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细胞的增殖学习单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增殖 第二课时 课件 (共24张PPT)

子染 染色单体数目: 0 色体
② 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移向 染色体数目: 12 细胞两极
DNA数目:
12
2.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5)末期:
“两消两现建新壁”
①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② 纺锤体消失 ③ 核膜、核仁重现
染色体数目: 6 ④ 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 染色单体数目: 0 的细胞壁 DNA数目:
2.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2)前期:
“膜仁消失现两体”
①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②出现染色体 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6 纺锤丝 染色体数目: ④每个染色体有两个姐妹染 染色单体数目:12 染色体 着丝点 色单体,染色体排列无序
DNA数目:
12
2.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C.b 和 c 为一个细胞周期
D.d 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物质准备)
细胞质 核膜 完成DNA的复制和 核仁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染色质
(染色质复制)
着丝点
复制
间期(复制前)
间期(复制后)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6 DNA 6 染色单体 0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体细胞分裂方式
生殖细胞分裂方式
1. 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的概念: ① 条件:只有 连续分裂 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② 起、止点:从 一次分裂完成时 开始 → 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止。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
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前期
分裂期 中期
后期
第 1节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 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20张)

(1)动物细胞一般画成圆形,外面代表细胞膜;植物细胞
一般画成长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 (2)动物细胞分裂后期、末期向内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 子细胞;植物细胞不向内凹陷,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最终 形成两个子细胞。 (3)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要画出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一 般不能画。 (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①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 能画反,正确的应为染色体臂朝向中央,着丝点靠近两极;②上 下对应的两条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应完全相同;
染色体变化规律
4N
2N
0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量变化规律
4N
2N
0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4N
2N
0
细胞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 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 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 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 物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 有重要意义。
3、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显著特点 是的( C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 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⑤ ) ①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DNA数目加倍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形成纺锤体 ⑤细胞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1、家兔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和形态是[ C ] ①22对 ②22个 ③44个 ④88个 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①⑤ B.③⑥ C.④⑥ D.④⑤
高中生物_人教版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6章第1节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
其中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还是学生学习DNA 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生物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校高一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本节内容分成3课时讲授,放慢授课节奏,已达到让绝大多数学生跟上;尽管基础薄弱,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他们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
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模型建构,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生命观念);4.养成求实、合作、质疑的科学精神(理性思维,科学探究)。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所以课前我会指导学生预习和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和记笔记。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
在讲有丝分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观看微课及多媒体课件逐步演示与黑板板图相结合的方式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生物学知识等。
人教版(2019)必修一6.1 细胞增殖 第2课时 课件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
复制
亲代细胞
分裂 (染色体平均分配)
子代细胞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
染色体:间期复制,后期均配
(实质是DNA的复制)
DNA是遗传物质
保持细胞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然后精确平均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中去,使每一个子细胞中都有与亲代细胞 数目相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两消两现
中期排板
姐妹分家
两现两消
前期
纺锤丝a
纺锤体b
染色体 c 姐妹染色单体 d
(可见) 着丝点 e
形:
①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②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③染色质
染色体(散乱分布)
数:不变
思考:姐妹染色单体在 前期可见,形成于
分裂间期
中期
形:
①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思考: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 中期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形成
纺锤体的方
不
式不同)
同
点 末期(形成
子细胞的方
式不同
细胞两极发出 纺缍丝形成纺 缍体
中心粒周围发出星 射线形成纺缍体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 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一个细胞形成两个 子细胞
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 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 子细胞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 动物细胞: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
41265837
9
几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
2n
DNA数:2n
生物
染色体数
洋葱
8对16条
水稻
12对24条
6.1细胞增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1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菏泽一中孟令觅一、设计思路:本节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指导下,首先对上节所学的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复习回顾,然后进行实验探究,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提供事实证据。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质疑精神。
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并通过分析动物有丝分裂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丝分裂的意义。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除了有丝分裂以外还有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属于必修二的内容,本节只学习无丝分裂。
