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与创作」学门

合集下载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意象?意境?
暮归 ( 摄影)
林风眠 ( 中国画)
以我之眼,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 宙相通。艺术
3、大自然— 画家—山水画 是怎样的关系 ?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中国画)白雪石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4、同一景物不同画家的不同表 现给我们什么感受?
中国山水画不以忠实于自然景物的形似为目的而是要求在师造化中目识心悟抒发感受在认识过程中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将自然世界消融于自身的精神天地之中将自然景观烂熟于心将宇宙装在胸中变成自身精神世界的组成

山 便
好 为
处 家
中国山水
山水画: 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隋唐始独立, 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 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 、董源等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 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 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 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 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 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 格调、气韵和色调,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 人的性情。
这些画中,一定存在并且人物都画的非常小,成为整个 自然画面的一小部分,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师法自然的 思想,同时,以开放的视野囊括大千气象,展现了非同一 般的胸襟和气度。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 都与宇宙相通。艺术家的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人与自然是融合为一,人与自 然是和谐统一。
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在静寂观照中,结合宇 宙内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
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 有不同的感受。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家以 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 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 胸中丘壑。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渔庄秋霁图 倪瓒zàn(元)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雪景寒林图 范宽(宋)
远眺青山 李可染
笔随心动: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画品实则是作者品格、学识和精神修养的综合体现。潘天寿说: “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画家在对千山万水的观察写生过程中神与物游,心物交融,经过酝酿、加工,使客观形 象变成“不了之形”,“不全之象”,通过意和情再造后的新的艺术景观跃然纸上。这景观 实质上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处境、地位、才能、阅历、主张、学识和对整个世界、人生及宇 宙万物的认识,以及画家对美学观念的认识,探索和对艺术规律的追求。
中国画的语汇是诗意的境界。 苏东坡云:“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诗、书、画、印堪称“四绝”。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 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画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诗文、书法、绘画以至印章的等艺术
手段,也是中国画极为新颖的一个特色。它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首先 是提倡画中有诗,也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 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 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 者的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一个很好的阵地。这样经过几百年 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中国画成为了以画为主体并有诗、书、印相辅相成 的一门小型的“综合艺术”。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高中美术教学计划「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初中没有系统的上美术课,所以对美术课已经麻木了,不明白美术课在塑造健康心理、提高个人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幅经典的画所包含的直观形象和丰富的哲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是由于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甚至美术领域固有的优质文化。

这也是对他们个人艺术修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美术欣赏》是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一个内容系列,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之后,在学习领域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拓展和延伸。

艺术欣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欣赏、识别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自己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学会从各种艺术作品中感受艺术的语言美。

2)掌握外国绘画不同时期的画家及其作品。

3)了解优秀的建筑和雕塑,感受它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了解目标: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画作的艺术特征。

2)能讲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理解和欣赏一些艺术作品的特点和语言。

四、具体实施措施: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艺术欣赏课中发挥美育主渠道的作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透彻理解教材,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先进的教学媒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整合。

利用计算机课件教学,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渠道了解艺术。

也可以经常改变一些形式,让信息技术和美术很好的融合,被学生接受和欢迎。

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从网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的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画家生活中的趣事等。

以及关于艺术的各种知识内容。

为了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通过互联网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艺术知识。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二)落叶教学目标:1.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难。

2.初步了解写诗要有新奇的想象。

3.合作试写以落叶为材料的小诗。

教学准备:诗歌几首教学过程: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从哪里看出是秋天呢?(引出落叶板书落叶)你们去观察过叶子是怎么飘落的吗?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去捡拾落叶,回到教室再观察落叶,再说话。

学生回答时,挑选好答案写在黑板上。

(估计:一片一片、摇摇摆摆、打着圈儿、荡秋千)引导连成一小诗:落叶:秋天树叶落了一片一片摇摇摆摆打着圈儿荡着秋千秋天树叶落了一片一片赏析比较1、出示两首小诗茶叶我不小心碰了一下茶杯/茶叶就象一条条/惊动的小鱼/在水中上下游动/慢慢地水稳了/小鱼又静静地躺在水底苹果苹果是太阳的孩子/它是爱红脸的小胖子/苹果是一个小火炉/把美好燃烧/苹果在树枝上是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肚子里/那就是甜蜜反复诵读这两首小诗,分析这两首小诗的新奇比喻。

