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习题(附答案)
化工原理(干燥部分)习题与解题指导

第八章干燥【例题与解题指导】【例5-1】某常压空气的温度为30℃、湿度为0.0256kg/kg绝干气,试求:(1)相对湿度、水汽分压、比容、比热容及焓;(2)若将上述空气在常压下加热到50℃,再求上述各性质参数。
解:(1)30℃时的性质相对湿度由手册查得3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p s=4.2464kPa。
用式5-5求相对湿度,即将数据带入解得水汽分压比容由式5-6求比容,即=0.8926 m3湿空气/kg绝干气比热容由式5-7a求比热容,即焓用式5-8b求湿空气的焓,即kJ/kg绝干气(2)50℃时的性质参数相对湿度查出50℃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为12.340kPa。
当空气被加热时,湿度并没有变化,若总压恒定,则水汽的分压也将不变,故水汽分压因空气湿度没变,故水汽分压仍为4.004kPa。
比容因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故50℃时的比容为m3湿空气/kg绝干气比热容由式5-7知湿空气的比热容只是湿度的函数,因此,湿空气被加热后,其比热容不变,为1.058kJ/(kg绝干气·℃)。
焓kJ/kg绝干气由上计算可看出,湿空气被加热后虽然湿度没有变化,但相对湿度降低了,所以在干燥操作中,总是先将空气加热后再送入干燥器内,目的是降低相对湿度以提高吸湿能力。
【例5-2】常压下湿空气的温度为30℃、湿度为0.0256kg/kg绝干气,试求该湿空气的露点t d、绝热饱和温度tas和湿球温度t w。
解:露点t d将湿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露点,由式5-16可求出露点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解得=4.004kPa查出该饱和蒸汽所对应的温度为28.7 ℃,此温度即为露点。
绝热饱和温度由式5-14计算绝热饱和温度,即由于Has是的函数,故用上式计算时需试差。
其计算步骤为①设= 29.21℃②用式5-3求温度下的饱和湿度Has,即查出29.21℃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054Pa,汽化潜热为2425.48kJ/kg,故kg/kg绝干气③用式5-7a求cH,即kJ/(kg.℃)④用式5-14核算。
固体干燥(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固体干燥(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1. 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湿度为0.02kg/kg 干气,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相对湿度及同温度下容纳水分的最大能力(即饱和湿度),并分析压力对干燥操作的影响。
(1)总压为101.3kPa ;(2)总压为26.7 kPa 。
解:(1)kPa 3.101=p 时: 由 vvp p p H -=622.0kPa 156.302.0622.03.10102.0622.0=+⨯=+=∴H Hp p v查得50℃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34kPa ,则相对湿度 %57.25%10034.12156.3%100=⨯=⨯=s v p p ϕ 饱和湿度: 干气6kg/kg 08.034.123.10134.12622.0622.0=-⨯=-=S S S p p p H (2)kPa 7.26=‘p时:kPa 832.002.0622.07.2602.0622.0=+⨯=+=H Hp p v‘’ %74.6%10034.12832.0%100=⨯=⨯=s vp p ‘’ϕ干气‘’kg/kg 535.034.127.2634.12622.0622.0=-⨯=-=SSS p p p H由此可知,当操作压力下降时,φ↓,H S ↑,可吸收更多的水分,即减压对干燥有利。
2. 常压下湿空气的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10%。
试求该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湿度、湿比容、比热及焓。
解:%10,C 80=ϕ= t查得8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7.38kPa 。
∴水汽分压 kPa p p S v 738.438.471.0=⨯==ϕ 湿度 干气1kg/kg 03.0738.43.101738.4622.0622.0=-=-=v v p p p H湿比容干气==/kg m 049.127380273)031.0244.1773.0(273273)244.1773.0(3+⨯⨯++⨯+=νt H H 比热 C kJ/kg 068.1031.088.101.188.101.1︒⋅⨯+=干气=+=H c H 焓 干气=+=kJ/kg 69.162031.024*******.12492)88.101.1(⨯⨯++=Ht H I H3.已知空气的干球温度为60℃,湿球温度为30℃,总压为101.3 kPa ,试计算空气的性质: (1)湿度;(2)相对湿度;(3)焓;(4)露点温度。
干燥习题及答案

干燥习题及答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干燥习题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6.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水.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水.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 水.kg-1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7.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9.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10.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_____________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与题解

