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灰桩在纠偏加固既有建筑物中的应用
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综述

同 时 在 岩 土 自重 的影 响下 ,岩 土 出现 崩
滑 坡 的 出现 。
塌 、滚 动 现 象 。该 现 象 的 出现 对公 路施 泥石 流 泥 石 流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地 质 灾 害 对 公 路 施 工 带 来 严 重 的 不 利 影 响 。 其 形
取 相 应 的 处 理 措 施 加 强 不 良地 质 处理 工 往 往 会 带 来 极 大 的危 害 ,不 仅 影 响施
时 加 固 效 果 在 前 数 小 时 内 比水 泥 处理 的
要 明 显 来 得 快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当 石
生石 灰吸 水膨胀 挤 密作 用
石灰桩 加 固地 基 的作 用机理 除 了 成 孔 时 挤 密桩 周 围 土体 外 ,主要 在 于 生
根 据 设 计 确 定 石 灰 搅 拌 桩 钻 机 灰 搅 拌 桩 渗 透 系 数 K 值 足 够 小 ( 如 软 粘
粉 深层 搅 拌 桩 ( 简称石灰搅拌桩) 进 行 软 起 来 形 成 团 粒 , 同 时 生 石 灰 吸 水 生 成
土地 基 处理 .具 有技 术 简 单 可 行 ,且 经 Ca ( OH), 与 土 中 二氧 化 硅 和 氧 化 铝 产 济 合 理 的 特 点 . 能 有 效 地 加 固 软 弱 地 生 反 应 形 成 水 化 硅 酸 钙 ( Ca O S i O 、 基 ,减 少软 土 层 沉 降 和 整 体 工 程 工 后 沉 mH 2 0) .水 化 铝 酸 钙 ( 4 C a 、A I 2 03 、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 良地质 以及处理方法
河 北 路桥 集 团有 限公 司 陈 国 彦
引 言
在 公 路 工 程 施 工 中 往 往 会 遇 到 不
石灰桩加固机理

石灰桩加固机理石灰桩的加固机理可以从桩间土,桩身两方面分析1.桩间土1.1成孔挤密作用石灰桩在成孔过程中,对桩间有挤密作用,对非饱和土或渗透性较强的土,挤密效果较好,对饱和软黏土挤密效果差1.2生石灰吸水膨胀挤密作用石灰桩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除了成孔时挤密桩周围土体外,主要在于生石灰在桩孔中吸收桩周围土层的孔隙水变成熟石灰时产生体积膨胀挤密桩周围土减少其孔隙比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石灰桩可消除湿陷性,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生石灰与桩间土层中的水分发生的化学反应CaO+H2O= Ca(OH)2此时体积膨胀1.5~3.5倍,对桩间土发生挤密作用,使土颗粒靠拢挤密孔隙比减小,提高地基承载能力1.3置换作用在软弱土层中设置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石灰桩,其置换作用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改善变形特性。
1.4吸水升温使桩间土强度提高1kg生石灰消除反应要吸收0.8~0.9kg水,水化时放出1172kj热量桩心温度可达200C~400C 这种热量可提高地基土的温度(实测桩间土温度在500C左右)使土中水分大量蒸发这样加速了土体固结,提高了桩间土的抗剪强度。
1.5离子交换和碳化作用石灰中的钙离子和土中的钠离子会在桩体和桩孔界面上产生交换。