茶叶——小鱼苹果——太阳的孩子、爱红脸的小胖子、小火炉、一只鸟比较前面写的《落叶》和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一首好的诗里往往要有新奇大胆的比喻。

2.试着给落叶进行大胆夸张的比喻。

(随即板书)4.挑选一个或几个新奇的比喻在小组的合作下写成一首小诗。

5.挑选写得好的几首小诗给同学们诵读。

6.帮助修改几首小诗。

课后小结:学生对新奇的比喻接受得很慢,想象不够大胆,而且没有什么逻辑。

在比喻,拟人写法上还须细致辅导。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二)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拟人手法,什么是比喻手法。

2.初步了解什么是联想,联想的常见种类。

3.欣赏《萤火虫》、《山》,在诵读中做拟人联想,产生新奇想象。

4.以《小河的水》、《风》、《山》为题,产生新奇想象,仿写一首或几首小诗。

教学准备:诗几首教学过程:一、谈话:同学们写的第一首诗《落叶》写得很认真,可惜缺少想象力,大多是根据老师提供的例子模仿写下来的,没有自己独特的新奇的想象。

想象力也是能靠不断的练习培养的,今天,让我们发挥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脑筋激荡起来吧!同学们觉得想象有困难吗?怎么样才能打开思路呢?其实,想象也是要不断训练才能越来越出色的,而且还要讲究方法。

心境——心镜——新境

心境——心镜——新境

何浩慈
创作理念: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 人加在身上的视线,在 众目睽睽之下的心理压 力,藉由这幅画表达出 来。 ~你有曾为了别的看法 扭曲了自己吗?~Fra bibliotek王俐文
设计理念:
活在忙碌现代,时间不停 的和我们赛跑。6点的火车、 7点的会议、8点的约会,滴 滴答答的声音让人匆忙、紧 张。我们只能不停的挪动脚 步,一步、两步、三步用尽 全力的跑„„但是,一不小 心「它」就追上了我们,甚 至超越了我们!什么时后才 能真正的喘口气、休息一下? 还是说,只有不停的追逐才 能真正算活在这个世界!? 我吶喊,你听到了吗?
心境 心镜 新境
农村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心得
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贡白仙
壹、主题名称 『心境 心镜 新境』
设计者 高雄女中 刘癸蓉
贰、课程说明
设计缘起:
高雄女中的孩子,穿着傲人的白衣、黑裙,衣 服绣着人人称羡的「高雄女中」四个字,资质优、 功课好﹐宛如天之骄子。
但是,在高雄女中任教,我看到的是学 生繁重的课业,无尽的考试和报告压力,人 际关系的竞争、成绩的比较、感情的迷失与 彷徨,家人师长高期许的负担与自己对自己 的要求,这些常压着他们喘不过气来,不为 人知的挫败、悲伤、无助,常常只得暗自疗 伤。因此,兴起我设计此课程的念头 。
林毓岚
创作理念:
升上高中之后,日子 就被读书给填满,
尤其是数学……….
对数字的恐惧 ~ 纠结于 心
杨雅婷
《附图4》「吶喊」精彩的创作作品
《附图5》「心灵地图」草图与作品
(草稿)
(完成作品)
(草稿)
(完成作品)
(草稿)
(完成作品)
(草稿)
(完成作品)
《附图6》「心灵地图」作品与创作理念:

艺术领域考题及答案

艺术领域考题及答案

艺术领域考题及答案宸宜幼儿园社会组一、填空题1.体验性与是儿童艺术的特点。

(解读P152)2.艺术领域将3—6 岁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两个子领域。

(解读P155)3.幼儿的审美感受建立在审美感知和基础上。

(解读P156)4.幼儿的艺术教育应以幼儿 __________ 、创造能力、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中心任务。