干燥习题与题解一、填空题:1. 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___. ***答案*** 大2. 等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干燥介质一热空气的湿球温度3. 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 常用___________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答案*** 干、湿球温度计4. 1kg 绝干空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焓,称为湿空气的焓。
***答案*** 其所带的H kg 水汽5. 某物料含水量为0.5 kg 水.kg 1-绝干料,当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时,测出平衡水分为0.1kg 水.kg 1-绝干料,则此物料的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__。
***答案*** 0.4 kg 水.kg 1-绝干料6. 已知在t=50℃、P =1atm 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w =55.3mmHg ,则该空气的湿含量H =________;相对湿度φ=_______;(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92.51mmHg ) ***答案*** 0.0488, 0.5987. 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临界点 、 临界含水量 8. 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9. 等焓干燥过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干燥器内无补充热,无热损失,且被干燥的物料带进,带出干燥器的热量之差可以忽略不计。
10. 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干燥复习题

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5、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___而定的;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是根据__________而定的.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7、已知某物料含水量X1=0.4kg水/kg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C=0.25kg水/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
05kg水/kg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8、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10、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11、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12、在对流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介质是_______________,它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
14固体干燥习题精讲(201204)

1 . 3 4 . 187 0 . 0309 1 . 4294 kJ /( Kg 干料 . C )
VI 1 G C C Pm 1 1 Q 补 V I 2 G C C Pm 2 Q L
• 14-6在常压绝热干燥器内干燥某湿物料,干燥过程可近似 为等焓过程,将500Kg的湿物料从最初含水量20%将至 2%(均为湿基)。t0=20℃,H0=0.01 Kg水/Kg干气的空 气经预热器升温至100℃进入干燥器,废气温度为60℃, 试计算: (1)完成上述干燥任务所需的原湿空气量(Kg/h) (2)空气经预热器获得的热量(KJ/h) (3)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该物料测得干燥速率曲线如图所 示。已知恒速干燥阶段所用时间为1h,求降速阶段需 多少时间? • (参考答案:5807 Kg 绝干气/h,478000,1.295h)
( 2 ) Gc G 2 (1 w 2 ) 0 . 126 (1 0 . 04 ) 0 . 12096 kg 干料 / S
w1 1 w1
w2 1 w2
X1
X2
0 . 42 1 0 . 421
0 . 04 1 0 . 04
0 . 724 kg 水 / kg 干料
(1 . 01 1 . 88 0 . 008 ) 93 2500 0 . 008 115 . 33 kJ / kg 干气
( 3 ) Q V ( I 1 I 0 ) 3 . 752 (115 . 33 41 . 526 ) 276 . 91 KW
• 14-10 有一连续干燥器在常压下操作,生产能力为 1000Kg/h(以干燥产品计)物料水分由12%降为3%(均为 湿基)物料温度则由15℃至28℃,绝干物料的比热为 1.3kJ/(Kg绝干料.℃),空气的初温为25℃,湿度为 0.01Kg/Kg绝干空气,经预热器后升温至70℃,干燥器出 口废气为45℃,设空气在干燥器进出口处焓值相等,干燥 系统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 • (1)在H-I图上示意画出湿空气在整个过程中所经历的 状态点,并用文字说明作图过程。 • (2)新鲜空气用量(kg/h)。 • (3)为保持干燥器进出口空气的焓值不变,是否需要 另外向干燥器补充或移走热量?其值为多少?