改变土粒表面的带电状态,使粘土颗粒混聚起来形成团粒,同时生石灰吸水生成Ca(OH)2与土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产生反应形成水化硅酸钙(CaO.SiO2. mH2O),水化铝酸钙(4Ca.Al2O3.13H2O)和水化硅铝酸钙(2 CaO. Al2O3 .SiO2.6H2O)等水化物产生胶结作用在桩孔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硬壳(厚度可达5-10cm)提高土的纯度,可随龄期而增长。
在上述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桩间土被挤密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使其强度进一步提高,桩体的置换和竖向增强作用,使石灰桩符合地基达到要求。
2.桩身对于单一的以生石灰作原料的生石灰,当生石灰水化后,生石灰的直径可胀到原来所填的生石灰块屑体积的贻贝,如充填密实和纯氧化钙的含量很高,则生石灰密度可达1.1~1.2t/ m3在古老建筑物中所挖出来的石灰桩里,曾经发现过桩周呈硬壳而中间呈软膏状态。
浅析石灰改良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L o W C A R B o N W o R L D 2 o l 5 , 4
浅析石灰 改 良在路 基施 工 中的应 用
陈小洪 ( 四 川公 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公 路隧 道分公司, 四 川 成都 6 1 0 0 4 1 )
【 摘 要 】 在路基 施工中难免遇到一些有不 良土质分布 的地段 , 膨胀 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 它会给工程 带来眼中 的破坏性 , 尤其是会破坏 公路
( 9 ) 对 涂 料 厂 表 层 已经 风 干 晾 晒 来 在 完 成 第 一 次 的 铲 运 后 所 产 生 的 电话 吸 附 钙 离子 采 取 得 平衡 们 从 而 产 生 所 需 要 的 和 搅 拌 之 后 , 测定 掺 加 灰 土 的 天 然含 水 量是 多 少 ; 环 境 与 这 一 化 学 反 应 同时 进 行 的 另一 个 化 学作 用是 氢氧 化 ( 1 O ) 对每 一堆灰土进 行二次搅拌 , 用 装 载 机 把 堆 拌 场 的 钙 的硬 化 。 经 过 了 以上 的 综合 化 学作 用之 后 , 膨胀 土 的微 结 构 掺 了石 灰 的 土 翻 堆 到 另 一 处 .每 一 块 土 块 破 碎 的 粒 径 不 能 大
性 的 环 境 .在 这 样 的环 境 下 可 以 产 生 氢 氧化 钙 铝 改 变 膨 胀 土
( 4) 把 计 算 出来 的足 量 的 生 石 灰 以 人 X - 的 方 式 洒 在 堆 土
包 的表 层 . 尽 可 能 的撒 均 匀 : ( 5 ) 再 一 用 堆 土机 铲运 第 一 次 没 有 铲 运 的 涂料 层 , 运 至堆 拌场 . 并 倒 在 已经 拌 过 石 灰 的堆 土 包上 ; ( 6 ) 计 算 第二 次 需要 掺 加 的 生 石 灰 的 量 ; ( 7 ) 将 足 量 的 石 灰 量 以人 工 的 方 式 均 匀 的撒 在 堆 土 包 的 表层 :
石灰桩在既有建筑物加固中的应用

石 灰 桩 在 既 有 建 筑 物 加 固 中 的应 用
李 向 国
摘 要: 从桩 间土 、 身、 桩 复合地基 三方面分析 了石灰桩在建 筑物 中的加 固机理 明 了采 用石灰桩 进行既有建筑地基加 固处理是 可行 的。 证 关键词 : 石灰桩 , 间土 , 桩 桩身 , 复合地基 , 载力 承 中图分类号 : J7 .2 423 石灰桩是 指用 人 工 或机 械在 地 基 中成 孔后 , 灌人 生石 灰 块 成 的桩柱体 。用石灰桩加 固软弱地基 , 同的土质会 产生不 同的 不 结; 如果被加 固土 的渗透系数太 大, 则石灰难 以密实 。 文献标识码 : A
用地相对紧张 , 校方考虑将原有教学楼 由三层增加至 四层 。 据现场 钻孔资料 , 教学楼 地基 土地层分 三层 : 该 第①层 为第 四系全新统杂填土 , 结构疏 松 , 大量煤屑及砖块 ; 含 第②层为第 四
压力 , 间土密实度提高 , 有助于提高地基 的强度 。 使桩 这将
1 1 3 胶 凝及离子交换作用 ..
