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PPT54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PPT54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
一、政治制度1. 宋朝政治制度2. 元朝政治制度
二、经济社会1. 宋朝经济2. 元朝经济3. 宋元时期的社会阶层4.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文化艺术1. 宋朝文化2. 元朝文化3. 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4. 宋元时期的艺术发展5. 史书、百科全书和诗词等文学流派
四、外交关系1. 宋元时期宋与金、元的关系2. 元朝与西域国家的交往3.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
五、战争与征服1. 南宋和金的战争2. 蒙古帝国对南宋的征服3. 元朝对世界的扩张
六、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1. 宋朝儒学2. 宋元时期佛教的扩张3. 藏传佛教在元代的发展
七、思想和政治的变革1. 道教和个人主义的兴起2. 忙乱时代的影响3. 中原文明对南方文化的影响
八、历史人物与事件1. 宋仁宗、宋理宗、宋徽宗、元世祖、元成宗2. 刘邦、忽必烈、马可•波罗、郑和3. 雷震子、欧阳修、杨宪益、朱熹、王安石、陆游、辛弃疾
以上是宋元时期历史知识点提纲的全部内容。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都经历了大的变革。

虽然宋朝和元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有所不同,但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这两个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军事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件。

熟悉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宋元时期历史的了解,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宋元知识点总结高考

宋元知识点总结高考

宋元知识点总结高考宋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宋元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

宋朝的建立是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来实现的。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北伐战争,成功击败了北汉,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宋朝。

2. 宋朝的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

它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朝廷制度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

朝廷制度是以宰相为核心的,而地方政府则是以州、县、乡等地方政权为核心的。

3. 元朝的建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元朝的建立是通过蒙古部落的征服战争来实现的。

元世祖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发动了多次的征服战争,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元朝。

4. 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

它是以蒙古的军事制度为基础的,通过设立行省、路、州等地方政权来实现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二、经济1. 宋朝的经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经济充满了活力,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朝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也相当发达。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元朝的经济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元朝的经济与蒙古的游牧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同时也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影响。

三、文化1. 宋朝的文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宋朝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书法等方面。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充满了活力,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2. 元朝的文化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元朝的文化主要包括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两个方面。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现象。

第1讲__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通史大串讲

第1讲__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通史大串讲

【小结】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二府三司 2.元代: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元朝:行省制度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的发展
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三司: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
【知识拓展】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1. “官”“职”的含义: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 “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 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 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 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 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雪夜访普图
太祖数微行过功 臣家,普每退朝, 不敢便衣冠。一 日,大雪问夜, 普意帝不出。久 之,闻叩门声, 普亟出,帝立风 雪中,普惶惧迎 拜,帝曰:‘已 约晋王矣。'已而 太宗至,设重裀 地坐堂中,炽炭 烧肉,普妻行酒, 帝以嫂呼之。因 与普计下太原。 ——《宋史·赵 普本传》
等名号,执行相职,削弱相权 。
(3)唐玄宗以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六部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4)宋代:中书门下体制发展为二府体制。 “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
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财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 州、知府),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 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转运使)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7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7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doc

阶段特征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第7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1.君权专制的加强(1)宋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元代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3)监察体制: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①“安史之乱”后,唐代中叶出现了藩镇林立的局面。

②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措施①收精兵:禁军归“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

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③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自留一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图解历史]郡县制与行省制的不同二、宋元时期的农耕经济1.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翻车。

(4)重心南移:南宋时期完成,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2.手工业的进步(1)纺织业①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高考总复习:宋元时期

高考总复习:宋元时期

高考总复习:宋元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宋元时期的政治:宋的集权措施、元的中央官制2、宋元时期的经济3、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4、王安石变法复习建议宋元时期的考点非常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出题。

但重点仍然是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科技的发展。

其中,理学是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理学家的著述、人生经历,这对于理解教材的条条框框是有帮助的。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统一,②辽夏金,③元朝,④民族融合,⑤经济重心,⑥理学,⑦心学。

考点聚焦考点一、宋元时期的政治(一)政权更替简况唐朝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北宋、辽、西夏的对峙局面南宋、金、西夏的对峙局面(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强化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2)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3)财政上,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都由中央掌控。

