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_副本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_副本

.给排水专业课程设计城市给水厂设计说明书:班级:学号:.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 (4)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 (4)1.1.1 设计题目 (4)1.2 设计原始资料 (4)1.2.1 设计水量 (4)1.2.2 原水水质 (4)1.2.3 气象水文资料 (5)1.2.4 工程地质资料 (5)第二章总体设计 (6)2.1 设计原则 (6)2.2 厂址选择 (7)2.3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7)2.4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8)2.4.1 混凝剂 (8)2.4.2 混合设备 (10)2.4.3 絮凝设备 (11)2.4.4 沉淀池 (13)2.4.5 滤池 (14)2.4.6 消毒 (16)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18)3.1 设计水量 (18).3.2 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18)3.7 消毒设施的设计 (38)3.7.1 加氯量及储氯量 (38)3.7.2 加氯设备 (39)3.7.3 加氯间 (39)3.8 清水池 (39)3.8.1 平面尺寸计算 (39)3.8.2 管道系统 (40)3.8.3 清水池布置 (42).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1.1.1设计题目某地区给水工厂工艺设计1.1.2设计任务主要任务:完成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设计规模为(10+M)3×104m/d (M 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

原水水质资料、地形地址、气象条件等参数见附《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要求:完成水源水质评价,设计包括工艺确定、主体处理构筑物初步设计计算、厂区平面、系统高程和主要管网布置等。

设计成果:设计说明及计算书 1 份(总篇幅 1 万字以上),包括:目录、原始资料、系统选择、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平面及高程等容。

完成给水处理厂平面图(1:500)和处理系统高程图(1:100)1( 1#)。

1.2 设计原始资料1.2.1设计水量3满足最高日供水量30 ×104m/d 。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范文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范文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ss最高/(mg/L) 700最大时变化系数 1.251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常年水位-----------m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年最高降水量----------,年最低降水量-----------。

常年风向-----------,频率--------。

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3 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 kg/cm2,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 8kg/cm2,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1.1.2、设计水量设计人口6.1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00L/d工厂A(万立方米/d)0.4工厂B(万立方米/d)0.7工厂C(万立方米/d)0.9工厂D(万立方米/d)1.4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195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90Qd=1.067×﹝(200×6.1×(1+1.95+0.9)/1000+0.4+0.7+0.9+1.4﹞=86400立方米/d1.1.3、分析原水水质显著特点为ss含量较高,水量变化较小,故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会针对上述两个特点做出设计,以求实现工艺的优化。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厂设计说明书secret

(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厂设计说明书secret

(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厂设计说明书secret⒈概述1.1项目所在地概况1.1.1当地概况沭阳县隶属地级宿迁市,沭阳地处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

县域介于北纬33°53′至34°25′,东经118°30′至119°10′之间,东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

东与连云港接壤,南与淮安市毗邻,西倚宿迁,北接徐州,是徐、连、淮、宿四市结合部。

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交通发达,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245、324、326省道在县城交汇。

水路畅通,新沂河横贯东西,淮沭新河纵穿南北。

我省20大内河港口之一的沭阳港,年吞吐量在300万吨以上,过淮沭河与长江联接,经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达连云港港口。

沭阳资源十分丰富。

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和科技先进县。

年产粮食100万吨、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

沭阳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31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

沭阳是传统的林业大县,全县杨树成片林达61.56万亩,林网总面积达23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5%。

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

沭阳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非金属矿9种,能源矿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矿以及黄砂、陶土等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沭阳县现有耕地210万亩,乡镇38个,全县总人口174.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151.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农业结构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为主,上年农业总产值为49.9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49元,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全县经济较为落后,农民收入较低。

