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bǔ)迭.起(dié)彭湃.(bài)气冲斗.牛(dǒu)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呜咽.(yàn)山涧.(jià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D.亘.古(gèn)愧.怍(kuì)踱.步(duó)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屏障抱歉取谛心不在焉一泻万丈B.斑斓泛滥震悚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咀嚼烦锁卓越妇孺皆知酣然入梦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鞠躬尽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督导组与京海市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各项中结合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花苞.(bāo)静谧.(mì)碣.石(jié)B.窠.巢(guǒ)肌.肤(jī)吝啬.(qiáng)澹.澹(dàn)C.莅.临(wèi)天涯.(yá)屋檐.(yán)贮.蓄(zhù)D.黄晕.(yùn)落.地(luò)高邈.(miǎo)竦.峙(sōng)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肤镶嵌水藻秀气B.幻想矮松唤醒贮蓄C.空灵响晴绿萍兰汪汪D.奇迹摇蓝温晴水墨画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B.刚刚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又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

C.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

D.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的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5、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比喻)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D.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题序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挚.友(zhì)选聘扑朔.迷离(suò)锋芒必露B.屏.障(pínɡ) 暄闹目不窥.园(kuī) 心会神凝C.污秽.(suì) 高粱慷慨.淋漓(kǎi) 沥尽心血D.书斋.(zhāi) 取缔妇孺.皆知(rú) 大庭广众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

B.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C.爸爸笑着对明明说:“我出差这阵子,你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D.张玲大大咧咧的,对老师的言外之意....完全没有领悟,让在一边旁听的好朋友王晓哭笑不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四川九寨沟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战狼2》之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原因是因为它强化了国人的爱国之情。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辱。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是的,所以我们还不至于绝望。

②但有人会提出异议,我们不是有所谓的新诗吗?③相反,迄今为止的尝试实在不尽如人意。

④但远大的前途并未导致我们的批评才能沉睡,误以为我们确实有了真正的诗歌。

⑤今天的打油诗人仍然众多,可过去了几个世纪,真正的诗人尚未出现。

A.②①⑤③④B.⑤②①④③C.②①③⑤④D.⑤③①④②5.下列句子修改后语意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原句:一个民族要崛起,就一定要把教育放到首位。

改句:一个民族要崛起,教育就一定要被放到首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1)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宛.转(wǎn)争执.(zhí)匿.笑(nì)混.为一谈(hǔn)B.粗犷.(kuàng)一霎.(shà)倘.若(tǎng)人迹罕.至(hǎn)C.姊.妹(zǐ)贮.蓄(zhù)鉴.赏(jiàn)淅淅.沥沥(xī)D.静谧.(bì)荫.蔽(yīn)吝.啬(lìn)众目睽.睽(ku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给予严厉水波粼粼不茅之地B.奥秘冷洌人声鼎沸淅淅沥沥C.干燥荫蔽不求甚解杳无音信D.殉职诀别喜出忘外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对自身的国际定位。

如果在汉语全球教学和推广的环节上不能跟上这种渴望,那么全球对中华民族的关注与了解之间就会出现脱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碣.石(jié)B.棱.镜(líng)粗犷.(guǎng)嘹.亮(liáo)贮.蓄(zhù)C.卖弄.(lòng)池畦.(qí)莅.临(lì)草垛.(duǒ)D.花苞.(bāo)竦.峙(sǒng)窠巢.(cháo)静谧.(mì)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嘹亮抖擞人迹罕致B.茏罩澄清化妆花枝招展C.烘托粗犷莅临翻来覆去D.澄青憔悴分歧各得其所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借代)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喻、拟人)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设问)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憎.恶(zèng)惶.急(huáng)涎.水(xián)滞.笨(zhì)B.诘.问(jié)疮.疤(cāng)晌.午(shǎng)镶嵌.(qiàn)C.哀悼.(dào)侮.辱(wū)筹.划(chóu)骷髅..(kū lóu)D.震悚.(sǒng)尴尬..(gān gà)取缔.(dì)愧怍.(zuò)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夸张)B.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反问)C.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 jià) 宰.割(zăi)可歌可泣.(qì)B.弥.高( mÍ) 赫.然(hè)气冲斗.牛(dŏu)C.簇.新(cù) 校.对(xiào)鲜.为人知(xiān)D.草率.(shuài)揩桌子(kāi) 深恶.痛绝(wù)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预警假寐喂罪潜逃据为已有B.安详俯冲怪涎不经神采奕奕C.障碍羞怯恋恋不舍大相径庭D.恩赐虐待无所顾纪提心吊担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如何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是我们初一新生眼下的当务之急。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排比,比喻)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C.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拟人,比喻)D.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支。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走吧?(比喻,反问)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深圳作为核心引应当仁不让②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经济总量最大,形成湾区经济战略理念早,制度创新优势明显,开放程度高③增强核心引功能,深圳有基础④同时,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7、按要求填空。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卷一、书写(3分)二、积累运用(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读着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我们感受到一位古代巾帼英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英雄气gài;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愿以泪水洗去关东原野的一切污huì和耻辱的爱国情怀;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一星”而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明白了母语是一把钥shì,能拯救一个危亡的国家,这些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古诗文默写。

