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现状

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现状

色 数据 库 , 还涉及 其 他 方 面 的研究 。单 专 题 论 文 主
要论述特色数据库研究 , 但有些单专题论文也涉及
特 色数 据库 研究 的 几 个 方面 , 因此 依 据 论 文 的 侧 重
以中国学 术 网络 出版总 库 ( N I 为数据 源 , CK) 以
篇增加到 20 05年的 4 篇 , 7 并且这 5年发文量 占发
文总量 的 3 .9 。20 — 07年发 文量 基本 持平 , 45 % 0 6 20
分别为 6 2篇 和 6 l篇 。2 0 — 0 9年 , 文 增 速减 0 8 20 论
[ b rc] h e di e so r et t i nca c rt a bs hn e m a z n A s at T ekya t e cn s d s r t sc t ae i C i W r s m re ad t n n r tfe u e o h ae id a sn i a eu i d
[ yw rscaat scdt ae pca dt ae dvl met f aaae l rr Ke od ]hr e t aa s;sei a bs; eeo n t s;i ay cr i i b l a p od b b
l 调 查统 计描 述
20 — 0 5年 论 文 数 量 快 速 增 加 , 20 0 1 20 从 0 1年 的 2 0
“ 题名: 特色数据库或专题数据库或专题特色数据
库 ” 检 索 策 略 , 间 限定 在 19 — 09年 。截 至 为 时 9 6 20
21年 1 1 00 月 8日,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4 0 , 出 5篇 剔
重 复文 献和 无 关 文献 , 际得 到 4 8篇 。将 所 得 数 实 4 据 进行 处理 后 导 人 E cl 行 排 序 , 用 文 献 计 量 xe 进 并

我国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

我国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

到 20 0 9年 1 , 0月 去除不相关 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5 7 。表 9篇
1 为近年来特色数据库研究论文状况。
总体上看 , 于特色数据库 的研究 论文呈上升趋势 , 关 论文数
量持续增长 , 关于特色数据库 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 该领域 对
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从表 1 可以看出 , 特色数据库理论 的研究
我 国 高校 特 色数 据 库 建 设 领 域 的研 究 重 点 和 研 究 方 向 , 指 出 了研 究 的 不 足 , 望 了 并 展
发展的前景。
关 键词 : 高校 图 书馆 ; 色数 据 库 ; 色资 源 特 特 中 图分 类号 : 2 8 G 5.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在 高校 图书馆面 临馆舍面积不 足 、 经费 紧张、 纸质 文献 所 占
经费高而利 用率低等情况 下 ,为充 分揭 示图书馆 的特 色馆 藏和 网络信息资源 , 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建设 自己的特色资源数据库 。
篇 为特色数据库建设技术研究 , 其他研究相对较少 , 研究方 向主 要集 中在理论探索研究和技术研究方 面 ,基本处于理论研究和
tefo trsa c n tea piain o Z n w tre vrn na e d ain T i p p rrve h e e t e r h rn e e rh o h p l t fn VIi ae n io me tlrme it . hs a e e iwste rc n as c o o来自 y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0 0)2 0 5 — 4 10 — 0 3 2 1 2 — 16 0
S IT C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现代社会中,调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特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可以为企业、组织或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然而,仅仅进行调研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所得到的数据。

在进行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整体概括和描述的方法。

它包括计算调研样本的中心趋势(如平均数、中位数)和离散程度(如方差、标准差)。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基本特征,从而对调研结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探索性数据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的方法。

它包括绘制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等图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变量间的比较等。

通过EDA,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异常值,为后续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提供重要的支持。

3. 推断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得到总体参数(如均值、比例)的估计值,并给出估计的精度范围。

假设检验是对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该假设。

推断性统计分析能够从样本中得出对总体的推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普遍性。

4. 因果推断分析: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研究问题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相关性,而是因果关系。

因果推断分析是通过设计实验或者利用自然实验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它包括随机化实验和观察性研究。

随机化实验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来确定因果关系。

观察性研究则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群体或时间点的数据来推断因果关系。

因果推断分析可以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总之,在进行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以及因果推断分析等方法,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解释调研结果。

关于我国信息构建(IA)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关于我国信息构建(IA)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收稿 日期 : 1 一 3 1 2 1 o— 6 0
作者简介 : 吴莹莹 (95 )女 , 18一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管理技 术与信息系统


第3 0卷
物上 , 总体分 布 比较 分散 , 但是 又相对 集 中, 表 2中 从 可以看到 , 我国信息构 建研究 的文章 主要刊 载在 图书
今年来也在情报 学研究 领域展 开 了大量 的讨论 , 为 成 当前 国内情报学 领域的前沿课题 。我 国对信 息构建 的 研究起步较 晚 , 统计和分 析这些 年来我 国有关 信息 构
建 的研究成果 , 利于推动我 国信息构建研究 的发 展。 有
1 统计说明
图 1 论 文 年 份 分 布 图
第3 0卷 2 1 年 6月 01