某市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市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市给水厂设计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1.给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1)1.1 设计题目 (1)1.2 设计目的 (1)1.3 设计原始资料 (1)1.4 设计内容 (2)1.5 设计要求 (2)1.6 附录 (2)2.供水方案的选择和各净水构筑物型式的确定 (2)2.1供水系统方案的选择 (2)2.2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2)2.3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3)2.3.1混合设备的选择 (3)2.3.2絮凝设备的选择 (3)2.3.3沉淀池的选择 (3)2.3.4过滤工艺的选择 (3)2.3.5 消毒方法的选择 (3)3.净水厂各构筑物设计计算 (4)3.1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 (4)3.1.1设计水质 (4)3.1.2设计水量 (4)3.2取水泵房的设计 (4)3.3混凝处理 (4)3.3.1混凝药剂的选择 (4)3.3.2混凝剂投量计算 (4)3.3.3水的pH值和碱度影响 (5)3.3.4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 (6)3.3.5溶液池容积 (6)3.3.6溶解池容积 (6)3.3.7投加方式 (7)3.3.8计量设备 (7)3.3.9 静态混合器 (7)3.3.10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7)4.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3)4.1设计流量: (13)4.2平面尺寸计算 (13)4.3进出水系统 (14)4.4沉淀池斜管选择 (15)4.5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 (15)4.6沉淀设计核算 (16)5.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16)5.1平面尺寸的计算 (16)5.1.1滤池总面积 (16)5.1.2单池面积 (17)5.1.3滤池高度 (17)5.2配水系统 (18)5.2.1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流化态速度: (18)5.2.2反冲洗强度 (18)5.2.3反冲洗水流量 (18)5.2.4干管始端流速 (19)5.2.5配水支管设计: (19)5.2.6配水支管孔口设计 (19)5.3洗砂排水槽设计 (20)5.4滤池反冲洗系统设计 (21)5.5进出水系统设计 (21)6.消毒处理工艺设计 (22)6.1加氯量计算 (22)6.2加氯间平面布置 (23)7.清水池设计 (23)7.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23)7.2清水池的平面尺寸 (23)7.3管道系统 (23)7.4清水池布置 (24)8.二泵房设计 (24)9.吸水井设计 (24)10.给水处理工程布置 (25)10.1给水处理工程平面布置 (25)10.1.1工艺流程布置 (25)10.1.2 平面布置 (25)10.1.3厂区道路布置 (25)10.1.4水厂管线布置 (25)10.2给水处理工程高程布置 (25)10.2.1管渠水力计算 (25)11.附录 (28)11.1参考资料 (28)11.2 设计感想 (28)给水厂设计说明书1.给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1.1 设计题目某市给水厂设计1.2 设计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净水厂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给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介绍

给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介绍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ss最高/(mg/L) 700最大时变化系数 1.251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常年水位-----------m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年最高降水量----------,年最低降水量-----------。

