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题库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1. 请计算一批含有10%水分的物料需要干燥多长时间,才能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5%。
已知物料的干燥速率为0.1kg/(m2·min),初始含水率为10%。
2. 某种物料的干燥曲线可以用Y = 1 - exp(-0.1X)来表示,其中Y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X为干燥时间(分钟)。
请问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需要多长时间?3. 一种含有20%水分的物料需要通过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2%。
干燥设备的蒸汽压力为1.2 MPa,温度为120°C。
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20%,干燥速率为0.2 kg/(m2·min)。
请问干燥面积为100 m2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干燥过程?4. 某种物料的干燥速率遵循一级干燥模型,干燥常数为0.05 min-1。
已知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8%,干燥至水分含量为2%需要多长时间?5. 某种物料的干燥曲线可以用Y = 0.5 - 0.4X来表示,其中Y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X为干燥时间(分钟)。
请计算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需要多长时间。
6. 一种物料的干燥速率可以用Y = 0.2X + 0.5来表示,其中Y为干燥速率(千克/小时/平方米),X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
若初始物料水分含量为10%,请计算初始干燥速率是多少。
7. 一种物料的干燥速率遵循一级干燥模型,干燥常数为0.02 min-1。
已知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12%,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需要多长时间?8. 某种物料的干燥速率遵循二级干燥模型,干燥常数为0.1min-1。
已知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15%,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需要多长时间?9. 一种物料的干燥速率可以用Y = 0.5X来表示,其中Y为干燥速率(千克/小时/平方米),X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
若初始物料水分含量为8%,请计算初始干燥速率是多少。
10. 请计算一批含有15%水分的物料需要干燥多长时间,才能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5%。
干燥测试题

1.干燥介质在与被干燥物料接触之前常常需要预热,目的是()。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湿含量;B、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相对湿含量;C、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露点温度;D、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泡点温度2.对于不饱和空气,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温度t d的关系为:A、t>t d>t w;B、t>t w>t d;C、t w>t>t d3.空气的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湿度为H1,温度为t1,相对湿度为Φ1,则()。
A、H1> H0;B、Φ0>Φ1;C、Φ1>1;D、Φ1>Φ04.通过干燥,物料中不能够去除的水分为()。
A、非结合水分;B、结合水分;C、自由水分;D、平衡水分5.让不饱和空气与只含非结合水的物料相接触,则平衡含水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6.物料中的水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7.木材的干燥为内部扩散控制,因此常采用()。
A、干空气为干燥介质;B、湿空气为干燥介质8.若要提高干燥器的干燥效率可以()。
A、降低干燥器出口的空气的温度;B、提高干燥器的出口空气温度9.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干燥属于()。
A、表面汽化控制;B、内部扩散控制;C、表面汽化和内部扩散共同控制10.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前必须预热,在预热器中()不变。
A、温度;B、湿度;C、相对湿度11.同一物料,如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12.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那种方法去湿()A 机械去湿;B 吸附去湿;C 供热干燥;D 无法确定13.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确()A 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B 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C 对流干燥过程湿物料的水被汽化进入气相;D 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14.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A 湿球温度;B 干球温度;C 露点;D 绝对饱和温度15.在总压101 .33kPa ,温度20 ℃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 水/Kg干空气, 现维持总压不变, 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 ℃, 则相对湿度:(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16.在总压101.33kPa ,温度20 ℃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 水/Kg干空气, 现维持温度不变, 将总压升高到125 kPa , 则相对湿度:(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17.湿度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A 相对值;B 绝对值;C 增加值;D 减少值18.空气的饱和湿度是湿空气()的函数。
干燥习题

1.不饱和空气中水蒸汽分压越高,其湿度越________。
2. 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 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3. 测定空气中的水汽分压的实验方法是测量_______。
4. 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_______。
5. 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 降至t2,此时下列空气参数的大小变化是:相对湿度________,湿度________,湿球温度__________,露点__________。
6. 在101.3kPa 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295K 、相对湿度为69%,当加热到303K 时,该空气下列参数将如何变化?(只填变化的趋势,不填变化的具体数值)相对湿度______,湿球温度______,露点______,焓______。
7. 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_______湿球温度,露点温度______湿球温度。
8. 对不饱和空气进行加热,使温度由t 1升至t 2,此时其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露点 ,湿度 。
9. 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 为50℃, 湿球温度t W 为30℃, 总压为100 kN/ m 2, 若已查出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5kN/m 2, 汽化潜热为2423.7 kJ/kg, 则此湿空气的湿度H 为 。
(附:()H H r t t W W W --=09.1)10. 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各参数中哪一个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______(A)相对湿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11.氮气与大量甲醇在填料塔内接触, 若氮气离开时与甲醇之间的热、质传递趋于平衡,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甲醇进出口温度相等, 则氮气离开时的温度等于进入系统氮气的_______ 。
(A) 干球温度(B)绝热饱和温度(C)湿球温度(D)露点温度12.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A)(t,t w)(B)(t d,H)(C)(P,H)(D)(I,t w)1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________。
干燥题目