V 13 0 .0
J RNAL OF I TEL J OU N 1 GENC E
Jn 2 1 ue 0 0
关于我国信息构建( ) I 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A
吴 莹 莹
(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 要 哈尔滨 108 ) 500
情报学类的期刊上 , 占所有论 文数 的 6 。3 。同时 , 79%
当代 情 报 学 发 展 的影 响 》和 周 晓 英 的 《 息 构 建 信
(A 一情报学研究 的新 热点 》 丽篇 论 文 , 被引 用 I) 这 其
频率之高 , 无人能 及。
表 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有 2 .2 5 5 %的论文 发表 在非 图情 专业 期 刊上 , 明信 表
情况。为 了更清 晰地 观察和分析相关论文每 年具 体的
变化情况 , 笔者 根据 这些 数据 绘制 了以下 图形如 图 1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其数据库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术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图书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成为提高学术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既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图书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数据库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保障。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可以丰富信息资源内容,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为师生的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提供更多便利。

通过建设特色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提高其在学术界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也对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研究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和发展策略,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水平提供可行性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二是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向;三是提出发展策略,包括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优化数据库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提升用户体验等,旨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四是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思考,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维普资讯
《 代 图书情 报 技 术 》 20 年 现 02
第4 期
数 字 图 书 馆
总 第 9 期 5
我国数字 图书馆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
邓 湘 琳
( 南 湘潭 师 范 学 院 图 书 馆 湘 潭 4 1 0 ) 湖 1 2 1
【 要 】 信 息技 术 的飞速 发展 , 动着 图书馆 的 剧变 。数字 图 书馆作 为这 剧变 的 产物 , 日益受 到图 书馆 界 乃 至社 会 的 摘 推 正
19 9年 的 三 倍 多 。 主 要 因 为 1 9 9 这 9 9年 国家 8 3计 划 中 国 数 字 6
图 书 馆 发 展 组 的 成 立 以 及 “ 9数 字 论 坛 ” 召 开 . 数 字 图 书 9 的 对
1 数 据 来 源 和 统 计 方 法
1 1 数 据 来 源 .
馆研 究起 了积极 地 推动 作 用 , 20 使 0 0年 有 大 量 数 字 图 书 馆 研 究 论 文 问 世 。20 0 1年 也 是 一 个 DL 研 究 高 峰 期 , 然 维 普 虽 20 0 1年 数 据 还 不 全 , 其 载 文 量 达 2 9篇 的 数 据 已 经 说 明 了 但 5 这 一 年 DL 研 究 论 文 之 多 。
2 论 文 统 计 分 析
2 .1 论 文 年 代 分 布
19 1年 首 先 提 出 , 世 界 上 引 起 轰 动 。 后 来 , 、 、 、 、 9 在 英 法 日 德 意 、 等 国 家 相 继 掀 起 了 数 字 图 书 馆 的 研 究 热 潮 , 相 发 展 本 中 争
国 的数 字 图 书 馆 。我 国 19 7年 开 始 实 施 数 字 图 书 馆 计 划 , 9 l9 8年 成 立 中 国 数 字 图 书 馆 工 程 领 导 小 组 , 9 9 1 9年 5月 , 9 国 家 “ 6 ” 划 中 国数 字 图 书 馆 战 略 组 成 立 , 9年 6月 在 北 京 8 3计 19 9 召 开 了 “ 9数 字 图 书 馆 论 坛 ” 以 后 数 字 图 书 馆 研 究 论 文 如 雨 9 , 后 春笋 般 涌现 。本 文通 过 对近 几 年数 字 图 书馆 研 究论 文 的统 计 分析 , 期 为后 继研 究 提供 参 考 。 以

民族特色资源数据库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民族特色资源数据库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r e s e a r c h a n d c u t t i n g e d g e .
Ke y wo r d s: Na t i o n a l i t y; F e a t u r e Re s o u r c e Da t a b a s e; Bi b l i o me t r i c s An a l y s i s
谱 的 解读 . 分析 民族 特 色资 源 数据 库 研 究的 演 变过 程 , 总 结 民族 特 色资 源数 据 库研 究 的研 究 热点 与 前 沿 。
关键词 : 量 中图 分 类 号 : G 2 5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7) 0 7 — 0 0 8 4 — 0 3
t h e f o u r a s p e c t s o f/ h e b i b l i o me t r i c a n a l y s i s . An d t h r o u g h t h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t h e k n o wl e d g e ma p,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n a t i  ̄ ea r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e d a t a b a s e o f r e s o u r c e s , s u mme d u p t h e n a t i o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s 1 u d y o f r e s o u r c e
Ab s t r a c t : Us i ng t h e b i b l i o me t r i c s o f t wa r e S AT I ,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Ci t e s p a c e , 3 7 5 a r t i c l e s p u b l i s he d i n t h e CNKI{ o r he t

