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课时课件

二、尿液的排出
⑴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 (2)尿液的排出: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排尿的意义
1、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课堂小结
一、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形成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二、尿液的排出 排尿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 胞,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肾小球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葡萄糖,请你 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肾小管
血尿和蛋白尿
含有红细胞的尿叫血尿,含有蛋白质的尿叫蛋白尿。正常 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肾小囊 腔,所以正常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当一个人患急 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导致红细胞 和蛋白质进入尿液。这样,患者不仅尿量增加,而且出现血尿 和蛋白尿,同时还伴有发烧、水肿等症状。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0.03 0.004 0.9
尿液的主要成份(克/100毫升)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95
0
0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1.8
0.05
1.1
血浆
原尿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毛细血管
尿液
尿液形成示意图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 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 水、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尿液形成的过程》课件

《尿液形成的过程》PPT课件
# 尿液形成的过程 ## 概述 - 什么是尿液? - 尿液的作用是什么?
尿液形成的过程
1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的结构和滤过膜的组成。
肾小管重吸收
2
肾小管的结构和重吸收的机制和物质。
3
运送尿液至膀胱
尿管的结构、运送过程和膀胱的解剖结构。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是尿液形成的关键结构之一,由滤过膜完成滤过过程。
尿液常规检查
包括尿液外观、pH值、比重、蛋 白质、糖等指标。
尿液尿酸检查
用于检测尿酸水平,辅助痛风的 诊断。
尿蛋白检查
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蛋 白质。
结语
尿液形成的过程对于保护肾脏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 尿液形成的重要性
尿液形成是维持体内稳态和排毒的重要过程。
2 更好的保护肾脏的方法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度的运动以及均衡的饮食等。
肾小球的结构
肾小球由血管束和鳞状上皮细胞构 成。
滤过膜的组成
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 膜和肾小球囊腔内皮细胞构成。
滤过的过程
滤过是从血液中将水、溶质和小分 子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腔的过 程。
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是尿液形成的关键结构之一,负责重吸收有用物质并排除废物。
肾小管的结构
肾小管由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组成。
重吸收的机制
重吸收通过不同的转运蛋白和腺苷 三磷酸酶进行。
重吸收的物质
重吸收包括水、葡萄糖、氨基酸和 钠等有用物质。
运送尿液至膀胱
尿液经尿管运送至膀胱,等待排出体外。
尿管的结构
尿管由输尿管壁和内膜组成。起到 将尿液从肾脏运送至膀胱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PPT课件

3.下图中为肾小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2]是_,[4]是_, 里面都流着_血。 (2)图中[3]叫_,由_组成,它的外面包着_,其 腔与[]_相通。
•
A.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出入肾脏的部位 B.肾动脉、输尿管出入肾脏的部位 C.肾动脉、肾静脉出入肾脏的部位 D.肾静脉、输尿管出入肾脏的部位 2.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皮质 B.髓质 C.膀胱 D.肾单位 3.进出肾小球的血管依次是( ) A.小动脉、小动脉 C.小静脉、小静脉 B.小静脉、小动脉 D.动脉、小静脉
复习:
• 1.人体的代谢废物有哪些种类? • 2.请说出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出
第二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看图:请说出 人体肾脏的位 置
1.肾脏 位置:位于人体腹腔的 后壁 、脊柱两侧,左右 各一个。
活动:观察肾脏
1.肾脏的形状 2.观察出入肾脏的三根管 道,注意它们与肾脏的 连接部位 3.肾脏的结构分为几个部 分? 4.为什么皮质部的颜色比 髓质部深?
结构:分为皮质、髓质、肾 盂三部分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门:肾 脏中连接 肾静脉、 肾动脉和 输尿管的 部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泌尿系统 有什么了解?
肾脏:形成尿液 1.泌尿系统的 输尿管:输送尿液 组成及功能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脏的结构: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球 肾小体 分布 在皮 质
优质公开课教学课件精选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课件

