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诉你:商业医疗保险的内幕

合集下载

医保乱象背后的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

医保乱象背后的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

医保乱象背后的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近年来,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普及,人们对于医疗保障的期望也日益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医保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人们对于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的关注。

本文将就医保乱象存在的原因及其与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医保乱象存在的原因医保乱象的存在不仅与行业内部的利益驱动有关,更是与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息息相关。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驱动:在医保报销的背景下,医疗服务提供者往往面临着利益最大化的压力。

一些不良商家通过虚假报销和医疗服务超标收费等手段谋取暴利,导致医保乱象的不断加剧。

2. 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医保乱象的原因之一。

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有限,容易被医生误导。

同时,医生缺乏对于患者的真实情况的全面了解,也难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监管力度不足:医保乱象的存在也与监管力度的不足有关。

相关部门对于医保行业的监管存在滞后性,容易造成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取巧,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保利益。

二、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的关系医保乱象的背后反映了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与监管漏洞的现实。

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消费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无效选择,使得患者往往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同时也加剧了医疗服务供给端的乱象。

监管漏洞则使得不法分子得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施加诈骗,进一步加剧了医保乱象的存在。

1. 信息不对称:在医保乱象中,患者面临着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方面,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了解有限,容易被医生误导;另一方面,医生缺乏对于患者真实情况的全面了解,难以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信息不对称使得患者获得的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丧失了对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2. 监管漏洞: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医保乱象有了可乘之机。

医保行业监管的滞后性,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作恶空间。

一些医疗机构和个人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虚假报销、超标收费等违法行为,损害了医保利益。

医疗欺诈骗保的行为有哪些

医疗欺诈骗保的行为有哪些

医疗欺诈骗保的行为有哪些医疗欺诈是指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或其他涉及医疗服务的人员,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的一系列欺诈行为。

下面就医疗欺诈骗保的行为进行详细阐述。

1.虚报病情:医生可能夸大患者的病情,以便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治疗或手术,从而获取更高的医疗费用。

2.转嫁费用:医生或医疗机构通过合理的医学操作将费用转嫁到其他项目上,使患者或社会医保系统支付更高的费用。

3.高价药品和设备:医生或医疗机构可能选择高价的药品或设备来治疗患者,以获取回扣或提成。

4.假冒合法医疗机构:一些不合法的医疗机构冒充合法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通过收取高额费用获取不当利益。

5.分工骗保:医疗机构或医生与患者勾结,通过虚报病情或患者冒名顶替等手段,从医保系统中获取报销费用。

6.非法开药:医生非法开具虚假药方,将药品收归己有,或与药店勾结,从中获取利益。

7.虚构疾病:医生或患者故意编造或夸大病情,以获取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获取更多的医疗费用。

8.走后门:医生或医疗机构通过非法手段,如行贿、串通等方式,获得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资源,以提高收入。

9.虚报服务项目:医生或医疗机构可能虚报医疗服务项目,以获取更高的补偿或报销费用。

10.强迫消费:医生或医疗机构可能强迫患者消费不必要的检查、治疗或药品,以增加医疗费用。

11.患者串通骗保:患者可能与医生、医疗机构串通一气,通过虚报病情、冒名顶替等方式骗取医保资金。

12.虚假医疗记录:医生或医疗机构可能虚构或篡改医疗记录,以获取更高的补偿费用。

13.冒用他人医保卡:患者可能使用他人的医保卡,冒用其身份进行就医,骗取医保资金。

总结起来,医疗欺诈骗保的行为包括虚报病情、转嫁费用、高价药品和设备、假冒合法医疗机构、分工骗保、非法开药、虚构疾病、走后门、虚报服务项目、强迫消费、患者串通骗保、虚假医疗记录和冒用他人医保卡等。

这些行为不仅对医保资金造成巨大损失,也对正常的医疗秩序和患者的权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加强监管和打击。

个人商业医疗保险说明

个人商业医疗保险说明

个人商业医疗保险说明在当今社会,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在面临疾病时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减轻经济负担,个人商业医疗保险逐渐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个人商业医疗保险。

