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考试试题B卷
工程力学第三版-模拟试卷B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之为_刚体。
2.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恒等于 零。
3.建立平面一般力系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时,任取两点A 、B 为矩心列出两个力矩方程,取x 轴为投影轴列出一个投影方程, A 、B 两点的连线应不垂直于x 轴。
4.摩擦角m ϕ与静摩擦因数f s 间的关系是_tan m s f ϕ=5.梁上的某截面上作用有顺时针的集中力偶,则自左向右梁的弯矩图在该处向 上 突变。
6. 延伸率%5≥δ的材料称为 塑形 材料;延伸率%5<δ 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7.构件因截面尺寸突变而引起局部应力增大的现象,称为 应力集中 。
8.中性层是梁变形过程中长度不变的纤维层。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中性轴将横截面分为受拉和受压两个区域。
9. 工程上用的鱼腹梁、阶梯轴等,其截面尺寸随弯矩大小而变,这种截面变化的梁,往往就是近似的等强度梁。
10.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将受扭实心圆轴改成等截面积的空心圆轴,则轴的强度将 提高 。
11.对于脆性性材料的圆轴,扭转破坏断面是与轴线成45o 的螺旋面,对于塑形材料,扭转破坏断面是垂直于轴线的横截面。
12.在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情况下,其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等值反号,其应力循环特征r =-1_。
13.材料的疲劳试验表明,在对称循环弯曲交变应力下所测定的疲劳强度指标值,将随材料试件截面尺寸的加大而 降低 ;因构件的最大应力往往发生在构件表面,所以金属构件表面强化处理后,其疲劳极限将 提高 。
14.杆件的抗拉压刚度为 EA ;轴的抗扭刚度为 GI p ;梁的抗弯刚度为 EI z 。
15.在不增加压杆横截面积的情况下,若将其实心截面改成空心截面,则压杆的临界力将 增大 ;为了充分发挥压杆的抗失稳能力,在选择截面形状时,应根据杆端的约束情况,使压杆在各纵向平面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 柔度 值。
工程力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工程力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力的外效应。
对√错2、凡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对错√3、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一定平衡。
对错√4、工人手推小推车前进时,手与小车之间只存在手对车的作用力。
对错√5、在一个物体的受力图上,不但应画出全部外力,而且也应画出与之相联系的其他物体。
对错√6、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殊情形,但汇交点不能确定。
对√7、力系在平面内任意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则该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
对错√8、力矩和力偶都是描述物体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力矩和力偶的含义性质完全相同。
对错√9、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力偶的转向,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一定不会改变。
对错√10、力在垂直于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与该力的正交分力大小一定相等。
对错√11、作用与物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可在物体上任意平行移动,其作用效果不变。
对错√12、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都是平面平行力系。
对错√13、坐标轴的取向不影响最终计算结果,故列平衡方程时选择坐标轴指向无实际意义。
对√14、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可用于求解各种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对√错15、轴力是因外力而产生的,故轴力就是外力。
对错√16、正应力是指垂直于杆件横截面的应力,正应力又可分为正值正应力和负值正应力。
对√错17、杆件受拉伸时,其线应变为负值。
对错√18、当杆件受拉伸时,绝对变形为负值。
对错√19、构件的工作应力可以和极限应力相等。
对错√20、设计构件时,需在节省材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安全工作的要求。
对√错21、力矩和力偶都是描述受力物体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力矩和力偶的含义和性质完全相同。
对错√22、力的可传性对于变形体仍然适用。
对错√23、轴力是因外力而产生的,故轴力就是外力。
对错√24、受力情况及尺寸相同的两根轴,一根是钢轴,一根是铜轴,它们的强度相同。
西南交1112考试批次《工程力学B》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B第1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7道小题)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A) 滑动矢量(B) 自由矢量(C) 定位矢量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A) 滑动矢量(B) 自由矢量(C) 定位矢量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3.(A) 平衡(B) 不平衡(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4.(A)(B)(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A) 刚体(B) 变形体(C) 刚体和变形体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6.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_____________(A) 刚体(B) 变形体(C) 刚体和变形体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7.图示的三铰刚架,自重不计,则构件CE是(A) 二力构件(B)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8.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A) 二力杆(B)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9.(A) 不改变(B) 改变(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0.(A) 等值、反向、共线(B) 分别沿AC和BC(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1.