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姚雨

合集下载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10-11T05:21:25.76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15期作者:杨淦峰杨辉[导读]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可是,燃煤烟气中含有的NOX和SO2却成为了各种环境问题的诱因。

杨淦峰1 杨辉21重庆远达烟气治理特许经营有限公司景德镇分公司 2江西远达环保有限公司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可是,燃煤烟气中含有的NOX和SO2却成为了各种环境问题的诱因。

为此,本文针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有效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而引发的环境污染状况愈发严重,例如酸雨、雾霾等都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燃煤烟气主要包含的诸如烟尘、氮氧化物一类的物质,均是引发上述环境问题的诱因。

因而,我国环保部门以及世界能源机构都应当思考怎样合理控制NOX和SO2的排放。

当前,已然出现了多种脱硫脱硝技术,这些技术各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

一、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在世界各个领域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常会使用具备良好性能的由石灰或是石灰石发挥主要作用的烟气脱硫系统,借以消除SO2,而后再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即SCR技术,用以脱除NOX。

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无论入口处的SO2或是NOX,达到了何种浓度,一般对于SO2的消除率都可高达90%,而脱除NOX的比率也能达到80%之上,以此可以收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不过,在此之中应用的SCR工艺也具有一定的劣势,即其在对气体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催化剂表面结垢的问题,从而不利于NOX取得预期的脱除率。

更为严重的情况,则是造成空气预热器以及气/气换热器出现阻塞或是腐蚀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体作业的顺利开展。

除此之外,联合脱硫脱硝技术还包括SNOXTM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转化SO2、SCR,以及WSA(湿式烟气硫酸塔)。

中国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发现状分析与发展

中国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发现状分析与发展

中国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发现状分析与发展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我国SO2的排放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NOx排放量也在持续增长。

烟气脱硫、脱硝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一五”规划将“节能减排”列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要求确保在2010年将我国的SO2排放量降低10%,目前“十一五”时间已经接近尾声,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08年底,我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装机容量超过3.79亿千瓦,约占煤电装机总容量的66%,脱硫建设进入了高峰期。

烟气脱硝方面,已进入大规模工业示范阶段,全国累计已有数十个脱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

在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脱硫脱硝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开发是一个多层次、涉及多学科的复杂过程工业系统开发过程,其技术开发过程具有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投入大等特点,按照常规的技术开发模式,需要经过机理研究- 小试- 中试- 工业示范- 逐级放大- 投入应用整个开发流程,综合应用相似理论和因次分析实现系统和核心设备的放大。

其技术开发过程具有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投入大等特点,难以满足国内对脱硫脱硝技术的迫切要求。

目前我国不少环保企业在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已逐渐将数值模拟、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分散应用于脱硫脱硝工程设计中,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难度。

但尚未形成系统设计方法,在烟气脱硫脱硝设计开发技术方面仍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

一、目的与意义烟气脱硫、脱硝过程工艺是过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能源和环境交叉领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气污染目前基本仍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状态,政策驱动型比较强。

而环保需求又不以人、社会乃至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没有前期规划的条件。

当环保需求突然爆发时,传统的以因次分析、相似准则为基础,”设计-小试-中试-工程应用”逐级放大的开发模式存在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开发精度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满足实际要求,因而不得不大量重复引进国外技术——甚至相当部分还是落后技术,导致了国民财富的浪费,并阻碍了国内烟气脱硫、脱硝环保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因此烟气脱硫、脱硝过程工艺的短周期、高精度、高成熟度开发成为快速响应突发环保需求的关键。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02)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02)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是治理大气 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通过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同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与应用
政策推动
国际交流与借鉴
政府将加大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推 广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推 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 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企业合作与示范工程
企业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烟气脱硫 脱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一批示 范工程,为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已取得显著成果,多种技术路线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降低 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减少了大气污染。
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优化技术参数和工艺流 程,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和稳定性。
新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不断涌现,如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处理法等,为烟气治理 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03
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现状
活性炭吸附法
总结词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详细描述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烟气中的SO2和 NOx,然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该方 法具有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烟 气处理。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将燃煤、燃油等燃料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去除的过程。

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常含有硫化物,若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因此烟气脱硫技术成为了环保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1.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气态或颗粒物形式进行去除的方法。

在煤炭火电厂、钢铁厂等工业企业中,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和维护,但同时也存在着脱硫效率较低、副产品难处理等问题。

3. 生物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烟气中的硫化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脱硫的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化学方法,生物脱硫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少、副产品易处理等优点。

但由于生物脱硫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在工业应用中还较少见。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脱硫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脱硫方法正在不断发展。