一、什么是个人商业医疗保险个人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个人自愿购买的,对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产品。

它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旨在为个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保障。

二、个人商业医疗保险的种类1、住院医疗保险主要保障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床位费、手术费、药品费、护理费等。

2、门诊医疗保险覆盖被保险人在门诊就医时的费用,如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等。

3、重大疾病保险当被保险人被确诊患有特定的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约定的保险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弥补收入损失等。

4、综合医疗保险结合了住院、门诊、重大疾病等多种保障,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保障。

三、个人商业医疗保险的特点1、个性化定制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保障范围、保额和保险期限,满足个性化的保障需求。

2、补充保障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能够报销社会医保不能覆盖的部分,如自费药品、进口医疗器械等。

3、优质医疗资源部分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提供特需医疗、国际医疗等高端医疗服务,让被保险人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4、提前规划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可以提前规划未来可能面临的医疗风险,为自己和家庭提供一份安心的保障。

四、个人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1、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检验费用、护理费等。

2、门诊费用如普通门诊、特殊门诊(如肾透析、放疗、化疗等)的费用。

3、住院前后的门诊费用通常包括住院前一定时间内(如 7 天)和出院后一定时间内(如 30 天)的门诊检查和治疗费用。

4、特殊疾病费用针对某些特定的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提供额外的保障和赔付。

医疗保险的主要模式

医疗保险的主要模式

医疗保险的主要模式1、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亦称政府医疗保险,是指由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通过税收形式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并采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将医疗保险资金分配给医疗机构,向国民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

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的主要特征为: 11、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亦称政府医疗保险,是指由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通过税收形式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并采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将医疗保险资金分配给医疗机构,向国民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

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的主要特征为: 1、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亦称政府医疗保险,是指由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通过税收形式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并采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将医疗保险资金分配给医疗机构,向国民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

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的主要特征为:(1)医疗保险基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政府可以根据资金投入量来控制医疗费用总量。

(2)卫生行政部门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计划、管理、分配,医疗基金往往通过全额预算下拨给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或是通过合同购买民办医疗机构、私人医生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具有国家垄断性。

(3)向全体国民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体现了公平性和福利性。

(4)卫生资源的配置具有较高的计划性,市场机制对其基本不起调节作用。

这种医疗保险模式的突出问题在于,医疗机构微观运行缺乏活力,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由于供需双方缺乏费用意识,使得医疗消费水平较高,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雇员(有时可包括其家属)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具有以下特征:(1)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证。

(2)医疗保险基金由医疗保险机构统一筹集、管理和使用,以达到互助共济的目的。

医生告诉你:商业医疗保险的内幕

医生告诉你:商业医疗保险的内幕

医生告诉你:商业医疗保险的内幕亲爱的网友:想给大家一个更实际的参考,就是,作为改行的医生,如何决定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但要声明在先:我原来是北京某著名心血管专科医院的外科医生,后来改行在外资药厂搞学术、市场,干了十来年,所以对于医学、药物治疗,都有权威的认识。

大家尽可以放心。

但是,此帖发布后,希望大家不要来询问有关医疗具体疾病的问题,因为一来距离遥远,无法确切诊断,我不能随便不负责任地给人治疗意见;再则,也的确没有精力。

进入正题:本人因为离开医院后一直在外企工作,大家知道,外企打工谈不上很稳定,职位再高都要流动。

而医疗保险,在外企时还是有保障,可是换工作轮空期间就没有了。

所以我去年抽空把某国际保险公司的代表约到办公室,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和她了解医疗保险的问题。

作为医生出身,我惊讶地发现:所有真正需要保险来承担巨额开销的病,他们统统不保!你们不是学医的肯定不懂一个凡医生都明白的道理,就是所有西医治疗的疾病,除病毒以外的感染(包括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外科手术可以根治的疾病,绝大多数内科(非手术)疾病都是西医不能根治的,能够痊愈的疾病,完全靠自身遗传基因(体质)的特点。

像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肝炎、肾炎、肾病等等这些常见病,药物只是治标,不能痊愈,需要终生服药的。