石 灰桩 采用 30mm桩径 ; 0 桩距取桩径 的 2 7倍 , 8 0rm; . 为 0 a 水化过程 中产生 的 C ( 2 a0H) 发生 化学反 应 , 生成 水化硅 酸钙 、 水 桩长 以进入红 色粉质粘 土为准。 化铝酸钙等水化 产物 , 与粘 土颗 粒粘 结在一 起形 成 网状结构 , 增 3 3 石灰桩每延米灌灰量的确定 . 强了颗 粒间的联结作用 , 改善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 按 J J132 0 G 2 .0 0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 固技术 规范中公式 :
q= r T / k r 4。 d2
12 桩 身 . . 生石灰桩具有一 定的强度和 刚度 , 以提 高地基 的承载力和 可
浅谈深层搅拌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

浅谈深层搅拌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摘要】讨论深层搅拌石灰桩强度形成机理,加固处理公路软基的有效性和应用条件。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关键词】公路软基;复合地基;深层搅拌石灰桩在高等级公路中,遇到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上或软厚的杂填土之上,施工期短暂时,成为不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棘手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生石灰喷粉深层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技术简单可行,且经济合理的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1.生石灰对软粘土地基的基本作用根据设计确定石灰搅拌桩钻机的位置,启动搅拌机,钻进时喷射压缩空气,准备加固的土在原位受到扰动。
随着钻进到设计标高,钻机钻头反向旋转,边提升,边由压缩空气输送生石灰,向着由钻头搅拌叶片旋转产生的空隙部位喷入被搅拌的土体中,使土体和石灰进行充分拌和,形成具有整体性好,水稳定性好和一定强度的石灰土桩。
通过机构搅拌,将软土重塑的同时掺入适量的石灰,石灰与软土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复杂的不溶于水的、将土颗粒粘结在一起的硅酸钙凝胶,硅酸钙凝胶起到包裹和联结的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土颗粒间相互穿插,使土颗粒联系得很牢固,改善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挥了石灰固化剂的强化作用。
要形成硅酸钙凝胶,只有在有足够的水使Ca2+和OH-离子能够转移到粘土颗粒表面时才能实现,利用土颗粒、水和石灰之间的化学反应达到这一目的,以改善土的性质,具体来说,石灰对软土的基本作用如下:(1)生石灰与地基软粘土通过强制做拌均匀,很快产生水化作用,形成Ca (OH)2。
在这生石灰变为熟石灰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促进水分蒸发,使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降低,同时石灰体积产生膨胀,此时膨胀力所作的功转化为周围土的变形位能。
例如广东省云浮硫铁矿专用线有一座4.5m盖板涵基础采用石灰喷粉深层搅拌处理软基,钻头直径为500mm,形成石灰桩之后,在粉细砂层直径增大为520mm,在软土层直径内直径增大为600-700mm,桩体体积增大,对周围土起了压密作用。
建筑技术中石灰桩法分析与施工

建筑技术中石灰桩法分析与施工【摘要】石灰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材料,且在建筑中应用很广,石灰桩法是利用石灰和一定的掺加料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
本文重点介绍了石灰桩的加固机理、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与检验。
【关键词】建筑技术;石灰桩法;分析与施工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目前这种建筑技术还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其施工工艺更加完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并在设计施工中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以便取得更加好的经济效益。