二、教材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实验,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增强操作步骤的目的性和条理性,教材的实验指导在制作装片这一步,把装片制作的过程、方法、所需时间和操作的用列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本实验增加的一个内容,是让学生学习记录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通过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的比值,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这里运用了间接转化的方法,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记录下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而是根据得到的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技术细胞总数的比值,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这种思维上的转化有一定的难度,是对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挑战。
对于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教材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列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然后归纳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这种分裂方式也不常见,也有不同的主张和看法,因而教材只用一小段文字和一幅图做了简单介绍。
三、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要求,会进行相关的结果分析。
2、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3、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
4、了解无丝分裂的特点并举例四、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3)细胞分裂的意义五、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细胞的增殖》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概述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3)描述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2.过程与方法:(1)尝试提出假说,用毛根玩具“扭扭棒”制作有丝分裂模型,通过自主、相互纠错,在模拟实验中构建正确的核心概念,从而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2)运用数学分析、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构建模型,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从而树立生命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2)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统一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观念)4.重、难点(1)理解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及数量关系。
(2)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辅助行为的变化及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策略教法:模型构建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抽象出物理模型→用“扭扭棒”构建物理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归纳、总结,理解“核心概念”。
学法:观察—模拟,比较—分析观察—模拟:小组合作,用“扭扭棒”构建物理模型,并转化为数学模型,讨论、总结各分裂时期的特点。
比较—分析:利用表格、坐标图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核染色体、核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进行类比、归纳。
三、教学用具PPT 课件、有丝分裂动画、“扭扭棒”、吸盘、白纸、签字笔、吸管、胶带四、教学设计流程:1.2.教学设计思路基于课前教学设计的困惑,预设了本节课两个教学难点,(1)理解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及数量关系;(2)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辅助行为的变化及各时期核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环节一: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整体过程1.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立体动画,学生观察动画后初步建立有丝分裂的整体印象,初步体验有丝分裂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2.展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图像,学生分阶段识别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突出各时期的关键特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DNA及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变化规律,构建相关数学模型,阐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掌握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说明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作用。
核心素养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通过对癌症有关的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观念。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3、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教学重点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规律性变化。
教法问题探究法教学难点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环节设计设计意图导入视频播放:播放细胞分裂过程视视频。
展示视频,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回忆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特点及相关数量变化关系组织学生填写学案并检查学案填写情况,找出填写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相应问题观看视频,回忆相关知识点,引起学生注意。
创设问题推进新课一、新课内容提出问题:有丝分裂过程可能发生哪些可遗传的变异?与癌变有哪些关系?致癌因子有哪些?通过问题讨论,总结规律,得出科学结论。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探究一:提出问题: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关系?探究二:展示经典习题,引入问题,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哪些不同点?探究三:展示讨论问题:有哪些细胞器参与细胞分裂?分别在哪些细胞中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在细胞分裂的哪些时期发挥作用?同桌相互讨论相关问题,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2

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生长和增值的的周期性,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等。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的根底,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根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
〔2〕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进一步学习细胞的增殖过程及特点,从而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生命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植物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的区别。
难点: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四、学情分析由于条件及设施有限,学生对于实验的准确掌握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讲解法:对于无丝分裂的内容,直接讲述,很好掌握。
3. 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通过比照分析动、植物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的不同。
4. 新授课教学根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材料的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学生阅读课本P113,图6-3及图6-6,区分二者的相同点击不同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让学生以四人为以小组,阅读课本P114中的“技能训练〞,解释现象。
老师问: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请解释。