化工原理第七章干燥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干 燥湿空气的性质【7-1】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Pa ,(1)试计算空气为40℃、相对湿度为%60ϕ=时的湿度与焓;(2)已知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为9.3kPa ,求该空气在50℃时的相对湿度ϕ与湿度H 。
解 湿空气总压.1013p kPa =(1).06ϕ=,40℃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7375s p kPa = 湿度 ..../ (067375)06220622002841013067375s s p H kg kg p p ϕϕ⨯==⨯=--⨯.水干气焓 ()..1011882492I H t H =++(...)../= 10118800284402492002841133kJ kg +⨯⨯+⨯= (2) 湿空气中水汽分压.93V p kPa = 5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1234s p kPa = 相对湿度 ..9307541234V s p p ϕ===. 湿度 . (93)0622=062200629101393V V p H kg kg p p =⨯=--.水/干气 【7-2】空气的总压为101.33kPa ,干球温度为303K ,相对湿度%70ϕ=,试用计算式求空气的下列各参数:(1)湿度H ;(2)饱和湿度s H ;(3)露点d t ;(4)焓I ;(5)空气中的水汽分压V p 。
解 总压.,.101333033007p kPa t K ϕ====℃, (1) 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4241s p kPa = 湿度 ...? (074241)062206220018810133074241s s p H kg kg p p ϕϕ⨯==⨯=--⨯..水/干气(2) 饱和湿度 (4241)0622062200272101334241s s s p H kg kg p p ==⨯=--.水/干气 (3)露点d t 时的饱和湿度.00188s H kg kg =水/干气 .0622ss sp H p p =- (1013300188)2970622062200188s s s pH p kPa H ⨯===++从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97kPa 查得水的饱和温度为23.3℃,故空气的露点.233℃d t =(4) .3000188t H kg kg ==℃,水/干气时,空气的焓为()..1011882492H H t H =++(...)../= 1011880018830249200188782kJ kg +⨯⨯+⨯=干气 (5) t=30℃时的.4241s p kPa =水汽分压 ...074241297V s p p kPa ϕ==⨯=【7-3】在总压为101.3kPa 下测得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湿球温度为30℃,试计算湿空气的湿度与水汽分压。
干燥复习题(2010)

干燥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 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___.***答案*** 大2. 等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干燥介质一热空气的湿球温度3. 工程上要提高湿空气中______________称为增湿。
***答案*** 水蒸汽含量4. 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的情况下,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则气越___,干燥器的热效率越___。
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2***答案*** 大; 高5. 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___________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答案*** 干、湿球温度计6. 现准备干燥要求磨损不大,而产量较大的粒状物料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干燥器干燥较适合。
***答案*** 转筒7. 1kg绝干空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焓,称为湿空气的焓。
***答案*** 其所带的H kg水汽8. 根据水分与物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其物料中的水分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吸附水分、毛细管水分、溶胀水分9. 某物料含水量为0.5 kg水.kg1-绝干料,当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时,测出平衡水分为0.1kg水.kg1-绝干料,则此物料的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__。
***答案*** 0.4 kg水.kg1- 绝干料10. 已知在t=50℃、P=1atm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w =55.3mmHg,则该空气的湿含量H =________;相对湿度φ=_______;(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92.51mmHg)***答案*** 0.0488, 0.59811. 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临界点、临界含水量12. 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及问答题:1.干燥过程是__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传质方向为________,传热方向为__________。
2.在总压101.33 kPa,温度20℃下(已知2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4 kPa),某湿空气的水汽分压为1.603 kPa,现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将总压升高到250 kPa,则该空气的水汽分压为________。