1石灰桩法的加固机理1.1物理加固机理石灰桩在不排土成桩过程中,对土会发生挤密效果,静压、振动、击入成孔和成桩夯实料的不同,桩径和桩距的不同都会对挤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土质、上覆压力和地下水状况也与挤密效果密切相关。
浅层加固的石灰桩,加固土层的上覆盖压力不大,会有隆起现象发生,挤密效应不大,一般的粘性土、粉土可以采用1.1左右的承载力提高系数,杂填土和含水量高的素填土提高系数定在1.2左右,饱和粘性土则可以不与考虑。
石灰桩在吸水后会发生膨胀对挤密有加固作用,经挤密后桩间土的强度为原来强度的1.1~1.2倍。
石灰桩和天然地基组成复合地基,石灰桩一般承受总荷载的35%~60%,荷载应力在桩上集中,从而使符合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这在提高地基承载力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下卧层强度较低时,可以增加石灰桩的数量,采用排土成桩,这样加固层的自重降低,作用在桩端平面的自重应力也相应减小,对下卧层的减载有很好的作用。
1.2化学加固作用试验表明,石灰和粉煤灰组成的桩体,反应后会产生6种化合物,新生的化合物不仅仅是单一的硅酸盐类,还有复式盐及碳酸盐类,这些都不易溶于水,在含水量高的地基中,这种桩可以很好的硬化,承载效果好。
石灰桩还可以与桩周土进行离子交换,改变粘性土的带电状态,使其土粒凝聚,团粒增大,塑性减小,抗剪强度提高。
石灰桩中的钙离子可以与胶态硅、胶态铝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复杂的化合物。
石灰桩加固地基施工要点

石灰桩加固地基施工要点1.石灰桩的概念:石灰桩是由生石灰与粉煤灰等掺和料拌和均匀,在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竖向增强体,并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2.石灰桩的使用条件:适用范围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
由于生石灰的吸水膨胀作用,特别适用于新填土和淤泥的加固,生石灰吸水后还可使淤泥产生自重固结。
形成强度后的密集的石灰桩身与经加固的桩间土结合为一体,使桩间土欠固结状态消失。
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宜增加搀和料的含水量并减少生石灰用量,或采取土层浸水等措施。
适用范围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
由于生石灰的吸水膨胀作用,特别适用于新填土和淤泥的加固,生石灰吸水后还可使淤泥产生自重固结。
形成强度后的密集的石灰桩身与经加固的桩间土结合为一体,使桩间土欠固结状态消失。
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宜增加搀和料的含水量并减少生石灰用量,或采取土层浸水等措施。
3.石灰桩的分类:按照用料特征和施工工艺可分为:块灰灌入法(石灰桩法)——采用钢套管成孔,然后在孔中灌入新鲜的生石灰块,或在生石灰块中掺入适量的水硬性掺合料。
粉灰搅拌法(石灰柱法)——将石灰粉通过特制的搅拌机将石灰粉加固料搅拌均匀,促使软土硬结,形成石灰柱。
石灰浆压力喷注法——采用压力将石灰浆喷于地基土的孔隙内或者预先钻好的孔内,使石灰浆在地基中扩散和硬结。
4.石灰桩的加固机理:石灰桩的加固机理可以从桩间土、桩身、复合地基三个方面来分析。
①桩间土:成孔挤密。
石灰桩使用震动沉管成孔,使桩间土产生挤压和排土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地基土的渗透性越大,打桩的挤密性越好。
膨胀挤密。
生石灰吸水硬化会产生膨胀(自然状态下,石灰熟化后体积会增大到原来的1.5—3.5倍。
脱水挤密。
生石灰发生熟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土中产生一定的气化脱水,从而使土中的含水量下降、空隙比减小,地下水位也有一定的下降。
石灰桩在地基加固中的作用

、
…
…
一
侧
1
,
)
卜 于
,
1
二
则 不仅 因湿 土 塑 性 产 生桩 孔 颈 缩 现 象 而 且 会 在 击 实 回 填 时 使 桩 孔 周 围 土 有 空 可钻 难 以 挤 实 桩 孔 间距 要 按 设 计 要 求 施 工 小 击 实 程度 等 因 素 由试 验 确 定 用 孔 中 心 间距 为孔 径 的
。 , ,
,
随着 时 间的 变 化 石
。
石 灰 吸 收 水份 和土 中的 二 氧 化碳
生成 坚 硬 的 石 灰
夕
此 化 学 方程 式 为
C O + H O~ C C
a a Z a
:
(O H )
a
:
彝 卖
o 3 Z 告+ H O
,
队 闪刀 关 、 }
屯毛 气七 划少 〔
丈夕
盯月 月 尸 引
处
月
O (
。
。
m
长为
16 om
m
