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3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规划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多个与平面镜成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观察结果。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此外,平面镜成像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与理论相悖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学习平面镜成像,学生可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为什么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平面镜成像,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
2.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形成对平面镜成像的清晰认识,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

文档标题:八年级物理实验大揭秘:平面镜成像原来这么好玩!正文:嘿嘿,同学们,你们在八年级物理课上是不是学了平面镜成像的知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班做的平面镜成像实验,保证你们听了之后,会觉得物理实验原来这么有趣!那天,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超级酷的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之前,老师先给我们简单讲了讲平面镜的原理。
说穿了,平面镜就是能让东西在里面“照”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像来。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魔镜?哈哈,跟我一起来看看实验过程吧!1. 准备材料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了以下东西:一块玻璃板(这就是我们的平面镜)、两个相同的蜡烛、一个打火机、一把尺子,还有一点点红墨水。
2. 设置实验首先,我们在玻璃板前面放了一个蜡烛,这就是我们的“物体”。
然后在玻璃板后面,我们放了一个相同的蜡烛,这就是用来比较的“像”。
为了让实验更明显,我们还把后面的蜡烛底部涂了一点点红墨水,这样就能区分哪个是物体,哪个是像了。
3. 观察现象点燃前面的蜡烛后,我们通过玻璃板看过去,哇塞!后面的蜡烛虽然没有点燃,但是看起来就像是点燃了一样,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神奇之处。
我们用尺子量了量,发现前面的蜡烛和它在镜中的像距离玻璃板的距离是一样的,老师告诉我们,这叫做“物距等于像距”。
4.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几个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首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不会倒过来;其次,像和物体的大小是一样的;最后,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老师还告诉我们,虽然镜中的像是“照”出来的,但其实是虚像,因为我们摸不到它。
实验做完后,我们都觉得物理好神奇啊!原来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验就能变得这么生动有趣。
这个平面镜成像实验,不仅让我们对平面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让我们对物理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所以,同学们,下次物理课上有实验,可别错过了!实验不仅能帮我们理解知识点,还能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吧!别忘了,平面镜成像的秘密,今天你get到了吗?哈哈!。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一、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探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镜、玻璃板、白纸、刻度尺、铅笔。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玻璃板、白纸、刻度尺、铅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镜子,思考镜子的成像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6. 知识点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7. 随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平面镜成像2. 板书内容: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简述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探究过程。
2. 答案: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是虚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镜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知识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课堂讨论和随堂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镜、穿衣镜等,并尝试设计一个平面镜成像实验。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课件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是由反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形成。虚 像是不能呈现在光 屏上的。
P
P′
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
练习
•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
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 ;
缩小)
2
3
实验中 的问题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探
进行猜想
究
过
设计实验
程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
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别忘记录 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 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探
进行猜想
究
过
设计实验
程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究
过
设计实验
程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 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
张、刻度尺、笔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设计表格
次数 1
物到平面镜的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距离/cm
距离/cm (等大、放大或Fra bibliotek说一说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总之:
实验中注意问题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最后,我会对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和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我会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建议。通过这个评价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并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和平面镜成像的理解。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他们应该能够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形成过程,理解成像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应该能够识别和描述平面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并能够用物理语言来表达和解释这些现象。
接着,我会引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如成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成像与平面镜的倾斜角度关系等。我会通过示例和公式来阐述这些规律,并鼓励学生们进行笔记和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并共同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合作过程,学生们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的最后顾和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实验过程,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会告诉学生们,当我们使用镜子来整理仪容时,我们其实是在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像。然后,我会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个像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激发他们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兴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案:4.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一、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平面镜成像是指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光线反射后形成的像。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为虚像,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平面镜成像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会使用刻度尺、光屏等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概念,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能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平面镜、刻度尺、光屏、蜡烛、火柴。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镜子,提问他们关于镜子的哪些现象无法解释,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和特点,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成像现象,学会使用刻度尺、光屏等工具进行测量。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和实验操作步骤。
