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十一旅游黄金周,也是不文明旅游高发时段,除了吸引密集关注的刻字情侣,顺手检索还可看到“游客在景点随意丢弃垃圾、吸烟打牌”、“郑州植物园内草木被毁”之类的新闻。
不文明旅游,所在多矣。
每当此时,再祭出鲁迅那句“公共的东西落在外行手里他便糟蹋完”竟有陈词滥调之感。
游客在景点的不文明行为,早已屡遭诟病。
有人总结了几种不文明旅游的类型:随意攀爬型,乱刻乱画型,乱扔垃圾型,不文明合影型。
若有心观察,几乎每一个景区都会出现至少其中一种行为。
游客在景区任性而为,几成一种旅游亚文化。
本质来说,不文明出游频发,是国民精神文化层次与经济实力出现了断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同样出现此种情况。
让节假日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要承认现实,也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
(摘自《新京报》社论)材料二:材料三:一些中国人有普遍而顽固的“小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公民钱包装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
正是由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便后不冲厕的中国游客多了,境外的旅游胜地才会出现用中文特制的“请勿随地吐痰”“请勿随手扔垃圾”“请便后冲厕”的警示牌……文化差异造成的“水土不服”也是原因之一。
有一些境外旅游中发生的不和谐或“歧视”事件,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有关。
餐间相互敬酒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内容。
而在西方饮食文化中,喝酒是一种品味或享受。
饮酒适量,举止不失态,才是教养有素之人应有的风度。
有中国游客就因为在飞机上或餐厅里喧闹饮酒遭到制止而起争执。
所以,出境文明旅游的要求中,就包括要尊重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
你不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则,肯定会出现“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感。
现在全国上下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政府的重视、旅游业管理的加强,将会带动中国公民旅游的进一步文明规范。
(摘自葛晨虹《专家建言:文明旅游需要引导》)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中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文明旅游”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5题。
(16分)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事件回放】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
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
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
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
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
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
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城市快报》)【漫画欣赏】【数据调查】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不尊重风俗习惯对景区规定不以为然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插队随地吐痰投票结果72% 31% 13% 46% 8% 65% 【观点碰撞】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
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
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
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新华网)观点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文明旅游”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5题。
(16分)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事件回放】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
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
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
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
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
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
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城市快报》)【漫画欣赏】【数据调查】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不尊重风俗习惯对景区规定不以为然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插队随地吐痰投票结果72% 31% 13% 46% 8% 65% 【观点碰撞】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
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
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
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新华网)观点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2024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2024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 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材料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各地还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问题:(1)根据材料一,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答案:(1)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2)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及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2. 逻辑填空题目:请在下列各句的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1)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被新兴技术所______。
A. 替代B. 取代C. 代替D. 替换(2)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______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A. 深入B. 全面C. 系统D. 细致答案:(1)B. 取代(2)C. 系统(二)数量关系1. 数字推理题目:请根据下列数列的规律,填入下一个数字。
2, 4, 8, 16, 32, ______答案:642. 数学运算题目:某公司有员工100人,其中男员工占60%,女员工占40%。
现公司决定裁员10%,裁员的男女比例与公司现有男女员工比例相同。
问裁员后公司男员工和女员工各有多少人?答案:裁员前男员工人数= 100 × 60% = 60人裁员前女员工人数= 100 × 40% = 40人裁员人数= 100 × 10% = 10人裁员中男员工人数= 10 × 60% = 6人裁员中女员工人数= 10 × 40% = 4人裁员后男员工人数 = 60 6 = 54人裁员后女员工人数 = 40 4 = 36人(三)判断推理1. 图形推理题目:请根据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选择正确的下一个图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下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问题。
龙岩游记(节选)材料一: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
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
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
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
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
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
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
