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学设计细胞增殖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能够运用细胞增殖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细胞增殖的特点:周期性、对称性和限制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图片和实例生动展示细胞增殖的过程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和实例。
2.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细胞培养皿等。
3. 准备教学PPT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增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的意义和过程。
2. 讲解:介绍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讲解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展示:利用PPT和视频展示细胞增殖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理解。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增殖的过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增殖的重要性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实验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能力等。
3. 作业和测验评估:通过作业和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细胞增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应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细胞增殖相关的课外研究,如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实验等。
2.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九、教学资源1. 细胞增殖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细胞增殖优秀教案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有哪三种分裂方式。
2.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3.深刻理解并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个时期变化特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个时期的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变化情况。
【教学方法】探究式。
【课前准备】flash动画、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导语]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同学比较爱脱头皮屑,头皮屑就是死亡的表皮细胞。
尽管头皮屑天天脱,但是我们这些同学的脑袋并没有因为头皮屑的脱落而一天天的减少吧?这是因为通过细胞的分裂产生了新的细胞补充了上来。
细胞是如何进行分裂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板书] 第三节细胞的增殖[投影]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阅读教学目标并简单记录,了解本节课知识、能力、德育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教师:细胞分裂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实现了细胞数目的增加。
那细胞分裂的过程是不是遵循同一个模式呢?不是的。
有丝分裂[板书] 一、分裂方式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的一种分裂方式——有丝分裂。
[板书] 二、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指导阅读]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们把它称为细胞周期。
那么,什么是细胞周期?请阅读课本34页第一段。
投影展示阅读提纲:1. 什么是细胞周期?2.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培养自学能力)教师提问,找1—2名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脱离课本回答)细胞周期: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投影练习] 如右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学生:思考并回答。
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案

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案
教案名称:高二生物细胞增殖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过程,认识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调控机制。
教学重点:细胞增殖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调控机制。
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料:细胞增殖的相关教材及演示图片、视频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图片或视频,引出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细胞增殖的概念: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2.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减数分裂包括交叉互换、染色体对分离和细胞质分裂。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如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一项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细胞模型,并进行染色观察。
五、讨论总结(10分钟)
针对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归纳细胞增殖的特点和调控机制。
六、拓展延伸(10分钟)
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或文章,了解细胞增殖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如药物研发、组织工程等。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如解析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问题、编写小论文等。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教学拓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开展相关的细胞增殖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细胞增殖的理解和认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课标要求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考点一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1.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①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
②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生物体内不断地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
(3)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2.细胞周期 (1)前提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时间⎩⎪⎨⎪⎧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3)图示含义(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源于必修1 P115“思维训练”:(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
(2)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不能太大的原因是细胞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3)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并说明原因。
提示不是,因为细胞中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都需要一定的容纳空间。
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 期和G2期。
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下图所示。
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
为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或凋亡,常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这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
(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 数目加倍。
(2)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a.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b.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c.理解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d.了解细胞增殖在生物发育、组织修复和癌症等方面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a.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和比较分析方法探究细胞增殖的规律;b.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c.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负责任和必须仔细观察、实验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3.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4.细胞增殖在生物发育、组织修复和癌症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30分钟)第二课时: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40分钟)第三课时: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40分钟)第四课时:细胞增殖的应用(40分钟)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
2.教学难点: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30分钟)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细胞增殖吗?它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2.授课:通过讲解和图示介绍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
3.教学实验:分组进行细胞计数实验,了解细胞增殖的实际过程。
4.汇报和总结: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课时: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细胞增殖的概念。
2.授课:通过图示和动画介绍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类型,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实物示范。
3.讨论:教师提问“为什么细胞需要进行分裂?”引导学生思考。
