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一课一练与单元测试(有答案)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 (3)1.古诗三首 (3)2.燕子 (7)3.荷花 (10)4.昆虫备忘录 (15)第一单元达标卷 (20)第二单元 (25)5.守株待兔 (25)6.陶罐和铁罐 (28)7.狮子和鹿 (32)8.池子与河流 (34)第二单元达标卷 (37)第三单元 (42)9.古诗三首 (42)10纸的发明 (45)11赵州桥 (48)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51)第三单元达标卷 (54)第四单元 (57)13.花钟 (57)14.蜜蜂 (60)15.小虾 (63)第四单元达标卷 (66)第五单元 (70)16.小真的长头发 (70)17.我变成了一棵树 (72)第五单元达标卷 (76)第六单元 (80)18. 童年的水墨画 (80)19. 剃头大师 (83)20. 肥皂泡 (85)21. 我不能失信 (88)第六单元达标卷 (91)第七单元 (96)22.我们奇妙的世界 (96)23. 海底世界 (99)24. 火烧云 (102)第七单元达标卷 (105)第八单元 (110)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10)26. 方帽子店 (113)27. 漏 (116)28. 枣核 (119)第八单元达标卷 (123)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ánɡlúyá xiǎo xīméi zi jiǎn shǎo二、比一比,再组词。
桃( ) 蒌( ) 芦( )逃( ) 楼( ) 户( )三.照例子写出下面的字的结构方式。
例:融(左右)=(鬲)+(虫)崇( )=( )+( ) 鸳( )=( )+( ) 鸯( )=( )+( ) 溪( )=( )+( ) 减( )=( )+(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2 1.会认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燕子2 荷花2 昆虫备忘录 1 口语交际 1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的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习作 2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 2 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
识记“救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会认字、会写字)全册(1-24课)生字精品课件

年龄
工龄
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 以及环境无关。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zēnɡ
增加
增添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学校相应地 减少了课程,增加了课外活动。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cháo
嘲笑
嘲讽
我们不应该嘲讽犯错误的人。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yàn
讨厌
厌恶
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 一的人。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wù
厌恶
可恶
一个可恶的女巫把王子变成了一 只青蛙。
词
语
句
子
lónɡ
窟窿
窟窿眼儿
阳光从窟窿眼儿射进屋里,像一 条金丝线,镶在她的裙边上。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jū
拘束
拘禁
他看见生人,显得有点儿拘束。
锯 迹 烂 瓦 颊
木锯 锯末 痕迹 踪迹 腐烂 灿烂 瓦片 瓦灰色 脸颊 双颊
斑 窟 窿 拘
黑斑 斑马 窟窿 石窟
窟窿 窟窿眼
拘束 拘留
第5课 我愿你是我女儿
首
结
构
词
语
句
子
bō
扌部 左右结构
播音员 播种
这位播音员的音色优美。
拼
音
部
首
结
构
词
语
句
子
cháng
部 上下结构
品尝 尝试
被击倒并非最糟糕的失败,放弃 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
拼
音
部
首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意思。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1.(出示课件2)“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体味好句子)(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2.(出示课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
非常生动,传神。
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
)3.(出示课件)“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
(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课件

【点拨】本题考查查字典和一字多义。“泛”读“fàn”, 用音序查字法时先查大写字母F, 再查音节fan。“泛” 的部首是“氵”, 除去部首还有四画。第1 题“小溪泛 尽”的意思是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泛”是“漂浮”的 意思; 第2 题“泛出红晕”指脸上透出红晕, “泛”是 “浮现, 透出”的意思; 第3 题“泛滥”可以联系“洪水” 来理解, “泛”指“水向四处漫流”。
正字音
méi
梅
xī fàn jiǎn
溪泛 减
“泛、减”是 前鼻音。
节奏朗读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吟诵感悟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中的?他 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 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 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 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 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是河豚上游产卵 繁殖的季节。
写字指导
惠崇芦芽
(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 有一点。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 “卢”。 (3)“崇、芦、芽”都是上窄下宽,“惠 ”上宽下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全套课件【最新版】

