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动脉内膜厚度增厚标准

动脉内膜厚度增厚标准
动脉内膜厚度的正常标准取决于动脉的部位和个体年龄。
在临床上,颈动脉内膜厚度小于1mm被认为是正常的,而大于1.5mm则可能被认为是斑块形成。
颈动脉内膜厚度在1.0~1.5mm之间被视为内中膜增厚,提示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及炎症反应、B族维生素缺乏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与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如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以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同时,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摘要】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提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根据近年来老年高血压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最新进展,结合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治现状,共同起草了《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本刊多名编委专家参与了共识的编写工作。
该共识是为中国老年高血压所度身订制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不仅对于心脑血管病医生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供相关学科、营养、社区防治、卫生管理等医务人员和老年高血压患者参考。
为了使更多医务人员了解该共识,本刊特予全文刊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编辑部联系),期望能不断推进我国的老年高血压治疗实践、指导临床医师更安全、有效地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也欢迎有关专家和临床医生对该共识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述评,本刊将择优刊登。
让我们一起来为提高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水平而努力。
【关键词】高血压;循证医学;体位性低血压;晨峰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老年高血压有其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舒张压水平偏低,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合并症多等。
因此,老年高血压治疗较青年高血压更复杂,也更困难。
近年来,随着医学迅速发展,老年高血压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入,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不断涌现,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及资深专家临床经验的指导,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医治,达标率升高,合并症的发生率下降,降低了反复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受益匪浅,获得良好转归,充分反映出我国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发展现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门诊及病房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年龄62~76岁。
根据超声结果,将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的IMT≥1.0 mm或/和颈动脉斑块者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将IMT<1.0 mm和未见斑块形成者定为颈动脉正常组。
根据动态血压计算出24 h平均脉压和脉压指数。
研究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脉压值为(69.32±12.51)mm Hg,脉压指数(0.48±0.06);颈动脉正常组脉压值为(53.96±10.28)mm Hg,脉压指数(0.37±0.04);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脉压及脉压指数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脉压和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可以很好反映动脉硬化的指标。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脉压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颈动脉IMT≥0.9 mm及粥样斑块列入靶器官损害[1]。
脉压(pulse pressure PP)也是反应血管硬化的指标,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2]。
由于脉压在同一个体存在可变性,在不同个体存在相关性,有学者提出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定义为脉压与收缩压的比值,因其综合反映了血管的动态顺应性和固有顺应性,在评价血管硬化方面较脉压有一定优越性。
笔者选择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门诊及病房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研究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

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据统计,在中国,成人患高血压的比例已超过25%,为全球之最。
高血压家族史在高血压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血压,并且患病风险较高。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增加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血清代谢指标则反映了人体代谢状态,包括血糖、血脂、甘油三酯等,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正常高值血压即正常血压范围内高于正常值的血压,可能是高血压的前期表现。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揭示高血压家族史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潜在关联。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究高血压家族史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程度及机制;2. 分析高血压家族史与血清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高血压家族史对代谢健康的影响;3.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家族史的关联性,为预防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4. 研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代谢指标的关联性,揭示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5.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机制,为个体化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我们将深入了解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的潜在影响及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2.1 高血压家族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高。