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高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节课的设计主要表现在知识概念和结论要以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和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知识作为基础和工具,引导学生思考、认识,重视方法的探索及概括总结过程,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启迪、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点拨思路,引导方法,培养能力。
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有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规律,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等。
“细胞增殖”主要阐述生命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即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周期中,复制的遗传信息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本节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学习DNA复制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因此,学好《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4.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DNA数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细胞的增殖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学生对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来增加细胞数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的变化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尽量形象化。
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方便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生物课程中“细胞的增殖”为主题,通过系统、深入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异同点,了解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认识细胞增殖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生物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遗传学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具备了进一步探索细胞增殖过程的知识储备。
此外,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概念、特点及异同点;(2)掌握细胞周期的定义、组成及其调控机制;(3)了解细胞增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损伤修复、遗传传递等方面的作用;(4)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现象,并能正确识别有丝分裂各期细胞;(5)培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细胞分裂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4)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实证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3)通过学习细胞增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增强敬畏生命的情感;(4)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5)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其绿色环保意识。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了解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增殖的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
2.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的调控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细胞增殖的概念、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等。
2.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盐酸、酒精、碘液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分裂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过程(1)讲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包括细胞增殖的定义、类型和意义。
(2)讲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 分析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1)对比分析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如染色体变化、细胞质变化等。
(2)讲解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应用,如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
4. 实验演示(1)讲解洋葱根尖制片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
(2)展示显微镜下的细胞分裂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5. 学生实验(1)分组进行洋葱根尖制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6.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细胞增殖的概念、过程、特点等。
(2)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开 始时止
D。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 完成时止
答案:D
2、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变化,其中染色体复制 的结果是( )
A、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不变
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了一倍
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增加了一倍
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不变,蛋白质增加
细胞的分裂
乐清白象中学
汤可亲
提问:
生活细胞,像生物体那样也 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如 果只有死亡,没有增加是不可 思议的。那么细胞是如何增加 数目的?细胞增殖对生物有何 意义呢?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 增殖即数目的增加.
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 的个体
▪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 新细胞;同时,可由一个受精卵经 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一个新 的多细胞个体
答案:A
3、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DNA含量加倍和染色体数目 的暂时加倍分别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
B、后期和末期
C、间期和中期
D、间期和后期
答案:D
4、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答案:B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板附近较多的细胞 器是( )
复制的结果:每个染色体 形成了两个完全一 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 复制后的染色体
(三)分裂期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思考:细胞怎样完成遗传物质的 平均分配?变化的规律如何?
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时期
主要特点
染色体 数
分裂间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期
合成
4
分
前期
两消两现: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后期
答案:A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提问:为什么细胞分裂间期需要这么 长的时间?
(二)分裂间期
[小问题]有人说,细胞分裂间期是细胞分 裂的“间歇期”,这时的细胞处于静止状 态,这种说法正确吗?
光镜下分裂间期的细胞表面平平静静,看不到 明显的变化;但是,近代科学研究,特别是利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证明,在分裂 间期,细胞内部发生着极其复杂的变化,最大 的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
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小鼠十二指肠细胞 13.5
1.8
蛙单倍体胚细胞 35.3
1.6
仓鼠卵细胞
11.6
0.8
蚕豆根尖细胞
15.3
2.0
合计 15.3 36.9 12.4 17.3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 期。
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相差 很大。分裂间期占的时间很长,约 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 占的时间短,约占细胞周期的 5%~10%。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答案:D 6、在有丝分裂中,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后期
B、间期和前期
答案:B
7、蚕豆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4个,那么蚕豆 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对数为( )
A、3对
B、6对
C、2对
D、24对
答案:B
8、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相同的 时期是(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 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细胞 分裂的主要方式。
多细胞生物通过有丝分裂增 加体细胞数量。
一、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连续 分裂的细胞,从 一次分裂结束开 始到下一次分裂 结束止。
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小时)
4
中期 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
裂
上
4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
离
8
期 末期 两消两现:染色体、纺锤
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4
染色单 体数
0->8
8
8
0 0
DNA数 4->8
8 8 8 4
练习:
1、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是(
)
A。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到下次分裂完成时 止
B。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到下次分裂开始时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