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沟垃圾填埋厂实习报告
垃圾填埋场实习心得体会

垃圾填埋场实习心得体会1. 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情况在实习的第一天,我先是和同事一起参观了整个填埋场。
填埋场占地广阔,场内设施齐全,分为垃圾填埋区、垃圾分类区、垃圾处理区和垃圾焚烧区等。
我了解到,填埋场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进行运营的,我要在实习期间认真学习这些,做好相关的工作。
2. 学习和掌握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垃圾填埋场的工作非常复杂,需要掌握很多垃圾分类、填埋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同时,我还了解了垃圾填埋的处理流程和技术要点,包括垃圾填埋过程中的压实、覆盖和封堵等操作技能。
这些知识让我对垃圾填埋场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增强了我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3. 实际操作和工作技能的提升在填埋场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垃圾填埋的实际操作。
我学会了使用压路机和推土机对垃圾进行压实,学会了使用挖掘机和推土机对填埋场进行地表的覆盖和封堵。
这些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让我更加熟悉了填埋场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
同时,我还接受了环保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培训,学会了将填埋气的利用、处理和排放等技术操作,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能。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填埋场实习期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从垃圾收集、分类、填埋到环境监测、治理等一系列工作。
垃圾填埋场不仅仅是一个垃圾处理的地方,更是一个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实习,我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人人从自身做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5. 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填埋场实习期间,我还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填埋场的工作是一个集体协作的过程,需要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在实习中,我和同事们一起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垃圾填埋的工作,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倾听和尊重他人,如何在工作中承担责任。
2023年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

2023年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前言:我在2023年暑假期间,有幸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得以在一家垃圾填埋场实习。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垃圾填埋场的工作,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实习机会,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段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填埋场的日常工作,并且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认识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是将垃圾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填埋的地方。
在垃圾填埋场中,废弃物被有序地填埋,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管理,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节约了资源的利用。
在实习期间,我详细了解了垃圾填埋场的运营流程和管理制度,包括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填埋过程。
我发现,垃圾的填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环境影响和治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因素。
二、实习体会:1. 了解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是现代社会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在垃圾填埋场实习期间,我亲眼目睹了大量的垃圾被填埋的情景,也看到了填埋场周围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视。
我了解到,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填埋场的负荷,还可以将有效资源重新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学会了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知识在垃圾填埋场工作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处理和填埋。
我还学习了如何处理垃圾出现的突发情况,如火灾和有害气体泄漏等。
通过这些培训和指导,我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并学会了如何保护环境。
3. 了解了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和维护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安排。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垃圾填埋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对填埋区的巡视和监测,以及对填埋场设施的维修和保养。
通过这些工作,我了解到垃圾填埋场的维护工作既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又需要细心和耐心。
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

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
作为一个垃圾填埋场实习生,我有一些体会:
1. 环境与气味:垃圾填埋场环境肮脏且有臭味,初次进入时是很难适应的。
垃圾场内
会有大量垃圾和废物,还有动植物的尸体等。
需要保持个人卫生习惯,戴好口罩,避
免接触污染物。
2. 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包括协助处理垃圾,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垃圾填埋场的日常
运营。
除了直接处理垃圾,我还需要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和卫生情况。
3. 团队合作:垃圾填埋场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毕竟一个人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
我
需要与其他实习生和员工紧密合作,相互协调工作,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4. 环境保护意识:在垃圾填埋场实习期间,我意识到了垃圾的严重影响环境和生态的
问题。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会对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同时垃圾的堆积还会对周
围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环保意识和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触动。
5. 值得肯定的是,垃圾填埋场实习的经历使我更加珍惜资源,明白了垃圾分类的必要
性并尽量减少自己的垃圾产生量。
总体来说,垃圾填埋场实习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
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和
环保意识来完成这项工作,并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依靠团队合作来改善垃圾填
埋场的环境。
