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狡黠(xiá)B. 颓废(tuí)C. 喧闹(xuān)D. 脂粉(zh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茁壮B. 喧哗C. 暴燥D. 风采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我喜欢在公园里散步,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迷人:令人陶醉)B. 他用狡黠的眼神看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

(狡黠:形容人诡计多端)C.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曲折:形容事物复杂多变)D. 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比喻成绩优异)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和哥哥去公园散步,他很高兴。

B. 老师让我们回家复习功课,我们要认真完成。

C. 这部电影的情节很感人,让我流下了眼泪。

D. 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我们都很健康。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B.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C.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D. 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回答:“我喜欢吃苹果”。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比喻)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拟人)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比喻)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拟人)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脆。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歌声像鸟儿一样动听。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桃D. 森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画蛇添足C. 杯弓蛇影D. 推陈出新3.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明B. 早C. 林D. 休4.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坚持不懈”?A. 锲而不舍B. 轻车熟路C. 破釜沉舟D. 一鼓作气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 日B. 月C. 人D. 山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大学》。

()3. 成语“画蛇添足”表示多此一举。

()4. 汉字“明”是形声字。

()5.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______》。

2. 汉字“明”由“日”和“月”组成,表示______。

3. 成语“温故知新”表示______。

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自《______》。

5. 汉字“休”由“人”和“木”组成,表示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解释成语“杯弓蛇影”的含义。

3. 简述汉字“早”的演变过程。

4. 解释成语“破釜沉舟”的含义。

5. 简述汉字“明”的演变过程。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成语“轻车熟路”造句。

2. 请用成语“一鼓作气”造句。

3. 请用成语“温故知新”造句。

4. 请用成语“锲而不舍”造句。

5.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造句。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义。

2. 分析成语“杯弓蛇影”的寓意。

七、实践操作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毛笔书写汉字“山”的演变过程。

2. 请用毛笔书写汉字“水”的演变过程。

八、专业设计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海报,要求包含中文字符和图画元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一)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90分钟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朗读《春》,让我们感受到山的lǎng润和小鸟嘹亮的歌声;朗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zhù蓄绿色的水藻和橙清的河水;朗读《雨的四季》,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骄媚;朗读《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北海菊花的淡雅、高洁……(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嘹亮()淡雅()(3)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ǎng润() zhù蓄()(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应运而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B.秋天的杏林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D.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4.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分)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太阳,驱散黑暗,留下光明。

5.古诗文默写。

(10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论语>》十二章》(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35分)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秋不像夏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蓝天和水一样澄.清,天上是淡淡的白云,水中有微微的波皱。

云xiāo 间吹过温暖的气息,送来了zhàn 放的菊花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

享受着这美好的秋天,愉悦的心情( )。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②澄. 清 (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云xiāo ②zhàn 放(3)(3分)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 .油然而生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美不胜收 (4)(4分)请你写几句话为语段结尾。

要求:①用上“热闹”和“静谧”这组反义词,②与语段开头照应。

2.(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 , ”。

(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 ”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 , ,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 ”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3.(13分)班级正在开展“走进《朝花夕拾》”读书汇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活动前:(1)(4分)班级准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蓝本,把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编排成一个课本剧,请你完善编排流程。

第一步: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演员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2)(2分)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强调了倾听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山B.水C.木D.火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温故知新B.不耻下问C.见义勇为D.三人行必有我师3.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4. 下列哪个故事是出自《西游记》?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沙僧取经D.唐僧骑马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人D.心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

()4.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出自《静夜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简要介绍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5.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来阐述你对学习的态度。

2. 请用唐代诗歌中的诗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受。

3. 请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解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来描述一次你自己的经历。

5. 请用李白的诗句来描绘一次美丽的景色。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āo)B. 拥戴(dài)C. 摩挲(mā)D. 颠簸(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恣意B. 炽热C. 颠簸D. 纤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C.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4.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骄纵B. 骄傲C. 骄傲D. 骄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多。

D.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6. 下列词语中,表示“形容人”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B. 落落大方C. 倾国倾城D. 风华正茂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吹过。

B. 风儿轻轻地吹。

C. 风轻轻地吹过。

D. 风轻轻地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

B.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C.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D.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朝霞”的“霞”字笔画数是__________。

2. “朝霞”的部首是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7题共28分)一、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每空1分,共9分)(1)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

(刘禹锡《秋词》)(5)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中国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倜傥.(tǎng)收敛.(liǎn)分歧.(qí)栅.栏(zhà)B.盔.甲(kuī)倏.忽(shū)笃.志(dǔ)贮.蓄(zhù)C.屋檐.(yán)黄晕.(yùn)静谧.(mì)莅.临(wèi)D.着.落(zhuó)菜畦.(qí)干涩.(sè)棱.镜(léng)3.下列加着重号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奥秘.瘫痪..美不盛.收B.匿.笑心绪.捶.打喜出望.外C.决.别荫.蔽徘徊..各得.其所D.侍.弄祷.告憔悴..浑.为一谈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最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澄清(chéng)糟蹋(tà)颤抖(zhàn)
B.凝视(níng)应和(hè)玷污(zhān)
C.敷衍(yǎn)收敛(liǎn)岔道(chà)
D.瞬间(shùn)栖息(qī)聒噪(guò)
⑴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⑶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
B.焕发承载凝聚
C.焕发承担凝结
D.散发承担凝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4.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好吧,就明天。

”我说。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
可活什么劲!”
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

5.下面是对“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
的瓜果”一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句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洋溢着喜悦之情。

B.这一句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农家的生活,洋溢着喜悦之情。

C.这一句用“肥硕”来形容瓜果不合适,给人笨重的感觉。

D.这一句用“饱食”和“装”来说明农家生活很富足。

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

好几年没有回来,
我跟母亲非常①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A]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
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B]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
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C]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这时候蔡老师②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
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
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
是给了我莫大的③!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
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6.在文中画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牵挂②增援③支援
B.①担心②支援③援助
C.①牵挂②援助③支持
D.①想念②援助③支援
7.“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这一句应该放在文中A、B、C、D这4处中的处。

8.关于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有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句中“慈爱”“公平”“伟大”这3个词语可以调换位置。

D.“慈爱”“公平”“伟大”都是形容词,而且都是褒义词。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9.下列对第9章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10.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学而时习之
C.切问而近思
D.学而不思则罔
11.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Ⅱ卷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6)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
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以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
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

②建:树立。

③倚:偏颇。

④体道:包含仁德。

⑤虚受:虚心接受。

⑥砥砺:磨炼。

⑦名行:名节操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竹本固固:
(2)夫如是如是: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译文:
15.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