而正是这些绝大多数,所谓多发病、常见病,仔细一看保单,完全被排除在外的,或者定出一些看似专业,其实是陷阱的疾病划分标准。

如果保,里面的机关就在原发病保,并发症不保。

举个例:比如说急性肾炎保,但是转为慢性,内生肌苷清除率达到某值以下不保。

这个概念其实是说,当你的肾炎变为慢性乃至向肾功能衰竭发展时,比如有需要透析的可能时,您就别指望这个保险了!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可是您是老百姓,您买保险时当然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以为那些听上去的病名能保就可以……再比如,有保险公司人员跳出来说“我们就保恶性肿瘤!”拿过保单一看“原位癌不在此列。

”机关在于:原位癌病理学上,癌(Carcinoma),指由上皮组织恶变而成的恶性肿瘤。

解密医院背后的神秘:揭开医疗服务的幕后黑幕

解密医院背后的神秘:揭开医疗服务的幕后黑幕

解密医院背后的神秘:揭开医疗服务的幕后黑幕近年来,医疗服务领域备受关注。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们蜂拥而至,寻求医疗保健。

然而,在这看似正义和庄严的行业背后,隐藏着一些令人震惊的黑幕。

本文将揭示医疗服务背后的幕后黑幕,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1.高额药品定价药品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药品价格的高昂让人们难以承受。

在某些情况下,药品的价格甚至比疗程本身更加昂贵。

这主要是由于制药公司的垄断地位和专利保护所导致的。

这种情况使得许多人无法获得他们急需的治疗,从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2.无效的医疗程序在追求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许多人们遭受到了无效的医疗程序的折磨。

这些程序可能是因为医生的错误判断,或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断推荐更多的检查和手术。

这不仅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和金钱,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3.医疗服务的不透明度许多人对医疗服务的定价和费用结构感到困惑。

医院往往以复杂的计费方式向患者收费,使得他们很难理解具体的费用构成。

此外,医院也不愿意公开透明地展示他们的定价策略和收入来源。

这导致患者难以预估自己需要支付的费用,并且容易遭受不合理的高额收费。

4.药品推销和佣金医院和医生与制药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医疗服务黑幕的一部分。

制药公司常常通过赠送礼品、提供旅行津贴等手段来影响医生的处方习惯。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医生偏向于推荐某些药品,而不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因此,药物推销和佣金制度既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医生的专业判断。

5.人为的拖延和排队时间医疗服务的黑幕还体现在病人等待时间的问题上。

在一些地方,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或管理不善,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得到服务。

这种人为的拖延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还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一些患者为了避免等待时间过长,可能被迫选择私立医院,而这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

6.医患矛盾和不公平对待医患之间的矛盾和不公平对待也是医疗服务黑幕的一部分。

在娱乐中探究严肃的社会问题——浅析纪录片《医疗内幕》

在娱乐中探究严肃的社会问题——浅析纪录片《医疗内幕》

声屏世界2020/12文艺直通车纪录片之旅近来,《急诊室故事》《人间世》《中国医生》等国内医疗新闻纪录片陆续出品,主题均围绕着大众关切的医学领域展开,镜头聚焦于各大城市中的三甲医院,关注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困惑与选择,带领观众解读医疗系统在国民生命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客观地展现中国医生群体在救死扶伤道路上的悲欢离合,从而描绘出真实的人间世态。

将关注视角转向西方国家,笔者发现,不同医疗制度之下,具象的城市状况同样存在诸多差异。

文章以美国导演迈克·摩尔的纪录片《医疗内幕》为例,探讨西方语境下同类医疗题材纪录片的表现手法、视听元素、论点设置的特点。

价值导向:医疗无国界《医疗内幕》围绕美国医疗保险体制的黑幕展开论证。

导演迈克尔·摩尔以叙述者兼观察者的身份深入调查医疗内幕,代替观众发问:究竟是谁创造了这种体制?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摩尔隐蔽自身作为美国人的身份,避而不谈本国制度的优越性,转而以外视角介入,带观众了解、揭秘美国医保体制令人诟病之处。