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评估心血管风险的生物标志物,而高血压家族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高血压是一种导致血管损害的疾病 , 后者是高血 压靶 器 官受 损 的基 础 , 种 血 管 的损 害 不 仅 造成 了血 这 管结构的变化 , 还可 引起血 管功能的降低 、 动脉弹性 的减退 。颈一 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WV 可以 良好 P ) 地 反 映大 动 脉 的扩 张性 ,WV越 快 。 脉 的扩 张 性 越 P 动 差 、 硬度 越 高 、 僵 弹性 越 差 。 多 研 究表 明大 动 脉 内膜 很 中层厚度 ( T t n 动脉弹性减退对冠心病 、 [ ) n  ̄ 及 脑卒 中等 的发生 、 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 , T P I 、 wV作 M 为评估血管结构 、 功能 的重要指标 , 对于预测 心脑血 管病的危 险性有着重要意义 。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随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 。 本研究 旨在通 过探讨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所致 动脉 弹性减退 的 基础上 , 血糖 的影响作用 , 为老年高血压患者 的病情 评估 、 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 1 1 杭州市 , 30 4 0 浙江省人 民医院干部科
1 动脉 弹性测定 应 用 E本产 B . 3p Ⅱ动脉 . 4 t P2 re 0 硬化检测仪测定颈一 股动脉 P wV作为评估大动脉弹 性 的指标。受检者取仰卧位 , 将压力感受器置于右侧 颈动脉和股动脉波动最明显 的部位 , 测量这两点间体 表距离输入计算机 .调节探头波形清晰后记录 1 个 6 速度测值 , 去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 , 留取 1 个 0 测值的平均值为 P wV测定值 。 1 超声检 查方法 美 国 H 50 . 5 P 5 0型超声诊 断仪 , 70M z 阵探头 。测量颈 总动脉 I T 由 B超专职 . H线 M 。 医师使用 同一 台超声诊 断仪测定 。颈总动脉 I T的 M 定 义为管 腔 内膜界 面与 中层 外膜界 面之 间的距 离 。 患者取仰卧位 ,检查部位包括颈总 、颈 内动脉 , T I M 于 颈 总 动 脉 分 叉 近 端 1c 处 后 壁 或 I m MT最 厚 处 测 量 ,纵 向超声显像可表现 为由相对 较低 回声分隔 的 两条平行亮 线 . 两线间距离 即 I T 冻结颈动脉窦 以 M . 下 l m 图像 , e 测量 3次 [ T 取 3次 测量 值 的平 均 M , 值为颈 总动脉 I T值 。 M 颈动 脉 I T>1 m为 内膜 M .m 0 增厚。 1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S 2 . 6 P S1 . 0统计软件进行 数 据分 析。计量资料 以均数 ± 标准差 ( ± ) s表示 ; 两组 间均数 比较采用 t 检验 。 多组间均数 比较采用方差分 析; 计数 资料 间 比较采用 卡方检验 ; 因素 间相关分 析 用 Pa o er n相关检验 ,筛选敏感反映 P s Wv、 T变化 Z M 的因素应用多元逐步 回归分析 。P<0 5为差异有统 . 0 计学意义。
老年H型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老年H型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态血压的关系陶玲;陈芝蔷;魏玲君;缪金龙【摘要】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态血压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H型高血压组(60例)、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6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组Hcy、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高于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水平、夜间脉压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24【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老年;H型;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作者】陶玲;陈芝蔷;魏玲君;缪金龙【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兰州 7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高龄人口的构成比例将达到12.37%,预计至2050年全球≥60岁的人口将达到20亿人[1]。
“H型高血压”在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被提及,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2]。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MT)可作为反映高血压患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窗口。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5例,女58例,年龄60~88岁,平均(74.6±5.3)岁,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诊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动脉内皮功能与血压的关系

血 压计袖 带充 气加 压 到 20m g维 持 4 5mn后 8 mH , . i 放气 , 于放 气 后 4 6 5~ 0S内测 定 肱 动 脉 内径 ( 。 D )
控制 心血 管 疾 病 发 生 的根 本 措 施 。20 0 2年 9月 ~ 20 03年 1 2月 , 们 采 用 无 创性 高 频 超 声 对 高 血 压 我
块部位) 的图像 , 分别测量左、 右颈总动脉的 I T 每 M , 侧测量 3次 IT 取 6次 的平 均值 作为 颈总动 脉 M , I T 。②测量肱动脉 内皮功能 : M 值 首先受试者平 卧 位休 息 1 i, 定 基 础 状 态 下 的肱 动 脉 内径 0 mn 测 (。, D ) 间隔 1 i 测第 2次 , 2次平均值 , n m 取 然后用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 0 8年第 4 8卷第 l 6期
颈 动 脉 内膜 中层厚 度 、 动 脉 内皮 肱 功 能 与 血 压 的关 系