3. 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ϕ仅与________及________有关。
4.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阶段除去的物料中的水的平衡蒸汽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恒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常压、25℃下水分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100%ϕ=时,平衡含水量*100%0.025X ϕ==kg水/kg绝干料;相对湿度50%ϕ=时,平衡含水量*0.009X=kg水/kg绝干料。
现将湿基含水量为20%的该物料,与25℃、50%ϕ=的空气接触,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_________kg水/kg绝干料,非结合水分量为_________kg水/kg 绝干料。
6.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
若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越大,干燥器的热效率越,传质推动力越_______。
7.降低废气出口温度可以提高干燥器的热效率,但废气在离开设备之前的温度的限制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8.在测量湿球温度时,空气速度需大于5 m/s,这是为了。
9.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___________水分;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一定是_____________水分。
10.当某物料的干燥过程存在较长的降速阶段时,气流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两者中选用________ 较为有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欲在298K时用相对温度为60℅的空气干燥木材,使其中水分降到11.5℅(湿基),你认为是否可能?为什么?已知在此条件下木材的平衡水分为12℅(干基)。
12. 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往往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3、什么是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和湿球温度?两者有何关系?如何测定?14要提高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15.测定湿球温度时,当水的初温不同时,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16. 在对流干燥过程中。
为什么说干燥介质一湿空气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17. 如何强化干燥过程?18. 为什么临界含水量Xc的确定对于如何强化具体的干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两种情况下Xc将会变大还是变小? (1)提高干燥时气流速度而使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大时;(2)物料的厚度减小时。
试从干燥机理加以分析。
二、计算题:1. 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湿度为0.02kg/kg 干气,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相对湿度及同温度下容纳水分的最大能力(即饱和湿度),并分析压力对干燥操作的影响。
(1)总压为101.3kPa ;(2)总压为26.7 kPa 。
解:(1)kPa 3.101=p 时: 由 vvp p p H -=622.0kPa 156.302.0622.03.10102.0622.0=+⨯=+=∴H Hp p v查得50℃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34kPa ,则相对湿度 %57.25%10034.12156.3%100=⨯=⨯=s v p p ϕ 饱和湿度: 干气6kg/kg 08.034.123.10134.12622.0622.0=-⨯=-=S S S p p p H (2)kPa 7.26=‘p时:kPa 832.002.0622.07.2602.0622.0=+⨯=+=H Hp p v‘’ %74.6%10034.12832.0%100=⨯=⨯=s vp p ‘’ϕ干气‘’kg/kg 535.034.127.2634.12622.0622.0=-⨯=-=SSS p p p H由此可知,当操作压力下降时,φ↓,H S ↑,可吸收更多的水分,即减压对干燥有利。
2. 常压下湿空气的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10%。
试求该湿空气中水汽的分压、湿度、湿比容、比热及焓。