干 燥 章一、 选择题第1题 题号:x09a050141.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的参数是( )(A) 焓 ;(B)相对湿度 ;(C)露点温度 ;(D)湿球温度2.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A) 相对湿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温度 ;(D)绝热饱和温度3. 湿空气在换热器中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1) 如空气温度降低,其湿度肯定不变。
(2) 如空气温度升高,其湿度肯定不变。
则正确的判断是:( )(A) 两种提法都对; (B)两种提法都不对;(C) (1)对(2)不对; (D)(2)对(1)不对;第2题 题号:x09a050161. 当φ〈 100% 时,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 非结合水 (B)自由水份 (C)结合水分 (D)临界水分2.空气温度为0t ,湿度为0H ,相对湿度为0ϕ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1t ,湿度为1H ,相对湿度为1ϕ,则( )(A)01H H > (B) 10ϕϕ> (C) 01H H < (D) 10ϕϕ<3.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干燥速率恒定,当干燥至含水量为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恒重,并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A)5% (B)20% (C)0.05% (D)4.55%4.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 ,湿球温度为w t ,露点为d t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98=ϕ时,则( )。
(A) d w t t t == (B) d w t t t >> (C) d w t t t << (D) d w t t t =>第3题 题号:x09a050581.同一物料,如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一定水量( )(A) 愈低 ;(B)愈高 ;(C)不变 ;第4题 题号:x09b050151.如图将充分润湿的物料置于高温气体中,料温度m t 与湿球温度w t 相比:( )()()m w m w A t t B t t => ()()/()m w m w H w w C t t D t t k r H H α<=−−2.在下列哪些线上露点温度相等( )(A)等相对湿度线 ;(B)等热焓线 ;(C)等湿度线 ;(D)绝热冷却线3.在一定的物料和干燥介质条件下:(1) 临界湿含量是区分结合水和非结合水的分界点;(2) 平衡湿含量是区分可除水分与不可除水分的分界点;则正确的判断是( )(A)两种提法都对 ; (B)两种提法都不对 ;(C)(1)对(2)不对 ; (D)(2)对(1)不对第5题 题号:x09b050511.空气的饱和湿度S H 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A)总压及干球温度 ;(B)总压及湿球温度 ;(C)总压及露点 ;(D)湿球温度及焓2. 在湿球温度w t 的计算式中,α/H k 之比值:( )(A)与空气的速度变化无关 ;(B)与空气速度u 的0.8次方成正比,即α/H k ∝8.0u(C)αH k ∝5.0u (D)不一定,与多种因素有关第6题 题号:x09b05053在某常压连续干燥器中采用废气循环操作,即由干燥器出来的一部分废气),(22H t 和新鲜空气),(o o H t 相混合,混合气经预热器加热到必要的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器,干燥过程中有关参数如下: 混合气状态点M ),(m m H t ,经预热后点N ),(11H t ,干燥过程)(12I I =,干燥后B ),(22H t 已知水分蒸发量为W,则根据对整个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可得新鲜绝干空气量L 为:( ) ;))(;))(0102H H W L B H H W L A −=−= 210()();()()m C L W H H D L W H H =−=− 二、 填空题第1题 题号:t09a05009 1.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

1.在101.325kPa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60%,若加热至80℃,则空气的下列状态参数如何变化?湿度H_______,相对湿度ϕ_______,湿球温度t w_______,露点t d_______,焓I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2.依据干燥速率曲线,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__阶段。
两个干燥阶段之间的交点C处的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干燥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时,干燥终点处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会相应_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6.已知常压下某湿空气的温度为20︒C,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为2.3346kPa,湿度为0.014673kg/kg绝干气,试求:(1)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ϕ=_________,______作为干燥介质用。
7.当湿空气的温度一定时,若湿度越高测得的湿球温度也________;若空气为水气所饱和,测得的湿球温度就是_______的温度。
1.湿球温度(t W)是湿空气和的函数,而绝热饱和温度t as是湿空气和的函数;对湍流状态下的水蒸气-空气系统,t W和t as的大小关系为。
2.典型的干燥曲线可明显分为和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的交点称为。
2.已知湿空气如下的哪两个参数,可利用H-I图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 )A:H,p B:t,t d C:t w,I D:t as,I二、选择(10分)1、对于易溶气体,H值__________,K G_________ k G 。
( )A.很大,< B.很小,> C.很小,≈D.很大,≈2、已知湿空气如下的哪两个参数、可利用H-I图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 ) A.H,P B.t,t d C.t w,I D.t as,I三、问答题1、干燥实验中,哪些干燥条件应恒定不变?在此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干燥,最终能否得到绝干物料?2、结合水与平衡水分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平衡水分是空气状态和物料特性的函数,对一定的物料,平衡水分随空气状态而变化。
干燥习题与题解