读一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 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 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 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第二课时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 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猜猜我是谁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②形容色彩华丽。 (
)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
)
④边防,边境。
(
)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会写的字
晨绒球汉艳服 装扮读静停粗影
写好生字
1. 说一说。 2. 看一看。 3. 写一写。 4. 对一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影子
坪坝 飘扬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 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 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精品]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语文园地一 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6《秋天的雨》 7《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二 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语文园地三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
(1)默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 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一边……一边……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1.(______)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______)你的布我还没开始裁呢!
2.老婆婆(______)说话,(______)看着屋顶的窟窿。
3.这家帽子店(______)有许多帽子,(______)没有一顶是圆帽子。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有“~~~~~~~”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七、习作。(15分)
题目:真美
提示:同学们,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景、人、动物、植物……再把你观察到的“美”写下来。可尝试围绕一个意思写,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第2课时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见一座教学楼,听到一阵阵读书声。
1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品析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
小学的喜爱之情。(重难点)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
中心句借助法:概括主旨的方法有多种,本课适合 用中心句借助法。如:本文的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 自豪和赞美之情。
推荐阅读
孔雀舞 吴然
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小孔雀脖子 又细又长,蓝绿蓝绿的绒毛,真可爱。 小孔雀慢慢地长大,越来越美丽了。喊凤带它们 到小河边饮水、洗澡,到竹林里捉虫,到草滩上吃嫩 草,做游戏。
小朋友们都拍起手来。
喊凤领到新课本,带着两只小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课文写的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1)作者笔下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团结的
学校。文中小动物的出现为这所边疆民族小学增添了欢
快、活泼的气氛。孩子们课上认真学习,连小动物也不 忍打扰;课下跳舞、游戏的欢乐场面吸引了小动物来看 热闹。作者怀着自豪和赞美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朗读 时,要用欢快、活泼的语调,自豪、赞美的语气来读。
(2)背诵喜欢的段落之前,先要熟读课文,理清顺
序。背诵时如果能抓住提示性的词语或短语,就能轻松 背诵下来。如:第3自然段抓住“上课了”“这时 候”“最有趣的是”“下课了”,把整段内容连起来, 背诵就会很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和孔子到泗 水流域去观赏风景。无边无际的风景一下 子映入眼帘。 • 人们一般都知道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 只有再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咏柳》作者描写柳树, 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生 机勃勃。 《春日》表达了作者赞美 春天,对万物复苏的春天 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 悦。
荷
)微风
)清泉 )金光 )珍珠
做 一 做
比一比 组成词
增( 憎(
)掠( )惊(
)偶( )寓(
) )
沾(
站(
)圈(
)倦(
)裁(
)截(
)
)
佛(
拂( 挺( 蜓(
)咏(
)泳( )漾( )羡(
)妆(
)状( )胀( )账(
)
) ) )
1、燕子 乌黑 轻快 翅膀 剪刀 尾巴 词 语 活泼 机灵 微风 赶集 聚拢光彩夺目 增添 生机 掠过 稻田一转眼 偶尔 一圈 音符 演奏 赞歌
成语: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嶂 苍翠欲滴
我 的 发 现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是非 爱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填
一(
一(
)歌曲
)羽毛
一(
一(
)翅膀
)画面
一(
一( 一( 一(
2、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3、荷花 清香 挨挨挤挤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珍珠泉》
1、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泉水清、深、绿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 热爱之情。
似(似的) (似乎) 圈(圆圈) (羊圈) 杆(旗杆) (笔杆) 挨(挨挨挤挤) (挨打) 骨(花骨朵)(骨头) 佛(仿佛) (佛祖)
近义词: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分裂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反义词: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绿的叶子, 好像用碧玉打扮了一样。 千万条柳枝垂下来,好像无数绿色 的丝带一样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啊。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 ①“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 水”,水名,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 葬处的近旁。“滨”,水边。“光景”, 风光景色。“一时”,这里形容时间很短, 一时之间。 • 2.“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 是。
花
作者是叶圣陶,课文描写了 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 自然的感情。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 ), 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挤、一个个”说(荷叶密密 层层,数量很多)。“碧绿”写出了 荷叶的颜色。“大圆盘”写出了荷叶 的样子。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 命力。
这篇课文描写了活泼可爱的 燕子, 表达了作者对光彩夺目的春 天的热爱之情。
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 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 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许多生机; 第三自然段讲飞行中的燕子的各 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 时的美丽画面。 本文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燕子 的。
课文写了小燕子小巧玲 珑、活泼可爱的特点。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说 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 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 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 未开时的三种状态。。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因为在看荷花的时候,荷花太美了,我看 得入迷了。说明荷花真的是太美了。 “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 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歌颂、赞美。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 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 的意思。 “万条”,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 “细叶”,又细又嫩的柳叶。 “裁”,裁剪。 似,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