董 培康 李敬 田 李仁 军 姚 荣 国 刘建立 王宇彬 罗开 良。 , , , , , , ( 坊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 东潍 坊 2 13 ; 东省 精神 卫生 中心 ; 1潍 山 60 12山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心功能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为特 点。有 文献报道P 是心血 管病的独立危 险因子 ,;颈动脉 内膜 中 P
层厚度 ( I )的增 加是心血管病 的独立危 险因素 ;本研究通 过对老 MT
高血压 患者2 2 5 例。其 中老 年高血压 合 并左心 功能 改变组 1 4 ,男 例 5
i 颈动 脉I 测量 . 4 MT
应用美 国A uo ( S E csn A D N)18 p1超 声诊 断仪 ,探 头频率 为 2x /0 7 1MH ,依次探测双侧 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分叉和颈 内动 脉。二维  ̄2 z 图像观 察血管壁 、血 管管径 、内中膜 厚度 、有 无斑 块形成 。测量 部位 包括颈总动 脉及其分 叉前、后壁 。I 于舒张末期测定 ,取4 心动周 MT 个 期的均值 。O9 <I <1 m . mm ̄ MT . m为颈动脉 内中膜增厚 ,I 1 m 3 MT . m 3 定义为斑 块 。2 0年 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将 颈动脉I >0 m 05 MT/ . m定义 9 为颈动脉 内膜 中层增厚 。
1 . 5统计学处理
11 ,女3例 ,年龄6 ̄8 ,平均 (5 5 7 7 2例 3 08岁 7. ± . )岁 。老年高血压 4 0 组按是否 存在I 增厚 分为2 MT 个亚组 ,I 增 厚组7 例 ,男6 例 ,女 MT 8 2 1例 ,年龄 6 ̄ 8 ,平均 (5 6 . )岁 ,无I 增厚组 5例 , 6 0 8岁 7 . ±7 8 6 3 MT 4 男4 例 ,女 l例 ,年龄6  ̄4 ,平 均 (51 ±7 4 8 6 0 8岁 7 5 . )岁 ,实验室检 6 查和 心 电图排除继发性 高血压 、心脏瓣膜病 、心脏疾病 、肝肾功能不 全 、高脂血症 、心功 能不 全及脑 卒中等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a oi I or ae b s i P I i p a ma S T e c r t MT c r l t e t w t P n S e r n’ d e d h
T e mut l co tp i e rs in a ay i s o e a n y te rg e so f a oi MT i P d h l i e f t rs w s r g e so lss h w p a e e n d t t l e rs in o r t I h o h c d w t P Ia h n Co c u in T e P Ii n l so h P s
C E eg 。Y N egLn ,WA G K i 岫 H NP n A G Pn -i N a— H 。 J i -i。adG A eQag a Pn n U Ln N Xu- i I n
o fGm妇 -W nhuSc ezo e— (. 1 D甲口 , o ado g -Scn #uo Ho i1 ezo dcl o e e o 20 7 2 D甲 删 fcrio y eoda i l  ̄ s t .WnhuMei / .Wmh u35 2 ; . po aC ̄ od n ’  ̄ il W mh u35 0 ; sH pt - e o 2o 0 o )
老 年 人 脉 压 指 数 与 颈 动 脉 内 膜 中 层 厚 度 的 关 系
陈 鹏 ,杨鹏 麟 ,王 凯 华 ,吴 连 拼 ,官学 强
( . 州 医学 院附属 第 二 医院 心 内科 ,浙 江省 温 州市 35 2 ;2 温 州市 第二人 民医院 心 内科 ,浙江 省 温州 市 3 0 0 1温 207 . 5 2 0)
r s e t ey. P rmee s o lo r su e-c n c lfau e d c r t MT r I l z d. ep c vl i a a tr f b o d p e s r i l ia e t r s a ao d I n i we al v e e a
(M . I T) Me o s A t a o 3 le ypt n e iie t 4sbrusacrigt tel e o l r sr ≤ t d tl f 3 edr a et w r dv d i o u gop co n vl f us p sue( h o 4 l i s e d n d oh e p e e 6 mH ,6 ~8 mH ,8 ~10m g >10m g n dP I( . 0 . 1 .0 ,0 5 1 .0 。>0 60 0m g 1 0m g 1 0 mH 。 0 mH )a P ≤0 4 。0 4 —0 5 0 .0 ~0 6 0 0 0 .0 )
s so c bo d p e s r a d a e ali c e s d y tl lo r s u e- n g l n r a e whe p le r su e a d i n us p e r n PPIi c e s d. n rae
Re u t s ls
i l 、 1 10 rn H n 8 ~ 0 i g和 >10 ln H ; P 也 分 为 n Hg a 0 / g P I n
】 a o d I e c r t MT。 i
Ho v r d a tlc bo d r s u e d — we e - i so lo p e s r e i
c s dw t P n r a i 。b tn tw e u s rs u e i ce s d. e i P Ii c e n h sg u o h n p le p e s n ra e r
厚 通 常 被 作 为 一 个 反 映 全 身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早 期 指
1 对 象 和 方 法
1 1 对 象 .
标 , 心 脑 血 管 事 件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子 。。 脉 压 是 j
( us r sr ,P ) 大 小 也 是 反 映 血 管 硬 化 的 指 p l pe ue P 的 e s
a e we fg e t int a e g r o r a g i e n e,a d t e sa d r e r si n e J iin y o P a ih rta g e s l n t a d r g e o  ̄ f ee e fP IW hg e h n a e. h n s b t rta us r s u e i v u t c eo i fv s es i l el a in s e t n p e p e s r n e a a n s lr sso e s l n ed r p t t . e h l l i g y e
维普资讯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IS l o —9 9 C i tr slr o l o 3 S N O 73 4 hn JArei ce ,V ll ,N o
・
I 床研 究 ・ I 缶
[ 文章编号] 1 7 9 { 0 ) - . 5- 1 . 4 2 31 0 0 0 4 3 3 9 0 13 2 0 0
[ 中图分 类 号] R 5
[ 献标 识 码 】 A 文
The Rea i n hi Be we n l to s p t e Pule Vr ql e I e n Ca o i ntm a M e i i kn s n s - . r nd x a d r td I i . d a Th c e s i  ̄ El e l d ry Pate t in s
近 年 来 , 动 脉 内 膜 中 层 厚 度 (niai da 颈 it — e i m n ti n s,I r 测 量 已 经 成 为 超 声 检 测 颈 动 脉 血 管 hc es Mr k )
压 和 P I 颈 动 脉 I T的关 系进 行 比较 。 P与 M
壁增 厚 情 况 的 最 常 用 的 指 标 之 一 。 颈 动 脉 IT增 M
[ 键词 】 内科 学 ; 脉 压 指数 评价 血 管硬 化的作 用 ; 超 声 检 测 ; 颈动 脉 内 中层厚度 ; 脉 压 ; 动脉 硬 化 关 膜 [ 摘 要 ] 为 了研 究脉 压 指数 与 颈动脉 内膜 中层厚度 的关 系 , 34 老年 人 行 颈动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超 声检 测并 对 3例
进 行 测 压 , 别 以 脉 压 ≤ 6 l H 、 l 分 0 mn g 6 一踟 ml H 、 1 10 mnHg及 > 10mnH n g8 ~ 0 l 0 l g和 脉 压 指 数 ≤0 40 0 4 1 .0 、 .0 ~0 .
