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十二)】传说故事
民族民间传说故事_中国民族民间传说故事

民族民间传说故事_中国民族民间传说故事每个民族都有很多流传于世的民间传说故事,当中有很多世人都喜欢的有趣故事呢!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民族民间传说故事。
民族民间传说故事1:贪玩的白龙从前有条白龙,它非常贪玩,由于龙身太长,在水中嬉戏并不过瘾,于是它就常常变成鱼,潜入水中,在水里优闲地游来游去。
这一天,白龙又化身为一条鱼,跳入河中,在水里优游嬉耍着。
恰巧来了一个渔夫,看到这条与众不同的鱼,就连忙拿起箭,向它射去。
可是箭锋稍微偏了一点,只射中鱼(白龙)的眼睛。
“哎呀!真是可惜啊!要是射中了这条鱼,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的。
”渔夫惋惜着,就到别处去捕鱼了。
白龙被射中眼睛后,不禁勃然大怒,它忍着箭伤跃升上天,找玉帝告状去了。
“启禀玉帝,我今天变成一条鱼到凡间的河流中去嬉戏。
不料却被一名鲁莽的渔夫射中左眼,从今以后我就成了独眼龙,这有损龙颜。
求玉帝责罚那可恶的渔夫。
”玉帝心平气和地听完了白龙的叙述后,反而责备白龙说:“射鱼本来就是渔夫应当做的事,有什么好责罚的?是你自己要自贬身分,化龙为鱼,才会招致这无妄之灾,怎么能怨恨别人呢?”白龙听了,虽然内心仍然非常生气,但是玉帝既然如此裁决,它也不敢违抗玉帝的命令,私自去报仇,只好自认倒楣了。
民族民间传说故事2:美神瑶姬炎帝的四女儿是姐妹群里最美艳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王子已经骑着白马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
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四姑娘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
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姑娘终于香消玉殒。
她的尸身葬在花团锦簇的姑瑶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
茎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
女子若服食了茎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漂亮,惹人喜欢。
据说,茎草儿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
大禹治水,一路凿山挖河,来至巫山脚下,准备修渠泄洪。
【民间传说(十二)】土财主的三难长年狮峰寺的传说

土财主三难长年有个土财主,为人刻薄,讨长年想不花钱。
每年讨了长年,他就和人面约:若凡做不成他的活路,就要扣工钱;一年有三次做不成,全年的工钱就不给了。
许多长年都吃他这个亏,白白地替他做了一年活。
这一年,他又讨了个后生哥做长年。
唯独这个长年难对付,眼看年边将到,还没抓住长年的一个把柄。
这一天,土财主苦思苦想,出了一个式(方言,指花样),对长年说:“我家门前那株大树,叶子又绿又嫩,你把牛赶上树去吃。
”长年想了想,说:“会使得。
”他跑到屋里,拿出一条粗麻绳,一头栓住牛鼻子,一头挂在大树上,双手拼命拉麻绳,牛鼻子被吊起来了,那牛痛得嗷嗷叫。
财主出来一年,魂魄去广东,没命地喊:“别拉了,别拉了,牛都快吊死了!”长年闲闲地答:“我不拉,牛能上树吃叶子么?”说着更加用力拔。
财主只好求他:“好,好,这个活不算了,不算了!”过了几天,财主又想出一个式,对那个长年说:“我这屋顶闲着怪可惜,你给我种上麦子吧!”长年应:“会使得。
”他就拿一把锄头,用楼梯爬上屋顶,乒乒乓乓地把栋瓦“掘”个粉碎,提粪桶,把屎尿泼下去。
财主闻到臭气,连忙从房内走出,一看:失愕(方言,指楞住)了!大骂:“你这鸟人,谁叫你这样乱来!”长年满脸堆笑说:“东家,不是你叫我上栋种麦吗?”财主只好说:“不种麦了,不种麦了!老祖宗,求你快快下来吧!”土财主几次难不倒这位长年,心里很不甘愿。
眼看全年的工钱要被长年拿走了,心肝割肉的痛,年底又出个式,对长年说:“明天是腊月廿四,祭灶日,今晚你帮我把土灶搬到溪边洗干净,好祭灶,但不许你拆开。
”他忖这一回包准难倒长年了!长年说:“东家,这容易。
”半夜,他拿来一把利利的斧头,对着灶前(方言,指厨房)后厅门的厅堂壁,劈哩叭啦就砍。
财主听到“吭哐,吭哐”的声音,从床上滚下来,出来一看:天哪!后厅壁裂的裂,散的散……他晕过去了,许久才开声:“千万……千万斧下留情!”“不行,我要打通门壁,搬灶去溪边洗,洗了灶就掏钱转厝做年了!”长年说着,又举起斧头砍起来。
民间传说:十二生肖的故事 (幼儿园语言课资料)

民间传说:十二生肖的故事(幼儿园语言课资料)民间传说:十二生肖的故事在十二生肖里,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可就是没有猫。
为什么呀?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
”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
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
”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
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
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
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
它们在路上碰到了。
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
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
”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
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
”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
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
20个长篇的民间传说故事