(解读P158)5.人们发挥创造性的前提是。

(解读P163)6. 以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来看,1—4岁幼儿处于涂鸦期,3—6岁的幼儿处于。

(解读P169)7.《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

(解读P172)8.《指南》中指出“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而是要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做过多的干预。

(解读P176)9.《指南》所要求的艺术领域的教育方法,一是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取决于我们的价值理念。

(解读P178)10.对于幼儿的艺术表现和作品评价中“美”的评判,不能简单用“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解读P178)二、选择题1.面对图画书,幼儿并不认识文字,但根据画面形象,他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是幼儿。

(解读P152)人对自然美的艺术想象B对艺术美的解读C表演艺术D歌舞艺术2.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自发的用唱歌或舞蹈来进行信息的交流保育情感的表达,体现出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的。

(解读P157)A稚拙感B随意性C自我性D自发性3.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是。

(解读P151)(1)艺术活动是幼儿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2)艺术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3)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4)艺术具有促进幼儿向善与益智等价值A(1)(3)(4)B(2)(3)(4)C(1)(2)(3)D(1)(2)(3)(4)4.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应包括(解读P163)(1)给幼儿的活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象不受阻碍(2)减少规定(3)改革评价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造(4)信任A(1)(2)(3)B(2)(3)(4)C(1)(2)(4) D (1)(2)(3)(4)5.幼儿在弦乐齐奏《野蜂飞舞》的音乐声中,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是旋风,又像龙卷风”、“是打仗,追击”、“我听着像是一大群蚊子,嗡嗡的叫”。

艺术概论:第3章课后答案

艺术概论:第3章课后答案

什么是艺术作品?I•用谓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存在的具休方式•他是艺术家最终的劳动产品・史足利.会公众按触艺术的g卞要途衿.是人类将特定时代生存状态勺生存坏境的艺术方式把捋与农达.2•艺术作品足艺术创作活动的结果・瓦圧艺术欣放活动得以开始和展开的菇础,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I•艺术实践是•'独立自在”的活动••A:艺术丈践足一种独、上白左的活动.这也足艺术活动的本质.是艺术活动区别T比他朴僉劳动的展主耍特性"R:从本质上说.艺术实跌足一种人类认识、反映、评价社仝、学程世界的方述,它是一种人类对自身的主观认识.貝有很强的主观独屯性.C:艺术家的艺术話动足有选择的进行的•艺术活动从捉取素材到创作过称都衣现岀很强人的独立性.I):艺术实践是一种腔立自在的活动,除了艺术家的主规性之外还指艺术家创作必须有不受外界强迫和干扰的创作坏境.2 •艺术作品魁独立白"的艺术实践的产品.A:艺术实践作为种独W6的涵动是逋过只体艺术作品体现出*.不产生艺术作胡,艺术实找活动就只能尼潜在的一种总识活动.B:艺术作晶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产品,是艺术冢劳动的*载物「艺术家深入休会社会生活,从而形成「I己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农现主也.井促发KHlfr创仟的冲动,寻找恰当的衣现方法后准备进行创作.这定整个艺术汹戌的那备阶段.和为『•生产資料的准备.这只是进入艺术创作的弁备状杰,还協吹迪过艺术家的实问操作农达岀来.Z术家的思想认识水平、•咐壬12味、纠驭艺术语古的能力那全湖饭屮体现于他的艺术仔品屮,因仏我们讲艺术低品承软★艺术家的劳动,艺术娥用K:竹Miil湖他艺术話动的盘文和口身的价值所在。