通过串联几个就医困难的家庭的故事,展现民众与医疗保险“陷阱”抗争时所面临的困境,说明这不仅是个人的困境,已然变成了一个全民问题。

《医疗内幕》(Sicko )又译作《神经病人》,这或许是导演对美国医疗系统的讽刺之言,不管是有医保却被保险合同无情排除在外的人群,还是因无医保濒临死亡的人群,或是在和保险公司僵持过程中病情加剧的人群,没有人愿意为他们的健康安全负责。

在迈克尔·摩尔的描摹下,美国卫生保健系统将这些人变成了“神经病人”。

此外,“Sicko ”也有“道德败坏的人”之意,这里正是特指金钱至上、漠视生命的保险公司和其背后勾连着的利益链条。

在《医疗内幕》拍摄时期,美国近5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1.8万人因没有医保无条件就医而在一年内死亡。

从无数个例中,导演推导出美国医疗保险具有极度不合理性,医疗鉴定师、负责药品审批的药物管理局、负责监督医疗保健行业的国会议员以及保险公司和美国当局不为人知的联结关系直接将一个个生命换算成经济利益,医疗保险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人的生存境遇,而不同医疗体制之下的国民生活情况悬殊。

医疗诈骗案例

医疗诈骗案例

医疗诈骗案例医疗诈骗是指医疗机构或个人以非法手段获取医疗保险报销款项的行为。

医疗诈骗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对患者的健康和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医疗诈骗案例,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

案例一,虚假诊断。

某医院的一名医生,为了获取更多的医疗保险报销款项,对患者进行了虚假诊断,诊断结果显示患者患有严重疾病,需要进行大量的治疗和手术。

实际上,患者并没有患有这些疾病,医生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销款项而对病情进行了夸大和虚构。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了大量的治疗和手术,花费了大量的医疗保险资金,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案例二,虚假药品。

一些医疗机构或药品销售商为了牟取暴利,会销售虚假药品给患者,并以高价进行销售。

这些虚假药品通常没有任何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医疗诈骗分子会利用患者的信任和对医生的依赖,向他们兜售虚假药品,从而获取非法利润。

案例三,非法开具医疗费用。

一些医生和医疗机构会非法开具医疗费用,包括虚假的治疗项目、虚假的医疗费用等。

他们会在报销单据上虚报医疗费用,甚至编造虚假的病历和检查报告,从而获取更多的医疗保险报销款项。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案例四,滥用医疗保险资金。

一些医疗机构和个人会滥用医疗保险资金,将医疗保险资金用于非法用途,例如用于购买奢侈品、进行赌博等。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医疗保险资金,也损害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以上案例仅仅是医疗诈骗问题的冰山一角,医疗诈骗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对患者的健康和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我们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个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监管体系,严惩医疗诈骗行为,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和正义。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遏制医疗诈骗行为的蔓延,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生告诉你:商业医疗保险的内幕亲爱的网友:
想给大家一个更实际的参考,就是,作为改行的医生,如何决定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但要声明在先:我原来是北京某著名心血管专科医院的外科医生,后来改行在外资药厂搞学术、市场,干了十来年,所以对于医学、药物治疗,都有权威的认识。

大家尽可以放心。

但是,此帖发布后,希望大家不要来询问有关医疗具体疾病的问题,因为一来距离遥远,无法确切诊断,我不能随便不负责任地给人治疗意见;再则,也的确没有精力。

进入正题:
本人因为离开医院后一直在外企工作,大家知道,外企打工谈不上很稳定,职位再高都要流动。

而医疗保险,在外企时还是有保障,可是换工作轮空期间就没有了。

所以我去年抽空把某国际保险公司的代表约到办公室,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和她了解医疗保险的问题。

作为医生出身,我惊讶地发现:所有真正需要保险来承担巨额开销的病,他们统统不保!
你们不是学医的肯定不懂一个凡医生都明白的道理,就是所有西医治疗的疾病,除病毒以外的感染(包括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外科手术可以根治的疾病,绝大多数内科(非手术)疾病都是西医不能根治的,能够痊愈的疾病,完全靠自身遗传基因(体质)的特点。

像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肝炎、肾炎、肾病等等这些常见病,药物只是治标,不能痊愈,需要终生服药的。