《20 个长篇的民间传说故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听听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牛郎织女》。
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织女是天上的仙女。
他们相爱了,却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隔着银河相望,只有每年的七夕,喜鹊搭成桥,他们才能相见。
第二个故事叫《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和梁山伯结为好友,后来相爱。
可祝家却把英台许配给了别人,梁山伯伤心而死。
英台在出嫁路上跳进梁山伯的坟墓,两人化成了蝴蝶。
第三个故事是《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很久都没有音信。
孟姜女千里寻夫,却得知丈夫已累死,她悲痛大哭,长城都被她哭倒了。
第四个故事《白蛇传》。
白素贞是条修炼成人形的蛇妖,和许仙相爱。
法海和尚却要拆散他们,把白素贞压在了雷峰塔下。
第五个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从此住在了广寒宫。
第六个故事《后羿射日》。
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干裂,后羿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
第七个故事《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带着家人决心把山挖走,他们的坚持感动了神仙,最后把山搬走了。
第八个故事《精卫填海》。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在海里淹死了,她变成一只鸟,每天叼着石头树枝去填海。
第九个故事《神笔马良》。
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什么就能变成真的,他用这支笔帮助了很多穷人。
第十个故事《哪吒闹海》。
哪吒天生神力,在海边玩耍时打死了龙王的儿子,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第十一个故事《宝莲灯》。
沉香为了救母亲三圣母,历经磨难,最终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
第十二个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聪明机智,总是用巧妙的办法对付那些坏人。
第十三个故事《田螺姑娘》。
一个勤劳的小伙子捡到一个田螺,田螺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帮他做家务。
第十四个故事《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们不怕困难,努力跳过龙门,变成了龙。
第十五个故事《八仙过海》。
八位神仙各显神通,渡过大海。
第十六个故事《孔雀公主》。
讲述了美丽的孔雀公主和勇敢的王子的爱情故事。
民间传说小故事

民间传说小故事
当然,以下是一些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
1. 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星系的恋人如何克服困难,尽管他们被分隔在不同的世界。
2.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描述了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3.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带领家人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地,天帝派天神搬走了大山的故事。
它强调了毅力和恒心的价值。
这些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传说,每个故事都传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民间传说(十二)】九九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易经》曾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历史悠久,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
关于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
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
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民间故事】关于玉的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关于玉的民间传说故事中国民间传说中玉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宝贵物品,拥有着长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渊源。
以下是关于玉的民间传说故事。
1. 玉女故事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叫做玉清的仙境。
这个仙境中住着许多美丽的玉女,她们每天都在那里跳舞、歌唱、弹琴,让整个仙境充满了欢乐与和谐。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农夫路过这里,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而停了下来。
他偶然发现有一位玉女正在弹琴,并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长久地盯着这位玉女,甚至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醒来后,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这位玉女。
于是他在这里踏了很久,每天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玉女的降临。
不幸的是,玉女最终还是没有回来。
那位农夫失望而归,但是他却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诗歌。
这首诗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也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传说中,玉兔是月宫中的一种神兽。
它居住在月宫中,每天都在跑步锻炼身体。
因为它常年长时间活动,所以身体非常强壮。
而且玉兔也非常勤劳,因为它能分布月亮上草地上的草种,已经种下很多草坪树木了。
据传说,玉兔会在每年的中秋节时邀请大家一起观赏月亮。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秋节就是与月亮有关的重要节日之一。
玉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位于浙江省境内。
传说中,玉山其实是由一个仙子变成的,她长期居住在这里,并且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里的人民。
为了表达对这位仙子的敬意,人们就给这里取名为“玉山”。
玉山也是一个重要的登山胜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登山爱好者前来这里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魅力。
在登山中,人们也可以感受到玉山的美丽和高雅。
总之,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无论是传说故事,还是民间文化和艺术,都与玉密切相关。
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基因,也带给了我们深刻的文化启示。
【民间传说(十二)】青龙报恩白鹿斗鳌精