查得8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7.38kPa 。
∴水汽分压 kPa p p S v 738.438.471.0=⨯==ϕ 湿度 干气1kg/kg 03.0738.43.101738.4622.0622.0=-=-=v v p p p H 湿比容干气==/kg m 049.127380273)031.0244.1773.0(273273)244.1773.0(3+⨯⨯++⨯+=νtH H比热 C kJ/kg 068.1031.088.101.188.101.1︒⋅⨯+=干气=+=H c H 焓 干气=+=kJ/kg 69.162031.024*******.12492)88.101.1(⨯⨯++=Ht H I H3.在I-H 图上确定本题附表中空格内的数值。
5.常压下将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的新鲜空气与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80%的废气混合,混合比为2:3(以绝干空气为基准),试计算混合后的湿度、焓及温度。
解:(1)%50,2511=︒=ϕC t 的新鲜空气: 25℃时,kPa 168.31=S p干气kg/kg 1088.9168.35.03.101168.35.0622.0622.0311111-⨯=⨯-⨯⨯=ϕ-ϕ=∴S S p p p H干气=+=kJ/kg 34.501088.9249225)1088.988.101.1(2492)88.101.1(331111--⨯⨯⨯⨯⨯+++=H t H I H%80,5022=︒=ϕC t 的废气:50℃时,kPa 34.122=S p 干气kg/kg 0672.034.128.03.10134.128.0622.0622.022222=⨯-⨯⨯=ϕ-ϕ=∴S S p p p H干气=+=kJ/kg 3.2240672.0249250)0672.088.101.1(2492)88.101.1(2222⨯⨯⨯+++=H t H I H所以混合湿度干气kg/kg 0443.00672.0531088.9525352321=⨯+⨯⨯=+=-H H H M 混合焓:干气kJ/kg 7.1543.2245334.5052535221=⨯+⨯=+=I I I M而 M M M M H t H I 2492)88.101.1(++= C 5.400443.088.101.10443.024927.15488.101.12492︒=⨯+⨯-=+-=∴M M M M H H I t6.干球温度为20℃、湿球温度为16℃的空气,经过预热器温度升高到50℃后送至干燥器内。
空气在干燥器内绝热冷却,离开干燥器时的相对湿度为80%,总压为101.3kPa 。
试求:(1)在I-H 图中确定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2)将100m 3新鲜空气预热至50℃所需的热量及在干燥器内绝热冷却增湿时所获得的水分量。
解:(1)空气C 16,C 200︒=︒=W t t ,查得干气kg/kg 01.00=H 预热后:干气kg/kg 01.0,C 5011=︒=H t绝热冷却后,查得干气kg/kg 018.0,C 3022=︒=H t (2)湿空气的比容:干气湿气==kg /m 843.027320273)01.0244.1773.0(273273)244.1773.0(30+⨯⨯++⨯+=νt H H则100m 3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质量: kg 62.118843.0100===H v V L 预热器加入热量:kJ3661)2050()01.088.101.1(62.118)()(0101=-⨯⨯+⨯=-=-=t t Lc I I L Q H P获得水分量:kg 95.0)01.0018.0(62.118)(12=-⨯=-=H H L W7.湿空气在总压101.3kPa 、温度10℃下,湿度为0.005 kg/kg 干气。
试计算: (1) 相对湿度Φ1;(2) 温度升高到35℃时的相对湿度Φ2;(3) 总压提高到115kPa ,温度仍为35℃时的相对湿度Φ3;(4) 如总压提高到1471kPa ,温度仍维持35℃,每100m 3原湿空气所冷凝出的水分量。
解:(1)10℃水饱和蒸汽压 kPa 226.11=S p kPa 808.0005.0622.03.101005.0622.0=+⨯=+=∴H Hp p v%9.65%100226.1808.0%10011=⨯=⨯=s v p p ϕ (2)t 2=35℃,kPa 621.52=S p%4.14%100621.5808.0%10022=⨯=⨯=s v p p ϕ (3)kPa 115'=p 时,kPa 917.0005.0622.0115005.0622.0''=+⨯=+=H Hp p v%3.16%100621.5917.0%1002'2=⨯=⨯=s v p p ϕ (4) kPa 1471''=p , t 2=35℃时: 饱和湿度 干气kg/kg 0024.0621.51471621.5622.0622.0=-=-=S S S p p p H 原湿空气比容干气湿气==kg /m 808.027310273)005.0244.1773.0(273273)244.1773.0(311+⨯⨯++⨯+=νt H H100m 3原湿空气中绝干空气质量 干气kg 76.123808.0100===H v V L 则冷凝出水kg 322.0)0024.0005.0(76.123=-⨯=-)(=S H H L W8.附图为某物料在25℃时的平衡曲线。
如果将含水量为0.35kg 水/kg 干料的此种物料与Φ=50%的湿空气接触,试确定该物料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大小。
解:Φ=50%,平衡水分干料kg/kg 095.0*=X 则自由水分干料kg/kg 255.0095.035.0*=-=-X XΦ=100%,平衡水分干料kg/kg 185.0*=X 即结合水分干料%=kg/kg 185.0100*=ϕX则非结合水分干料%=kg/kg 165.0185.035.0100*=-=-ϕX X9. 在常压干燥器中将某物料从湿基含水量10%干燥至2%,湿物料处理量为300k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