环境工程专业参观水厂、垃圾填埋场的实习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参观水厂、垃圾填埋场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观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动态模型,了解大气脱硫、除尘的原理及设备的使用,学习固体废弃物的固化原理及过程,实地参观环境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加深对专业的认识;2、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学校学习了环境工程专业的许多课程,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环境工程相关的技术,可是课堂上学习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虽然我们也开了一些实验课,但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不能更好的掌握,通过这次的实习,更好的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二、实习准备首先,崔春红老师对实习期间的计划、时间安排、单位、内容、要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布置,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了解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流程,认真学习每个环节的理论及操作。
其次,崔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实习过程中的纪律,要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保证个人人身安全,保持一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素质,将大学生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出来。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实习时间:20xx.10.29—20xx.11.9,为期两周。
(2)实习地点:10月30日:资环楼动态模型展览室11月2日: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博通生物沥浸示范点、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新利环保有限公司11月5日:环境工程烟气吸收实验室11月6日:固废固化实验室11月8日:新天地有机肥料公司、凌志环保11月9日:南京市蔬菜花卉研究所此次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动态模型参观、烟气吸收实验、固废固化实验和相关环保企业的参观,通过在现场的亲身经历和直观感受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再次学习环保工作的相关内容,熟悉环境工程这个专业。
1、多组动态模型演示实习(1)垃圾填埋场动态模型①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垃圾填埋场参观实习报告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参观实习报告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二0 一五年六月一、实习目的1、了解和掌握垃圾压缩机的运行和原理。
2、掌握各垃圾中转站的设备的工艺流程。
3、了解各垃圾中转站的服务半径和垃圾处理量。
4、了解自己生活周围垃圾收集与处理的情况。
二、实习时间2015年5月份三、实习地点(一)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垃圾中转站(1)、基本情况投资大概28万左右,服务范围生活服务中心周围范围,垃圾量约为每周3-4车,处理体积是4m*2.5m*1.5m。
设备压实比为0.5-0.8,每次大约6吨,投料口大小长1.5米,宽0.7米。
无渗滤液处理。
(2)、工艺流程(1)从上方进料口进料(2)通过右边的可动挡板与左边的固定挡板压缩垃圾(3)当容积单元压满时,通过右边的可动挡板将压实后的垃圾转运至垃圾车中(二)上罗村垃圾中转站((1)基本情况投资上百万,服务范围上罗村周边1-1.5公里。
每天处理量7-8吨,一星期处理2-4车垃圾,动力是油压。
设备外高为3米,压实设备大小6m*2.5m*1.5m,渗滤液由管道排出集中处理。
(2)工艺流程(1)将垃圾倒入容积单元(2)通过控制台操控压缩机(3)将容积单元上方的盖子关闭(4)压缩完毕后将仪器抬高,通过里端的可动挡板压缩垃圾准备转入垃圾运输车中(5)打开滤孔压实后渗出的渗滤液(6)仪器动力装置:油压排入污水管(三)南昌市苏圃路垃圾处理中转站(1)、基本情况仪器设备:由福建龙马环卫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容积8立方米整体宽2.2m ×长6m×深1.5m×高3m,投料口1.5m×1m。
仪器由压实单元和容器单元组成,重锤卧式压实,0.5<压实比<0.8。
服务为范围与时间:周围街道半径400m。
污染处理:非工作时间为封闭状态,基本处于运转,所以臭气较小,渗滤液无处理直接排放到城市下水管网。
2024年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

2024年垃圾填埋场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主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而我所在的城市正面临着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困难。
为了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与运营,提高废弃物处置效率,我申请参加了2023年的垃圾填埋场实习项目。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流程和技术要求。
2. 学习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废弃物处置技术。
3. 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实习内容1. 学习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是提高废弃物处置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填埋场,并学习了相关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
我了解到,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等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分开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掌握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流程在实习中,我参观了不同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并了解了其运营管理流程。
我学习了垃圾填埋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了解了不同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模式。
同时,我也了解到垃圾填埋场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其影响,以确保其遵循环境保护标准。
3. 研究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危害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措施、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沼气的回收利用等。
我还参与了相关实验和监测工作,掌握了相关环境保护技术和方法。
4. 解决垃圾填埋场的问题和挑战在实习中,我还与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了垃圾填埋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分析了垃圾填埋场的运营成本、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处置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通过与专家和相关人员的讨论和交流,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流程和技术要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我掌握了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了解了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废弃物处置技术。
垃圾填埋场心得