空 l」 坦 当 J 圈 亏苏盆西尾 1J
左 右半 圆 弧形 一 端 内侧 开 刃 另 一端 焊 接 一 长 钢 管 作柄 钢 锭 锤 为 一 长钢
管柄端 头 焊 接 一直 径
d
~
1。。 m 9
m
,
重为
mm
25k g
的钢锭
。
石 灰桩平 面布笠 图
为便 于施 工在 基础 两侧
,
0
宽 范 围 内 把土 挖 到 基 础 底 标 高
。
,
用洛 一 般 桩 深 可做 到
, :
阳 铲 探 孔 到 较 好 的 土 层 根 据 洛 阳 铲 带 出 的 各 层泥 土 可 知 土 质好 坏 碎块 逐 段 击实 回 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石灰桩在纠偏加固既有建筑物中的应用作者:唐建波
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12期
[摘要]介绍了石灰桩法纠偏加固既有建筑物的作用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石灰桩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通过检测加固后的效果,指出石灰桩法纠偏加固既有建筑物,尤其是处理浸水地基效果显著。
[关键词]石灰桩;纠偏加固;既有建筑物
石灰桩的试验研究,长期以来,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对石灰桩的定名亦很混乱,诸如二灰桩、灰渣桩、生石灰挤密桩等,有的与灰土桩相混淆。
本次所讨论的石灰桩是将不同比例的生石灰(块或粉)和掺合料粉煤灰及少量附加剂(水泥)用桩的形式贯入土中,通过桩体材料之间,以及这些材料与桩周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既考虑了石灰桩的强化地基方面,同时侧重考虑了纠偏扶正。
1.石灰桩法纠偏加固的作用原理
1.1石灰桩的桩体材料。
生石灰:石灰桩要求石灰具有高活性,活性与石灰中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总和有关,生石灰主要化学成分有CaO,MgO,Al2O3,SiO2等。
粉煤灰:为细粉状,呈灰色,颗粒为比表面积大的多孔结构,对水的吸附能力很强。
粉煤灰中SiO2及
Al2O3为主要成分,Al2O3含量高,将提高桩体强度,粉煤灰是当前石灰桩最理想的掺合料。
水泥:在掺合料中加入少量水泥附加剂可提高桩体强度。
1.2生石灰的消化膨胀。
填料选用的是生石灰和粉煤灰,另加5%的水泥。
石灰桩在土体中一旦形成,将由两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即发生化学反应吸水发热,体积膨胀,由于吸水作用(一部分是CaO水化吸水,另一部分是Ca(OH)2的孔隙吸水)桩体的含水量要与桩周土中的水分达到平衡,则会发生桩周土的脱水固结,桩身Ca(OH)2颗粒间具有粘聚力和结构强度,其中的Ca2+通过水胶连结作用,使表面弱结合水膜减薄,土粒凝聚,团粒增大,塑性减小,抗剪强度增大,促使桩身具有较高的强度。
第二阶段是拌合料中所含的硅酸盐物质发生凝硬反应,Ca(OH)2在CO2作用下发生硅酸化反应形成CaCO3促使了桩体长期强度的形成。
在生石灰水化消解反应中,CaO变成Ca(OH)2在体积上约增加1倍,从而使桩体对周围土产生较大的挤压力,同时,生石灰水化过程释放出的反应热,(1kgCaO水化成Ca (OH)2时,理论上放出278koal的热量)使桩身、桩周土温度大大提高,从而促使土中水分的移动,在表层还能使土中水分产生一定汽化,从而降低土的含水量。
另外,由于粉煤灰及少量水泥的掺入,避免了桩体的软芯现象。
1.3降低含水量、减小孔隙比。
填料一般在被压密成桩后,即开始快速吸水反应,使桩周土由近及远迅速脱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桩土反应将达到一种平衡,从而实现桩周土含水量的降低,孔隙比的减小,粘聚力增大等特性,其强度也相应得到很大提高。
1.4遏制沉降、减小沉降量。
经压密后的石灰桩,不但地基土受到水平方向的脱水固结作用,同时由于体积膨胀向垂直方向顶压,这种顶压力有约2/3是向上作用的,当上压力达到足够值后,即可顶起建筑物的下沉部位,达到纠偏扶正的目的。
1.5置换作用。
石灰桩是作为纵向增强体和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的,由于生石灰熟化所产生的高温和凝硬反应,石灰桩桩体刚度增大,在正常置换率下,能分担30%以上的上部荷载,从而提高了地基土的综合强度。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某厂房中心31-35工程301建筑物建筑场地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Ⅲ级,湿陷土层厚度在12.5m左右。
其中301-4段厂房长54m,宽27m,为单层排架结构,柱距6.0m,厂房跨度27.0m,共9跨,安装有2台50t桁车。
建筑物±0.000标高为1431.45m,基底标高为±0.000下2.7m。