一、填空题1. 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___.***答案*** 大2. 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干燥介质一热空气的湿球温度3.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质过程4.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
*****答案***** 小5.湿空气通过预热器预热后,其湿度___________,热焓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答案***** 不变、增加、减少6. 某物料含水量为0.5 kg水.kg 绝干料,当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时,测出平衡水分为0.1kg水.kg 绝干料,则此物料的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__。
***答案*** 0.4 kg水.kg 绝干料7. 已知在t=50℃、P=1atm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w =55.3mmHg,则该空气的湿含量H=________;相对湿度φ=_______;(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92.51mmHg)***答案*** 0.0488, 0.5988.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湿物料中能被除去的水分称为;若要获得绝干物料,所采用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为。
***答案*** 自由水分;零9.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答案*****自由水分;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以上2题二选一)10.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前都要经______________。
11hg化工原理:干燥习题

干燥习题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干燥过程是( )相结合的过程。
2、冬季将洗好的湿衣服晾在室外,室外温度在零度以上,衣服有无可能结冰?( )其原因是( )。
3、恒定得干燥条件是指( )、( )、( )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4、在一定得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ϕ较大时,则湿物料得平衡水分相应( ),自由水分相应( )。
5、恒速干燥阶段又称( )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6、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 )。
7、在同一房间里不同物体的平衡水汽分压是否相同?( );它们的含水量是否相同?( );湿度是否相等?( )。
8、已知在常压及25℃下水份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100%φ= 时, 平衡含水量*0.02/X kg kg =水绝干物料;相对湿度40%φ=时, 平衡含水量 *0.007X =。
现该物料含水量为0.23/kg kg 水绝干物料,令其与25℃, 40%φ=的空气接触, 则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 )/kg kg 水绝干物料,结合水含量为( ) /kg kg 水绝干物料,非结合水的含量为( )/kg kg 水绝干物料二、选择题1、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
A .p H , B.d t H , C.t H , D.as t I ,2、在恒定条件下将含水量为0.2(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
当干燥至含水量为0.05时干燥速率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04,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A ),平衡水分为( )。
A.0.05B.0.20C.0.004D.0.1963、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先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降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θ为( )。
干燥试题