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
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
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
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选自《龙岩游记》) 材料二:站在龙岩顶上,纵目远望,无数山头,铺天盖地,跌宕起伏在我们的脚下,宛若十二级台风震怒了大海,它奔腾、呼啸、汹涌,卷起无数的巨浪。
收目近观,环山叠翠,几只白鸽,点缀在那一片绿色之中,使你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那湖边的草地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那湖中的波纹上,一叶小舟从彩虹下穿过,荡起水星点点,游离闪烁,变幻莫测;那明、黑二洞的水,像飘带,飘啊,飘啊,飘向龙岩湖。
这些组成龙岩的整体形象,是那么自然朴实,优美动人。
(节选自《龙岩游记》)1.材料一的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B.游览顺序C.事情发展顺序2.在材料一的短文中的内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B.,,,,…… C.,。
、、……3.材料一中作者分别在龙岩的哪些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A.山外、山路上、江山旅游度假区B.山路上、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C.山峰、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4.材料二中写了龙岩的哪些景色?( )A.群山、台风、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B.群山、牛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C.群山、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D.群山、白鸽、草地、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5.两篇材料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生活垃圾分类”知多少》,完成下面的题目。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非连续性文本(一)(2017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
“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
(3分)对于诗词大会,19岁以下的群体(年轻人)关注度较高,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较低。
(或:关注人群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至少说出两点,4分)示例:我认为有必要。
因为积累、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3分)A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2017厦门质检)对1950~2000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类别城镇居民7900万人次9210万人次9600万人次农村居民1250万人次2520万人次3700万人次材料二:中国民众出境游群体调查图1图2材料三:中国民众出境游类型调查1.从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①2014年至2016年三年来,中国民众出境游的人数逐年增长;②2014~2016年中国城镇居民出境游人数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出境人数;③近三年来,中国农村居民出境游人数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出境游的增幅。
【经典阅读习题】五年级下册暑期语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课内课外(5)(部编版有答案)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训练五年级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附加题。
(1)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不文明行为 乱丢垃圾 不尊重风俗习惯 对景区规定 不以为然大声喧哗 插队 随地吐痰 投票结果 72% 31% 13% 46% 8% 65%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是________,请你写一条宣传语,呼吁大家文明出游。
(2)“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B.弱拍(3)“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史记》中的( )A.《夏本纪》B.《殷本纪》C.《周本纪》D.《项羽本纪》2.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杭州亚运会的“名片”中文名:2022年杭州亚运会外文名:The 2022 Hangzh 。
u Asian Games 办会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办赛原则:“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
上一届:第18届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下一届:第20届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杭州亚运会会徽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2)杭州亚运会会徽的名称是()。
它由六个元素组成,其中()象征了亚奥理事会,()代表体育竞技。
(填序号)A.扇面 B.赛道 C.潮涌 D.太阳图形(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用“√”“×”表示。
①亚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②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都在杭州举行。
③杭州亚运会会徽是由主体图形和举办年份的印鉴构成的。
④亚运会将迎来很多国外的参赛队伍,所以住宿、餐饮应当安排阔气些。
二、课内阅读3.课内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
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
我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我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底蕴,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友好、好客,而被称为礼仪之邦,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称赞。
然而,21世纪的今天,我W部分出境旅游的公民的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
而文明,也是目前的热点问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民在出境旅游屮的不文明行为现状与口益强调国家软实力的国际竞争趋势,使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变得更为紧迫。
因此,解决我国出境游客不文明现象刻不容缓。
木文首先对目前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举例,进而与他国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原因,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儿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礼仪之邦,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行为改变,文明素质,软实力,素质提升。
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俗话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民的追求己经不仅仅局限与六、七十年付的吃的饱,穿的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
人民在追求生活品质的过程中,旅游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人们通过旅游,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而出境旅游,更是受到部分条件优越的人的青睐。
从一组数据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如今出国旅游的需求之大。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1212. 31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为694. 54万人次。
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的总人数上升到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数为2298万人次,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7. 98%和230. 87%。