常年风向-----------,频率--------。

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3 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 kg/cm2,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 8kg/cm2,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1.1.2、设计水量设计人口6.1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00L/d工厂A(万立方米/d)0.4工厂B(万立方米/d)0.7工厂C(万立方米/d)0.9工厂D(万立方米/d)1.4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195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90Qd=1.067×﹝(200×6.1×(1+1.95+0.9)/1000+0.4+0.7+0.9+1.4﹞=86400立方米/d1.1.3、分析原水水质显著特点为ss含量较高,水量变化较小,故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会针对上述两个特点做出设计,以求实现工艺的优化。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给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说明书 (4)1工艺流程的选择 (4)1.1原水水质和《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的比较 (4)1.2工艺流程的设计 (4)1.3工艺流程的比较和选择 (5)2.构筑物形式的确定 (5)2.1混合 (5)2.1.1溶解池 (5)2.1.2药剂的选用 (5)2.1.3药剂的投加方式 (6)2.1.4加氯间 (6)2.1.5混合设备 (6)2.2絮凝 (6)2.3沉淀 (6)2.4臭氧—生物活性炭强化滤池 (8)2.5普通快滤池 (8)2.6消毒 (8)2.7最终确定的工艺流程构筑物 (8)3水厂平面布置说明 (9)3.1常规因素 (9)3.2特殊因素 (9)3.3主要构筑物尺寸 (9)4水厂高程布置说明 (9)二、设计计算书 (9)1设计水量 (9)1.1水厂取水量(考虑自用水量) (9)1.2构筑物水量 (9)1.3泵站水量 (9)吸水井 (9)2加药计算 (10)2.1设计参数 (10)2.2溶液池 (10)2.3溶解池 (10)2.4设备选用 (10)2.5药剂仓库 (11)3混合计算 (11)3.1设计参数 (11)3.2混合池 (11)3.3静态混合器 (11)3.3.1设计管径 (11)3.3.2混合单元数 (11)3.3.3混合时间 (11)3.3.4水头损失 (11)3.3.5校核GT值 (12)4水平轴式机械絮凝池 (12)4.1基本参数 (12)4.2平面尺寸 (12)4.2.1絮凝池有效容积 (12)4.2.2每池有效容积 (12)4.2.3池体尺寸 (12)4.3搅拌设备 (12)4.3.1叶轮直径 (12)4.3.2叶轮的桨板尺寸 (12)4.3.3叶轮转速 (13)4.3.4桨板功率 (13)4.3.5核算平均速度梯度G值及GT值 (13)5异向流斜管沉淀池 (14)5.1基本参数 (14)5.2沉淀区平面尺寸 (14)5.3沉淀池的总高度 (14)5.4沉淀池进口穿孔花墙排泥系统 (14)5.4.1沉淀池进水设计 (14)5.4.2沉淀池出水设计 (15)5.4.3排泥系统 (15)5.5沉淀池核算 (16)6臭氧—生物活性炭强化滤池 (17)6.1臭氧接触池 (17)6.1.1设计参数 (17)6.1.2设计计算 (17)6.2活性炭滤池 (17)6.2.1设计参数 (17)6.2.2设计计算 (17)7普通快滤池 (17)7.1滤池设计参数的确定 (17)7.2滤池池寸 (18)7.3滤池高度 (18)7.4设计计算 (18)7.4.1冲洗强度 (18)7.4.2单池冲洗流量 (19)7.4.3冲洗排水槽 (19)(1)断面尺寸 (19)7.4.4集水渠 (19)7.4.5配水系统 (19)7.4.6冲洗水箱 (20)8清水池 (22)8.1平面尺寸 (22)8.2管道系统 (22)8.3清水池的布置 (23)8.3.1导流墙 (23)8.3.2检修孔 (23)8.3.3通气管 (23)9消毒 (23)9.1加药量的确定 (23)10加氯间的布置 (23)11二级泵站水泵选择 (23)12水厂高程设计计算 (23)三、图纸 (24)四、参考文献 (24)一、设计说明书1工艺流程的选择1.1原水水质和《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的比较原水水质初表1中的7项外基本符合供水水质标准,根据2007年实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通过两者的比较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

课设给水厂设计说明书13

课设给水厂设计说明书13

课设给水厂设计说明书13一.基础资料1.1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鳌峙塘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M)×104m3/d(M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

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1.3.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 浑浊度度54.2 13 锰mg/L 0.072 细菌总数个/mL 280 14 铜mg/L 0.013 总大肠菌群个/L 9200 15 锌mg/L <0.054 色度色度单位20 16 BOD5 mg/L 1.965 嗅和味- 17 阴离子合成剂mg/L -6 肉眼可见物微粒18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77 pH 7.37 19 氨氮mg/L 3.148 总硬度(CaCO3)mg/L 42 20 亚硝酸盐氮mg/L 0.0559 总碱度mg/L 47.5 21 硝酸盐氮mg/L 1.1510 氯化物mg/L 15.2 22 耗氧量mg/L 2.4911 硫酸盐mg/L 13.3 23 溶解氧mg/L 6.9712 总铁mg/L 0.171.3.2地址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厂厂区现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的素填土层,并夹杂大量的块石,平均厚度为5米左右,最大层厚达9.4米,该土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构筑物的持力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减少构筑物的沉降变形,本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填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桩体填充物为碎石,碎石粒径为2~5CM,桩径为400毫米,桩孔距为1M,按梅花形布置。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文档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文档

