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光具座、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 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 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 不透过玻璃板, 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 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到蜡烛的位置, 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
2.像和物左右
3.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5.平面镜所成像是像
【例题】. 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 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

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和调整。

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 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1.探究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位置。

2.探究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

实验器材:平板玻璃、两只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刻度尺、支架(或橡皮泥)、铅笔。

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将白纸对折,然后重新打开,用铅笔把对折线画出来。

2.如图所示,组装仪器,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的对折线上。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4.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位置。

5.在纸上记下物的位置和像的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6.XXX点燃的蜡烛,重复刚才的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7.拿去白纸上的物品,剩下白纸。

8.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对应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把数据填入下表: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9.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1.物与像大小相等。

2.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相交于垂直平面镜的法线上,即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实验拓展:1.通过测量物与像的大小来比较它们是否相等。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平面镜的反射较弱,不易观察。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无法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完整版)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完整版)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物理实验报告: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的大小同样;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同样;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一、实验目的:(1)研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研究物、像的大小关系;(2)经过实验认识平面镜成像的 4 个特点;(3)感觉并领悟什么是“虚”像。

①像和物的大小同样;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同样;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二、实验原理:七、达标检测反响更正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取代法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器材:(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满同样的模拟蜡烛、光屏。

在素来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 和 B,一前一后竖放四、实验步骤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玻璃板取代平面镜的目的: _便于找到像的地址 _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 _防范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 _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3、选两只同样的蜡烛的目的: 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直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4、刻度尺作用: 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 _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地址。

5、白纸板作用: _相当光屏,研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_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够看到它在玻璃板后边的像。

再 6、屡次做三次目的: __防范实验结果出现有时性 __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直立着在玻璃板后边搬动,直到看上去它 7、玻璃板必定竖直放置,不能够倾斜,是为了:防范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满重合。

这个地址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地址。

在纸能重合 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也许说依据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上记下这两个地址。

9、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地址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不能够 __接收到蜡烛 A 的烛④搬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2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2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姓名实验小组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
平面镜成像试验器,光屏,白A4纸一张
实验步骤
1、A4纸对折,再对折。
2、将玻璃板和支架垂直置于A4纸两条折痕交叉处,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三角标识物,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三角标识物的像。
3、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位置3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成。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刘成彬
4、将相同的另一块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识物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标识物的大小关系。
5、移到第一个三角标识物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6、用三角尺量出标识物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现象和结论
1、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物体与玻璃的距离(cm)
像与玻璃的距离(cm)
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
位置1
位置2

平面镜实验报告

平面镜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底座、两根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火柴、笔
实验步骤与结论:
(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和进行实验
①、在桌面上铺一张方格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把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 A 点,再拿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像完全重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记录像的位置A´。

③、将蜡烛移至B、C点,重复实验第②步并分别记录像的位置B´、C´。

④、将光屏(白纸)放到像的位置,在平面镜后观察光屏能否承接蜡烛的像。

⑤、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把3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用虚线连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像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

⑥、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四)、记录实验数据
(五)、分析论证:
1)像与物的大小;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4)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六)、评估交流:本次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报告单

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班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姓名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组号
时间
实验器材
平板玻璃、两只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或方格纸)、刻度尺、支架(或橡皮泥)、铅笔。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一、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照图2.3---1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是相反?
合作交流: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报告单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位置。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6、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把数据填入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第一次
第二次
二、分析和论证:
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像和物的连线是否被镜面垂直平分?
4.像和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吗?
5.像能被光屏接收到吗?()成的是()像。
三、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为什么使用两支同样的蜡烛或同样的瓶盖?
2.实验中为什么用能够透光的平板玻璃,而不用镜子去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材料和装置- 平面镜- 光源- 纸片- 直尺- 笔实验步骤1. 将平面镜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确保其稳定。

2. 将光源放置在平面镜的一侧,使其照射光线到平面镜上。

3. 用直尺和笔标出平面镜的光线入射点和光线出射点。

4. 在入射点和出射点上方固定纸片。

5. 观察纸片上的像,并用笔标注。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像的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

- 当物体在镜面前方时,像在镜面后方;当物体在镜面后方时,像在镜面前方。

- 当物体离镜面较远时,像与物体的大小基本相等;当物体离镜面较近时,像较大。

实验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具有对称性和距离关系。

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像的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这是因为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并交叉。

当物体在镜面前方时,像在镜面后方,当物体在镜面后方时,像在镜面前方,这与镜面反射的性质相符。

同时,当物体离镜面较远时,像与物体的大小基本相等,当物体离镜面较近时,像较大,这是由于光线发生折射的效果。

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像的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当物体在镜面前方时,像在镜面后方,当物体在镜面后方时,像在镜面前方。

此外,当物体离镜面较远时,像与物体的大小基本相等,当物体离镜面较近时,像较大。

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应用平面镜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光源直接照射眼睛。

- 光线照射时注意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参考资料。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实验者:皮如龙、方彩英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①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对称、互换)②探究平面镜能否成实像③探究二块平面镜成一定角度能成几个像实验器材:蜡烛二支、平面镜二块、20cm边长的玻璃一块、光具座一架、光屏一只、刻度尺一把、凸透镜一只、火柴一盒。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一、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步骤:照图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它们一样吗?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实验数据: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等大或缩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第一次 5 5 等大垂直第二次10 10 等大垂直第三次15 15 等大垂直实验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且左右互换。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能否成实像步骤: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平面镜,并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凸透镜,使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点燃蜡烛,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一定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之内成一个实像,此时将平面镜移到蜡烛所成实像的内侧,并倾斜一个角度,根据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原本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即被平面镜反射后成了一个实像,用光屏在平面镜倾斜对侧移动即可得一实像。

实验结论:平面镜能成实像实验三、探究二块平面镜成一定角度能成几个像步骤:1、将二块平面镜成900放置,在前面点燃一支蜡烛,通过二块平面镜观察镜内共有几个像。

2、将二块平面镜平行放置,在前面燃一支蜡烛,通过二块平面镜观察镜内共有几个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二、实验原理:七、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器材: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模拟蜡烛、光屏。

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
四、实验步骤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_便于找到像的位置_
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_防止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_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3、选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
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4、刻度尺作用: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_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5、白纸板作用:_相当光屏,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
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6、反复做三次目的:__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__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7、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是为了:防止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能重合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或者说遵循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9、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接收到蜡烛A的烛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_像.
⑤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10、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做实验的而非白纸上的好处是:方格纸可以直接
五、实验处理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11、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与其所成像的大小相同
镜的距离。

12、如光将蜡烛A和B全部点燃,然后放于玻璃板两侧做实验,这样行吗?这样做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
得后果是什么?因为那样会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第一次1010相同和物的关系。

13、在本实验中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

第二次1515相同14、如上图乙所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做的标记位置,请问下一步该如何处理白纸
第三次2020相同
上留的这些信息。

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
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或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六、分析论证
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四大特点):15、小明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离30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