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壤肥料概述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 知识点总结

土壤肥料 知识点总结

土壤肥料知识点总结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了解土壤肥料的知识对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土壤肥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壤肥料的基本概念1.土壤肥料的定义土壤肥料是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物质,它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2.土壤肥料的作用土壤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土壤肥料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抗逆性。

3.土壤肥料的成分土壤肥料主要由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

此外,土壤肥料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成分。

二、土壤肥料的分类1.按照来源分(1)化学肥料: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或提取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2)有机肥料:是指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机物质转化而成的肥料,如腐熟堆肥、畜禽粪便等。

2.按照养分含量分(1)复合肥料:是指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如NPK复合肥。

(2)单一肥料:是指只含有一种养分的肥料,如硝酸铵、磷酸二铵等。

3.按照施用对象分(1)基肥:是指在播种前或栽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用于提供作物生长的初期所需的养分。

(2)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补充施肥,主要用于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养分需求的变化。

三、土壤肥料的施用方法1.化肥施用(1) 肥料施用量的确定: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作物品种和生长期需求等因素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2) 施肥时间的选择:化肥一般在播种前或栽植后进行基肥施用,追肥则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施肥。

2.有机肥施用(1) 堆肥成熟度的判断:有机肥在施用前需要经过充分腐熟,通过观察肥料质地、气味、颜色等判断堆肥的成熟度。

(2) 施肥方法:有机肥一般在播种前或栽植后进行基肥施用,也可以作为追肥进行施用。

土壤肥料课件第一章

土壤肥料课件第一章

2.风化作用的概念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圈、生物圈作用下,所引 起的破碎和分解,通常称为岩石的风化作用。
3..风化类型
❖① 物理风化作用 ❖②化学风化作用 ❖③生物风化
回 目 录回 目
三、土壤母质的形成及我国的主要成土母质
❖首先:由岩石坚硬致密状态破碎为粘散多孔的状 态,产生了对水分与空气的通透性。 教学进程 (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 手段)
当土壤质地不适合作物生长时,或者在某种质地土壤上作
物生长较慢时,要么更换作物种类,要么进行土壤质地改
良。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讲,更换作物种类相对容易,对于
园艺生产来讲,改良土壤质地有时也是可行的。
改良土壤质地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
可以改变土粒之间黏着性的大小,还能改善土壤的其他性
质,所以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措施。
❖ ③壤土类:
❖ 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是一种比较优良的质地类型,兼有砂土和
黏土的优点,却没有二者的不足。因此,适合种植大多数作物回。 目 录
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2)、土壤质地的利用与改良
适宜于作物种植和生长的土壤条件称为作物的土宜。不同
作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但大多数作物对土壤质地的
适应范围较广。(见表1-11,书P17)
四、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 ①砂土类:
❖ 土粒间为大孔隙,排水通气性能强,保水性差,易旱。有机质分 解快,保肥力弱,但施肥易见效,早春土温上升快,昼夜温差大, 所以有时称“热性土”。适合种植薯类,花生、谷子等生育期短、 要求土壤疏松的作物。
❖ ②黏土类:
❖ 肥力一般与砂土正好相反。土粒间多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土 壤通透性差,但保水力、保肥力强,养分含量高,肥效长。春季 升温较慢,所以称“冷性土”。适合种植稻、麦、棉花等生长期 长对养分需求量大的作物。

土壤肥料学 第一章

土壤肥料学  第一章

与热带的土壤中大量存在 (a-Fe2O3):红色,呈六角板状,少量赤铁矿的存
在也会使土壤看起来呈红色。在高温、潮湿、风化程度很深的
红色土壤中存在较多。
存在方式: 呈胶膜质包被在土壤颗粒的表面。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三)主要成土矿物的性质 石 英
紫水晶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对较小,为10-20×103m2kg-1
高岭组粘土矿物是南方热带和亚热土壤中普遍而大量存在的粘土 矿物,在华北、西北、东北及西藏高原土壤中含量很少。是陶瓷 的主要原料。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高岭石的矿物结构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蒙蛭组(2:1型膨胀性矿物)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普通角闪石
Ca(Mg,Fe)3Si4O12
角闪石呈双链结构, 所以在岩石中呈细长 柱状,深绿至黑色, 玻璃光泽。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辉石
Ca(Mg,Fe)Si2O6
辉石呈单链结构,所以 在岩石中多呈晶粒状, 短柱状,棕至暗黑色, 条痕灰色,,较角闪石 难风化,风化物为粘土 矿物,富含Fe。
Fe2O3 2 Fe2O3 · H2O Fe2O3 · H2O 2Fe2O3 · 3H2