该建筑物地基原采用强夯法处理,强夯能级2000kN/m,在使用几年后301-4段厂房柱基开始出现不均匀沉降,以后沉降速度加快,目前桁车轨道面相对沉降差已达到5cm,同时地面、墙壁也出现了裂缝,影响到厂房的正常使用,因此在纠偏加固前先进行沉降原因的调查。
2.2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针对沉降原因进行了场地的勘测,场地地貌单元属山麓斜坡堆积地貌,场地比较平坦,场地土层情况如下:①人工填土:以粉土为主,含有少量石灰、石子、砖块等物,分布不均,层厚0.5m-2.0m,平均厚度1.03m。
②粉土:稍湿-湿,中低压缩性,层厚0.3m-2.9m,平均厚度1.44m,标贯击数平均值6.0击。
③粉土:稍湿,中偏低压缩性,层厚2.9m-5.8m,平均厚度4.74m,标贯击数平均值19.2击。
④粉土:稍湿,中高压缩性,土质均匀,小孔及虫孔发育,层厚2.5m-6.5m,平均厚度4.8m,标贯击数平均值9.0击。
⑤黄土状粉土:稍湿,中压缩性,土质均匀,有少量小孔,层厚4.0m-8.2m,平均厚度
5.67m,标贯击数平均值10.0击。
⑥粉土:稍湿-湿,中低压缩性,平均厚度2.46m,标贯击数平均值13.7击。
⑦黄土状粉土:湿,低压缩性,厚度4.2m以上,标贯击数平均值20.2击。
2.3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分析。
场地内地基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是强夯加固层第③层以下土体因地表浅层水的非正常渗透而使其含水量显著增高,从而产生所谓的“黄土增湿效应”。
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1)天然降水;2)绿化浇水;3)地下水管道的漏水、溢水,这是造成沉降的最主要方面。
这些浅层水一部分在强夯层上部第0层形成滞水带,沿着孔隙及毛细孔渗流,即向着软弱地方渗透,长年累月可使地基发生破坏;另一部分浅层水在强夯加固范围以外区域直接下渗,当下渗到强夯加固层深度(第»层)以下后,即有部分水沿水平方向向着含水量低的区域渗流,使该层强夯未能处理到的湿陷性土层含水量升高,强度降低,产生较大
沉降,当发生在上部建筑物基础下面时,建筑物即随之发生下沉,因渗透量、渗透距离、渗透系数的不同及其他地质条件的差异,从而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2.4处理方法。
对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为制止沉降的继续发展,采用石灰桩对地基进行加固补强处理,并采取了在沉降较大一侧墙上开窗户减小荷重及挖开基础增大基础底面积两种辅助手段。
2.5石灰桩的室内配比试验。
为确定石灰桩的最佳用料配合比,在室内进行了配比试验生石灰选用块灰,粉状含量不大于15%,石灰最大粒径不大于5cm,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总和应超过85%,其中氧化钙含量大于80%,粉煤灰用袋装灰,含硅量不大于5%。
一般粉煤灰掺量越大,桩身强度越高,考虑到本次纠偏加固的目的,根据室内试验资料取粉煤灰的最优掺量30%(质量比)。
2.6石灰桩的试桩试验。
为了解石灰桩的膨胀力大小及处理效果,在纠偏扶正的建筑物现场选择了一块试验场地,在场地做了11根试桩:桩径400,桩距1.0m,正三角形布桩,桩长15.0m,充盈系数不小于1.4。
试桩完成14d后进行了桩周土挤密效果的测试。
通过在试区内挖掘探井,使桩体暴露,桩身外观整齐光滑,通过解剖桩体,取样做强度试验,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在260kPa-450kPa之间,效果比较理想。
另外在探井开挖过程中,桩体温度较高,桩间土温热,说明掺合料反应比较充分,配比适宜,试桩参数可行。
2.7纠偏扶正加固后的效果检。
1)沉降观测:在301-4车间周围共设了14个控制观测点,造桩开始后,每天观测两次,造桩完成三个月后,每个月观测二次,共观测了一年半时间,其中第一个月最大顶升量为21.3mm,最小为7.4mm,一年内累计最大顶升量为
40.75mm,平均为32.41mm,倾斜最大点还原了36.4mm,使建筑物不再发生沉降,裂缝大部分复原。
2)地基土改善检验:通过现场钻探做原位测试及开挖探井取土样分析,场地经加固处理后,场地土(主要指第¼层)含水量大幅度降低(加固后含水量为13.6%),复合地基强度也有所提高。
3.结语
用石灰桩法纠偏加固既有建筑物,实际上是强化地基和纠偏扶正的综合应用,尤其在处理浸水地基的应用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田利平.谈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J].山西建筑,2004.
[2]李英涛,石灰桩纠偏施工[J].建筑施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