根据上一节已学习了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所以学生可以大概答复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学习重点】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自主研读学习单】一.教材助读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要求: 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用笔画出重点;②用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1.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DNA是怎样变化的?染色体是怎样变化的?染色单体是怎样变化的?2.细胞的无丝分裂什有什么特点?二、预习检测:(完成下列问题,在填写过程中尽量记忆,不明白之处用双色笔在书中标注)(一)无丝分裂(课本P114)1.大体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然后,整个细胞从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概念: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和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3.举例:(二)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课本P115-116)1.实验材料:洋葱。
2.实验用到的试剂及作用(1)质量分数为15%的+体积分数为95%的,作用是使细胞分离开。
(2)0.01 g/mL的龙胆紫(或0.02 g/mL醋酸洋红):能使着色。
3.制作装片的步骤→→→制片。
4.观察装片(1)先用倍镜观察,找到区细胞:细胞呈,排列。
(2)再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先找出细胞分裂期的细胞,再找其他各个时期的【合作探究学习单】探究一、细胞周期中的变化1.结合图,总结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1)染色体形态变化:间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成;期(前期、中期、后期),染色体在解螺旋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2)纺缍体的变化:形成( 期)→解体( 期)。
(3)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 期)→重建( 期)。
(4)染色体行为变化: →散乱分布于纺缍体中央→ →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
2.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目变化(假设体细胞染色体总数为2N ,)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目 染色体形态3.根据以上表格的填写,划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例1】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体增加一倍的时期是( ) A 分裂间期 B 分裂前期 C 分裂中期 D 分裂后期【例2】水稻卵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那么它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分子及脱氧核苷酸链条数依次是( A.24、24、24、24 B.24、24、24、48 C.24、48、48、96 D.48、48、96、96探究二、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P115-116)A. 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染色体数目细胞周期间前 中 后 末4N 2N0 B. DNA 含量变化曲线DNA 含量 细胞周期 间前 中 后 末 4a 2aC. 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染色单体数目 细胞周期间前 中 后 末4n 2n 01.为了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其哪个区域的细胞?这个区域细胞有什么特点?2.有关试剂及作用:(1)解离液:,。
(2)漂洗液:,。
(3)染色剂:,。
3.某同学利用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没有观察到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于是等待细胞的继续分裂,他能等到吗?为什么?如果不能应该怎么操作?4.根尖分生区细胞一定处于分裂期吗?试从细胞周期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5.试思考在制作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为什么一定要遵循“解离—漂洗—染色”的顺序?能否颠倒?【例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课堂检测】填空:1.DNA含量加倍的时期为。
2.染色体含量加倍的时期为。
3.产生染色单体的时期为。
4.看得见染色单体时期为。
5.细胞板形成细胞壁时,细胞器起重要作用。
6.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期为。
7.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期为。
【巩固提升学习单】【基础过关】温馨提示:10分钟独立完成。
人人过关,一个不少。
1.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
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是()A ①④⑤③②B ②③①④⑤C ①⑤④③②D ⑤④③②①2.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
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高倍显微镜下先找出间期细胞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间期细胞多于分裂期的细胞4.细胞周期各阶段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不可能是()5.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 分子数(c)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6.观察风信子根尖细胞的永久装片时,可在视野中找到图中的几种形态的细胞,其细胞内a、b、c的数量关系符合直方图所示的是(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属于无丝分裂()A.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人皮肤的再生过程C.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核膜、核仁等结构C.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整个分裂过程9.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2N和mB.N/2和m/2C.2N和m/2D.N和m10.如图为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物为一种高等植物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C.该细胞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该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11.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选)()A.取材位置不合适B.取材时间不合适C.解离时间不合适D.视野选择不合适12.如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可在①时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能力提升】13.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6条),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请回答:(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乙观察到的实(请验结果是_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2)丁同学在进行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操作是________ _。
(3)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观察到个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大多数细胞多一倍,说明他看到的那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期,这些细胞中有DNA分子为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条。
14.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请据图回答:(1)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字母表示)之间,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单体数为。
15.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图中实线表示,虚线表示,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2)图中的C相当于曲线图中的_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图形推测,上图中的4N应该等于。
(3) 图中的[4] 的变化是,此时在[4]的周围(一种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加强。
(4)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此段相当于分裂图中 (字母)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字母)。
(5)图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
知识拓展有丝分裂中几种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注意:1、计算染色体数目时,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为依据,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2、当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的数=1:2:23、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DNA数=1:1注意: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变化的特殊时期:1、DNA数目加倍开始的时期---间期;2、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间期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后期4、染色单体数目为零的时期---后期和末期5、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时期----前期和中期6、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时期----后期和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