果。
我们在分析修辞手法时,可以通过这四个方面去细致体会。
另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不管是连用、兼用,还是揉合在一起用,都要一一指明辞格;二是要学会结合具体的文意做具体、深入的分析,切忌说空话。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1)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而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音节:音节是听觉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有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
汉语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3)变调:普通话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了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就叫变调。
(4)汉字造字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
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5)词类: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
现在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区别词、语气词等十四类。
(6)短语: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
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简单短语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短语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可能很多)的词,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
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从结构上划分短语指的是,根据短语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划分短语,可以分为16种结构类型。
从功能上划分短语指的是,根据短语在句中的成分和作用来划分短语。
(7)句类: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类别。
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种。
(8)辞格:所有的“修辞方式”“修辞方法”都称作“修辞格”,也称“辞格”。
(9)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详解( 语言文字运用)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详解(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1:字音1.习惯误读字如“符(fú)合”的“符”常被错读“fǔ”,“装载(zài)”的“载”常被错读成“zǎi”,“粗犷(guǎng)”的“犷”常被错读成“kuàng”。
避错方法:换词识别。
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符合”也读“fú”。
谐音记忆。
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
根据声旁来确定。
比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2.多音误读字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
避错方法:(1)依据词性辨别。
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
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2)根据字义判断。
如“强”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
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3.形近误读字包括偏旁误读和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误读。
避错方法:避免”秀才认字念半边”的谬误。
分出字与字之间细微的差别,准确识记。
如“涎(xián)字,不能读作yán,也不能读作“dàn”。
4.方言误读字可比较本地方言发音与普通话的区别,归类识记。
如有的地区把“un”读作“ong”,就可把带“un”的字(如“存”“纯”“蹲”“轮”“鲧”等)归为一类,特别识记。
知识点2:成语运用1.辨析方法(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例:三人成虎、文不加点、身无长物、万人空巷。
(2)辨色彩,切忌褒贬误用。
例:好为人师、推波助澜、舞文弄墨、一团和气。
(3)辨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例:青梅竹马、巧夺天工、含英咀华、石破天惊。
(4)辨句意,切忌不合语境。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三)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
(三)
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
(一)什么是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二)单纯词的种类
1、单音节词: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
如:人、手、口、刀
2、多音节词:由多音节语素构成,组成多音节词的每一个字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合起来才有意义。
①联绵词:螳螂、蝙蝠、仿佛、蟋蟀、玲珑
②音译词(外来词):英特尔、摩托、雷达
③拟声词:哗啦、淙淙、噼里啪啦
④叠音词:依依、缓缓、徐徐、姥姥
二、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
合成词的每一个语素都表示意义。
(一)合成词的作用:
1、指义明确
如:(1)道,是多义词,如果加上一个字如“道德”“道路”“道理”“道观”所指意义就更明确了。
(2)易,也是多义词,加上一个字如“容易”“交易”“易帜”指义就明确了。
2、念说顺口
汉语宜用偶数来结合,所以有些单音节词,因为要凑成偶数,往往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或相反的字。
如:睡眠、行走、道路、动静、开关
(二)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1、并列式
①两个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语素平列在一起构成的词。
如:牙齿、生产、战斗、丰富、美丽
——这些词大都保持着语素原来的意义,但也有例外。
如:看——看见,走——奔走,意义就不大一样。
00535现代汉语(2015年整理完整笔记)

00535现代汉语(2015年整理完整笔记)《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汉语方言大体分为官话区(北方方言)和非官话区两类。
非官话方言包括吴语(苏杭沪)、粤语(广东广西)、湘语(湖南)、闽语(福建)、赣语(江西)、客家话(江西福建等)。
(单选必出项★)(有时给出城市名称如“南京、成都、昆明”选择北方方言;“长沙、南昌”选择非官话方言)官话区: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2)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单选★)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根据语言的语用意图与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哪几类?1、竞争类。
竞争类的言语行为指的是语言的语用意图与社会目标相互竞争的那一类言语行为,具体如命令2、和谐类。
和谐类的言语行为指的是在言语活动中,听话的一方是受益者的那一类言语行为。
3、合作类。
指的是以交换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那一类语言活动。
4、冲突类。
指的是语用意图与社会目标互相冲突的那一类言语行为。