给水厂设计1万吨/d班级:电厂化学0901指导老师:丁可轩姓名:孟海军学号:2009040108目录1概述设计任务及依据…………………………………31.1原水水质资料……………………………………31.2 设计任务与步骤……………………………………3-42.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42.1 原水水质与处理标准对照分析………………………4—52.2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52.2.1 设备选择…………………………………………………5—92.2.2 初步制定工艺流程图………………………………………92.3 水厂设计规模………………………………………………2.4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2.4.1 配水井的设计………………………………………………2.4.2 管式静态混合器的设计………………………………………2.4.3 折板絮凝池的设计…………………………………………2.4.4 竖流沉淀池的设计……………………………………………2.4.5 V型滤池的设计………………………………………………2.4.6 消毒…………………………………………………………2.4.7 清水池的设计………………………………………………3 水厂各处理构筑物平面布置的依据说明及特点…………………3.1 平面布置综述………………………………………………………3.2 本设计平面布置……………………………………………………4. 水厂高程布置……………………………………………………4.1 高程布置综述……………………………………………………5 设计总结……………………………………………6 参考资料……………………………………………给水厂设计1万吨/d1概述设计任务及依据1.1原水水质资料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附注1 色度度202 浑浊度mg/L200-15003 嗅和味度合格4 PH值7.75 总硬度mg/L250 以CaCO计36 铜mg/L0.87 锌mg/L0.28 锰mg/L0.019 砷mg/L0.00210 细菌总数个/L28011 大肠菌群个/L731.2设计任务与步骤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城市净水厂工艺设计及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厂课程设计-1 1 总论 .............................................................................................................................................. 3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3 1.2基本资料 ............................................................................................................................. 3 1.2.1水厂规模 .................................................................................................................. 3 1.2.3厂区地形 .................................................................................................................. 3 1.2.4工程地质资料 .......................................................................................................... 3 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 4 1.2.6气象资料 .................................................................................................................. 4 2总体设计........................................................................................................................................ 4 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 4 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 4 2.2.1药剂溶解池 .............................................................................................................. 4 2.2.2混合设备 .................................................................................................................. 5 2.2.3反应池 ...................................................................................................................... 5 2.2.4沉淀池 ...................................................................................................................... 5 2.2.5滤池 .......................................................................................................................... 5 2.2.6消毒方法 .................................................................................................................. 5 3混凝沉淀........................................................................................................................................ 5 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 5 3.1.1溶液池 ...................................................................................................................... 6 3.1.2溶解池 ...................................................................................................................... 7 3.1.3投药管 ...................................................................................................................... 7 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 7 3.2.1设计流量 .................................................................................................................. 7 3.2.2设计流速 .................................................................................................................. 8 3.2.3混合单元数 .............................................................................................................. 8 3.2.4混合时间 .................................................................................................................. 8 3.2.5水头损失 .................................................................................................................. 8 3.2.6校核GT值 ................................................................................................................ 8 3.3 反应设备的设计 ................................................................................................................ 8 3.3.1平面布置 .................................................................................................................. 8 3.3.2平面尺寸计算 .......................................................................................................... 9 3.3.3栅条设计 .................................................................................................................. 9 3.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 10 3.3.5各段水头损失 ........................................................................................................ 11 3.3.6各段停留时间 ........................................................................................................ 12 3.4 沉淀澄清设备的设计 ...................................................................................................... 13 3.4.1设计水量 ................................................................................................................ 13 3.4.2沉淀池面积 ............................................................................................................ 14 3.4.4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 14 3.4.5配水槽 .................................................................................................................... 15 3.4.6集水系统 ................................................................................................................ 15 3.4.7排泥 ........................................................................................................................ 16 4过滤 .............................................................................................................................................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