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进展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呵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呵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呵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负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和氧气的输送。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呵护呼吸健康,科学家们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进展。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呵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1.病因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许多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例如,吸烟被认为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空气污染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关。

这些研究的结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发现某些呼吸系统疾病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光学断层扫描等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应用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3.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改进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针对哮喘的治疗药物经过不断地改进和调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此外,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也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呵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1.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呵护呼吸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戒烟是关键,吸烟是导致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多通风,避免污染物的长期暴露也是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手段。

2.注意环境卫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对呼吸系统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我们应该注意环境卫生,减少空气污染源的排放。

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空气质量指数和天气预报,避免在污染程度较高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户外活动。

临床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癌等。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取得的一些新进展。

一、呼吸道感染的精准诊断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多样化,包括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及呼吸道标本培养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诊断时间长、误诊率高的缺点。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病毒核酸检测和细菌感染标记物检测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更加精准。

例如,通过PCR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病原体,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

二、COPD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去,COP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在疾病晚期才能作出准确诊断,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

近年来,COPD的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肺功能指标、炎症标记物及基因检测等综合评估,可早期发现COPD的危险因素和易感性人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此外,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基因型等个体化信息,定制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三、哮喘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的气流受限特点。

早期哮喘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发作及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基于过去主要依靠症状判断的诊断方法,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近年来,哮喘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受到广泛关注。

炎症标志物、肺功能测试、过敏原和特定免疫球蛋白E等检测项目的引入,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哮喘,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表型等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导致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

呼吸内科工作年终总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呼吸内科工作年终总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呼吸内科工作年终总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呼吸内科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的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进展。

本文将针对呼吸内科工作的年度总结,主要讨论这些新的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一、疾病诊断的新进展1. 呼吸系统感染的快速诊断技术传统的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新的快速诊断技术则能够显著缩短诊断时间。

例如,PCR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帮助医生迅速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耐药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案。

2. 基因突变的筛查技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和囊性纤维化等,常常伴随特定的基因突变。

新的筛查技术可以检测这些基因突变,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例如,肺癌的EGFR基因突变筛查可以指导医生选择适宜的靶向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近年来,一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并且能够评估疾病的预后情况。

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呼吸内科的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疾病治疗的新进展1. 全球共识治疗方案的制定针对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阻肺等,国际上已经制定了全球共识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方案基于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结果,经过多个专家的共同讨论和审定,提供了针对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的疾病的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参考。

2. 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新的药物不断地被研发并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例如,针对肺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和针对慢阻肺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等,不仅显著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个体化治疗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了呼吸内科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手段,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呼吸内科研究热点与新进展讲解

呼吸内科研究热点与新进展讲解

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患病率与死亡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 范围内的高发病和死亡原因,尤其在 吸烟人群中更为突出。
危险因素
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 包括职业暴露、室内空气污染、遗传 因素等。
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气道炎症
01
COPD患者气道内存在持续的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介
治疗策略
针对COPD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如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非药物治 疗(如肺康复和氧疗)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03
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气道炎症
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发病机制是气道慢性炎症,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 介质。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肿瘤特征等,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进展
免疫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 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3
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
建立科学的预后评估体系,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情况。
06
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01
02
03
04
05
慢阻肺研究
哮喘研究
肺癌研究
急性呼吸窘迫综 呼吸介入治疗研
合征(A…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 呼吸系统疾病,目前的研 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慢阻肺 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 个体化治疗等方面。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性疾病,目前的研究热点 主要集中在哮喘的遗传学 机制、免疫调节治疗等方 面。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的新进展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的新进展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的新进展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呼吸系统也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如哮喘、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更好地诊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的新进展。

一、哮喘的诊疗新进展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气喘、喘息、胸闷和咳嗽。

目前,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检和肺功能检查。

近年来,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诊断方法。

比如,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或唾液中的特定基因表达谱,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哮喘及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在治疗方面,哮喘的传统疗法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然而,这些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局限性。

近年来,针对哮喘的新药物不断涌现。

例如,生物制剂奥克布替尼可以选择性地靶向IgE抗体,从而减少气管痉挛和气道炎症反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口服药和吸入剂等,也正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

二、肺结核的诊疗新进展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

目前,肺结核的诊断主要是通过X线胸透和结核杆菌培养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为了更准确地诊断肺结核,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

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结核诊断试剂(如“纳米金免疫层析法”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所提高,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诊断肺结核。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抗肺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等,它们的治疗效果和耐药性都有所提高,为肺结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新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由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气短等。

目前,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据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2024年呼吸道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呼吸道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呼吸道疾病最新研究进展引言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影响 millions of people 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呼吸道疾病的理解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概述2024年呼吸道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涉及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病因研究1. 病毒感染:2024年的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SARS-CoV-2等在传播和变异方面仍具有较高的活性。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了多种新的病毒变种,并对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2. 细菌感染:研究人员发现,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现有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

这要求医生在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时,需更加谨慎地选择抗生素。

诊断技术1. 分子诊断:2024年的研究显示,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帮助医生明确病因。

2. 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生物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治疗策略1. 抗病毒治疗:针对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的研究显示,一些新型抗病毒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如针对SARS-CoV-2的口服抗病毒药物。

2. 免疫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针对特定免疫细胞的靶向治疗,如针对T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如肺癌、哮喘等具有显著疗效。

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2024年的研究表明,疫苗接种是预防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疫苗,以应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和细菌。

