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进行劳动仲裁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在进行仲裁时,准备充分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进行仲裁所需要的一些
基本材料:
1. 合同文件,包括涉及到的合同、协议、协议书等,这些文件是仲裁的基础,
需要详细阐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相关证据,包括书面证据和物证,如合同、发票、收据、凭证、照片、录音、视频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双方的主张和事实的真实性。
3. 证人证言,如果有证人可以证明案件的事实,需要准备好证人的证言和证词,以及证人的身份证明。
4. 专家意见,如果案件需要专业知识进行评估,需要准备专家的意见和鉴定报告,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5. 财务资料,包括涉及到的财务文件、账目、财务报表等,这些资料能够证明
经济损失和利益。
6. 相关法律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裁决文书等,这些文件能够支持
自己的法律主张。
7. 仲裁申请书,包括仲裁请求、事实陈述、证据目录、证据材料等,这是进行
仲裁的必备材料。
8. 仲裁费用凭证,包括仲裁费、申请费、保全费等,需要准备好缴纳相关费用
的凭证。
9. 其他相关材料,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可能需要准备其他相关的材料,以支
持自己的主张。
总之,进行仲裁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的材料,以便能够充分证明自己的主张和事实的真实性。
希望当事人在进行仲裁前,能够认真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以确保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
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

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劳动仲裁是劳动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提交证据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份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供参考:一、劳动合同及其相关文件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2.劳动合同的修订、解除、终止等书面证据。
3.用人单位与其他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及相关文件。
4.劳动合同签订过程的各种书面证据,如面试记录、录用通知等。
二、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关证据1.员工的工资发放记录、工资条等工资支付证据。
2.用工单位的财务报表、工资支出明细等财务文件。
3.社保、公积金缴费记录,相关缴费凭证等。
4.员工的加班、奖金、绩效工资等额外收入的相关证明文件。
三、劳动权益保护相关证据1.违法解雇、辞退等行为的证据材料,如解雇通知书、辞退须知等。
2.职业伤害、工伤保险赔偿申请及相关证据。
3.工作条件、环境、安全保障的相关证据,如工作台账、安全管理记录等。
4.与职工健康有关的证据,如体检报告、医疗证明等。
四、劳动保障相关证据1.合法休假、年休假、带薪病假等休息休假制度的相关证明文件。
2.加班支付、加班调休等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
3.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等相关证明文件。
4.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护的培训、教育证明材料。
五、其他相关证据1.用人单位的企业证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明材料。
2.来往信件、电子邮件、通知、公告等各种书面证明文件。
3.监控录像、照片等视听资料的提供及其相关证明材料。
4.证人证言的书面记录、录音录像等证明材料。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中包括劳动合同及其相关文件、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关证据、劳动权益保护相关证据、劳动保障相关证据以及其他相关证据。
在提交证据材料时,应尽量提供原件及其复印件,并且是由合法渠道取得的,以确保证据的可信度和合法性。
劳动仲裁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务必慎重选择、准备和提交证据材料。
劳动仲裁申请材料清单

劳动仲裁申请材料清单
以下是劳动仲裁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
1. 劳动仲裁申请书: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清楚陈述申请的事实和申请的内容。
2. 劳动合同:提供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包括合同的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信息。
3. 工资记录:提供工资支付凭证、工资发放记录等相关材料,以证明劳动报酬问题。
4. 加班记录:提供加班记录、加班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以证明加班工资问题。
5. 社保缴纳记录:提供社保缴费凭证、社保缴费记录等材料,以证明社保问题。
6. 订立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提供劳动关系解除的证明材料,如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等。
7. 劳动争议协商记录:如有劳动争议协商的过程和记录,提供相关的协商记录材料。
8.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争议过程中产生的邮件、短信等通讯记录,或其他相关证据。
请注意,劳动仲裁申请材料清单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建议在申请前咨询相关劳动仲裁机构,了解具体的申请要求和材料清单。
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精编WORD版

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精编WORD版申请人:(填写申请人姓名)被申请人:(填写被申请人姓名)劳动仲裁案号:(填写劳动仲裁案号)提交日期:(填写提交日期)一、劳动合同相关文件:1.劳动合同原件:(包括双方签字的完整劳动合同原件)2.劳动合同附件:(如附加协议等相关文件)二、工资和岗位待遇相关证据:1.工资单:(提供近六个月的工资单原件)2.劳动报酬支付凭证:(如银行电子转账记录、现金支付凭证等)3.岗位职责说明:(如工作说明书、岗位职责细则等相关文件)三、劳动时间和加班相关证据:1.考勤记录:(提供近六个月的考勤记录原件)2.加班工资记录:(提供近六个月的加班工资记录原件)3.加班补偿协议:(如加班补偿协议等相关文件)四、人事档案和相关规章制度文件:1.人事档案:(提供自入职以来的个人人事档案原件)2.公司规章制度文件:(提供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文件原件,如员工手册、规章制度等)五、假期和福利待遇相关证据:1.年假记录:(提供近一年的年假记录原件)2.带薪休假记录:(提供近一年的带薪休假记录原件)3.福利待遇证明:(如提供住房公积金缴纳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等)六、劳动保护和工伤相关证据:1.劳动保护措施记录:(如提供工作场所安全检查记录、防护设施检查记录等)2.工伤认定证明:(提供工伤认定证明原件)七、证人证言和其他相关证据:1.证人证言:(如有证人,提供证人证言原件)2.其他相关证据:(如相关协议、通知、邮件等其他证明该劳动纠纷的证据原件)以上是劳动仲裁案件中可能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清单,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请在提交时准备好完整的原件并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1篇1篇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劳动仲裁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发生争议时,依法依约在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解决的过程。
申请劳动仲裁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合法途径,但是其申请也需要一定的流程和材料支持。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及要点。
一、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1. 劳动仲裁申请书。
申请书需要用 A4 纸张,并注明申请人和单位的基本情况、争议的事实和要求,以及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2. 与争议有关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卡对账单、缴纳社保公积金的证明、工作日志等。
这些材料可以证明争议事实的真实性和存在性。
3. 口头证明材料。
口头证明材料需要有第三方的证明,如其他劳动者的证言或团组织的 attest,它们可以加强申请人的证明力度。
4.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根据具体情况,一些特殊的证明材料也可能是必要的,如工资支付证明、残疾证明等。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要点1. 申请时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发生劳动争议后两个月内没有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如果超过了该期限,则无法申请仲裁。
2. 地点根据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规定,申请人应该到当地具体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申请。
如不清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或法院进行咨询。
3. 申请人的权益申请劳动仲裁是申请人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
在诉讼和仲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遵守法律和其他相关规定。
申请人可以选择聘请律师或代理人协助其进行申请和仲裁。
4. 仲裁结果的执行仲裁机构做出的仲裁裁决有法律效力,但有时候用人单位不能或不愿意履行仲裁裁决,申请人所能做的只有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人需要依法依规地进行操作,并在法律程序上保护自身权益。
总之,申请劳动仲裁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合法途径,但也需要申请人对法律规定进行了解,并按照对应的流程和材料进行申请。
希望以上介绍对申请劳动仲裁的人士有所帮助。
劳动仲裁单位应诉材料

