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简析GIS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GIS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GIS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对GIS技术应用现状,并分三个角度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对提升GIS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GIS;园林;景观;应用随着科技力量的增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GIS技术在近年来已经被普遍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人们一般都认为它是一个决策系统,而且非常强大和灵活。

在30年内GIS技术为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其在资源调研、环境检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农业、渔业、各类统计等各项工作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GIS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一GIS的定义和应用1、GIS又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写形式。

GIS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下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GIS技术对计算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软、硬件上,据此对数据进行处理,有储存、查询和分析以及输出等,数据处理的结果可被当做帮助用户进行决策的最有力综合性依据。

因为GIS技术包含的内容太多,涉及的面太广从而为其准确概念的提出创造了不小难度。

当前我国主要从4个角度出发给出GIS概念,分别为功能性角度、应用性角度、工具性角度、数据库角度。

第一种定义,GIS 系统主要用于地理数据处理,包括收集、存储、检测、操作、分析以及显示等;第二种定义,按照GIS系统所处的领域为其进行分类性定义,土地类、城市类、规划类、空间决策类等各种信息系统;第三种定义主要参照GIS系统的工具性。

GIS系统主要是对空间数据进行收集、储存、查询、变换以及显示等,所以其工具性较强,该类定义主要强调了其工具性;第四种定义主要考虑其数据库基础。

GIS系统主要用于数据的处理,包括储存、分析等,该数据系统能有效形成空间次序,并自发组成操作性集合,以便更好的处理数据。

GIS系统实行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其核心是数据库和地图可视化以及空间分析等技术。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的方法与工具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的方法与工具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的方法与工具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居条件、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测绘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为城市规划、绿化设计、建设施工等环节提供重要的方法与工具。

本文将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等方面展开论述,介绍测绘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方法与工具。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电子计算机技术、地理学和测绘学等学科交叉发展而成的一项综合技术。

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GIS可以提供城市地理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分析。

首先,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进行空间叠置,从而合理规划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

其次,GIS可以对城市绿化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树木种类、数量、品质等方面的数据,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通过模拟分析,对城市园林绿化方案进行评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导航的技术系统。

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GPS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为绿化项目的选址和布局提供便利。

首先,通过GPS定位,可以准确测量城市中每个地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为绿化设计提供准确的地理数据。

其次,GPS还可以记录移动轨迹,利用行走线路、停留时间等信息,分析城市中居民的行为习惯,为绿化规划提供参考。

此外,GPS还可以结合地图数据,实现导航功能,为绿化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导向,提高工作效率。

三、遥感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中,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信息,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中,GIS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GIS技术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探究其优势和挑战。

一、GIS技术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基于地图的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呈现。

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中,GIS技术可以实现如下功能:1. 信息收集和整合GIS技术可以帮助规划者收集和整合城市绿地相关的信息,包括绿地的位置、面积、形状、土地性质、土壤质量等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绿地的现状和潜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规划与设计。

2. 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GIS技术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规划者进行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

通过空间分析,规划者可以精确地了解城市绿地的分布情况,评估不同绿地类型的作用和价值,选择合适的绿地类型和位置,并进行规划设计。

通过决策支持,规划者可以运用空间分析的结果,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并进行实施和管理。

3. 地理可视化和交流沟通GIS技术可以进行地理可视化和交流沟通,使规划者能够直观地表达和展示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

通过地理可视化,规划者可以将城市绿地的分布、类型、作用等信息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向公众展示。

通过交流沟通,规划者可以与公众以及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收集意见和建议,修正规划方案,提高规划效果。

二、实际案例分析1. 上海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上海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是上海市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规划旨在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上海市公园绿地体系,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并满足居民公园绿地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GIS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收集汇总了上海市公园绿地的各种信息,包括位置、面积、形状、土地性质、土壤质量等。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绿化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城市绿化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化运作,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实现。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现。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话题,介绍GIS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GIS的基本概念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存储、处理、分析、管理、生成和展示的专业系统。