垃圾填埋场心得通过这次的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到了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在于减少制造垃圾,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为我们环境的可持续做力所能及的事!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垃圾填埋场心得1一、见习时间、地点2010年6月15上午于麦园垃圾场见习二、指导老师罗运阔老师三、见习目的1、通过垃圾处理厂的认识实习,了解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机器相应设施,认识环境工程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的课程学习2、了解固废领域的先进处理技术,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相关行业运营管理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开发等方面的实际知识,理解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效益)来选择工艺及进行合理化生产,为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垃圾场的基本概况麦园垃圾填埋场于1997年建成,是南昌8区2县惟一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已填埋垃圾550多万吨,高达30多米。
过去,垃圾运到麦园后只能进行简单的填埋,而垃圾填埋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可燃气体——甲烷,俗称沼气。
如果把甲烷收集起来进行发电,可以将污染环境的废气转化成绿色能源,具有简单易行和费用较低等特点。
南昌市每天有1800吨的垃圾被运往麦园垃圾处理场,这些垃圾又让麦园垃圾处理场以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流量,源源不断地向天空自然排放沼气。
目前,麦园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主厂房和办公楼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下一步将对电建部分、发电机组、高低压设备进入安装调试。
麦园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工程投运后,将有效地解决周边的环境污染和长期存在的甲烷爆炸隐患。
麦园垃圾处理场填埋气发电项目和CDM项目,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填埋气发电厂。
该项目一期投资6570万元,装机容量为3MW。
一期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为2296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将全部输送到以火电为主的华中电网。
这个垃圾发电厂每月所发电量可供12000多户居民家庭正常用电一个月。
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

垃圾填埋场实习体会垃圾填埋场实习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次珍贵经历,通过实习,我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实习体会。
首先,在进入垃圾填埋场之前,我对垃圾处理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和环境影响没有真正的了解。
但是通过实习,我亲自参与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填埋等环节,亲身体验了垃圾处理的艰辛和复杂性。
我在实习期间负责质检工作,每天需要到场的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确保垃圾的质量符合要求。
这个工作给了我很多机会了解垃圾的来源、种类和处理方式,使我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性有了更好的认识。
其次,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垃圾填埋场虽然是一种处理垃圾的方式,但是它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土地的资源消耗等问题,都给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实习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垃圾填埋场附近水源的污染情况,以及填埋场所占用的大量土地资源,这使我深刻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再次,实习期间,我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在垃圾填埋场实习中,我学会了使用相关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熟悉了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流程,并学会了如何与垃圾车司机和其他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实践,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实习经历也带给我很多思考和反思。
在和其他实习同学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垃圾处理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些地区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并采取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而有些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比较落后。
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改善垃圾处理方式和加大公众环保意识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在实习期间,我也对环保行业和垃圾处理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知道了垃圾处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努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环保行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结起来,垃圾填埋场实习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经历,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村沟垃圾填埋厂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9级环境工程01班
姓名:郭喜旺
学号:40904040117
指导老师:张洛红周育红王理明
一:实习目的
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厂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填埋厂的具体操作,了解常用的填埋处理工艺,认识其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势,掌握所见工艺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比较各种填埋处理工艺在实践运行中的优缺点。
通过此次实习,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客观化,提高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设计能力及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实践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1月29日下午2:00—5:30
三:实习地点
江村沟垃圾填埋厂
四:实习内容:
1.江村沟垃圾处理厂概况: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属山谷型填埋场,该场采取的是坑填式分层卫生工艺,在做好防渗、排污导气、排洪导流工程的基础上,实行单元式分层作业,一般情况下,按每30米为一个单元,以4~6米高度向前推进,垃圾倾倒满一个单元,推平压实后继续向前推进。
为了缩短垃圾进场后暴露面积和时间,在运转经费得到市上解决后,从去年下
半年以来,填埋场实行“即时覆盖”———垃圾每倾倒满一个单元,就将从附近取来的黄土覆盖其上,使其达到30厘米以上的厚度,再推平压实,做到了随倒随推,倾倒一个单元,覆盖一个单元,封闭一个单元,最大限度地减少和缩短了垃圾进场后的暴露面积和时间。
作业单元周围,用黄土围堰,做到清污分流。
垃圾进场倾倒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克服垃圾水分大、结构不稳定等阻力因素,使堆体边坡坡度不大于1:3,保证垃圾压实系数达标。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整个工程从1990年开始,按照国家建设部标准,采用天然防渗措施,在整个沟底铺垫了2米厚的黏土防渗层,由西安市水利设计院勘察设计,经专家评审后,一期工程于1993年动工建设,占地240亩,投资1600万元,容量828立方米。
经过1年的施工,1994年正式建成,随即投入试运行,次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00年底一期工程衔接性封场为止,垃圾已填埋至第12层,垃圾填埋量约为130万立方米,封场后平台面积3.3万平方米。
二期工程时,填埋场采用2厘米厚双糙面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进行防渗。
据了解,这样的防渗膜其防渗效果是天然防渗所无法比拟的。
防渗膜布设于整个填埋区域沟底和坡岸,上面附着土工布保护,能有效地防止地下水和土体污染,从而保护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