比如高温烟气脱硫技术、超临界水氧化脱硫技术等,这些新型脱硫技术在脱硫效率、能源消耗、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烟气脱硫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脱硫技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大众对清洁空气的需求。

2. 多元化的脱硫技术应用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更加多元化。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排放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脱硫技术,如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生物脱硫等将共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3. 脱硫技术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的治理方案。

比如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除尘技术等结合,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燃煤电厂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力发电方式之一,但是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大气质量,燃煤电厂必须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处理。

一体化技术是当前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将就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主要包括石膏法脱硫、氨法脱硫,氨法脱硝等技术。

石膏法脱硫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通过喷雾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浆液反应生成石膏,从而实现脱硫。

氨法脱硝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脱硝技术,它通过在烟气中喷入氨气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当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还存在着材料耗损严重、能耗较高、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二、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路线1. 一体化技术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将脱硫和脱硝设备整合在一起,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调控,使脱硫脱硝设备能够实现协同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并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独立脱硫和脱硝设备之间的协同性问题,提高环保设备整体性能,是当前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方向。

2. 高效催化技术目前,氨法脱硝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其一次催化剂使用寿命短、能耗较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高效催化技术可以采用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载体,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减少运行成本。

通过催化剂的改良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控,提高脱硝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低能耗脱硫技术当前,石膏法脱硫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存在着石膏浆液配制和循环的能耗较高的问题,且脱硫效率不高。

低能耗脱硫技术可以通过对吸收剂的改进和工艺参数的优化,降低脱硫系统的能耗,同时提高脱硫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技术创新及应用前景目前,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燃煤电厂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创新成为当前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的关键。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摘要: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的处理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重点工作,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不但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还会阻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力度,要通过各项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保证人们的生活,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环保;前言火电厂发电主要是依靠燃烧,燃料燃烧的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排放烟气的成分和含量。

火电厂排放烟气主要包含的物质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排放出来的物质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飘散到空气中,从而给大气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而且还引发酸雨等自然灾害问题的出现。

1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1.1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1)干法脱硫技术。

即通过固态的吸收剂来对二氧化硫进行吸附的技术。

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干法脱硫技术主要有:氧化物法和活性炭吸附法。

利用干法脱硫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脱硫率。

而存在的问题是脱硫以后产生的物质是无法进行回收的,这也是干法脱硫技术的一大弊端。

(2)湿法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与上述干法脱硫技术正好相反,是采用液体吸收剂来实现脱硫的一种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与干法脱硫技术相比,脱硫效果会更好,脱硫效率可以高达90%甚至以上,是目前火电厂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而且对于湿法脱硫技术来说,还不需要火电厂投入很大的资金成本,在脱硫后的物质也会被应用起来,所以需要重点关注此脱硫技术的应用。

目前火电厂的脱硫技术来说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即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技术和海水脱硫技术。

其中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利用石灰石来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不会投入很大的成本,而且脱硫以后所产生的石膏也能循环的使用,所以其经济效果很好。

而海水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酸碱中和原理,即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碱性的气体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对于此项技术来说,应用成本也不是很高,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摘要:烟气脱硫脱销技术是烟气污染治理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对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烟气脱硫脱销技术的现状及其难点展开了分析,并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促进烟气脱硫脱销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未来发展国家能源局指出,2020年我国实现了CO2、SO2、NOx分别减排17.9亿t、86.4万t与79.8万t的效果,其不仅说明我国环保工作获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种持续性工作内容,应研发和运用各类新型技术手段,保障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据此,本文将以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为视角进行分析研究,介绍某公司所采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关键技术研发及发展情况,以期为我国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运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1烟气脱硫脱硝主要工艺技术发展现状现阶段,国际上各类烟气脱硝技术种类繁多,并且相关技术手段在多年研究及发展过程中已经相对成熟,其中SCR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更是在诸多大型燃煤火电厂中得到广泛运用。

SCR法具有脱除率高、几乎无二次污染、相关技术成熟等优势,已成为我国燃煤火电厂烟气脱硝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些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也开始逐步兴起,如活性炭吸附法、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及SNAP法等,相关工艺可以实现SOx和NOx的联合脱除效果。

相对于传统烟气脱硫和SCR工艺,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不仅脱除效率更高,而且更具经济性,促使各类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也得到普及运用。

工业化联合脱硫脱硝组合工艺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主要是采用FGD系统脱除SOx,通过SCR工艺脱除NOx。

结合实际运用情况来看,此工艺可以实现80%以上的NOx脱除和90%以上的SOx脱除效果。

虽然是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FGD系统和SCR工艺仍然是属于相对独立式运作,其实际运用优势便在于即便是脱硫脱硝系统入口处SOx和NOx的比例出现变化,此工艺仍旧可以保证最佳的脱除效果。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烟气脱硫常用的技术包括石灰-石膏法、海水法、铁盐法等。