(A)正确(B) 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12.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 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B) A处约束力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3.如图所示,各杆处于平衡,杆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B) A处及B处约束力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4.如图所示,梁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B) B处约束力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5.刚体在四个力作用下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A) 一定通过汇交点(B) 不一定通过汇交点(C) 一定不通过汇交点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16. 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选的投影轴(A) 一定要相互垂直(B) 不一定要相互垂直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7.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表示为(A)(B)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8. 平面汇交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个(A) 1(B) 2(C) 3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9.图中各个力之间的关系(A)(B)(C)(D)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20.图中各个力之间的关系。
工程力学大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大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假设?A. 均匀性假设B. 各向同性假设C. 各向异性假设D. 连续性假设答案:C2. 弹性模量E表示的是材料的哪种性质?A. 屈服强度B. 硬度C. 弹性D. 韧性答案:C3. 梁的弯曲应力公式为σ=M/I,其中M表示什么?A. 弯矩B. 剪力C. 轴力D. 扭矩答案:A4. 在静定结构中,内力的求解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弯矩分配法B. 虚功原理C. 弯矩图法D. 单位载荷法答案:B5.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脆性材料?A. 铸铁B. 陶瓷C. 玻璃D. 橡胶答案:D6. 应力集中是指在构件的哪些部位应力会显著增加?A. 光滑表面B. 圆角C. 平面D. 尖锐棱角答案:D7. 材料力学中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极限指的是:A.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B. 材料发生断裂的应力C. 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应力D. 材料开始发生弹性变形的应力答案:A8. 梁的剪切变形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材料的弹性模量B. 梁的截面形状C. 梁的长度D. 梁的剪切力答案:B9. 以下哪种情况下,构件的稳定性不会受到影响?A. 构件长度增加B. 构件截面减小C. 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加D. 构件的支撑条件改善答案:C10.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以下哪种情况下构件不会发生破坏?A. 外力作用下B. 温度变化下C. 内部缺陷存在D. 无外力作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材料受到拉伸时,其内部应力与应变成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2. 材料力学中,______是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答案:强度3. 在梁的受力分析中,______是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弯曲的能力。
答案:截面模量4. 构件在受到压缩力作用时,如果其长度增加,其______会减小。
答案:稳定性5. 材料力学中,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b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b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离心力答案:B2. 在静力学中,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A. 合外力为零B. 合外力矩为零C. 合外力和合外力矩都为零D. 合外力和合外力矩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答案:C3. 梁的弯曲刚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材料的弹性模量B. 梁的截面惯性矩C. 梁的长度D. 梁的截面形状答案:C4.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 弹簧的原长B. 弹簧的截面积C. 作用在弹簧上的力D. 弹簧的直径答案:C5. 一个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其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转动惯量?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质量分布C. 转动轴的位置D. 物体的体积答案:D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A.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加速运动B.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减速运动C.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D.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匀速运动答案:A7. 以下哪种材料的泊松比接近于0.5?A. 橡胶B. 木材C. 钢材D. 玻璃答案:A8. 在结构力学中,一个结构的稳定性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结构的形状B. 结构的材料C. 结构的尺寸D. 结构的质量答案:D9.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10. 在动力学分析中,一个物体的惯性力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加速度C. 物体的速度D. 物体的位移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_________。
