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复习检测题
《陈情表》练习题(含答案)

陈情表(时间:40分钟满分:55分)一、基础巩固(25分,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凶(sù)门衰祚.薄(zuò) 更.相为命(gēng)B.茕.茕孑立(qióng) 床蓐.(rù)猥.以微贱(wěi) 生当陨.首(yǔn)C.责臣逋.慢(bū) 犹蒙矜.育(jīn)过蒙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D.期.功强近(qī) 终鲜.兄弟(xiǎn)除臣洗.马(xiǎn) 刘病日笃.(dǔ)解析:选D D项,“期”应读jī。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凶:不幸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而死去;背,背离、离开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借鉴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息:子解析:选C C项,“鉴”,察。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B.臣以.供养无主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但以.刘日薄西山解析:选C A、B、D三项,为介词,因为;C项,介词,凭借,用。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臣亡国贱俘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解析:选A A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解析:选D 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
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车、马等)快速奔跑”。
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客套话,求人办事”。
D项中“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陈情表》达标检测练习题及答案

《陈情表》达标检测题(一)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4、四十有四。
二、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2、举臣秀才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7、臣欲奉诏奔驰8、拜臣郎中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岂敢盘桓三、词类活用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且臣少仕伪朝5、臣少多疾病6、举臣秀才7、举臣孝廉 8、夙遭闵凶9、猥以微贱 10、沐浴清化11、凡在故老 12、愿陛下矜悯愚诚1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4、则刘病日笃15、臣具以表闻 16、无以终余年。
(使……·结束)17、保卒余年四、重要实词:1、臣以险衅.. 2、夙.遭闵凶3、慈父见背..抚养.. 4、躬亲5、终鲜.兄弟6、门衰祚.薄7、晚有儿息. 8、茕茕孑...立9、形影相吊. 10、逮.奉圣朝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1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13、拜.臣郎中 14、寻蒙..国恩15、除.臣洗马16、臣具.以表以闻. 17、辞.不就职18、责臣逋慢.. 19、则刘病日笃.20、犹蒙矜.育 21、本图宦达..22、不矜.名节 23、过.蒙拔擢..24、宠命优渥. 25、岂敢盘桓..26、有所希冀.. 27、但以刘日薄.西山28、气息奄奄..至今日.. 29、无以30、母孙二人,更相..不能废远..为命 31、是以区区32、愿.乞终养 3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伯牧所见明知.34、听.臣微志 35、皇天后土实所共鉴.36、庶.刘侥幸 37、保卒.余年38、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五、一词多义1.少①少多疾病②少仕伪朝2、志①舅夺母志②听臣微志3、夙婴疾病4、矜①犹蒙矜育②不矜名节5.闵(悯) ①夙遭闵凶②悯臣孤弱6.薄①门衰祚薄②日薄西山③厚古薄今7.除臣洗马8.以①猥以微贱②臣以险衅③臣具以表闻④谨拜表以闻⑤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⑥臣以供养无主9、于①急于星火②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10.之①外无期工强近之亲②臣之进退(二)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家门衰微。
陈情表练习题

陈情表练习题一、选择题1. 陈情表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李密D. 王勃2. 陈情表属于哪种文体?A. 议论文B. 记叙文C. 抒情文D. 说明文3. 陈情表中提到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哪种情感?A. 尊敬B. 感恩C. 怀念D. 依恋4. 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态?A. 忠诚B. 无奈C. 矛盾D. 忧虑5. 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对偶二、填空题6. 陈情表中“______,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描述了作者处于两难的境地。
7. 陈情表中“______,臣请终养。
”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感情。
8. 陈情表中“______,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
9. 陈情表中“______,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使用了动物比喻,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10. 陈情表中“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是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作者的谦卑和恳求。
三、简答题11. 陈情表中,作者李密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祖母的孝心的?12. 陈情表中,李密提到自己“少多疾病”,这与他请求终养祖母有何联系?13. 陈情表中,李密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困境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的?14. 陈情表中,李密在文中多次提到“臣”,这反映了他怎样的自我定位?15. 陈情表中,李密在表达自己请求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哪些品质?四、论述题16. 请结合陈情表的内容,分析李密在文中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处境来体现孝道和忠诚的。
17. 陈情表中,李密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不忘国家大义,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8. 陈情表作为一篇表文,其语言风格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19. 陈情表中,李密的请求最终是否得到了满足?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20. 陈情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请论述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陈情表自测题(带答案)

