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对比表格
历史年代尺

历史年代尺
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中英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北京条约》中英法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1895《马关条约》中日
1898年6月戊戌变法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辛丑条约》1898——1901美、德、意、俄、英、法、日、奥。
义和团运动地点:山东口号:扶清灭洋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1894年兴中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8月1日南昌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义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称“双十二事变”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日本南京大屠杀开始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0月“双十协订”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
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实力对比

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实力对比原创作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出,喜欢的请关注。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鸦片战争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耻辱的战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装备的落后,造成了这场战争彻底的失败。
至此,中国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内忧外患,中国人民在饥寒交迫的深渊中挣扎。
这也昭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欺负。
接下来我们看看一组数据,来看看这场战争有多么的艰难和耻辱。
军队数量对比:清军——全国总兵力大约在80万左右(包括八旗、绿营兵)。
鸦片战争中调集并先后投入战争的大约在10万左右。
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7000多人,后来增至最高达2万人。
从数字上看,中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由于英国船非常先进,再加上前期总是在海上,致使清军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未能显现。
英方牢牢的掌握着制海权,这也就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就像现在美军飞机一样。
当时的清政府为了防止英军的入侵,在多个重镇进行分兵把守,由于海岸线过长,致使沿岸的兵力都非常薄弱。
武器上的对比: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自主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
英军——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系统。
中英海军对比清军——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英军——最初参战的英国皇家舰队共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舰队的总人数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约12000人左右。
如此大的差距使得清军不敢出海迎战,所以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
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在沿岸不断进攻,而且畅行无阻,所以英军牢牢掌握了战事的主动权,清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清军舰艇上所装载火炮数量极少,最多的也不过英军火炮最少的舰艇上的数量。
清军舰艇虽多,但质量、火力、人员均不如英军,当时英军战列舰有3艘,28炮以上的巡航舰有5艘之多,火力之猛达到了世界前列!!清军多为海防用炮,移动不便,死角多,在防御英军进攻时很难奏效。
中考历史图说历史历史战争、战役类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关键词:广州、厦门、福州、
上海、宁波)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经过:第一阶段(1840年6月开始):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 津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派琦善赴广东和英军谈判;第二阶段(1841年 初—1842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占领广 州四方炮台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淞、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领土主权:领土和主权完整被严重破坏; (4)思想文化: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在列强入侵、国家危难的炮声中惊醒, 引发了一股像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的思想潮流; (5)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 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6)革命任务: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开始转变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关键词:平壤、黄海、旅顺、威海卫)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 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2)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 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官兵英勇杀敌,壮烈牺 牲,战后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避战自保,日军趁机夺取了黄海制海权(教 训:武器装备发展停滞,我们要重视武器装备的发展)[2015,非选择题, T29(1),2分]。(3)辽东半岛战役:1894年10月,日军一路占领九连城 等地,直逼辽阳;一路直取大连、旅顺(徐邦道血战而败);日军制造了旅 顺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4)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 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影响:对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促进了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 的觉醒;资产阶级相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和“实业救国” 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张春创办大生纱厂等) 对日本:日本利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发展教育和军事等,使其一跃成为亚洲 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近代中国四次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对比表(填空版)

中国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对比
不同点:
相同点:
1.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掠夺中国
2.失败原因相同: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长期闭关锁国,经济、科技、军事落后;②列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经济、科技发达,军事实力占优。
3.结果相同: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失败后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4.影响相同:都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启示相同:①开放角度: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改革开放;②科技角度: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③发展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④国防角度:重视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建设。
两次鸦片战争对比