第4章干燥一、选择题1.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的湿空气经过间壁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1则()。
A、H1>H0B、φ0>φ1C、H1<H0D、φ0 >φ12.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3.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A、水汽分压p,湿度HB、露点t d,湿度HC、湿球温度t w,干球温度tD、焓I,湿球温度t w4.湿空气通过换热器预热时,该过程的经历为()。
A、等焓过程B、等相对湿度过程C、等温过程D、等湿度过程5.空气的饱和湿度Hs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 。
A、总压及干球温度;B、总压及湿球温度C、总压及露点D、湿球温度及焓6.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t-H图或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 )。
A、 (t w ,t)B、 (t d ,H)C、 (p ,H)D、 (I ,t w)7.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 )。
A、愈高B、愈低C、不变D、不一定,尚与其它因素有关。
8.对湿空气的预热过程,随温度的提高空气的湿度( ),相对湿度( ) ,焓值 ( )。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9.物料中的水分超过X*的那部分水分称为( )。
A、平衡水分B、结合水分C、非结合水分D、自由水分10.在湿空气的预热过程中,随着湿空气温度的升高,湿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焓值()。
A、增加B、不变C、降低D、无法判断11.在湿空气的H—I图上,已知湿空气的两个参数(),即可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
A、H和tdB、t和tWC、p和HD、I和tW12.在等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温度(),湿空气的湿度(),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A、增加B、不变C、降低D、无法判断13.露点是指湿空气在()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习题库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6.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0.4kg水.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0.25kg水.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5kg 水.kg-1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7.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湿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9.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10.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_____________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12.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_______________,它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
13.等焓干燥过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干燥系统中,预热器加入的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将湿空气的温度降至其露点以下,则湿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7.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_____。
18.等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19.对高温下不太敏感的块状和散粒状的物料的干燥,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干燥器,当干燥液状或浆状的物料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干燥器。
20.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物料的临界含水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2. 1kg绝干空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焓,称为湿空气的焓。
23.湿空气通过预热器预热后,其湿度___________,热焓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24.用不饱和的湿空气来干燥物料时,要使干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5.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会_________,而干燥所需的时间会____________。
26.干燥过程的供热方式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介电供热。
27.湿空气的性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准来描述的。
28.物料中的水分按除去的难、易程度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9.干燥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1.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影响降速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常见的空气干燥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1.干燥是()过程。
A. 传质;B. 传热;C. 传热和传质。
2.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它的相对湿度()。
A. 愈低、B. 愈高;C. 不变3.当空气的t=t w=t d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φ()。
A. =100% ;B. >100% ;C. <100%4.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
A. H,φ都升高;B. H不变φ降低;C. H,φ都降低5.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一般应是()的空气。
A. 饱和;B. 不饱和;C. 过饱和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不能除去水分为()。
A. 结合水分;B. 非结合水分;C. 平衡水分;D. 自由水分。
7.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A. 干球温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8.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物料的性质;B. 物料的含水量;C. 空气的状态9.影响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空气的状态;B.空气的流速和流向;C. 物料性质与形状。
10.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A. 湿球温度;B. 绝热饱和温度;C. 露点11.在干燥流程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其温度(),相对湿度()。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12.物料中非结合水分的特点之一是其产生的水蒸汽压()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13.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空气—水蒸汽系统,当空气流速较大时,其绝热饱和温度()湿球温度。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近似等于14.对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15.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干燥所需的时间()。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16.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干燥器的热效率会(),而空气消耗量会()。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17.在等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流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层表面,则对干燥速率判断正确的是:( )A 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差异B 随物料种类不同可能会有差别C 各种不同种类物料的干燥速率是相同的D 不好判断18.干燥过程中,干空气的质量()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始终不变D 据具体情况而定19.下列关于湿物料中水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平衡水分是不能除去的结合水分。
B自由水分全部分为非结合水分。
C 非结合水分一定是自由水分D 临界含水量是湿物料中非结合水分和结合水分划分的界限。
20.若需从牛奶料液直接得到奶粉制品,选用()A 沸腾床干燥器B 气流干燥器C 转筒干燥器D 喷雾干燥器21.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 提高介质温度B 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C 降低介质相对湿度D提高介质流速22.相同的湿空气以不同流速吹过同一湿物料,流速越大,物料的平衡含水量:()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视具体情况定23.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参数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A 相对湿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温度D 绝热饱和温度24.间歇恒定干燥时,如干燥介质中水汽分压增加,温度不变,则临界含水量Xc:()A 增大B 减小C不变C不确定25.在()两种干燥器中,固体物料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A 厢式与气流B 厢式与流化床C 洞道式与气流D 气流与流化床三.判断题1.对流干燥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产生的水汽分压必须大于干燥介质中所含的水汽分压,且湿空气不饱和。
()2.对流干燥流程通常是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入干燥器,与进入干燥器的湿物料相接触,空气将热量以对流的方式传给湿物料,湿物料表面水分加热汽化成水蒸气,然后扩散进入空气,最后由干燥器另一端排出。
()3.湿空气的参数以干空气为基准是为了计算的方便。
()4.干燥操作中,当相对湿度为100%时,表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已达到饱和状态。
()5.湿空气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低,湿球温度也越低。
()6.湿度只表示水蒸气含量的绝对值,而相对湿度才反映了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7.一定状态下湿空气经过加热,则其湿度H不变,相对湿度减小。
()8.一定状态下湿空气经过加热,则其湿球温度增大,露点温度也增大。
()9.厢式干燥器干燥均匀,需要的时间往往也比较短,但装卸物料劳动强度大,操作条件差。
()10.沸腾床干燥器又名流化床干燥器,适用于处理粉粒状物料,特别是对因水分较多而引起显著结块的物料有独到的用处。
()11.含结合水分为主的物料,为了加快干燥时间,可采用增加空气流速的办法。
()12.只要将湿空气的湿度降到其露点以下,便会达到减湿的目的。
()13.相对湿度越低,则距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弱。
()14.改变湿空气的温度能较大的影响降速干燥阶段速率,而对等速干燥阶段基本没有影响。
()15.改变湿物料物料层的厚薄将对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有较大影响,而对等速干燥阶段基本没有影响。
()四.简答题1、何谓干燥操作?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2、何谓干燥速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干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受什么控制?4、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用干燥操作分为哪些?按除去的难易程度可分为?5、湿空气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写出其单位)五、计算题1、密闭的容器内,盛有温度为200C,总压为101.3Kpa,湿度0.01kg水/kg干空气的湿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