红棕
黄棕
棕色
安徽科技学院 赵建荣
敬业 垂范 实践 创新
c. 水解作用: H2O、CO2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 解过程。
KAlSi3O8+H2O+CO2
(正长石)
KHAl2Si6O16+KHCO3

土壤肥料学_谢德体_第1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概述

土壤肥料学_谢德体_第1章土壤的形成与演变概述
第1 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对土壤母质的形成和土壤的形成进行阐 述。了解形成土壤母质的主要成土矿物和岩石, 掌握矿物岩石的主要风化过程,熟悉土壤形成因 素,弄清土壤演变规律及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 环的相互关系。 土壤是由裸露在地表的坚硬岩石,在漫长的历史 岁月中,经过极其复杂的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而 形成的。它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岩石在地质大 循环作用形成土壤母质,进一步在生物小循环的 作用下,形成真正的土壤。
页岩
粉砂岩 石灰岩 片麻岩 板岩
由<0.005mm的粘粒经压实脱水和胶结作用硬化而成。
粒径为0.005—0.05mm占50%以上,成分以石英为主,以泥质为主。 由CaCO3沉积结晶而成。 由岩浆岩、沉积岩或浅变质岩等经高温高压深度变质而成。 由泥质页岩等轻度变质而来,较粗且脆。 由泥质岩或隐晶质酸性岩浆岩浅变质而成。 由泥质岩、页岩、基性岩中度变质而来。 由砂岩、粉砂岩等热接触变质而成。 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热接触变质而来。
成土的主要矿物

4. 氧化硅类矿物
此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甚广,主要为酸性火成岩的成 分,在沉积岩和变质岩中也常存在,在成土母质中, 主要矿物为石英,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溶解度小, 不易风化,成为地面最稳定的矿物,石英成为土壤中 砂粒的主要来源。

5. 碳酸盐类矿物
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此类矿物的风化主要表现为 溶解作用。方解石在自然界中含CO2的水作用下发生溶 解与移动,成为母质和土壤中碳酸盐的主要来源;为 土壤中钙、镁营养元素的来源。
成土的主要岩石

1. 花岗岩 为深成岩,是岩浆岩中最主要的成土母岩。
主要矿物有石英(30% 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一 般是钾长石(平均约40%)多于斜长石(平均约25%)。物 理风化为主的情况下,花岗岩最易发生崩解,这与它的粒 状结构及矿物组成复杂有关。 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土壤,层次多半深厚,又有长石 风化后供给的钾素,稍加培育后,肥力尚佳,但在砂性过 强,遭受侵蚀的地方,便十分贫瘠。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组成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组成

第一章土壤组成第一节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一、主要的成土矿物1、矿物的概念: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结构的化合物或单质。

2、矿物的类型: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

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种类: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磷化物类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

如高岭石,蒙脱石等。

种类:次生硅铝酸盐矿物、氧化物类矿物有结晶和非结晶两种、简单盐类矿物3、主要成土矿物的性质1)石英:土壤砂粒的主要来源2)正长石:可为土壤提供大量K养分(月光石)3)角闪石:软玉,俗称羊脂玉辉石:硬玉,俗称翡翠4)方解石:又称汉白玉,与溶洞形成有关5)抗风化能力最强的是:石英最弱的是:橄榄石、钙长石4、溶洞是怎样形成的?石灰岩地区,岩石的风化主要受二氧化碳和水的溶解作用形成重碳酸盐,随水流失5、矿物能为土壤提供什么营养物质?二、主要的成土岩石1、岩石的概念: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而成的自然集合体。