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数占出境总人数的比重为57. 29%, 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79. 65%,增长了22. 36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3100 万人次。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文明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出国游付表了国家的“国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十一旅游黄金周,也是不文明旅游高发时段,除了吸引密集关注的刻字情侣,顺手检索还可看到“游客在景点随意丢弃垃圾、吸烟打牌”、“郑州植物园内草木被毁”之类的新闻。
不文明旅游,所在多矣。
每当此时,再祭出鲁迅那句“公共的东西落在外行手里他便糟蹋完”竟有陈词滥调之感。
游客在景点的不文明行为,早已屡遭诟病。
有人总结了几种不文明旅游的类型:随意攀爬型,乱刻乱画型,乱扔垃圾型,不文明合影型。
若存心观察,几乎每一个景区都会出现至少其中一种行为。
游客在景区任性而为,几成一种旅游亚文化。
本质来说,不文明出游频发,是国民精神文化层次与经济实力出现了断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同样出现此种情况。
让节假日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要承认现实,也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
(摘自《新京报》社论)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中国人有普遍而顽强的“小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公民钱包装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
正是由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便后不冲厕的中国游客多了,境外的旅游胜地才会出现用中文特制的“请勿随地吐痰”“请勿随手扔垃圾”“请便后冲厕”的警示牌……文化差异造成的“水土不服”也是原因之一。
有一些境外旅游中发生的不调和或“歧视”事件,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有关。
餐间相互敬酒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内容。
而在西方饮食文化中,喝酒是一种品味或享受。
饮酒适量,举止不失态,才是教养有素之人应有的风度。
有中国游客就因为在飞机上或餐厅里喧闹饮酒遭到制止而起争执。
所以,出境文明旅游的要求中,就包括要尊崇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
你不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则,肯定会出现“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感。
现在全国上下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政府的重视、旅游业管理的加强,将会带动中国公民旅游的进一步文明规范。
(摘自葛晨虹《专家建言:文明旅游需要引导》)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中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这不仅是持续第三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旅游,也是第一次将旅游产业拉动内需的严重基础,整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以景点景区、宾馆饭店建设为主,可概括为景点旅游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和路径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但是,目前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且旅客以自助游为主,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和游客的需求了,这就要求旅游业必须要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近几年,我国公民出境游出现了一些游客在境外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有游客个人素质问题,也有社会舆论过于包容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还在我们的文明培育、行为养成不到位,惩治恶习的法规不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从每个公民做起。
(摘自《新京报》《“供给侧”“文明旅游”成两会热词》)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那句“公共的东西落在外行手里他便糟蹋完”完善诠释了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B.通过对五万多入的不完全调查,绝大多数人在旅行途中都有过不文明的表现,但能认识到错误,愿意改正。
C.出境文明旅游:要尊崇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则。
D.旅游不文明现象已经受到全国上下的重视,国务院持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旅游。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境外的旅游胜地出现的中文特制的“请勿随地吐痰”“请便后冲厕”等警示牌,说明中国人旅游的文明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B.不文明旅游在黄金周期间高发,如随意攀爬、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等,几乎每一个景区都会出现至少其中一种行为。
C.由于一些公民钱包鼓起来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导致中国人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普遍而顽强的“小毛病”。
D.中国旅游已经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在此背景下,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和游客的需求,旅游业必须要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1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答案】
13.B
14.C
15.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
(1)个体方面:培育文明、养成优良行为,了解例外的文化习俗、认识法律法规,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2)制度方面: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强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提高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
【解析】
13.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详尽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
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绝大多数”不对,从材料二图表看是50%。
故选B。
14.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详尽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由于一些公民钱包鼓起来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导致……”错误,“一些公民钱包鼓起来了,但文明素质却没跟上”是主要原因,不是唯一的原因。
故选C。
15.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例外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如何改善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注意材料中的句子“让节假日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要承认现实,也要从个体与外在制度等维度提升国民素养”“出境文明旅游的要求中,就包括要尊崇当地人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
你不了解国外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则”“现在全国上下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公民文明旅游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政府的重视、旅游业管理的加强,将会带动中国公民旅游的进一步文明规范”“最主要的问题还在我们的文明培育、行为养成不到位,惩治恶习的法规不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从每个公民做起”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例外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详尽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