答案:质量乘以加速度2. 一个物体的惯性矩是关于通过该物体的_________。
答案:质心的转动轴3. 在材料力学中,应力是力和_________的比值。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B卷和答案(完美)

201x ~201x 学年第x 学期期末考试《工程力学》试题(B ) xx 专业 xx 级第x 学期201x 年x 月一、选择题(30分)1. 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体B 、流体C 、物质D 、刚体2. 两个大小为3N 、4N 的力合成一个力时,此合力最大值为() A 、5N B 、7N C 、12N D 、1N3. 在研究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时,我们把杆件单位长度的绝对变形称为() A 、应力 B 、线应变 C 、变形 D 、正应力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的个数为( ) A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6个5. 以下关于截面上内力的大小的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A 、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B 、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C 、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有关D 、与截面的形状有关,但与截面的尺寸无关6.某简支梁AB 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 A 、R B 表示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
A.R A <R BB.R A >R BC.R A =R BD.无法比较7.在下列关于轴向拉压杆轴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拉压杆的压力只有轴力 B.轴力的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C.轴力是沿杆轴作用的外力 D.轴力与杆的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8.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在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A.外力一定最大,且面积一定最小B.轴力一定最大,且面积一定最大C.轴力不一定最大,但面积一定最小D.轴力与面积之比一定最大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B.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C .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D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10.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有关。
B. 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无关。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工程力学中,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力的基本性质?A. 可加性B. 可逆性C. 可传递性D. 可测量性答案:B2.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面积C. 物体的接触面粗糙程度D. 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A. 应力B. 应变C. 弹性模量D. 动量守恒答案:D4.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作用力成正比,这个比例常数被称为:A. 弹性系数B. 摩擦系数C. 惯性系数D. 刚度系数答案:A5.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于:A. 静力分析B. 动力分析C. 材料力学D. 流体力学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转动惯量会发生变化?A. 物体的质量增加B. 物体的质量分布改变C. 物体的形状改变D. 物体的转动速度增加答案:B7. 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A. 材料开始发生永久变形的应力B. 材料的弹性极限C. 材料的断裂强度D. 材料的疲劳强度答案:A8.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种情况是正确的?A. 一个物体的动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势能B. 一个物体的势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动能C. 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恒定的D. 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随时间变化答案:C9. 材料的疲劳破坏是由于:A. 材料的老化B. 材料的腐蚀C. 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反复变形D. 材料的过载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稳定性最好?A. 重心低,支撑面大B. 重心高,支撑面小C. 重心低,支撑面小D. 重心高,支撑面大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答案:反比2.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_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刚性3. 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的是_______。
答案:动摩擦力4.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_______。
工程力学试卷B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工程力学》试卷(B 卷)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1. 静力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物体B 、流体C 、物质D 、刚体2. 两个大小为3N 、4N 的力合成一个力时,此合力最大值为( ) A 、5N B 、7N C 、12N D 、1N3. 在研究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时,我们把杆件单位长度的绝对变形称为( ) A 、应力 B 、线应变 C 、变形 D 、正应力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 、 和 ,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2. 两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 、 ,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