2. 防护措施:针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仍然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结语2024年的呼吸道疾病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从病因、诊断、治疗到预防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应对呼吸道疾病的策略。

2024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策略

2024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策略

2024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策略前言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重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我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水平,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2024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策略。

一、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概述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儿童期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感冒、肺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受阻、智力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加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4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策略1. 强化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2024年的新策略中,我们应加强疫苗接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特别是针对肺炎球菌、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疫苗。

2. 改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新策略应强调改善儿童生活环境,包括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加强户外活动等。

3. 推广科学喂养和营养干预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新策略应提倡科学喂养和营养干预,加强对儿童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

4. 发展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对于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新策略应重视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5. 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疾病监测和预警是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

新策略应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能力。

三、结语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呼吸道疾病的基础科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呼吸道疾病的基础科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临床研究
诊断技术研究
开发新的诊断技术,提高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准 确性和时效性。
治疗策略研究
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吸道感染,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
预防策略研究
探讨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策略,如疫苗接种、生活习惯改变等。
03
呼吸道疾病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或替换导致呼吸道疾病的缺陷基 因,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与影响
学术成果丰硕
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呼吸 道疾病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 产生和传播,为全球呼吸道 疾病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
方案和预防措施。
技术水平提高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 在呼吸道疾病研究领域的技 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推动了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和发
展。
全球健康水平提升
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全球 呼吸道疾病防控和治疗水平 的提高,为全球健康水平的 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呼吸道疾病的基础科学研究现状
病原学研究
呼吸道病毒研究
针对常见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的 研究,包括病毒的基因组学、蛋 白质组学、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 等方面。
细菌感染研究
针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如肺 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的研 究,包括细菌的致病机制、耐药 机制等方面。
真菌感染研究
针对引起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真菌 如曲霉菌、念珠菌等的研究,包 括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 等方面。
免疫学研究
01
固有免疫研究
探讨呼吸道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 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呼吸道感 染中的作用及机制。
02
适应性免疫研究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进展李琦,陈萍,陈良安,施毅,李强,王长征 [摘要]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方法 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相关论文、综述和会议资料,分析主要新进展。

结果 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此共识突出了抗炎治疗的重要地位,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减缓COPD自然进程、揭示不同表型哮喘的相关机制及难治性哮喘的有效防治。

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重症、复杂的肺部感染已引起关注,多重耐药菌感染(MDR)的诊疗,以及监测体系和公共预防体系的完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诊断和治疗仍面临难题,近年来发展了一些可应用于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标记物,但其作用尚待确认;通气技术及某些药物的疗效也需进一步研究。

侵入性介入技术发展迅速,为更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了选择。

结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临床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军队“十二五”期间的工作应以预防为先、早期诊断为重,加强特效治疗药物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同时,强调完善个体化治疗方案,降低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哮喘;肺肿瘤;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放射学,介入性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77-7402(2010)09-1074-05New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respiratory diseaseLI Qi,CHEN Ping,CHEN Liang-an,SHI Yi,LI Qiang,WANGChang-zheng*.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Xinqiao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400037Chongqing,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czwang@netease.com[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state-of-the-art researches and development inthe medical sciences regarding respiratory diseases achieved domestically and abroad,andpropose a sugges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the main direction and important subjects 李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兼任全军呼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危重病学学组成员。

主要从事呼吸危重病的诊疗工作,擅长重症感染、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综合救治。

2003年3月曾参加抗击“非典”工作,先后担任全军专家组成员、病例跟踪调查组成员并荣立三等功。

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王长征,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任全军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哮喘学组成员、重庆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协会成员、欧洲呼吸协会成员等学术职务。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国际呼吸杂志》等期刊的编委。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课题。

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PLA.Methods Review articles and proceedings concern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published recent decade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literature,and new advances of the subject were analyzed.Results Chronic airway inflammation may induce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and they highlighted thesignificance of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Current work is focused mainly on slowing down the disease course of COPD,an effort to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implicated in different phenotypes of asthma,and effectiv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sthma.New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care of lung cancer concerning early clinic diagnosis,molecular targeted treatment and individualizedtherapy.Close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serious and complicated pulmonary infections,and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future on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multi-drug resistant(MDR)infections,and establishment of monitoring system and public preventive service inepidemic diseases.Great challenges have to be faced nowaday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LI/ARDS).Although some biomarkers used for diagnosis and case-appraisal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the resultsin use of such markers remain to be confirmed.What is more,ventil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some drugs should befurther studied.Rapidly developed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had contributed op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respiratorydiseases.Conclusions Achievements acquired i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researches on pathogenesis of respiratorydiseases have made great impact on clinical work.During the period of“Twelfth-Five Year Plan”,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onprophylaxis and early 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and on the researches dealing with drugs with specific creative effects and new[作者单位] 400037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科(李琦、王长征);110016 沈阳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科(陈萍);100853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陈良安);210002 南京 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施毅);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科(李强)[通讯作者] 王长征,E-mail:czwang@netease.com·4701·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年9月1日第35卷第9期Med J Chin PLA,Vol.35,No.9,September 1,2010 technique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by multicenter,randomized and double blind clinical studies.Meanwhile,effort should be paid toaccomplish the individual therapeutic regimen,reduce incidence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and improve th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pulmonary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asthma;lung neoplasms;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adiology,interventional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都在增加。

据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10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数据,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占城市居民死亡病因的第四位(13.1%),占农村居民的第三位(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