而正是这些绝大多数,所谓多发病、常见病,仔细一看保单,完全被排除在外的,或者定出一些看似专业,其实是陷阱的疾病划分标准。

如果保,里面的机关就在原发病保,并发症不保。

举个例:比如说急性肾炎保,但是转为慢性,内生肌苷清除率达到某值以下不保。

这个概念其实是说,当你的肾炎变为慢性乃至向肾功能衰竭发展时,比如有需要透析的可能时,您就别指望这个保险了!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可是您是老百姓,您买保险时当然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以为那些听上去的病名能保就可以……
再比如,有保险公司人员跳出来说“我们就保恶性肿瘤!”拿过保单一看“原位癌不在此列。

”机关在于:原位癌
病理学上,癌(Carcinoma),指由上皮组织恶变而成的恶性肿瘤。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s),意思是说癌变的组织没有突破上皮基底膜,也就是通俗地说没有开始转移(metastasis)。

如果是原位癌,其治疗以外科手术为首选,甚至通过手术根治的可能性很大,病人存活,他们不保,而不是原位癌了,转移了,一般也不需要外科手术了,顶多放疗、化疗,病人也很快死了,他们保有什么意义?
宫颈非典型增生、糜烂、粘膜白斑、息肉等,统称为“癌前病变”,也是最应该通过外科、激光等方法根治的。

他们又排除在外。

总之,你快死了,他说我保,你明天死,他今天说“可以保了,不是原位癌了,转移了”。

——真是卑鄙!
恶性肿瘤,本人观点,除非外科手术指征明确,进行外科手术,已经转移的除非外科姑息治疗,否则,放疗、化疗,人死得更痛苦,甚至更快。

作为医生,就自身而言,我一直认为:能够痊愈的疾病,用不了太多钱,自然可以好,也就不用保险,自己去药店买点药就可以了;每年买保险的钱,对于自己治小病完全绰绰有余。

对于不能治愈的病,花多少钱都没治——可你需要商
业保险了,他们精明得很,根本不保!(比如一些决定生命的治疗——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白血病骨髓移植,他们根本不保,可是谁家再有钱也禁不住这些无底洞吧?)
仔细看过,包括意外险中的伤残的治疗部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比如交通事故导致外伤,“多器官衰竭”不保。

费话!严重外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或者说过程就是这个!失血性休克最终还是要经过多器官衰竭(MOF)才死亡的。

换句话说,这些看上去可以保的疾病或伤残,只是对不懂医学的老百姓来说有投保的必要,而真正他们需要保险而自身无法承担的潜在疾病的风险,不在保险之列。

呜呼!难怪有“无商不奸”的话!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商业医疗保险根本不具有咱们花钱的价值。

那大家会问,那真得了那些病怎么办呢?告诉你:你这辈子80%以上都会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中的某一种!单就医学来讲,虽然我是西医,我反而坚信,在许多慢性病、和所谓绝症,中医才是希望。

西医目前的通行体系是循证医学,就是通过成千上万例的临床实验,归纳每一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它虽然发挥了统计学在医疗决策中的指导意义,可是在个体而言,却是无能为力的。

也就是说,个体的利益要服从群体统计学的意义了。

而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其长处恰恰是“个体化",这是西医所不及的。

个体化不仅指每个人的诊断处方各不相同,甚至每个人在不同节气、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心境下,其治疗都是不一样的。

八纲辩证、五行辩证,都是非常好的诊断理论体系。

中医博大精深,我们外人难窥一斑呀!可惜,经过100年来的自我否定、人为压抑,以及所谓“中西医结合”,现在好的中医已经很难找到了。

可是,话说回来,您不得这些病也是要死的。

所以回过头来说,如何养生、如何生活更是问题。

曹操的《龟虽寿》您好好读一读: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死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独在天。

养颐之福,可得永年。

书云:天命无常,惟德是辅。

看看历史上厚德的圣人:文王寿考,九十有二;孔子梦奠,七十有二。

我看,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保持一颗高洁的心,修养道德,平和心态,“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样,老年有孝子贤孙、有高朋挚友,不会有什么需要商业保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