试述语法的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1、抽象性2、层次性3、稳定性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方言。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独体字:是指无法分离出两个部件的汉字,例如:十,刀,大,女等文艺语体:又称艺术语体,它适用于形象地再现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言语形式的综合体,其主要特点是言语表达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多样性和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双关:双关是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个方面,它主要是利用词语的多义,语音的相同(相近)或语境的相似构成的,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词的理性义:指词义中与概念有关的、反映现实现象的意义,又叫概念意义,逻辑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内容,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意义,也是词典释义中最重视的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讲解概要

现代汉语知识概要(一)音素、音位及音节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其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典范。
语音,语言的声音,我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音标是记录语音音素的符号,所以现在一般把音标叫音素。
每一种语言中的音素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种语言中,方言的音素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英语音素、汉语音素、粤语音素。
英语辅音和元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
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
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英语音素。
英语国际音标共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
英语字母共有26个,其中有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20个、半元音字母1个。
)汉语音素包括10个元音,22个辅音,总共有32个。
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五个音素。
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析成“p,u,t,o,ng,h,u,a ”八个音素。
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普通话里有:(1)10个元音音位:a 、o 、e 、ê、i 、u 、ü、-i 、-i 、er(2)22个辅音音位:b 、p 、m 、f 、d 、t 、n 、l 、g 、k 、h 、ng 、j 、q 、x 、zh 、ch 、sh 、r 、z 、c 、s (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
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
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三)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三)-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文言文中词类的理解★★★文言文的阅读,重点应放在理解上。
但全部理解的前提之一是能够理解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实词理解包括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的理解,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事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
考查名词、形容词时,对两类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这就需要考生做好几项准备工作:一是注重积累。
高度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加强文言文课文的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注意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具体方法包括: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中“贾祸”的含义并不是消除祸患。
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
“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
(二)(3)
词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整个词来说,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在词典里表现为义项的增加或减少;二是就词的某一个义项来说,其理性意义的变化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其感性意义的变化有扬升和贬降两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指的是词义的限定性因素减少,词的指称对象的范围从小到大。
词义的缩小,指的是词义的限定性因素增多,词的指称对象的范围从大到小。
词义的转移,指的是词义的关键因素改变了,词的指称对象全然不同了。
词义的扬升指词义由原先表示中性意义或贬义转变为表示褒义。
词义的贬降指词义由原先表示中性意义或褒义转变为表示贬义。
多义词的若干个义项之间有一个是基本义,其他是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代义。
所谓基本义指的是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当人们遇到这个词时不需要具体语境首先就能想到的意义。
引申义指的是没有通过比喻、借代等途径,由联想作用而产生的词义。
比喻义是词或短语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词义。
比喻义产生的根据是相似性联想。
借代义是词或短语的借代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意义。
借代义产生的根据是相关性联想。
要注意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同音词按照词形分为同音异形词和同音同形词两类。
同音异形词由于书写形式不同,所以很容易与多义词分开。
同音词中的同音同形词和多义词的区别在于词所代表的意义现时是否有联系。
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一词多义,是多义词。
现时意义毫无联系的,虽然词形相同,但不是一个词,它们是同形同音词。
词汇由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构成。
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构成基础,具有稳定性、普遍性、能产性等特征。
一般词汇包括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业词和熟语。
新造词指的是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新创造出来的词,它所指的对象是新的,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形式也是新的。
古语词就是从古代文献中流传下来的词语,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类。
方言词在这里不是指只通行于某一方言区域、为该方言所特有的词语,而是指那些已经被吸收进普通话词汇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一部分的词语。
称之为方言词,仅仅是说明这些词语的来源。
外来词也叫音译词、借词,是指从外民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吸收来的词。
专业词指的是各种学科、各种行业的专门用语。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
成语是长期可用的、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的固定短语。
成语的习用性表现为世代相传、流传久远。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指
的是大多数成语的意义并非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高度概括的整体意义。
成语的结构及构成成分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换用、增减成分或颠倒词序。
成语的构造比单词复杂,涵义也远比单词丰富,可是成语在句子中的功能与单词的功能相同,都充当造句单位。
词汇的规范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新造词语的规范;②古语词的规范;③方言词的规范;
④外来词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