C:艺术处品足艺术彖独立白在的艺术实践的产他是艺术彖进行£术涵动的奂屮体现:a艺术作詁的辺材反収艺术或对社会丄活的兴趣所在.b艺术作品中蔻现出來的思想感情或审災趣味反映出艺术冢的思忠境界和审災水性c艺术作&体现岀的创作方法、艺术形式、技巧答反映了艺术凉专业俺并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离低,什么是“意象” ?“盘象”是有“盘”的形象和佇“徐"的意念的统、苗描的是艺术家的思姐感情和创作意图,“紀是具体生活中可以传达“意"的物紀“意ST并不是"意”和•'紀’的简单结台.ifu出二者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加丄Z后的产物。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篇一」教育目标: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艺术领域的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园艺术领域大班教育内容与要求: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包括音乐和美术两大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

(一)音乐部分1.歌唱活动(1)学习运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

(2)学会逐句唱歌,吐字基本清楚、节奏基本正确,并逐步做到唱准曲调。

(3)能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4)能使自己的歌声与琴声、或共同歌唱的其他人的歌声相一致,初步学会分小组接唱、对唱。

(5)喜欢自己歌唱,也喜欢和别人一起歌唱。

知道不能长时间地大声歌唱。

2.韵律活动(1)学习按照音乐的基本拍子自然、均匀地做上肢和下肢的简(2)本动作和模仿动作,基本能随音乐变化改变动作。

(2)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内容、情感等,体验随音乐运动中的表达、创造和交流的快乐。

(3)在没有队形规定的情况下能够自由选择活动空间,移动时能够不能与他人碰撞。

(4)愿意参加由教师发起的韵律活动。

3.打击乐活动(l)学习几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在集体中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有节奏地演奏。

(2)初步学习看指挥的动作开始和结束演奏。

(3)不演奏时不随便玩弄乐器,按要求取放、交换和收拾乐器。

(4)喜欢操作打击乐器,喜欢参与集体的演奏活动。

4.欣赏活动(1)初步感受性质鲜明单纯、结构短小明晰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2)在感受的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歌曲的不同情趣。

(3)喜欢倾听、观赏他人表演的音乐、舞蹈,并喜欢进行模仿。

(4)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倾听或观看自己所喜欢的音乐舞蹈表演。

(二)美术部分1.欣赏(1)愿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逐步产生欣赏美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宗旨文藝復興藝術史(高上雯) (1)西洋藝術欣賞之一(王惠玲) (4)西洋藝術欣賞之二(顧重光) (6)藝術的創作與表現(曾長生) (8)視覺經驗與藝術語言(吳宇棠) (10)視覺藝術的發展與比較(吳宇棠) (13)漫畫藝術與創作(洪德麟) (16)色彩與生活(吳樹正) (18)雕塑藝術技法與欣賞之一(王秀杞) (20)雕塑藝術技法與欣賞之二(上原一明) (21)造型藝術中的基礎素描技法(劉玲利) (22)中國玉器考古美術(黃建淳) (24)中國繪畫的傳統與鑑賞(吳士偉) (26)中國書畫的傳統與鑑賞(陳宜均) (28)書法藝術的應用(張炳煌) (30)多媒體藝術(謝朝鐘) (32)藝術與性別(李錫佳) (34)音樂與藝術的對話(李珮瑜) (36)音樂與生活(陳怡蒨) (39)音樂的風格與欣賞之一(李珮瑜) (42)音樂的風格與欣賞之二(干詠穎) (44)音樂的風格與欣賞之三(游士瑱) (46)鋼琴藝術與生活(李珮瑜) (48)西洋歌劇欣賞入門(王淑堯) (50)世界名曲賞析與詮釋(干詠穎) (53)探索歌唱世界的奧祕(林文萍) (55)歌曲欣賞與創作(謝朝鐘) (57)藝術欣賞與創作--文藝復興藝術史--壹、授課教師:高上雯貳、課程學分:二學分參、教學目標與範圍:本課程著重介紹文藝復興的起源與發展,使學生瞭解文藝復興發生的時代背景、發展概況,及其在歐洲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此外,透過影片和圖片觀賞,探討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成就,瞭解十四至十六世紀在建築、雕刻與繪畫方面的創作與特色,並培養學生欣賞藝術的能力。