水 无机盐
90
0.72
98
0.72
96
1.10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由于 原尿中的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
尿的排出
肾脏
输 尿 管
肾脏
膀胱 尿 道
体外
尿液的形成 是连续的,
但排出是间 歇的。
进出都是动脉
五、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尿液 原尿
血浆 血浆
C
C 血浆 原尿 尿液
巩固练习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成分分 蛋蛋白白质质 葡萄葡糖萄糖 尿素尿素
甲甲 8 8
00..11 0.030.03
乙乙 0.003
00..11 0.030.03
丙丙 0 0
00
2 1.80
尿水酸 0.09002 0.09802 0.9065
一部分水、
无机盐、
原尿
葡萄糖、 尿素
资料分析P74
• 讨论1: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 葡萄糖。排尿主要排出无机 盐和尿素,以及多余的水。
讨论2:
• 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 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 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 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讨论3
• 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 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慧眼识图
下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根据此图完 成下列各题。 1.图中[1]是_入__球_小_动__脉___ ,[2]是_出__球_小_动__脉_。 2.[3]是__肾_小__球__ ,它里面流的是__动__脉__血。 3.[4]是__肾_小_囊__,它里面的液体称为_原__尿___。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

初一生物《尿形成和排出》课件1. 尿的重要性和功能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主要排泄物,对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尿的主要功能包括:•排除代谢废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产物,排泄这些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平衡。
•清除过剩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调节体内离子平衡:尿液中含有各种离子,如钠、钾、氯等,通过调节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帮助维持体内离子平衡。
2. 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主要发生在肾脏中,经过以下几个步骤:2.1. 滤过在肾小球中,由于毛细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使得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溶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内形成初尿。
2.2. 重吸收初尿通过肾小管系统,经过肾小管壁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一部分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以保证体内重要物质的保留。
2.3. 分泌同时,肾小管壁也对一些废物和过剩物质进行分泌作用,将它们排泄到尿液中。
例如,肾小管能分泌尿酸、某些药物等。
2.4. 浓缩和稀释通过肾小管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将初尿进行浓缩和稀释,以调节尿液的浓度和体液的稳定。
3. 尿的排出过程在尿形成完成后,尿液通过以下路径排出体外:1.肾盂:尿液从肾小管汇聚到肾盂,形成肾盂尿。
2.尿输送管:肾盂尿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
3.膀胱:膀胱是容纳尿液的器官,尿液在膀胱中暂时储存。
4.尿道: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的调节尿的排出需要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主要有抗利尿素葡萄糖素(ADH)和醛固酮,它们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血液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当血液渗透压过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感受器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尿液的排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刺激膀胱收缩排尿。
5. 相关疾病与健康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中,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泸州医学院生理课件第8章 尿液的生成和排出(8学时)

靠近出球端或达不到平衡点
→滤过面积↑ →滤过率↑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方式
重吸收(reabsorption) 分泌(secretion) 被动转运:扩散、渗透、拖曳 方式 主动转运 跨细胞转运 途径 (transcellular pathway) 细胞旁转运 (paracellular pathway )
各段小管液渗透压的变化(图) 浓缩和稀释发生部位: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低渗尿 高渗尿 等渗尿 多尿 :>2.5L/24h 少尿:<400ml /24h 无尿:<100ml /24h
一、尿液的稀释
体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 ↓→ VP (vasopressin血管
升压素)释放↓ → 远曲小
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 低渗尿,尿量↑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 >20L/24h 低渗尿
1.掌握:排泄的概念和途径,原尿生成的过程及影 响因素,重吸收的主要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l-、水、HCO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泌尿功 能的调节。 2.熟悉: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K+、Fe2+、Ca2+和氨基酸的重吸收,肾小管和 集合管的分泌,尿的浓缩和稀释,尿的排放。
二、尿液的浓缩
体内失水→血浆晶 体渗透压↑→ VP释 放↑→ 远曲小管集
合管对水通透性↑
→高渗尿,尿量↓
尿浓缩的必 备条件:髓 质的高渗透
浓度梯度
(一)逆流交换与逆流倍增作用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原理
表8-1 兔肾小管不同部分的通透性
动物生理学泌尿PPT课件