这两个力互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3. 力偶是由一对 、 、 的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组合而成的4. 常用的约束有 、 、 、固定端约束。
5.由链条、带、钢丝绳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体约束,这种约束的特点:只 能承受________不能承受________,约束力的方向沿________的方向。
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
三、 判断题(每空1分,共5分)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 ) 2.刚体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 )3.刚体受三个共面但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时,三力必汇交于一点。
( ) 4.力矩的单位是N ·M 或者Pa 。
( ) 5.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 )四、 计算题(共50分)1.杆AC 、BC 在C 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1和F2作用在销钉C 上,F1=200 N ,F2=300 N ,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25分)2.连杆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OA=60cm ,BC=40cm ,作用BC 上的力偶的力偶矩大小为M 2=200N.m ,试求作用在OA 上力偶的力偶矩大小M 1和AB 所受的力F AB 所受的力。
各杆重量不计。
(25分)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23×1) 两个力要平衡,则它们应该满足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和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2.已知动点M 的运动方程为c kt a y b kt a x
+=+=22)cos(,)sin((其中a 、b 、
c 、k 均为常数),则动点M 的速度大小为 2ak 2t ,加速度大小为 ,其运动轨迹方程为 圆(x-b )2+(y-c )2=a 2 。
3.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分析刚体中任意一个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所采用的方法有:基点法(速度合成法),瞬心法 ,和 投影法 。
4.工程构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有三类,分别是: 强度 失效 , 刚度 失效 ,和 稳定性 失效。
5.《材料力学》中关于小变形体有三个重要的基本假设,可以使我们在研究变形体时做出适当的简化和抽象,那么这三个基本假设分别是:材料均匀连续性假设 , 各向同性假设 和 小变形假设 。
6.对于梁的刚度问题,我们知道小挠度挠曲线微分方程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它积一次分可得到 转角θ 的计算公式,对它积两次分可得到 挠度y 的计算公式,那么试写出小挠度挠曲线微分方程的形式
Z
I E x M y ⋅±
=)
( 。
7.对于稳定性问题,提高压杆承载能力的主要措施有:○
1 尽量减少压杆长度 ,○
2 增加支承刚性 ,○
3 合理选择截面形状 ,○
4 合理选用材料 。
解:
⎪⎩
⎪⎨⎧
=+⋅-⋅⇒==-+⇒=∑∑0
2410040A A A m l
ql l ql M ql ql R Y
求得
⎪⎩
⎪⎨⎧=↑=)
(41)
(432
逆时针ql m ql R A A
剪力图和弯矩图见下页。
四、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横梁AB 可视为刚体,○
1,○2杆长度分别为l 1和l 2,横截面积分别为A 1和A 2,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 1和E 2。
若l 1,l 2,A 1,A 2,E 1,E 2等均为已知,求:各杆的内力N 1和N 2以及A 端的约束力R A 。
(1×13)
解:
(1)受力分析:
以AB 梁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右图所示 (2)列出平衡方程:
P
图5
剪力图
弯矩图
q l/4
图4
⎪⎩⎪
⎨⎧=⋅-⋅-⋅⇒==--+⇒==⇒=∑∑∑0
42500
0002121a N a N a P M N N P R Y R X A
AY AX (3)列出变形协调方程:
122l l ∆⋅=∆
(4)列出物理方程(虎克定律):
,,2
222211111A E l
N l A E l N l ⋅=∆⋅=
∆ (5)联立以上方程求得:
P K
K
R R K KP N K P N AY AX 8223,0,8210,82521++==+=+=
其中2
11122l l A E A E K ⋅=
五、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其横截面为圆形截面,直径为80mm ,横梁AB 的受力及尺寸均
如图所示,已知长度l =1m ,q = 10 kN/m ,材料的弹性模量E 为200Gpa,许用挠度[y] = 0.002m ,试求:
(1)杆件A 端的约束力R AB ; (2)求出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 (3)校核该梁的刚度。
(1×15)
解:
(1)受力分析:
以ABC 梁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列出平衡方程:
⎪⎩
⎪⎨⎧
=⇒=⋅+⋅-⇒==⇒=-+⇒=∑∑0
022*******A A A A A m l ql
l ql m M ql R ql ql R Y 52
==ql R A KN
(3)确定转角方程)(x θ和挠度方程)(x y :
(a ) (b ) (c )
(d )
(e )
(a ) (b )
q
图6
m
对于截面m-m ,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
⎪⎨⎧
-=⇒=-⋅+⇒=-=⇒=--⇒=∑∑-2212102)(021)(0)(0qx
qlx M x R x qx x M M qx ql x Q x Q qx R Y A A m m A 转角方程)(x θ和挠度方程)(x y 分别为
⎪⎪⎩
⎪⎪⎨⎧++-==+-===⎰⎰⎰D Cx x x EI q dx dx EI x M x y C x x EI q dx EI x M dx dy x Z Z Z Z )41
(12])([)()3
1(4)()(4332
θ 由边界条件⎩
⎨⎧====0)0(,00)0(,0y x x θ可得,积分常数C =0和D =0。
所以转角方程)(x θ和
挠度方程)(x y 分别为
⎪⎪⎩
⎪⎪⎨⎧-==-===⎰⎰⎰)41(12])([)()3
1(4)()(43
32
x x EI q dx dx EI x M x y x x EI q dx EI x M dx dy x Z Z Z Z θ (4)校核该梁的刚度:
分析可知梁ABC 在中间位置变形最大,
002.0][033.0))2
(41)2((12)2(43=>=-=B Z y l l EI q l y m,故刚度不满足,结构不安全.