肆、授課方式:一、以教師講授為主,配合圖片、影片欣賞(教學設備:電腦、投影機)伍、課程綱要:一、緒論二、文藝復興發生的時代背景三、文藝復興的起源—義大利四、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藝術(一)佛羅倫斯畫派1.喬托Giotto(1260?-1318)2.馬薩其奧Masaccio(1401-1428)3.安基利柯Beato Angelico(1395-1455)4.烏切羅Paolo Uccello(1397-1475)5.法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1416/17-1492)6.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二)法蘭德斯畫派1.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0-1441)(三)威尼斯畫派1.喬凡尼.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1433?-1516)2.提香Tizinao(1488/90-1576)3.吉奧喬尼(四)文藝復興三傑1.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義.托斯卡尼)2.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 義.佛羅倫斯)3.拉斐爾Raffaello(1483-1520, 義.烏爾比諾)五、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藝術(一)布魯內勒斯基(Brunelleschi,1377-1446)(二)亞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三)布拉曼提(Donato Bramante,1444-1514)(四)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五)帕拉底歐(Andrea Palladio,1508-1580)六、文藝復興時代的雕刻藝術(一)多那太羅(Donate di Donatello)(二)波拉幼奧洛(Antonio Pollaninolo)(三)維洛及歐(Andrea del Verrocchio(四)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七、文藝復興的沒落陸、參考資料:1. H. W. Janson, Anthony F. Janson,《History of art》,New York,HarryN.Abrams, Inc,Publisher,2001。

2.Fergusont著、涂永清譯,《文藝復興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

3.Legrand著、董強等譯,《文藝復興藝術》,台北,閣林出版社,2002。

4.Patrick Nuttgens著、楊惠君等譯,《建築的故事》,台北,木馬文化事業,2001。

5.Philippe,Leaut著、劉增泉譯,《文藝復興藝術觀》,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6.Will Durant著,《文藝復興》,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

7.瓦沙利著、黃翰荻譯,《文藝復興的奇葩—拉斐爾、米蓋蘭基羅、達文西》,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

8.朱龍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起源與模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何政廣,《文藝復興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10.吳樹人,《中外雕塑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公司,1982。

11.吳澤義、吳龍,《文藝復興三傑》,台北,藝術圖書,1997。

12.保羅.約翰遜著、譚鍾瑜譯,《文藝復興—從黑暗中誔生的黃金年代》,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

13.俄羅斯藝術科學院美術理論與美術史研究所編、平野譯,《文藝復興歐洲藝術》(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4.袁藝軒,《閒窺石鏡清我心:歐洲雕塑的故事》,台北,三民書局,2001。

15.萊茨著、錢呈旦譯,《劍橋藝術史(四) —文藝復興》,台北,桂冠圖書,2000。

16.楊成寅、黃幼鈞,《鬼斧神工:中外雕塑藝術鑑賞》,台北,書泉出版社,1994。

柒、成績考核:一、平時成績:30%。

二、期中考成績:30%。

三、期末考成績:40%。

藝術欣賞與創作--西洋藝術欣賞--壹、授課教師:王惠玲貳、課程學分:二學分參、教學目標與範圍:期望選讀本課程之學生能夠:一、瞭解西方藝術發展的幾個重要分期。

二、熟悉藝術發展與歷史演進的結合。

期許本課程之開設能夠令選課學生以之作為藝術史研究的入門。

本課程單元概以全學期十四週之進度分配,範圍包括自古典時期至浪漫主義,亦即由古代至近代為止。

肆、授課方式:一、教師講授(以幻燈片、光碟或影片輔助教學)。

二、全學期分為10單元。

三、學生須繳交書面報告(可製作成磁碟片或光碟之形式)。

伍、課程綱要:一、古典時期(一)二、古典時期(二)三、拜占庭藝術四、仿羅馬藝術五、仿羅馬藝術六、哥德藝術(一)七、哥德藝術(二)八、義大利文藝復興(一)九、義大利文藝復興(二)十、北方文藝復興十一、巴洛克藝術十二、洛可可藝術十三、新古典藝術十四、浪漫主義陸、參考資料:1.陳平譯,《西方中世紀藝術史(Art of the Medieval World)》。