GIS 系统包含了地图制作、空间分析、数据管理和空间建模等多种功能,能够集成多种不同来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

二、GIS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1、绿地空间数据的管理城市绿地空间数据的管理是城市绿化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GIS系统可以通过现代测量技术获取城市绿地的位置、边界、种类和面积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

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准确的绿地定位和分类整理,可以对城市内各项标准化绿地进行有序规划、利用和管理。

把城市内的绿地空间数据与城市规划数据、环境监测数据、交通运输数据、物业管理数据等数据相应的图层叠加在一起,可以快速、直观地发现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的基础支撑。

2、绿化植物种植区域的规划和管理GIS在绿化植物种植区域规划和管理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现代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和植被数据,通过绿化工程的实施和居民环境调查,可以获取大量的绿化植物种植区域和绿化计划的信息。

GIS系统可以把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对城市内的绿化地带进行分类、规划和管理。

实时监测绿化地带的生长状况和植被状况,以便可及时进行相应的疏水、施肥和喷药等工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GIS系统,利用现代地图、GPS技术、3D模型等技术手段生成虚拟的城市绿化地带模型,用于规划设计和方案展示。

GIS技术在城市园林行业中的研究及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园林行业中的研究及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园林行业中的研究及应用GIS技术在城市园林行业中的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园林事业的现状,从GIS技术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和GIS 园林工程地理数据应用的现状和GIS园林行业的管理和应用前程三大个角度粗略探讨GIS技术在城市园林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其未来几年的的发展趋势。

对于进一步提高GIS技术在城市园林行业中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GIS 城市园林规划施工管理应用引言:对于现阶段的园林事业的发展工作而言,已越来越注重新型规划理论与规划技术的应用。

GIS 在园林行业的应用,以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园林规划工作,实际绿化施工操作以及后期的园林工程维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使很多感性的规划认识逐渐向层细化、量化方向发展,使从事园林行业的从业者们更能科学准确地掌握自然景观状态,发展园林行业。

(1)1,GIS技术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对于现阶段的园林规划工作而言,利用GIS 技术来进行工作的开展是十分理想的。

在过去,多使用传统的CAD 方法进行园林规划。

(2)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面对人与环境协调相处的高要求,对环境因素进行高精度、多角度的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设计师可充分利用GIS 技术来加以实现。

使用GIS 技术来进行园林规划,首先应对规划区域的社会资料、环境资料等进行调查,了解规划区域的地形图、绿化植被、水系、园林小品的分布格局等。

在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后,对图纸进行扫描,并利用GIS 软件对扫描的图纸进行信息处理,以获取矢量化的数据。

在获取这些矢量化的数据之后,可对规划区域的地貌进行高程、坡度等参数的分析处理,并利用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来辅助园林规划决策工作。

(3)同时,与RS 技术充分结合,还能实现多角度的三维观察,这能对园林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支持。

在园林规划过程中,借助GIS 技术来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能有效降低园林规划难度,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切实满足园林信息化科学管理的要求。

基于GIS的城市绿化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绿化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绿化规划与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的变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绿化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植物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温、改善城市景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绿化规划和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GIS的城市绿化规划与设计研究。

一、GIS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信息技术,可以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

在城市绿化规划中,GIS可以用来获取城市绿化的基础数据,如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气候、水文等信息,同时可以进行空间分析,找到最优的绿化方案。

1.数据采集与处理GIS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GPS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城市空间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的高分辨率图像,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

GPS技术可以准确获取城市各个地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GIS进行数值化处理,形成底图和图层,提供给绿化规划师进行分析和决策。

2.空间分析与决策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可以找到最优的绿化方案。

例如,可以通过GIS对城市景观类型、生态系统和植被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植被类型和位置。

此外,GIS可以进行地形分析,找到城市中的低洼地区和高地区,为绿化规划提供基础条件。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分析城市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以确定绿化的覆盖范围和数量。

二、城市绿化规划的设计要素在进行城市绿化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植被类型和数量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城市绿化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植被类型和数量。