3.影响积极: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政权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财政危机:三冗严重;岁币沉重。

边防危机:辽、西夏的威胁。

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实行改革。

主要措施有:严格官吏升迁;限制“恩荫”;加强官吏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政令。

2.内容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①富国之法:理财措施②强国之法:军事措施③取士之法:教育措施唯才用人择优录用,克服“恩荫”的弊病选拔更多有才能的人成为改革中坚力量3.作用促进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用人不当,且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招致强烈反对,未能完全成功。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54页PPT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54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宋元时期政治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宋元政治知识点总结

宋元政治知识点总结

宋元政治知识点总结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变革较为频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宋元政治的制度、官制、法律、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宋元政治体制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一、宋代政治制度1. 皇权政治宋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皇权政治,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是国家的统治者。

宋代的皇权政治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皇帝的封建独裁,皇帝在政治上的决策权几乎没有制约,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二是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皇帝被奉为至尊,一切政治制度和决策都以维护皇帝的权威为首要目标;三是皇帝的政治制衡和容忍政策,宋代的皇帝往往追求政治平衡和稳固,多采取宽大的政策。

2. 中央政府宋代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包括官制、科举制度、中央政协和军政两重权力等。

宋代中央政府的权利结构较为复杂,行政管理领域分为三级:中央政协、地方政府和县镇政府。

3. 地方政府宋代地方政府主要是指州县政府,以地方官员为主体。

地方政府的管理形式在宋代的地方政府,根据兵、田、钱制定地方政策,管理三军、土地和财政等。

宋代的地方政府在政治上有较大的自治权,地方官员的任免由中央政府批准,但地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由地方政府负责。

4. 官制宋代官制是指国家机构的组织机构和国家政府中的各级官员。

官制在宋代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国家管理体系的基础。

宋代的官制分为两级: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中央官制包括荣禧殿、三省、六部、检校官、承制官等。

二、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皇权政治的高度集权性宋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皇权政治,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几乎没有任何制约。

这种政治体制具有极高的集权性,皇帝对政治的控制力非常强大。

2. 官员选拔的科举制度宋代政治制度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科举制度,它是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