远曲小管、集合管(15%左右)。
近曲小管:伴随Na+等重吸收形成的渗透压
机制:
梯度而被动转运(即溶剂拖拽)
远曲小管,集合管:依赖抗利尿激素(ADH)
泌尿生理
5.K+的重吸收
部位: 大部分在近端小管 肾小球滤过的钾离子,67%左右在近曲 小管被重吸收入血,而尿中的钾离子 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而来。
(三)球-管平衡
近球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随肾小球滤 过率的变动而变化。滤过率增大,滤液中水、钠增多,重吸收随 之增加;反之亦然。
泌尿生理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概念:物质从肾小管液转 运至血液中的过程。特点 是重吸收量大,具有选择 性。 (一)重吸收方式
(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一)重吸收方式和途径
被动重吸收 顺着电化学梯度将小管液中的水和 溶质转运到组织间液的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Na+泵、H+泵、Ca2+
主动重吸收
一、泌尿肾生脏理 的功能解剖特征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nephron):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其相连 的肾小管构成,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数目: 人170-240万个、牛800万个、猪220万个、 狗80万个、猫40万个、鸡80万个
集合管(collecting duct):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肾单位的构成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肾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小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管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尿的生成与排放》PPT课件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
意义: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恒定。
(三) 肾血流的神经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 E 和NE 血管紧张素 II
肾血管收缩 ↓
肾血流量↓
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 以维持泌尿功能;
应急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肾血流量减少,
以 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第二节
重吸收量 重吸收率保持恒定
渗透性利尿时可打破球-管平衡
二. 神经-体液调节
(一) 肾交感神经
(1)促进入球小动脉收缩 GFR (2)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3)促进近端小管与髓袢对 NaCl 和水分
的重吸收
(二)抗利尿激素(ADH)
1. 来源 :
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与释放,经下丘脑垂体
束,贮存于神经垂体.
2.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功能
3.致密斑: Na+ 感受器
四、肾脏的血液供应
(一).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 :
1200 ml/min 20-25%心输出量。
分布不均 :
大部分分布于皮质 (94% )
两次毛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低----利于滤过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压高----利重吸收
2. ADH的作用:
1)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 收增多。
2) 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的重吸收及内髓集合管 对尿素的通透性。
3) 促进血管收缩。
4. ADH 分泌的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
(2) BP↓
例:大量出汗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视上核和室旁核 ADH
压力感受器(-)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我思我进步1
血液
肾小球
肾单位 肾小囊
尿的形成 和排出
肾脏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肾小管
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 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的正常生 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 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 原因?
。
(2)图中③⑥⑦共同构成了
。
(3)图中②是
管内流动的
是
,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
通的血管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
内流________血;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
[ ]__________,内流_________血。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壁 肾 小
肾小囊腔 囊
1、血液在肾单位里 是怎样流动的?
2、血液在肾单位里经过了 几次小动脉?几套毛细血管?
3、肾单位中的气体交换是 在肾小球还是在肾小管外的 毛细血管?
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
动脉 (动脉血) 入球小动脉 (动脉血)
肾小球 (动脉血) 出球小动脉 (动脉血)
哪些废物?
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
废 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 泄。 物 粪便 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呼吸(排出二氧化碳、水)
排泄的途径 排汗(无机盐、水、尿素)
排尿(尿素、水、无机盐)
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脏的形态