该工程计划占地1100亩,总容量490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50年,当时是按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2000余吨计算的,而现在,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达到400多车、3300吨。
有关专家据此计算,其实际使用年限肯定要比设计的50年少七八甚至10年。
2.设计处理工艺流程:
以上即为垃圾堆场渗漏水的一般处理工艺,以上各个流程以及反应过程充分结合水质而制定,具体设计参数应根据实际的水质、水量和变化情况另作确定。
工程采用沉淀、氨吹脱、厌氧和好氧结合的处理工艺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处理,确保渗滤液处理后达到规定标准,排放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
3. 生活垃圾的来源与处理产量的预测
目前,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算得上是一座国内集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包括哪些)卫生填埋、垃圾渗沥液处理、烧火做饭炉子,煤灰的大量产生使垃圾的含水量只有30%左右,而近几年随着“双气”的普及,垃圾中的煤灰骤然减少,垃圾的含水量在夏季可达到70%,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西安市惟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承担着全市
城六区和3个开发区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任务。
预测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2000余吨。
4.渗滤液的处理
该工程垃圾堆场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于:
(1)垃圾本身所含水分
(2)垃圾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分
(3)大气降水(主要)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具有高有机物浓度、高氨、高碱度、高pH值的特性,属于难处理废水。
用于渗滤液处理的厌氧生物处理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淹没式生物滤池,混合反应器等。
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是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能耗少,产生污泥量少,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可在厌氧条件下被细菌胞外酶水解生成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再进一步降解。
5. 垃圾场填埋气体的处理
垃圾填埋气体又称填埋气。
填埋起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的综合过程,其中生物降解是最重要的。
垃圾填埋气体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五个过程:
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
第二阶段——好氧至厌氧的过度阶段
第三阶段——酸发酵阶段
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
第五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
6.固体废物影响与处置
该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垃圾分拣时产生的废金属、塑料及玻璃等,产生量为1420t/a,均可回收利用,不外排;另一部分为渗滤液经CASS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产生量为3686.5t/a(含水99.2%),在污泥贮存池内好氧稳定后,再由污泥提升泵送至填埋场进行填埋,不外排。
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在运营期时项目场区并无商业和居住等构筑物,项目使用期固体废物主要是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采用分散式垃圾桶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时上门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填埋区的废纸、粉尘、塑料等能被风吹起的轻物质,另一部分主要是从垃圾中分选出的铜、铁、铝等金属和废塑料,还有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为了防止在强风天气中垃圾飞散,除了采取及时覆盖措施外,还需考虑设置移动式栅栏和防护网并设置绿化隔离带,防止轻物质飞散;垃圾中分选出的铜、铁、铝等金属和废塑料可以综合利用。
另外,为防止填埋作业尘土飞扬,可用清水对垃圾进行喷洒。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垃圾飞散,建设填埋场专用道路,采用集装箱密封车进行运输。
垃圾运输车需要经常清洗,保证沿途环境不受污染,并定期冲洗道路,防止粉尘产生。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压滤后进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五:结论及建议
1.村沟现状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位于灞桥区纺织城东南方向。
自1995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从最初1260吨已增加到现在的4100吨左右,这意味着西安99%的生活垃圾都运到了这里。
但不可否认,它在运作之中也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经过15年的运转,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存在着一些问题。
据环保灞桥分局环境监测站监测,去年9月、10月、11月,垃圾填埋场排放的已处理污水中的COD(衡量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平均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氨氮浓度也有超标的状况。
江村沟垃圾场渗沥液处理站2005年建成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能力为500吨,即每小时约20吨,但垃圾场实际日产生垃圾渗沥液为946吨,也就是说每日约有500吨左右的垃圾渗沥液直排第三污水处理厂,其所含的高浓度氨氮及硫化物等臭气经市政管网的观察井口释放到沿途区域,既增大了第三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难度,又形成异味源
2.建议
1.为减少建设期和运行期扬尘及轻质垃圾的二次污染影响,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和作业计划,减少裸土面积,对运输道路、作业面、取土场应经常进行洒水防尘‘采用随填随压、覆土等措施。
使扬尘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2.在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内,修建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以降低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为防止蚊、虫、苍蝇滋生,建设单位应严格作业操作,急事覆土和消毒。
4.场区内作业人员应配有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尘口罩等,以保障场区内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5.随着填埋层面的逐步完成,及时进行覆土绿化的生态恢复工程,按照不同植物对垃圾堆体覆盖土壤后的生态适宜性,遵循先绿后好的原则,逐渐培育生态效益更好的植被类群,增强堆体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6.加强垃圾收集过程管理,实施垃圾袋装化,并对收集后垃圾进行分选,可打打减少垃圾中可回收废品量,同时减少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等物质浓度。
7.为防止下游地下水受污染影响,关键是加强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防渗措施,并认真做好施工监护。
8.为削减终场后的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建议在堆体表面覆盖防渗膜,并及时进行生态重建。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应注意在充分总结原有废水处理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渗滤液特性,通过模拟试验,摸索合理可靠的工艺参数;在处理过程中,应不断研究调整处理系统运行参数,使处理工艺保持较高的处理效果;重视充分发挥调蓄池的调蓄作用,摸索合理的废水走向,尽可能延长废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削减最终需水处理站的污水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