抢答 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
概况
原因 性质 起止 时间 发动者 结果 典型 暴行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1840—1842 英国 1856—1860 英法
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 人物 官职 牺牲的时间和地点
鸦 历史进程 片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转变:开 战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 始沦为半 争 殖民地半 ②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影 封建社会 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第 中国 权力 总理衙门的设置 二 现代 次 清政 机构 总税务司的设置 鸦 府被 变化 化运 片 动开 迫应 战 争 对变 洋务 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始起 影 局 步 运动 响 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国家 条约 内容 中英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 定关税、赔款 中英 《南京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 的附件 待遇、居住及租地 中美 《望厦条约》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 中法 《黄埔条约》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一 切权益并扩大 中英 《天津条约》十口通商、外国商船可在 法 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 俄美 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 教 中英 《北京条约》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等,割 法 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军事 落后
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但西方科 技、思想已经传入,开始向西方学 习,培养科技、外语等实用人才 放弃闭关锁国,融入世界潮流
筹划海防
中国社会的巨变
鸦片战争前 两次鸦片战争后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 然经济占主导 主导,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刺
激商品经济发展。兴办军事民用工业
正当贸易:中国出超 (贸易顺差)英国入超(贸易逆差)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清官员在洋人的监督下检验赔款。
俄国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一、从图片看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场面
复仇神号(Nemesis)战舰
材料一:美国汉学巨擘(bò)费正清,就以亚当斯密在世也很 可能会认同的字句说明这场战争:“中国看待对外关系的观 点……落伍且不合理……英国要求彼此平等往来,要求给予通 商机会,其实代表了西方所有国家的心声……英国把对中贸易 的重心不只放在茶叶上,还放在鸦片上,这是历史的偶然。” 他的一位学生则写道,战争若未因鸦片而爆发,可能也会因棉 花或糖蜜而同样轻易地爆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主权)(社会形态)
四、从文献中看两次鸦片战争
华盛顿纪念碑
1805年,英法。 1807年,美国富尔顿研制蒸汽船获得成功。
1833年,皇家威廉号横渡大西洋。
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 此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
号亲历记》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二、从争论中看两次鸦片战争
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虎门殉国。
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 《南京条约》。
战争赔款运往英国铸币局。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签订。
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 《天津条约》。
——[美]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此次的战争,表面上是因禁止鸦片问题而起,是中 英两国的战争,然而就战争的真正意义说,可称为中西文化 的冲突。因为中西人士对于国家政治及一切社会生活的观念 完全不同,所以才生出许多不易解决的纠纷问题来。
两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条约内容及危害
补充概念
领时事间裁判权条,约又名称称 “治外法权主”要即内英容国侨民、商人同中危国害人发生冲
突,或在中国犯法,或成为割被让告香,港只岛能由英国驻中破国坏的了领中事国的去领裁土判主,权中
国 “18政4片2府年面不最中得惠英过《国问南待,京破遇条约坏”》了:中是赔协国指款定的一2关1司税0国0法万的主银通元权商。、航海、加中重国税了开收人始或民丧公负失民担关法税自律主地权
目
录
贰 两个世界的对决——两次鸦片战争
叁 鸦片战争的冲击——开眼看世界
*两国礼物有哪些特点和区别? *其背后又隐含两国怎样的国情呢?
●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乔治·马戛尔尼勋爵来华访问,并携带了 600箱礼物,共19宗、590余件。在当时,外国使者来华,皆被称为“四夷来朝”, 须行“朝贡之礼”,马戛尔尼使团也不例外。同时清王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 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具体清 单如下:
线索二:各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
鸦片是被放在驼背上带到了中国,而它最终折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 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异域奇珍、药品——毒品
阿芙蓉(即鸦片)可以治疗痢疾、瘫痪、中风。——《回回药方》 鸦片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李时珍《本草纲目》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种罂粟 宋·李复
1815
1048272
1816
2452511
1820
1898863
1823
659998
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会
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 主义 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个任务: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船坚炮利—强大 殖民扩张
军事 军备废弛—落后 外交
英国最初是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
单位:千万元
1818年
英国输华总值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中国输英总值
英国机器大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廉 物美,产量比以往大增,必须要卖 出去,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但中国 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为主, 不愿意买,也不需要买,对外来的 东西比较抗拒。政府又闭关锁国, 只准广州一处对外贸易,英国人急 需打开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
材料三:“(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 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 出口货物的关税,由 双方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8、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 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 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 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 )?这个商人指的是 哪一个条约( ) 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 ⑤《南京条约》 ⑥《望厦条约》 ⑦《天津条约》 ⑧《瑷珲条约》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战争进程:
侵华国家:英国→英法出兵
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沿海→京津腹地
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
②影响: 主权遭到更多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思潮 中外关系 社会性质
封建纲常 闭关锁国 封建社会
开始向西方学习 、思想解放 被迫开放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Ⅰ.继续:
①根本原因及结果: 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文艺复兴推动思想文化 繁荣、近代科技领先
腐朽的封建制度 落后于世界潮流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处于上升时期
国家主权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的巨变》
战前
战后
独立自主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国际地位 经济结构
平等的主权国家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被宰割、被奴役的地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
主要矛盾 革命性质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思想 文化
综合 国力
《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
中国
英国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确立、政治稳定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财政困难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军备废弛 、观念落后
强大海军 、海洋霸权
闭关锁国
对外扩张 、争夺世界市场
虚骄自大、愚昧无知 科技落后、文化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