六、已知在图示的半圆形凸轮机构中,通
过凸轮沿水平方向的运动,推动顶杆上下运动。
凸轮半径为R ,若已知凸轮在此时的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求: (1)此时牵连速度ve 、相对速度vr 、绝对速度va 。
(2)此时牵连加速度a e 、相对加速度a r 、绝对加速度a a 。
(1×12)
(c ) (d )
(e ) (f )
解:
(1)选择AB 直杆下端A 点为动点,半圆形凸轮为动坐标系,静坐标系建立在地面上。
(2)分析三种运动:
牵连运动:水平方向直线运动;
相对运动:以O 为圆心,在凸轮圆周切线方向运动; 绝对运动:随A 点的竖直上下运动;
(3)分析三种运动速度,并做出速度矢量图,如图7(a ):
应用速度合成定理 = + ,且=60。
故速度大小为
v v v v v v tg v v e e r e a ====
=3
3
230sec 33
3000
(4) 分析三种加速度并做出速度矢量图,如图7(b ):
应用速度合成定理a = e + r ,且=60。
故投影得
00030
cos 30sin 30sin 30cos rn a r e rn r a a a a a a a
=+==+ττ
从而得出加速度大小为
)
38(33),32(332,342
22
2
R
v a a R v a a a
a R v R v a a r e r rn --=-====τ
评分标准:能正确进行运动分析得3分,能正确进行速度分析并得正确答案再得3分,
能正确进行加速度分析并得出正确答案再得3分,纯计算错误只扣1分。
图7 (b)
图7 (a)
七. 如图8所示,一匀质圆盘,其上绕一软绳索,绳子一端连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另外一端连一弹簧,在圆盘上作用一主动力矩M , 已知圆盘直径为D ,质量为m 2,弹簧的弹性系数为c ,系统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若忽略各处摩擦以及绳子重量,求,当圆盘转过θ时
(1)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w;
(2) 圆盘转动底角加速度ε;(1×12分) (其中228
1
D m J =
) 解:
(1)设t 时刻时, A 端重物下降s 距离时,圆盘转过
θ, 此时重物底速度为v,而圆盘的角速度为w 、角加速
度为ε; (2)计算系统动能:
初始时刻系统静止,故系统动能为
01=T
而t 时刻时,系统动能为
2222212212161
812121D w m D w m Jw v m T +=+=
注意到
2
,2D s D w
v θ== (3)外力做功:
221218
1
)2(21)2(θθθθθD c M D g m s c M D g m W ⋅-+⋅=⋅-+⋅
= (3)应用动能定理:
2
222212211
216
18181)2(D
w m D w m D c M D g m T T W +=⋅-+⋅⇒-=θθθ 212221221])16
1
81(81
)2([
D m D m D c M D g m w +⋅-+⋅
=⇒θθθ (a ) 式两端同时对时间t 求导,得到
dt
dw wD m dt dw wD m dt d D c dt d M D dt d g m 2221212161281281)2(
+=⋅-+⋅⇒θθθθ 所以
22212122212122848
14141
2D m D m D c M gD m D m D m D c M gD m +⋅-+=+⋅-+=⇒θθ
ε
图8
重物动能 圆盘动能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