统计方面的论文范文

统计方面的论文范文

统计方面的论文范文统计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统计方面的论文范文篇1探析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及提高统计质量[摘要]统计部门一定要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提高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以此来提升统计工作的信誉度。

充分发挥出统计工作在企业决策当中的“信息窗、晴雨表、参谋部”的作用。

当前统计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诚信的挑战。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断提升良好统计形象。

[关键词]统计职业道德提高质量一、新形势下统计工作面临的考验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自我意识、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济观念、交换意识逐渐地为社会所接受,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也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

相比较而言,统计部门无疑是“清水衙门”,统计岗位清贫如洗、统计专业枯燥乏味、统计任务艰巨繁杂、统计队伍默默无闻。

统计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种种的考验:一是面对社会分配不公和各种诱惑;二是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能否坚持任劳任怨的考验;三是处罚力度较弱,能否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的考验;四是面对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能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考验;五是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能否经得起、站得稳、挺得住的严峻考验。

统计工作职能在不断强化与统计机构却在相应缩小、统计工作任务在不断加重与统计队伍却在相应减少、统计专业在不断增加与统计岗位却在相应削减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有的统计制度方法、指标体系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统计工作日益增加的繁重任务与统计部门现有的人员编制、设施装备、经费待遇、工作条件不相适应,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服务水平与企业决策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否做到在政治上不说糊涂话、生活上不做亏心事,在经济上甘于清贫、统计工作担负着主管一个企业统计工作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职能,把握着宏观数据的出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可有丝毫的懈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蒲筱哥/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徐州221116摘要: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7-2006年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近10年来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数字资源迅速膨胀,信息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使得信息服务机构对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特色数字信息资源是信息服务机构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建特色数据库已成为信息服务机构尤其是图书情报界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当今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组成部分;为此,近十年来,我国研究者对自建特色数据库的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总结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无疑有助于我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发展。

1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本文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论文的时间跨度为1997年元月1日到2006年12月31日,统计时间为2007年11月6日。

由于我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一般把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分为地方特色、学科特色和专题特色等,因此“特色数据库”、“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

为防止漏检,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特色数据库”、“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作为篇名和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去重后得到387篇有关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所检论文进行文献数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2数据分析2.1论文年代分布对某一学科、专题论文发表年代的统计可以从时间和数量的概念上了解该专题研究的发展历程。

表1为1997-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

研究论文的发文量从1997-2006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2000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数字资源迅速膨胀,信息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使得信息服务机构对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图书情报界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视,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建设的数量日益增多,随着我国数据库建设的深入,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相关主题的研究也进一步高涨。

虽然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是进十来年的事情,但我国数据库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一为起步阶段(1975—1979),主要是引进、学习、借鉴国外数据库的理论成果。

二为发展阶段(1980 —1993),主要是研究和自建中文数据库。

据统计,1991年我国自建的不同规模的数据库就有806个。

三为成熟、实用及飞速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它以1993年2月成立的我国第一家专业数据库公司——“万方数据公司”为标志。

到1995年,我国自建的数据库已有1038个,容量在10Mb以上的增加至67% ,其中100Mb以上的占25%;1999年9月,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和应用数据库达到4400多个,而据2001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我国在线数据库已达45598个[2]。

随着我国各种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也开始兴起,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CALIS为例,一期建设25个特色数据库,二期将建设50多个,其他系统图书馆也都于近几年开始兴建特色数据库;与此同时,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到2001年也正式拉开大幕,见图1:1997-2006年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年发文量增长趋势图,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发文量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发文量是2000年的4倍多,可见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

图1 1997-2006年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年发文量增长趋势图2.2论文期刊分布对某一研究领域所有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从载文量上确定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期刊。

本文所统计的387篇论文,分别发表在139种期刊上,43家图书情报类期刊共发文261篇占该学科论文总数的67.4%、55家大学学报共发76篇占该学科论文总数的19.6%、41家其他专业类期刊共发50篇占该学科论文总数的13%,1997到2006年不同类型期刊发文总量分布情况见下图2。