2、岩石的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喷出岩:玄武岩(五大连池)侵入岩:花岗岩(黄山、华山、衡山)主要由石英组成,地壳中分布最多的岩石。

沉积岩: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特点:有化石,成层性变质岩:构造上有定向排列性第二节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一、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1、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各种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2、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1)引起物理风化的因素:热力作用、冰劈作用、风和流水的作用、冰川作用、卸荷作用2)引起化学风化的因素:影响因素:水:地表化风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温度:影响化学风化的速度3)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溶解作用: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滴水穿石, 海枯石烂)水化作用:指水分子与矿物化合生成含水矿物的化学作用。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资料名词解释: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土壤有效肥力: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应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力称为土壤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

肥料: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须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

土壤矿物质:岩石分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

土壤粒级:根据各个土粒的当量粒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一般将土粒分为石砾、砂砾、粉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把土壤中各个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质化合物的总称。

毛管悬着水:只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是的土壤含水量就是田间持水量。

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又称重量含水量。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

土壤水吸力:质土壤水的负压力。

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允许气体扩散的流动的性能。

土壤热容性: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之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

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土壤相对密度:单位容积的团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相同体积水重之比。

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

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

土壤吸收性能:质土壤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阳离子交换量(或吸收容量)是指在一定PH条件下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

土壤肥料知识

土壤肥料知识
目第一部分 土壤学基本知识 第一章 土壤与土壤学 第二章 土壤形成、分类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第一节 土壤生物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调节 第四章 土壤孔隙性、结构性和耕性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 第三节 土壤耕性 第五章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 第六章 土壤养分和供肥性 第一节 土壤养分 第二节 土壤的供肥性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 第八章 土壤剖面形态 第九章 盐碱土 第十章 土壤改良 第十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 第一节 植物营养 第二节 合理施肥 录 1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土壤学基本知识第一章 土壤与土壤学一、土壤的概念及组成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体,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土壤像“母亲”两字一样均可找到。世界各国不 同学科的学者对土壤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持地质学观点的人,认为土壤是 地表岩石风化的碎屑;持化学观点的人,认为土壤是植物养分的贮藏库;环境学家认为“土壤是重要的 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缓冲带和过滤器” ;生物学家认为“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 富,生物地球化学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转化)最活跃的生命层” 。而土壤学家与农业学家,则认为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土壤 具有培育植物的能力,即土壤肥力,这是土壤最根本的 特性。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科学和水产事业的发展,对 水体和水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国内 外许多学者趋向于把浅水域底部的疏松层纳入士壤的范 畴。 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 5 种自 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自然体,是能够生 产植物收获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主要由矿物质、 有机物、 空气、 水分和土壤生物等五部分组成, 也可概括为固相、 液相和气相。 土壤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营养

土壤肥料学通论知识点汇总

土壤肥料学通论知识点汇总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土壤学部分)第一章绪论1.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肥料:凡是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1.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2.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化学变化,或由分解产物重新结合而成的矿物。

2.成土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风化(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因素。

成土母质:岩石矿物经过风化破碎形成的疏松堆积物。

5.土壤的机械组成:据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是划分土壤质地的依据。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

分为砂土类(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养分少、松散易耕)、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理想土壤)和粘土类(透水性差、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