(8分)(1)《竹里馆》一诗中,用拟人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诗句是,明月来相照。

(2)韩愈在《晚春》中,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来书写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杨花榆荚无才思,。

(3)《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绝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4)《逢入京使》中,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诗句是:,。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4)康肃忿然..曰4.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

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3分)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B. 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D.“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尊称自己的父亲。

5.名著阅读:(6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2分)A 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无垠.(yín)懈.怠(xiè)弄.堂(nòng)B.不济.(jì)劲.头(jìn)屏.息(píng)C.挟.着(xié)气氛.(fēn)山坳.(ào)D.步履.(lǚ)亘.古(gèn)愧怍.(zhà)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聘挚友锲而不舍微不足道B.草率脚落目不窥园大厅广众C.祥细旌旗妇孺皆知如释重付D.滕椅契约高山之巅力挽狂澜3.根据语境,在下列语段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3分)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①,乐于重温,敢于②,善于③,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选自余秋雨《收藏昨天》,有删改)A.自嘲B. 修正C.记录4.根据解释和语境填入下列语段中的成语或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集中进行了12场牵动亿万观众的巅峰对决。

160名15岁的选手逐一登场,他们,让观众领会了汉字崇高的美感和深广的哲思情理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入地了解了汉字和汉字书写文化。

A.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

B.再接再厉:形容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常用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5.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A.它顽强执着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C.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D.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

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

“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

“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语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2分)(2)小说中,祥子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3分)7.古诗名句默写。

(5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4)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他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的两句诗是, 。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16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的词。

(3分)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称谓,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是(2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4.孙权劝吕蒙学习,感情真挚,心情急切,请从孙权“劝”的语气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3分)5.《资治通鉴》叙事生动,人物鲜活。

《孙权劝学》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他们三个人,你最欣赏谁?请说说理由。

(4分)(二)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3-16题。

(15分)老王杨绛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⑵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⑶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⑷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⑸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⑹“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⑺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⑼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⑽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⑾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⑿他只说:“我不吃。

”⒀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⒁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⒂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⒃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⒅“早埋了。

”⒆“呀,他什么时候……”⒇“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21)我没再多问。

(22)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文章语言平白朴实,毫不矫饰,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这一语言特色。

(3分)2.第⑷段划线句子,简笔勾勒,景象鲜活,作用突出,请加以品析。

(4分)3.第⑻段划线句子对“老王”的刻画可谓妙绝,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人物刻画的手法之妙。

(4分)4.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你认为作者“愧怍”的是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

(14分)衔着春光飞来⑴开春了,布谷鸟叫着,农人开始插秧播种。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鸟儿仿佛季节的时钟。

⑵小时候,我们把燕子当作家鸟,它们生长在每家每户的堂屋里,与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点不认生,知道农家的茅草房子就是它们的家。

⑶燕子们挑选中意的人家筑巢——和善积德、代代忠厚。

燕子们认准了这一家,年年晚秋去了南方,到了柳芽萌动之时,它们依然会回到这里。

⑷建燕子窝是很费工夫的事,它们从河边或者池塘边,一口口衔来稠稀适中的黄泥。

一个春天,一口口的泥层层叠叠得粘在一起,燕子窝就垒成了。

燕子窝也是一件艺术品,它们形态各异,是美的建筑。

不知不觉,几只燕子就从窝里伸出了头来,叽叽喳喳的,等着爸爸妈妈啄来吃食,它们一个个永远吃不饱的样子,也像我们小时候腋窝底下永远夹着一个煎饼一样,边玩游戏边咬一口。

⑸奶奶是非常和善的人,对家中的燕子窝自然十分呵护。

受奶奶影响,不用她说,我们也从来不会去捣燕子窝。

年年春天,我们都盼着燕子们回来,燕子们叽叽喳喳叫时,我们四五个孩子也是叽叽喳喳地围着桌子吃饭,一碗粥、一张煎饼、一盘素炒土豆丝或者素炒萝卜丝、一碟小咸菜,我们吃得香喷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