2、肾脏的结 构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3、尿的形成(包括的两个过程)
4、尿的排出
位置:位于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肾小球的滤过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管重吸收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形成尿
(水、无机盐、尿素、氨)
1、某人近日经常出现口渴的现象,尿量也比正
常情况增加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C)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静脉 (静脉血)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 和紧贴 着它的 肾小囊 壁起滤 过作用
大分
血
子蛋
细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白质
胞
• 一部分水
• 无机盐
• 葡萄糖
• 尿素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全部葡萄糖 形
大 部
成
分尿
水
液
部分无机盐
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汗腺
分泌
皮肤 功能
皮脂腺
感受 刺激
真皮 感觉神经末梢
调节 血管 体温 汗腺
再生 功能
生发层
血管
高温
汗腺
高 温
低温 低 温
汗液的组成:
来自 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于血 液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汗腺周围的 水、无机盐、尿素等
毛细血管网 进
入
形成汗液
汗 腺
拓
外 界
食
展物
提
体
内
消化 c 系统
Da
A
b
食物残渣
结合本章复习目标,仔细回顾本 节课所复习内容,试一试,看 能否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考点一、排泄的概念
1、(2008,宜兴)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人的排泄产物的是( )
A 尿液 B 粪便 C 汗液 D 呼出的二氧化碳
考点二、肾脏的结构
右图是肾小体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③
和⑥
共同
构成
血浆 8
0.1 0.03 0.004 0.9
原尿 0 尿液 0
0.1 0.03 0.004 0.9
0
1.8
0.05
1.1
(1)原尿与血浆相比,少了 大分子蛋白质,这 是由于 血浆中的 大分子蛋白质被肾小球滤过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 蛋白 葡萄糖 左右各
一
外形:肾的外形似蚕豆,呈 红褐色
肾的宏观结构
肾动脉 5 肾静脉 6 输尿管 4
1 皮质
2 髓质 3 肾盂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分布在皮质
肾小囊
肾小管 :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入球 小动 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
小
肾小囊壁
体
肾小囊
肾小囊腔
肾小管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分质 糖
盐
血8 浆
0.1 0.03 0.004 0.9
原0 尿
0.1 0.03 0.004 0.9
(3)乙的尿尿素0为0.030,丙的1.为8 1.8。0.0这5是由1于.1 原尿中的水 液 大部分水被重吸收,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因此尿素
浓度高
尿是不断产生的,而排尿 却是间歇的,为什么呢?
尿液的排出: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肾小体
2、与流人肾的血液相比,从肾流出的血液所 含成分的主要特点是( C)
A 葡萄糖大量减少 B 二氧化碳大大减少 C 尿 素尿酸明显减少D 含氧量没发生变化
3、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 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 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 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
2、区分血尿、蛋白尿、糖尿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皮肤的结构
2、皮肤的功能 3、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角质层
表皮
生发层
皮 肤
真皮
汗腺
附属物 皮脂腺 毛发 指(趾)甲
保护
角质层 黑色素 真皮
排泄
尿酸
无机 盐
血8 浆
0.1 0.03 0.004 0.9
原0 尿
0.1 0.03 0.004 0.9
尿0 液
0 1.8 0.05 1.1
(2)尿液与原尿相比,少了 葡萄糖 ,这是由于原尿中的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 蛋白 葡萄 尿素 尿酸 无机
B
外
界 空 a
b气 尿
d 液
升
d bc a 组织细胞
汗
C
d 液
上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与部分器官系统间的关系,
其中a、b、c、d表示相关的物质,请分析回答: (1)图中物质a通过( A )呼—吸—系统——系统从外界进入人体,再 经过( D )—循—环系—统——系统运输到每一个组织细胞。 (2)通过上述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d主要通过( B )泌—尿—系统—— ——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通过C——皮—肤 ——排出体外。 (3)人体的排泄主要有那几条途径?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热点问题
1、结合肾脏模式图考察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 组成
2、解读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分析尿液的形成过 程以及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
3、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肾病(肾炎、血尿、 蛋白尿等),考察肾脏病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4、认识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理解汗液的形成和 排出
生活感悟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