5 0 0 5 1 .0 0 、 .0 ~0 6 0及 >0 6 0分 为 四个亚 组进行 分 析 。结 果发 现 , 着 脉 压 和脉 压 指 数 的增 加 , 动脉 内膜 中层 厚 .0 随 颈 度 和 收 缩 压 均 随 之 增 加 , 压 指 数 组 舒 张 压 进 行 性 下 降 ;pam n S 关 分 析 发 现 , 动 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与 脉 压 指 脉 Ser a ’ 相 颈 数相 关性 最佳 ; 多元 逐 步回 归分 析显 示 , 颈动 脉 内膜 中层厚 度 仅 与 脉 压 指 数 、 年龄 具 有 显著 回 归效 果 , 压 指 数 的 脉 标 准 回 归 系数 远 大 于 年 龄 。 结 果 提 示 , 老 年 人 中脉 压 指 数 评 价 血 管 硬 化 比 脉 压 有 一 定 的 优 越 性 。 在
分 别 以 K mt f 第 一 音 、 五 音 为 记 录 值 。 根 据 脉 o k o 第 压 大小 分 为 四个 层 次 , 别 为 ≤5 n l g 6 ~8 分 0 ll H 、 1 0  ̄
维普资讯
C 316 / 中 国 动 脉 硬 化 杂 志 20 N 4—22 R 0 3年第 l 卷 第 3期 1
龄 7. 17±5 2 .3岁 , 中高 血 压 患 者 2 1例 ( 其 2 I级 16 0
例; Ⅱ级 6 4例 ; I 5 例 ) 排 除 主 动脉 瓣 关 闭 不 全 I级 l I ,
和 甲亢 患者 。
1 2 血 压 的 测 量 .
用 台式 水 银 柱 血 压 计 测 血 压 , 者 测 血 压 前 休 患
3 4例老 年 人 , 中男 性 29例 , 性 l5例 , 3 其 1 女 l 年
标 , 心 血 管 事 件 的独 立 危 险 因 子 , 与 颈 动 脉 I 是 它 MT
的关 系 已受 到 日益 重 视 J 由 于 脉 压 评 价 血 管 硬 。 化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报 道 脉 压 指 数 ( us r s 陀 有 p l pe u e s idx P ) 更 好 地 反 映 血 管 硬 化 J 本 研 究 对 脉 n e ,P I能 ,
[ Y KE WOR 】 DS
P s ue I e s r nd x
C rt t aMei T i n s; Ple ̄es e Atr sl oi; Ss l l dPesr; P l ao dIi - d h k es i nm a c L l S s ; r i c rs yti Bo rsue r u eo e s oc o ue s
[ 收稿 日期 ] 20 -81 0 20 —5 [ 回 日期 ] 2 -4 1 修  ̄30 .8 [ 作者简 介 ] 陈鹏 , ,9 2年 出生 , 江 省杭 州 市人 , 士 , 治 医 男 17 浙 学 主 师 , 究 方 向 为 高 血 压 的 防 治 及 冠 心 病 的 介 入 治 疗 。 E m d: D @ 研 .a 一 u 13 nt wc u 6 .O I 6 ,e 和 zp @13 CI。杨鹏 麟 , ,9 5年 出生 , 江省 宁 波 市 F 男 15 浙 人 , }, 任医师 , 硕 主 研究 方 向为冠 心病 的 防治 、 力衰竭 及心 血管疾 心 病 介 入 性 诊 治 。 王 凯 华 , ,9 2年 出 生 , 汀 省 宁 波 市 人 , 士 , 女 17 浙 学 主 治 医帅 , 究方 向为 心 血管疾 病的 临床 诊治 和超声 诊断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