其中,石灰-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它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反应生成石膏,从而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

然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着大量产生废水和污泥,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

其主要原理是将干燥的吸收剂喷入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吸收二氧化硫。

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固定床吸附法、半干法吸收法、电子线束吸附法等。

其中,固定床吸附法采用活性炭等固态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半干法吸收法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结合,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二氧化硫转化成稳定的化合物,再进行吸收。

而电子线束吸附法则是利用电子束在带电吸收剂表面形成电荷,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在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方面,一些新型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生物法、反应结晶法、分子筛吸附法等。

生物法是世界上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酶解作用降解有害物质,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反应结晶法是利用化学结晶技术来净化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仅降低了排放浓度并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而分子筛吸附法则是运用特殊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分离提取。

总之,烟气脱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有更多优良的环保技术运用在烟气脱硫技术中,为全球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5 (一级) 国内联合
注 (1) 括号内是估计值; (2) 脱 1 t 硫费用, 换算到 1996 年都以年物价指数为 1107 换算; (3) 其余为 1996 年。
以上, 在美国甚至达到了85 % [6]以上。 我国对烟气 但目前国内没有大规模应用的例子, 其技术运行指
脱硫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但 标有待考察。电子束法若仅用于脱硫则成本太高, 且
我国目前在电厂烟气脱硫方面有较好效果的仍是引 此法技术含量高, 关键设备电子加速器和电子束反
进的国外设备和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烟气脱 应器[8]的国产化还未完全解决。 由于烟气脱硫的基
·61·
酸生产、硝化过程和金属表面处理) 都会产生大量的 始进行, 因为烟气脱硝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来说, 氮氧化物污染物, 因此我国早就开始了对尾气中氮 成本不可以被接受。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脱硝技术主 氧化物的治理, 但对于大规模的烟气脱硝还没有开 要分类和技术特点可见表 3。
表 2 国内主要烟气脱硫 (FGD ) 工程简介 T ab le 2 In troduction of m a jo r flue ga s desu lfu riza tion p rea ses in Ch ina
烟气量 万 m 3·h- 1
2×108172
60
30
30
38
122
10
脱硫率 % 技术来源 耗水量 t·h- 1
95 三菱重工 168~ 200
80~ 85 日立 50~ 60
70~ 75 三菱重工
15~ 6
> 80 日本荏原
6~ 7
90~ 95 芬兰沃斯龙
> 90 挪威 ABB 12 m 3·s- 1
干湿类型 投资
脱硫费用 元·t- 1
湿法
218 亿元 (1995 年) (1995 年2 037) 2 826
湿法 1 亿元
750
半干法
干法
干法
约 1 亿元
7 200 万元 3 850 万美元
(1995 1
年7731657)(1997
年约1
000
元)
湿法
干法 1 245 万元
600 元 (1998 年)
第 38 卷 第 1 期 2003年1月
钢 铁
IRON AND ST EEL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3
V o l. 38, N o. 1 J anuary 2003
姚 雨 郭占成 赵 团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包头钢铁学院)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 分析了各种技术手段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指出了我国解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办法, 对于钢铁企业废气处理有鉴借之处。 关键词 脱硫 脱硝 电子束 选择催化还原 α
ZHAO T uan
(B ao tou U n iversity of Iron and Steel T echno logy) ABSTRACT T he p resen t situa t ion of flue ga s desu lfu riza t ion, flue ga s den it rifica t ion and sim u ltaneou s desu lfu riza t ion and den it rifica t ion a t hom e and ab road a re in t roduced. T he cha racterist ics and app lica t ion of these m ethod s a re ana lysed, the p rop er w ay to dea l w ith the po llu t ion of su lfu r d iox ide and n it ric ox ide is po in ted ou t. KEY WO RD S desu lfu riza t ion, den it rifica t ion, elect ron ic beam , select ive ca ta lyt ic reduct ion