6.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

7.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a.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生产成本为 5445 元/hm2,化肥平均投入量为
304.35 kg/hm2,费用为 1265.55 元/hm2,占生产成本
的23%,由于化肥价格增长,2005年三大粮食作物
化肥投入增加了 196.95 元/hm2,导致粮食生产净利
润下降了35.6 %。
3、施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
2005年与1980年相比,我国人均肉、蛋、 奶的占有量分别增长了3.74倍、6.45倍、14.07 倍,这依赖于肥料的科学施用。 施肥不仅保证了粮食产量的增加,而且也保 证了居民营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土壤肥料
提 问
学习一门新课的过程? 首先? 是什么 为什么学 怎样学好
然后?
最后?
土壤
肥料
是什么
一、土壤肥料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1、土壤
泛指是具有特殊结构、形态、性质和功能的自然体。
↓ ↓ ↓ ↓
疏松层 地球陆地表面 具有肥力 能够生长绿色植物
定义: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
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1986-1990年粮食总产中有35%左右是施用化
肥形成的。 数以10万计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化肥
平均可增产8-12 kg粮食;4-8 kg油料;3-6 kg
棉花。 施化肥增加的农产品价值是化肥投资的4.8倍。
2、施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6》统计结果 显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
因此,土壤肥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重要的作 用,随着农林业生产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土壤肥料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突出。
怎样学好
总结每次课的学习内容 积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本节小结
1. 了解土壤、肥力和肥料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 学习土壤肥料对农业和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地球保护层地质循环
土 壤 圈
岩石圈
为植物和微生物生长 提供相对稳定环境
四、肥料与植物生产的关系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1、施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
作物 水稻 玉米 小麦 花(皮棉) 油菜籽 大豆 试验个数 对照产量 施肥产量 公斤/亩 公斤/亩 829 629 1260 62 64 115 277.8 285.6 194.3 43.8 84.5 121.2 391.2 417.1 304.3 65.1 138.9 142.9 施肥增产 % 40.8 46.1 56.4 48.6 64.4 17.9
严格审批城镇村庄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和工矿企业用
地等非农占地,利用科学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防范土壤 退化造成的危害。
2. 实施沃土工程,搞好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
使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 3. 继续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平衡施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耕作栽培条件,有效确 定肥料的种类、肥料的用量和肥料的科学施用方法, 以达到培肥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从而取得相当经济效益的目的。
自然土壤:未经人工开垦 土 壤 形 成 过 程 耕作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 其原有性质发生了变化
土壤的本质特性—肥力
指土壤具有能同时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
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因
子的能力。
四大肥力因子
土壤肥力
产生原因 经济效益
有 效 (自然因素) (经营措施) 肥 力 自然肥力 人为肥力
(经过转化后为植物利用,改良土壤、加强微生物活性)
生物肥料:根瘤菌剂、各种生物制剂等。
(用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配制而成)
3、基本内容
基本组成
(1) 土壤
基本性质 肥力因素
我国土壤资源状况与管理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2) 肥料
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
有机肥料与其他肥料
以上两个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土壤肥料学的整体
为什么学?
-原因
二、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质中,约80%以上的热
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 自土壤。
土壤
植物生产
动物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2、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再生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具有再生性和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是世代相传的人类生存条件和再生产 条件。 ——马克思
潜 在 肥 力
耕作土壤
(是否直接当季利用)
肥沃土壤上生长的作物
瘠薄土壤上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物料。
土壤性状、肥力、产品品质、植物产量 化学肥料: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钾等。
根 据 性 质 与 特 点
(用化学或 物理方法产生,直接供给营养)
有机肥料:人畜粪尿、绿肥、堆沤肥、饼肥等。
4、施肥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硝酸盐污染途径: 硝酸盐
还原
亚硝酸盐
与胺结合
亚硝基胺(致癌物)
土壤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累积是施用过量化肥和 有机废弃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化肥污染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化学生产和施用 过程中排放的气体和粉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 民健康。
五、土壤肥料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1.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粮食安全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
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土壤
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四大作用:
(1)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 (2)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 (3)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 解和解毒作用; (4)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它 元素的功能。
防止工业“三废”、农药、化肥滥用的
树立爱土意识。
3. 了解肥料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作业
1. 什么叫土壤?土壤和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 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肥料是植 物的粮食?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有何关系?
谢 谢!
污染
防止水土流失、土壤状况恶化而引起的
生态系统失衡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三、土壤与植物生产的关系
微生物
C、H、O、N、P、 K、Ca、Mg等
H2O
机械支撑
土壤是环境的净化器
气圈 释放CO2、CH4、H2S NOx,吸收O2
地球表层系统
支持生物 水分 生物圈过程,提土壤圈 循环 水圈 供生物养 与平 分、水分 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