7. 作业设计:(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请画出平面镜成像的示意图,并标注出成像位置和大小。
(3)请运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一道生活中的现象。
答案:(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光线反射后形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平面镜对称。
(2)示意图如下:物体||平面镜 |||虚像(3)生活中的现象:当我们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衣着时,镜子中的像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衣着是否整洁,是否对称。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镜子,引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和特点。
4.3平面镜成像—八年级物理教科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解析)

(15)平面镜成像—八年级物理教科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情况。
4.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知识集锦一、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沿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透过玻璃板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将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上,观察在白纸上能否呈现出像。
(4)拿另外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5)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6)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用量角器测量蜡烛与像的连线和玻璃板的夹角。
(7)移动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以上实验。
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②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④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原理图:2、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因为人眼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判断物体位置的,所以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图中的'S发出的。
'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________。
3、虚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________在光屏上呈现三、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3、扩大视觉空间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2.如图甲,汽车抬头显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
4.3平面镜成像(课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这样方便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② 实验中应该选用薄玻璃板。若选用的玻璃板较厚,实验
中就有可能在玻璃板中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
③ 实验中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若玻璃板与白纸不垂直,
则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④用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明亮,便于观察。
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平面镜成
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倒影
感悟新知
例 2 [中考·泰州]如图5 所示,请根据平面镜 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对 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
⑤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感悟新知
知1-讲
(3)准确比较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白纸用于标注玻璃 板、蜡烛以及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及像到玻 璃板的距离。
(4)本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出现 偶然性。
感悟新知
方法技巧
知1-讲
◆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征和关系)相同的前提
拓展延伸
知3-练
◆潜望镜的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
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
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上面
的、远处的物体。
◆潜望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远,远的距离
等于两平面镜中心的距离。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梳妆打 扮
看
不
到
尽
头 的
Evaluation only.
ted 长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答:380000千米
例:作出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 ′
A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Bt 2004-2011 AsAp′ ose Pty Ltd.
B′
练习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
4.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说一说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te34d..像w平it与h面A物s镜p体o所se的成.S连lE得idve线a像sluf与ao是tri镜o.虚NnE面o像Tn垂l3y..5直Cl像ien物面t P关对ro称于file镜5.2
5.物与C平op面yr镜igh所t 2成00的4-2像01左1 右As相po反se Pty Ltd.
竖立一块比较E薄va的lu平ati板on玻on璃ly.作为平面镜, ted把wi一th A个s物po体se.放Sli在de玻s f璃or板.N前ET面3.,5 C使lie其nt在Pr平of面ile 5.2
镜中C成op像yr,igh再t 2用00另4-2一01个1 相As同po的se物Pt体y L在td玻. 璃
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米;若他向远离平
面镜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染
牛刀小试
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像的
ted高w度ith是A1s.6p米o,s他e.S在lEi镜dve中asl的ufao像trio到.Nn镜EoT面nl3y的..5距C离lie1n米t P;ro当fi他le向5.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光
污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实验记录
对 比 选 项
物像
大 小
左右Eva像 和 距lu距 物ation连与面系on线镜关ly.
物 点 与 像 点
成像 虚/实
ted w关系ithCAos相 等ppyorsigeh相反.tS2li0d0e4s相等-f2o0r1.1N垂直EATsp3o.s5eCP对 称liteynLt tPd虚像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是
P1ty米Ltd。. 像的
高度是 1.6米 。
猴子能捞起水中的月 亮吗? 答:不能,因为水 中的月亮是天上的 Evaluation月o亮nly在. 水中的虚像,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并ET不3实.5际Cl存ien在t Profile 5.2
板后面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的位置、大 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需要的实验器材组成:
1.平面镜 2.平面镜支E架valuation only. ted3w.i三thCA角osppyo板rsigeh—.tS2li0d—0e4s刻-f2o0r度1.1NEA尺Tsp3o.s5eCPliteynLt tPdr.ofile 5.2 4.两个相同的像物(蜡烛.火柴) 5.白纸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 平面镜成像3
实验探究: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如图所示,在桌面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
练习2:作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B经平 面镜后所成的像A′B ′
A
A EvaAluation only. ted withB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Bent Profile 5.2
5.分析论证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NP1 ty Ltd.
N2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 反射。平面镜成虚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
廊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成像
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 平面镜的作用:(2) 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和成像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想一想: 若池中水的深度是2.5米,月球到水
面的距离是380000千米,那么月球在 水池中的像到Ev水alu面at的ion距on离ly.是多少?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