例如,在城市交通繁忙的地区,可以选择较多的灌木和矮树来降低噪音和吸收尾气排放。

而在城市高层建筑区域,可以选择适合的攀缘植物和盆栽来进行垂直绿化。

2.绿化覆盖率和空间布局绿化覆盖率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大小和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化效果。

地理信息科学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应用城市绿化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及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绿化规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现象的学科,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

一、空间分析和评价地理信息科学可通过空间分析和评价,对城市绿化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理数据,包括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利用GIS技术将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和分析,得出城市绿化的潜力和现状。

通过空间模型和评价指标,可以评估城市各区域的绿化覆盖率、植被类型和植被密度等信息,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城市绿化规划的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城市绿化规划的地理数据库,将城市的空间数据进行整合,为规划师提供详尽的空间信息,并支持可视化的分析。

规划师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城市的基础数据,如地形图、地貌图、土壤质量图等,为绿化规划提供参考。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结合其他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交通数据等,综合分析,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全面的支持。

三、模拟和预测地理信息科学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可行性分析和决策建议。

通过建立城市的模拟模型,模拟不同绿化方案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气温、湿度、大气污染物浓度等,以及对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等。

通过模拟和预测,可以为规划师提供不同方案的优劣比较,有助于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科学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空间分析和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模拟和预测等手段,可以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持。

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人们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浅谈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

浅谈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

浅谈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一些新技术,如GIS 技术。

这项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园林工程的建设。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这项技术在园林规划,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应用。

关键词GIS技术;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园林这个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园林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含义。

由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改善以及景观美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城市园林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诸如GIS等现代尖端科技已经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

GI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辅助决策能力,通过它的数据采集、分析评价、实时可视性以及便于公众参与等功能,使其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利用GIS进行园林规划管理对园林规划来说,利用GIS来建立是比较理想的。

过去我们经常用传统的基本CAD的方法进行园林规划,如微观设计或者非考虑地形因子的设计展大多数。

然而,现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位日益提高,对“美”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故而对所生活的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要满足人与环境协调的高要求,分析环境因子对居住空间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工程师们可借助GIS 等尖端技术来实现。

借助GIS进行园林规划首先要掌握规划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料;搜集该区域的地形图,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了解山体、水系、植被、园林小品及园路的详细布局。

完成资料的搜集工作后将图纸进行扫描,利用MapGIS对扫描图纸进行数字化处理来获得矢量化文件。

有了这些矢量化的文件,我们就可以对地形地貌进行高程、坡度、坡向、视域等因素的分析,用GIS对这些进行分析后,利用分析结果可以辅助决策。

对所要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有了深一步的认识之后就可以开始园林规划。

与传统园林规划方法相比,利用GIS技术可使得园林规划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形的多角度三维观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飞行路线来观察地形,这样对园林规划来说显得更加直观,更加方便,对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基础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1期收稿日期2011-04-11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GIS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生产等领域,其是将地理特征信息以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式重新显现,实现地理信息的使用、管理及查询。

随着我国绿色城市化建设的发展,GIS 技术逐渐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为此,有必要开展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应用研究。

笔者主要将GIS 技术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相结合,详细探讨GIS 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的应用,以期找到合理的城市绿化规划方法和方案。

1我国城市绿化规划研究现状随着我国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建设活动以来,各个城市都日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新的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来,其中GIS 是比较新颖的一种地理信息管理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绿化GIS 规划应用研究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我国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鲜有数字化建设管理系统,多数还是以纸质图纸文件进行管理建设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规划性强,但是在具体管理时,程序繁琐,且在具体查询、管理上由于使用的是纸质文档,查阅、翻新和改建极为不便,部分发达城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园林绿化数字管理系统,但是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为城市绿化规划布局提供预见性模型分析,且无法模拟城市园林建设效果,因此有必要将新型的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之中[1]。

1.2我国目前城市园林规划对质量重视不足对全局的绿化分布规划质量掌握得不够全面透彻,而传统的非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也无法实现对园林绿化规划布局的全局管理和分类统计,应用于GIS 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全局绿化分布的规划及分类统计,以及为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建议。