损和堵塞的问题。 一般只适用于中小锅炉的烟气脱 含硫量越高效益越好; 但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
硫, 而对大功率的电厂锅炉和燃油锅炉是不适用的。 需消耗大量的水, 且容易造成结垢堵塞, 加添加剂
213 燃烧后的烟气脱硫
(氯化钙、镁离子、己二酸、氨) 等能防止结垢, 但这又
烟气脱硫按其所用处理烟道气的介质是固态还 增加成本。石膏若销路不好, 仍旧造成固体排放物的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能源消费中带来的环
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其中大气烟尘、酸雨、温室效 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存的四大杀 手。 燃煤烟气所含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 害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根 源。 我国南方及西南部地区相当一大片地域频繁发 生酸雨和酸雾的灾害。2000 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表 明在统计的 338 个城市中, 6315 % 的城市超过国家 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 112 个 城市, 占监测城市的3311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 每 年的产量超过 10 亿 t。我国燃煤取得的能量达到能 源总量的75 % 以上, 而且这种能源结构在近年不会 改变。 与此同时燃煤烟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占全国总排放量的90 %。因此在我国对燃煤烟 气进行脱硫脱硝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SO 2、SO 3 及 其他有害气 体与消石灰 颗粒或废碱 等吸收剂充 分 混 合、反 应。吸收剂的 多次再循环, 会延长与烟 气的接触时 间达到高效 脱硫的目的
海水脱硫 活性炭吸附脱硫
海水 海水通过脱 硫装置, 吸收 烟气中的二 氧化硫, 再经 空气氧化, 最 后排放到大 海里
活性炭 活性炭将 SO 2 吸附, 并 在 O 2 存在的 条件下将其 催化氧化生 成 SO 3 当 吸 附近饱和后 洗涤生成硫 酸
α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9874024) 联系人: 姚 雨, 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0)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目前世界上在烟气脱硫装置 的工业锅炉。海水脱硫的效率也较高, 但其显然只能
的数量、容量和技术水平上日本和美国居领先地位。 在沿海使用。 活性炭吸附烟气脱硫的效率尽管一级
在这两个国家的烟气脱硫大多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 只能达到70 % 多, 但二级能达到90 % [7]。活性炭法
术, 其中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的比例都占一半 的操作简单, 占地面积小, 运行费用低, 无二次污染;
PRESENT S ITUAT IO N AND TREND S O F D ESUL FUR IZAT IO N AND D EN ITR IF ICAT IO N O F FL UE GAS YAO Yu GU O Zhancheng
( In st itu te of P rocess Eng ineering, Ch 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
是液态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 湿法是用液体吸收剂 堆积问题, 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我国可用于西南或
来洗涤烟气以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根据中和产 华南水量丰富且煤含硫量高的燃煤电厂的脱硫。 循
物是否回收利用又分为抛弃法和再生法。 干法是用 环流化床脱硫的效率高, 但目前只开发出发电能力
固态的粉状或粒状的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来脱 最大 30 MW 的锅炉, 故只能适用于单机容量较小
硫技术。 表 2 列举了我国近年来引进的主要烟气脱 建投资巨大, 因此降低脱硫设备的初始投资及运行
硫技术和设备。
费用, 使系统结构简化, 体积减少高效节能是目前烟
循环喷雾干燥法系统简单、设备不易腐蚀、结垢 气脱硫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及堵塞, 投资费用低, 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但循环喷 3 脱硝技术现状
雾干燥法的脱硫效率低、吸收剂利用不完全且单机
不论是燃烧过程中还是工业生产过程中 (如硝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 期 姚 雨等: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早在 60~ 70 年代就开始了对燃煤脱硫脱 硝的研究, 已经开发出多种脱硫脱硝技术, 但其中相 当一部分仍处于试验阶段。 2 脱硫技术现状
目前针对燃煤中硫的脱除, 依据燃料中的硫是 在燃烧过程中哪一阶段去除可分为: 燃烧前脱硫、燃 烧中脱硫、燃烧后的烟气脱硫。 211 燃烧前脱硫
燃烧前脱硫主要是物理选煤法和化学选煤法。 物理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最大的缺点在于只 能脱除无机硫且效率不高。相对物理法而言, 化学法 脱硫效率较高, 能脱除有机硫。但化学选煤法操作费 用和设备投资费用高; 反应条件较为强烈, 可能使煤 质发生变化, 使净化后的产品用途受到限制, 难以被 工业大规模采用。 212 燃烧中脱硫技术
半干法2旋转 电子束脱硫脱硝 循环流化床
干燥喷雾
石灰
氨气
消石灰
预先浆化的 石灰经吸收 塔顶的雾化 器雾化成很 小的雾滴后, 在干燥塔内 与烟气接触, 并与烟气中 的 SO 2 发 生 反应
用电子束照 射烟气, 使生 成强氧化性 O H 基、O 原 子和 NO 2, 这 些强氧化基 团氧化烟气 中的二氧化 硫和氮氧化 物, 生成硫酸 和硝酸, 加入 氨气, 则生成 硫硝铵复合 盐
试点电厂
重庆珞璜电厂 太原一厂
黄岛电厂 成都热电厂 内江高坝电厂 深圳玛湾电厂 宜宾豆坝电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