青龙报恩翠微峰的东北方,万山之中有两个对峙的岩洞,一名青阳洞,是南唐礼部尚书衷愉归隐处。
另一洞,原名已被人遗忘,自元朝末年曾抱蟾道长发现青龙以后,此岩则名青龙岩。
在两岩中间,有一潭,志书称龙湫,水深莫测。
旧时只闻水声潺潺,不见水的来源去向。
相传曾抱蟾在青龙岩讲学修道时,某日午休,突然有一不速之客,跪在他床前呼救。
蟾抬头一望,见一翩翩少年,脸有难色。
问其原因,答道:“我是潭中修炼千年的青龙,因犯天条,遭杀身之祸,求你庇佑。
”复问犯罪原因,少年又说:“只因蔡五九在兔子寮聚众张旗造反,杀死赵州同,玉帝下令大旱三年,把宁都变成不毛之地。
我将潭中所储之水,喷之高空,油然作雨。
因此,犯了天条,明日午时三刻将遭雷击。
”蟾急问如何相救?少年说:“叠起七张八仙桌,搭一高台,请先生坐在高层朗诵《易经》,最低层置一碗清水则可。
”蟾应诺。
次日,蟾建台诵易经,午时三刻,雷雨交加,守护在低层的几个学生,果见一条蝾蜒(俗名“冷水狗子”)似的小动物藏在水碗中。
蟾得意乐道,传为美事。
三年后,少年复至,出示“腾云竹”一根,赠给曾抱蟾以报救命之恩,并告以使用方法。
旋即洒泪再拜,且说:“从此一别,再难相见。
”蟾问何往?少年说:“费三年之苦力,沟通东海之水,宁都不再患旱。
且感龙君之德,赐我一屿以栖身,明日将由所掘之渠道暗赴东海。
”曾抱蟾得到腾云竹之后,万里之程,往返于须臾之间。
一次,众学生恳切要求用腾云竹带往杭州西湖游玩,一生不遵使用方法,半空中张眼一望,竟掉进杭州监狱。
后因某顽皮学生窃腾云竹偷了岩上的凤凰蛋,触恼了曾抱蟾,一气之下,将腾云竹隐藏起来了。
直到现在,再无人发现这件宝贝。
相关整本阅读/ebook/fac07be026fff705cd170a16.html白鹿斗鳌精宁都县黄石乡有条自鹿江,源于石城县。
清澈的河水流至自鹿营村,与梅江河汇合,折转南流经于都入贡江。
在这里,流传着自鹿斗鳌精的感人故事。
很久以前,白鹿江名牛牯江,自鹿营日江边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口塔的传说
水口塔,又名镇妖塔,坐落在宁都县城南郊梅江河畔山包上。
这座宝塔是宁都客家人的风水塔。
明朝万历年间,农夫叶伯,在梅江河里洗锄头,上游漂来一只烂木盆,他拾起带回家当鸡食盆用。
每天晚上倒在盆子里的剩饭残粥,第二天却是满盆。
叶伯奇怪,又试着放了一勺食盐,隔了一夜,又是一盆盐,再放上一枚铜钱,第二天也是一盆满满。
原来是只“聚宝盆”。
从此,叶伯生活越来越丰盈。
一年初夏,梅江河水暴涨,这时有一白发高髻道人路过此地,指点叶伯道:“此洪水乃梅江孽龙所兴,宁都城南郊梅江湾里有个深潭,即是孽龙巢穴,若能在潭上建一座宝塔,便能镇妖除患。
”
叶伯得了指点,立即筹资备料建塔。
可是,一船船大石倒入深潭,即无影无踪。
怎么办呢?叶伯想起了家中那只“聚宝盆”,于是带着盆子来到工地,往盆里放了些泥土石块,猛地往深潭一掷,只听得一声巨响,一道金光耀目,霎时,深潭填满了,一座小山拔地而起,叶伯就在小山上建塔。
又有人传说,叶伯失去了聚宝盆,耗尽了全部资财,才兴建了塔的底下三层,上面六层是由曾、彭两姓捐资建成的,至今仍流传着“曾彭压叶”一说。
美人献花的传说
在城西蔚村背岭,曾建有状元獬祖辈的冢坟,地肖美人献花形。
相传某富户请一地理先生择坟地,连续三年,均未选中。
这天,稳先生在河东岭脑上持罗盘遥测,发现城西蔚背岭有块美女形风水宝地,蕴蓄大贵之兆。
富户闻言甚喜,欲即刻点龙破土定穴。
谁知远眺形若真,走近虚无迹。
任凭先生施展技法,经半载,仍徙劳。
晚上,先生宿山上,梦见一如花似玉女子,执扇咏歌而行:“他家福禄已全无,苦苦何须逼嫁奴。
直待三年五载后,妾身情愿嫁樵夫。
”次日先生为富户另择坟地。
数年后,椎夫郑十四郎,斫柴歇肩蔚背岭,伏身饮泉解渴,忽然土崩塌被压身亡。
时家贫子弱,无能入殓,遂葬于此。
地理先生得知,将夜之情披露,断言:郑姓后裔必出能人。
数十年后果然应验。
十四郎曾孙郑獬于北宋皇祜五年,高中状元。
相关整本阅读/ebook/fac07be026fff705cd170a16.html
冠石的传说
冠石,在宁都县城正西面八华里,状如皇冠,故名。
俗称“沙帽石”。
相传王莽篡位,刘秀落难。
王莽在中原把刘秀追赶得团团转,追到这里时,刘秀回头一看,只见王莽的人马已尾追在后,不禁大惊失色,于是将皇冠摘下,放在石头上,披头散发,另寻小路折回中原去了。
王莽看到皇冠,急欲戴在头上。
可是,使尽了平生气力,也拿不起来,原来皇冠见石生根,竟变成了一块岩石。
王莽无奈,只得走了。
这块岩石后来逐渐变大为现在的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