劳动仲裁单位应诉材料
1. 诉讼材料,包括劳动仲裁申请书、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等。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作为被告一方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仲裁单
位提交完整的申诉材料,确保申诉程序的正常进行。
2. 证据材料,劳动仲裁单位应诉材料还包括证据材料,如劳动
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证明、劳动纠纷的相关通讯记录等。
这些
材料可以帮助被告一方证明自己的诉求,为自己的权益提供有力的
支持。
3. 陈述和辩护材料,在劳动仲裁程序中,被告一方还可以提交
陈述和辩护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说明自己的诉求和立场。
这些材料需要清晰、具体地表达被告一方的意见和主张。
总之,劳动仲裁单位应诉材料是被告一方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必
须准备和提交的相关文件和证据材料,它们对于被告一方在劳动仲
裁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被告一方需要认真准备这
些材料,以确保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公正的审理和裁决。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清单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清单
一. 需要提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提供的材料:
1. 劳动者的有效身份证明材料;
2. 劳动者的与仲裁事实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证明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和聘用合同等;
3. 与仲裁请求有关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罚款、社会保险征收等;
4. 劳动者支付仲裁权利和官方必备材料(见县级劳动监察部门批复文件);
5. 申请人聘任日期、满足合同条件且仍在聘用关系中的旁证文件。
二. 劳动者所在单位提供的材料:
1. 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质量安全验收单》、《完工表》等建设现场施工环境检测和对应工作安全文件;
2. 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文字等和士兵活动表、活动安排表等;
3.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其与劳动合同有不一致的地方;
4. 劳动报酬、保险申报表和相关的发放银行账号明细或发放凭证;
5. 与申请事项相关的其他证据和文件。
劳动仲裁证据材料清单

劳动仲裁证据材料清单
1.劳动合同及其变更协议
-原始劳动合同及其复印件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及其复印件
-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及其变更协议的证明文件(如签收回执、见证书等)
2.工资支付证明
-工资发放记录
-工资条及其复印件
-劳动者银行账户流水
-劳动者签收的工资收据
3.加班工资支付证明
-加班工资支付记录
-加班工资核算表
-加班工资核发凭证
-劳动者签收的加班工资收据
4.年假、病假、事假等假期支付证明
-年假、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资支付记录
-休假记录表
-劳动者签收的休假工资收据
5.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缴纳证明
-社会保险缴纳记录
-公积金缴纳记录
-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缴费凭证
-劳动者个人社会保险及公积金账户明细6.违法证据材料
-违规调整工资的通知书或备忘录
-超时工作的监控记录
-被违法辞退的通知书或解雇证明
-违法的录音或视频证据
7.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报告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报告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调查笔录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调查证明文件
8.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监控录像带或照片证据
-书面或电子邮件通信记录
-见证人证言或证明信
-其他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材料
注意事项:
1.全部证据材料应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鲜章。
2.如有需要,可对证据材料进行编号和整理,并制作索引以方便法庭查阅。
3.清单上的标题仅为示例,实际情况中清单的具体项目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地法律规定来确定。
在收集证据材料时,可向律师等专业人员寻求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劳动仲裁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1、劳动仲裁申请书: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原籍、现住址、联系电话;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地址和联系电话)、具体的仲裁请求及金额、事实和理由。
申请书除提交正本外,还应按被诉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要由申诉人本人签名(如有代笔人需注明)
2、提交证据:包括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复印(复制)件及证据清单,证据及证据清单除提交正本外,还应按被诉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3、其它材料:
劳动者诉用人单位:
(1)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2)如委托代理人代为仲裁,需提交申诉人身份证原件和《授权委托书》;
(3)被诉人为企业的,提供“企业注册资料”原件一份(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济信息中心查询
(4)被诉人为事业单位的,需提供“登记资料”原件一份
(5)被诉人为其他单位的:需提供其管理机构出具的“登记资料”一份(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
)
用人单位诉劳动者:(1)提交《营业执照》(副本);(2)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3)授权委托书。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目的原则: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条与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根据事实,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折叠案件受理: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二是案件受理。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段时间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调查取证: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
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调解: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裁决: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
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
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
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调解或裁决的执行: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
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该仲裁时效可中止、中断;劳动关系存续期
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