科举考试旨在选拔人才,不问出身,注重能力和品德,实现了政治上的官员选拔公平。

3. 地方自治的程度宋代政治制度在地方政府上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时从北纬65度的北极圈附近到北纬15度附近的占城,每隔 10度设1个观测站,共设立了27个观星站,郭守敬进行了世界天文 史上规模空前的实测活动,搜集到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在详细占有 资料的情况下写成了《授时历》。而这些资料的占有,又与上述诸 条件分不开。其它如元朝河流的探索,《元一统志》的编纂以及航 海、气象、水利等方面的成就,都与元朝实现全国大统一的条件息 息相关。 元朝的统一大大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元朝中西交 通发达,中国的航船一直到达非洲,中国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指南针等重大科学发明,都在这一时期传入欧洲。中国的商品亦远 销世界各地。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等科学成就也被大量介绍 到中国。来自欧洲、非洲、亚洲各国的客商和使节,把中国的情况 介绍给世界各国,而中国人通过这些客商和使节又大开眼界,进一 步了解了世界。
历史争议人物——五代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 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 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 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 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 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 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南宋王朝苟安 幸存终遭灭亡, 元朝多民族统 一大国形成: 南宋奸相贾似 道、庸相陈宜 中、爱国将领 状元右丞相枢 密使文天祥、 末代忠臣陆秀 夫、元朝宰相 伯颜、1279年 崖山海战。
自从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并立,辽、 宋和金、南宋、西夏、蒙古、高昌、大理、吐蕃等政权并存的局面。这 种相互争夺的分裂局面,长达三四百年之久。 自1206年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经过太宗窝 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与忽必烈同兄弟,父亲是托雷)几个大汗的 努力,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1260年忽必烈 元朝建立,定都大都,1279年忽必烈最后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元朝 灭宋后,结束了诸多政权并存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 家。 元朝在建号的诏书中说:"舆图之广,历古所无。据《元史·地理志》 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 咸不逮元。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幅员辽阔 的多民族国家--元朝的建立,意义重大,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 大一统的元朝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 区的开发。
元朝(1260---1368年):共98年,元世祖忽 必烈做了34年皇帝,末代元顺帝做了38年皇帝, 中间26年换了9个皇帝!宫廷政变频繁。
1368年的9月14日,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占了元朝的首都大都, 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在明军入城的前夜,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荒淫无道的元顺帝闻讯惊慌失措,带着他的妃嫔逃离皇宫,趁夜逃 出城区,奔向蒙古草原,远走漠北。虽然后来元顺帝还在草原上继 续称帝,他的政权被称为北元,不过已经丧失了统治天下的能力。 这一天,昔日横扫一切的蒙古铁骑沦为了惊弓之鸟。这一天,曾经 盛极一时的元王朝轰然倒塌,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因此这一天就意 味着统治中国90多年的元朝就此灭亡。 它的灭亡是由于残暴的民族压迫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大起义,而 进入中原地区的蒙元军队由于骄奢淫逸,过去习惯于弯弓射大雕的 这些骑手们只经过一两代人就已经腐败的拉不开弓、跑不动马了。 而进入了中原的当时的蒙古贵族在军事上又不能进行及时的改革, 对本族武装还保持着原有的部落兵制,青壮男丁全部为军,而且军
元朝各行政区域与主驿道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元代辽阔的疆域,中央 集权的有效统治,遍布 全国的驿站制度,都是 元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 利条件。元朝天文、地 理、水利等科技的高度 发展是和上述有利条件 密切相关。元朝杰出天 文学家郭守敬所以能编 写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最科学的《授时历》, 除了个人的天赋外,还 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特征第五阶段 宋元时期
历史通义49页丘处机试题
自从宋朝皇室南渡以后,南宋统治集团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 廷,过着腐败奢靡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 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情景,到了南宋末年更是有增无 已。 理宗赵昀在位达40年之久,由于中年嗜欲既多,荒于国政,权 移奸臣。赵昀之奢侈浪费,前辈难及。作湖上西宫,造御舟,建禁 苑芙蓉阁、香兰亭;宫中饮宴频繁;后庭宫妇充斥,簪珠插翠,妖 艳异常。尽管当时已是蒙古重兵压境,灾荒频仍,而皇室却照旧纸 醉金迷,无异平时。到南宋末年,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州县官吏, 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还要向百姓"预 借来年的两税,苛征横敛,无所不有,愈使民怨沸腾。直到南宋灭 亡之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始终没有间断。
队的职务是世袭,家属随营,脱离了草原放牧生活之后,他们完全 由朝廷供养。他们这些人进入内地之后完全利用特权任意享受,终 日沉醉于酒肉之中。而蒙元军队收编的汉族和其他各族军队又对蒙 古军的特权一向怀恨在心,士兵逃亡严重,许多军队只有空额没有 实兵了。原来十分强大的元朝军事力量只经过几十年就已经到了腐 朽不堪的地步,1351年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反元大起义,蒙古军进 行镇压的时候,连战连败。还出现过一万多名官兵被36名起义者击 败的战例。在反元大起义中,出身乞丐和尚的朱元璋在南方崛起, 他消灭了南方各派军阀于1368年建立起明朝,接着就进行北伐。 由于当时北元政权仍然存在,因此明朝太祖朱元璋就封他的第 四个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城。朱棣严格讲起来是朱元璋的蒙 古妃子所生,此人雄心勃勃,他不满足于燕王的封号,后来从他的 侄儿手中夺取了政权,后来就成为明成祖,年号为永乐,最后把首 都由南京迁回了北平,由于首都迁到了这里,北平又改名为北京。
打破此疆彼界,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许多著 名的汉文著作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少数民族的著作也被介绍到内 地。徙往蒙古、河西、云南、东北等地的汉族军民,带去了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对于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数民族的许多生产技术,如蒙古族的制毯术,畏兀儿族的丝织术、 酿酒术,藏族的建筑艺术都传到了内地,促进了中原地区相关行业 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