1.3评价指标单一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评价指标过于单一,普遍采用绿化率等指标作为唯一的衡量和评价指标,这是不科学、不全面的,而应用GIS 地理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进行全面的统计和管理,依据相关基础数据提供多个指标进行决策,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年生长空间指数、人均绿地等,依托这些全面的评价指标能够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管理依据。

1.4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并不明显由于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依托于纸质文档,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城市绿化规划缺乏统一的数据分析,这就有可能造成城市绿化效应叠加而造成生态效益不明显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借助于GIS 园林绿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绿化规划的平衡管理作用[2]。

2GIS 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的应用研究2.1GIS 园林绿化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园林绿地信息管理系统相当于GIS 外壳与绿色生态环境空间数据库一体化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就是收集、输入、储存及管理与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空间有关的空间地理数据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构建空间数据库总体方案的研究、信息提取与数字化和构建属性数据库总体方案、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库的绑定。

主要是利用来自卫星图像数据文件、FoxPro 关系数据文件和各种文本数据等所载荷的有关校园绿地信息,采用多种空间信息系统和软件交融集成的数字化方法,将数据按一定联系组建成一个统一体[3-4]。

2.1.1GIS 规划图设计。

由于传统的纸质文档管理园林绿化规划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实施三维全效管理,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存在很大的人为主观主导因素,无法科学全面地实施绿化规划管理。

而借助于GIS 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绿化规划图的设计,对不同类型的土地、适宜种植的绿化植物、种植后的绿化指标及效果等都可以实现全面管理。

因此,可以借助于GIS 技术对绿化规划进行提前设计布局,同时借用GIS 本身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实现不同绿化规划、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等信息综合在一个空间数据库中进行管理[5]。

2.1.2GIS 数据库设计。

对于GIS 数据库的设计,与普通的数据管理数据库设计稍有区别,不仅要实现各种绿化数据的分类设计,如土地类型数据、植被类型数据、绿化指标数据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将多种数据库组织在同一个空间组织数据库中,并且数据之间互相交叉,要实现交叉信息的有效链接,这就为GIS 数据库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在实际进行GIS 绿化数据库设计时,首先,要构建合理的数据组织形式,一般数据的组织可以有树形、网状、关系型以及混合型组织结构,考虑到城市园林绿化数据库的复杂性,这里选用混合型数据组织结构;其次,要为不同数据组织结构设计信息交叉点,以实现不同关键字的分类检索,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合理设计关键字,既要确保不同空间位置信息的关键字不重复,同时还要确保一个(下转第57页)GIS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研究及应用贺光旭(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摘要针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技术的现状,从GIS 园林绿化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和GIS 绿化空间地理数据的组织2个角度详细探讨了GIS 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GIS 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GIS ;城市园林;绿化;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S732;P2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1-0054-0154(上接第54页)关键字能够将所有与之有关联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全部串联起来,实现数据的混合型组织结构。

2.2GIS 绿化空间地理数据的组织在构建了GIS 城市绿化数据库的基础上,要实现对不同层次的数据信息在空间地理上的组织,真正实现GIS 空间地理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

而GIS 城市绿化数据的空间信息的属性又十分复杂,项目种类也多,因此如何组织GIS 绿化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组织是实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的一大技术难题。

从具体的实现角度来说,要对绿化数据的空间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如大体可以分为绿地信息(包括绿化面积、经纬度坐标、朝向等属性)、植被信息(包括植被种类、生长年限、绿化率等属性)、街道信息(包括辖区街道名称、街道数量等属性)等多个子空间数据库。

对于子空间数据库的信息组织和数据管理,目前GIS 技术都是将几何意义上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开来进行存储,分别用文件和数据库进行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向是应用面向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真正意义上的用数据库来管理海量数据的空间数据仓库技术[6]。