浙江美術學院出版,1991年5月。

2.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9年10月。

3.雨云譯,《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1999年。

4.邱彰譯,《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7年2月。

5. 曾長生譯,《仿羅馬式藝術(Romanesque Art)》。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2月。

6. 魏雅婷譯,《抽象與移情(Abstraktion und Einfühlung)》。

亞太圖書出版社出版,1992年4月。

7. 羅通秀、錢乘旦譯,《劍橋藝術史(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Art)》,18冊。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4月。

8.《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Visual Art)》。

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10月。

9.《文明的腳印》。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柒、成績考核:一、書面報告與期中測驗合佔30%(給分偏重報告內容)。

二、期末測驗佔70%。

藝術欣賞與創作--西洋藝術欣賞--壹、授課教師:顧重光貳、課程學分:二學分參、教學目標與範圍:一、瞭解西方藝術近代自十九世紀以來重要美術創作解析。

二、近現代重要美術流派發展及其演進。

三、增進學習者對近代、現代藝術的鑑賞知識。

四、範圍自近代開始十九世紀至廿世紀現代為止。

肆、授課方式:一、教師講授(以幻燈片或影片輔助教學)。

二、課程共分10單元。

三、口頭報告。

四、書面報告。

伍、課程綱要:一、古典主義二、浪漫主義三、自然主義四、寫實主義五、印象派I六、印象派II七、後期印象派八、十九世紀法、英、德、俄、日本九、廿世紀二次大戰前藝術十、二次戰後現代藝術的發展陸、參考資料:1.嘉門安雄著,呂清夫譯,《西洋美術史》。

1972年10月20日出版。

2.邁可傑可布著,《歐洲繪畫指引(A GUIDE TO EUROPEAN PAINTINGMICHAEL JACOBS CHARTWELL BOOKS 1980)》。

3.朱伯雄編著,《世界美術名作鑑賞辭典》。

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

4.科勞斯何那夫著,塔斯欽出版,《當代繪畫(CONTEMPORARY ART KLAUSHONNEF TASCHEN)》。

1992年。

5.博那丹維爾著,《印象主義畫家與畫(IMPRESSIONISM THE PAINTERAND THE PAINTING BERNARD DENVIR)》。

1991年。

6.奚靜之著,《俄羅斯蘇聯美術史》。

藝術家出版社印,1990年。

7.神林恆道等著,潘福譯,《藝術學手冊》。

藝術家出版,1996年。

8.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

雄獅圖畫出版,1991年。

9.姚一葦著,《藝術的奧秘》。

台灣開明畫店出版,1968年。

10.盧君質著,《藝術概論》。

大中國圖畫出版,1964年。

11.《繪畫之書(THE ART BOOK )》。

懷登(PHAIDON)出版,1994年。

柒、成績考核:一、期中成績:50%。

二、期末成績:50%。

藝術欣賞與創作--藝術的創作與表現--壹、授課教師:曾長生貳、課程學分:二學分參、教學目標與範圍:藝術創作具有獨一性、原創性、完整性、聯貫性、內部邏輯與外在邏輯等特質,是一種從無到有、從混亂到秩序的創作過程。

本課程的目標即是,從名家作品的導讀中,探討藝術創作的主題、形式、技法、內涵,進而從系列作品的觀察、思考、修正、檢視等醞釀過程中,引導同學嘗試擬定創作計劃、執行及作品組合,並在課堂上公開討論各人作品的表現思想、風格與完整性。

本課程教學內容集中於繪畫、文學、電影、音樂、攝影、數位媒材等多元藝術的共同範疇,也對個別媒材表現及代表性大師創作比較研究。

肆、授課方式:一、講解藝術創作的特質與主要過程二、賞析並研討各類型藝術的創作表現三、同學就自已喜好的創作媒材(攝影、錄像、電腦、文學、音樂、繪畫、設計…)擇一,擬定、執行創作計劃,並發表創作觀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