总体来说,分布比较分散,且各期刊分布很不均衡,其中67种期刊仅刊载了1篇,多者刊载25篇。

表2为刊载论文量排前10位的期刊列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刊载特色数据库研究论文比较多的主要是图书馆学及情报学期刊,占该学科论文总数的67.4%,而表2中载文量排前10位的期刊共载文174篇,占该学科论文总数的44.9%而占图书情报类期刊发文量261篇的67%,可见,这15种期刊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它们汇聚了国内特色数据库研究领域近一半的论文,尤其前10种期刊,所载论文数占全部论文数的36.2%,超过了论文总数的1/3。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3]这10种期刊处于第一区(核心区),是从事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的重要情报源。

图2 1997-2006年不同类型期刊发文总量分布图表2论文期刊分布所统计的387篇论文,共有584位作者,第一作者有382位,其中发表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数为377,发表2篇的有5位。

可以看出,本领域内作者较分散,未形成发文量较多的核心作者群;也说明有数量较多的研究者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感兴趣,但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的综合性和特色数据库运行系统研究的技术性较强。

某一领域研究论文的合著情况,可以反映该领域科学劳动的规模。

合著率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某期刊、某学科领域多作者论文数与总论文数之比。

合著率反映作者的合作程度,进而可以反映本领域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情况以及本领域内研究的深人程度。

合著率与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的难易程度有关。

表3 著者合著情况与合著率表3显示所统计的387篇文章中,30.5%的论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者合作完成。

可以看出虽然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是一个图书情报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性研究领域,但当前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特色数据库建设基本理论和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的探讨,对特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研究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当前研究的团队性不是太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

2.4论文主题分析主题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领域研究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有利于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水平,从而正确预测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通过阅读、分析,提取关键词,并以题名分析为主,将所检论文按主题分为:建设标准、知识产权问题、资源建设总论、案例分析、系统建设、质量控制、产业化研究等7个方面的主题研究,详见表4。

表4 论文主题分布通过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当前研究中71.5%的文章都比较集中于探讨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对具体建设的案例探讨也比较多,占发文总量的12.2%;而对技术方面的研究,比如信息资源的数字加工、表示与组织、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特色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多媒体技术、系统互操作与内容的互操作、快速检索机制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等研究以及特色数据库的产业化、市场化方面的研究较少;不过对于特色数据库的运行系统建设的研究到2006年已得到业界高度重视,发文量从2005年的3篇增长到2006年的18篇,这对于之前几年几乎全部集中于纯理论的探讨向对系统建设技术研究的增多来说,我国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也开始从单纯的理论探讨开始转向系统建设等技术方向,这有利于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

不过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以人文为中心(Human-Centered)的研究:可广泛适用的资源发现与检索应用的方法与软件,协作技术与工具等[4]。

基于内容和藏品(collection)的研究:研究新的数字化内容与藏品的先进存取技术,如:有效的数据采集、表示、数字化存储应用、元数据及其使用、内容与藏品的互操作性、知识产权、隐私与安全等方面[5-7]。

以系统为中心(System-Centered)的研究:能动态、灵活实现复杂信息环境的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如:支持复杂信息存取、分析和协同工作的新信息环境的开放式网络架构、互操作性、人工智能等[8]。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存在着重理论轻技术的现象,对于研究新的数字化内容与藏品的先进存取技术、能动态、灵活实现复杂信息环境的技术与系统集成等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分析述评经过10多年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当前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已处于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但仍然有不少方面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1)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信息资源获取与数据库的创建等特色数据库建设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深入,有待进一步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网络特色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手段方面仍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这方面的发文量也较少。

(2)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合作建库问题有所发展,但从全国范围来说,各系统图书馆的全面合作还任重道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面临的任务。

(3)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是数据库建设的生命,如何控制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是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但需要更好的方案。

(4)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全世界各行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我国应借鉴某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并创新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促进我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5)我国特色数据建设还基本停留在自建自用的“小农经济”阶段,对特色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开拓及其经济价值的具体实现的研究,都基本还是空白。

4结语虽然我国数据库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及其研究是进十来年的事情。

我国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研究较多,相关技术研究偏少等不足之处;为了促进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后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合理解决、特色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开拓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1] 黄晓斌, 蒲筱哥. 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情报科学, 2007(5): 784-789.[2] 陈小敦. 我国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图书馆论坛, 2003(4):57-59.[3] 邱均平. 文献计量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4] SHERRY E. MEAD. Influences of general computer experience and age on library database search performance[J].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0(2):107-123.[5] SOUSA D, MARTA M. Mining a large database with a parallel database server[J]. 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 1999(3):437-451.[6] WA TKINS K,WOODMAN M. The evaluation of access costs in object databases[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2000(42):557–569.[7] VANDEURZEN L. An expressive language for linear spatial database queries[J].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 2004(69):617-655.[8] NAJA H.. Multiview databases for building modeling[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1999(8): 567-579.作者简介蒲筱哥(1972-)馆员,硕士,从事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