3结语笔者在简单分析了GIS 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结合GIS 构建城市绿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详细探讨了GIS 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初步构建了GIS 城市园林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在GIS 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水平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4参考文献[1]候元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211.[2]谷丽君.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200.[3]王树德,柴寿升,刘修军.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GIS )发展趋势浅议[J].海岸工程,2002(2):66-71.[4]何新东,陈曦.面向对象技术在GIS 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1(4):371-375.[5]张子凡,任建武,郝元.基于GIS 组件的南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地理信息系统[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4):18-20.[6]邓敏,赵彬彬,徐震,等.GIS 空间目标间距离表达方式及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1):35-39.16.095x +522.22(R 2=0.792),最高产量时土壤施磷量为9.7kg/667m 2。

在磷单价5.83元/kg ,稻谷2.60元/kg 时最佳产量施磷量为6.63kg/667m 2,最佳产量为592.7kg/667m 2(图7)。

钓鱼镇试验点二次方程为:y =-0.8294x 2+15.436x +586.02(R 2=0.9403),最高产量时的施磷量为9.3kg/667m 2。

在磷单价5.83元/kg ,稻谷2.60元/kg 时最佳产量施磷量为7.27kg/667m 2,最佳产量654.4kg/667m 2(图8)。

由此可见,在土壤有效磷为11~12mg/kg 时,水稻最高产量施磷量为9~10kg/667m 2,最佳产量施磷量为6~7kg/667m 2。

2.3.3施磷量指标。

综合上述分析,组织专家研讨,初步制定了兴化市水稻土不同磷水平条件下施磷量指标体系,具体见表4。

也可以应用施磷量公式计算磷用量:施磷量(P 2O 5kg/667m 2)=[(16(mg/kg )-基础磷(mg/kg )]×1.25。

3结论通过试验基本得出兴化市主要类型水稻土磷的临界值为16mg/kg ,磷指数为1.25。

近几年土壤化验结果表明,兴化市土壤有效磷平均为15.2mg/kg ,有效磷在16mg/kg 以上的面积占60%,这部分土地种植水稻基本不需施磷。

通过分析初步建立兴化市水稻磷丰缺和施磷量指标体系:极低<4mg/kg ,施磷量15kg/667m 2;低4~9mg/kg ,施磷量9~15kg/667m 2;中9~13mg/kg ,施磷量4~9kg/667m 2;高13~16mg/kg ,施磷量1~4kg/667m 2;极高>16mg/kg ,施磷量0kg/667m 2。

也可应用施磷量公式,计算不同含磷量土壤施磷量。

4参考文献[1]厉仁安.海涂施用磷肥对水稻吸收养分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1996(1):25-26.[2]陶胜,郭锦耀.磷肥对水稻的效应及其最佳用量[J].土壤,1997,29(2):88-91.[3]林竞鸿,苏渊卫,罗小玲.桂南沿海地区磷肥对水稻的后效作用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3(3):6-8.[4]张岩,马士学,王青菊,等.磷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08(9):14-15.[5]陈彩娣,朱艳平,王仲,等.水稻磷肥磷临界值与磷系数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6(1):61-62.[6]顾淑娟,石佑华,徐爱群,等.沿海地区夹砂土上水稻磷肥施用指标初探[J].中国稻米,2010,16(4):29-31.施磷量∥kg/667m 2产量∥k g /667m 2图8施磷量与产量关系(钓鱼镇)∥∥∥∥∥∥∥∥∥∥∥∥∥∥∥∥∥∥∥∥∥∥∥∥∥∥∥∥∥∥∥∥∥∥∥∥∥∥∥∥∥∥∥∥∥∥∥孙连城等:兴化市水稻磷指标体系试验研究施磷量∥kg/667m 216产量∥k g /667m 2图7施磷量与产量关系(荻垛镇)1428641012级别相对产量∥%有效磷(专家核定指标)∥mg/kg施磷量kg/667m 2极低低50~754~99~15中75~909~134~9高90~9513~161~4极高>95>16表4兴化市水稻土施磷量指标体系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