《陈情表》文言知识检测一、默写1.作者概括自己幼年悲惨状况,奠定全文悲凉基调的句子是:,。
2.文中描述自己忠孝两难全尴尬处境的句子是:,;,。
3.文中介绍自己政治经历,表明心志、立场的句子是:,,,。
4.文中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密不可分的句子是:,;,。
5.作者最后提出的解决忠孝两难问题的方案是:,。
6.作者表达效忠之情的句子是:,。
二、解释1.臣以险衅(形容词作名词)2.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3.慈父见背(宾语前置) 4.躬亲抚养 5.九岁不行(古今异义) 6.零丁孤苦 7.祚薄 8.外(名词作状语)无期功强近之亲 9.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0.夙婴疾病(意念被动句) 11.常在床蓐 12.臣侍汤药(名词作动词) 13.逮奉圣朝 14.沐浴清化15.察臣孝廉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16.臣具以表闻(使动) 17.诏书切峻 18.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19.臣以供养无主(主持,做) 20.伏惟圣朝 21.少仕伪朝(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22.不矜名节 23.但(只是)以刘日薄西山24.无以至今日 25.更相为命 2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 27.四十有四 28.尽节于陛下(状语后置) 29.愿乞终养 30.臣之辛苦(助词,的)31.非独蜀之人士 32.矜悯愚诚 33.听臣微志 3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 35.谨拜表以闻(使动)三、翻译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没依靠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担任服侍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复习检测答案

《陈情表》复习检测一、选择题1.指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A.门衰祚.薄(zuò)臣以险衅.(xìn)B.茕茕孑.立(jié)夙遭闵.凶( mǐn)C.责臣逋.慢(bū)宠命优渥.(wò)D.猥.以微贱(wěi)除臣洗.马(xǐ)2.指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猥.以微贱(自谦之词,犹“鄙”)则刘病日笃.(病重)B.过蒙拔擢.(提拔)矜.悯愚诚(同情、怜悯)C.死当结草..(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代指报恩)岂敢盘桓D.门衰祚.薄(福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大功服的人)3.指出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删掉不做5.注意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职)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提拔)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予官)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担任)6.下列选项中“以”的意思和“臣以险衅”中相同的一项是( A)A. 但以刘日薄西山B. 猥以微贱C. 臣具以表闻D. 谨拜表以闻7.文中多次提到官名,下列加点字不是官名的一项是(A)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8.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C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9.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 A)A.告诉不许:(州县长官)告诉我不被允许。
B. 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没有主意。
C.臣之辛苦:我的艰难困苦。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皇帝恩遇优厚)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的。
二、填空题1.根据对成语的解释写出本文中的这个成语。
《陈情表》高考复习(练习专题)

AD 红色“以”解释完全相同的两项( ) 红色“ 解释完全相同的两项(
用 A、臣具以表闻 臣具以 凭借 B、猥以微贱 C、但以刘日薄西山 因为 圣朝以 D、圣朝以孝治天下 用
红色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红色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急于星火:比 星火:像 进退:助词, B、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独 无以至今日 没有用来……的 至今日: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 的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不能废远: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两项分别是( 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两项分别是(C)(E)
• A、晚有儿息:子 晚有儿息 奉圣朝: B、逮奉圣朝:等到 蒙国恩: 不久 C、寻蒙国恩:寻找 刘病日笃 D、刘病日笃:病重 西山: E、日薄西山:靠近 疾病: F、夙婴疾病:缠绕 形影相吊 形影相吊:安慰 未曾废 未曾废离:停止 臣洗马: 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名节: 不衿名节:自夸 臣微志: 准许 听臣微志:听从 供养无主 供养无主:主持
)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C)
•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到了侍奉圣朝之时,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 熏陶。 熏陶。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 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 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 往赴命。 往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C.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 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 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陈情表》练习题

《陈情表》练习题《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是汉朝时期李密所写的一篇奏折,内容表达了他对当时皇帝的忠诚,并陈述了自己的政见和心愿。
本文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对《陈情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填空题1. 《陈情表》是李密于(西汉)时期写的一篇奏折。
2. 《陈情表》是写给(刘邦)的奏折。
3. 故《陈情表》中重复使用了(陈)字,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和意愿。
4. 《陈情表》中的“臣”是指(李密)自己。
5. 在《陈情表》中,李密以(某甲)的身份写奏章,采用的是自陈说理的方式。
二、选择题1. 《陈情表》的主题是:A. 忠诚与爱国心B. 才能与抱负C. 忍辱负重D. 职位晋升答案:A. 忠诚与爱国心2. 以下哪个词语没有出现在《陈情表》中:A. 布衣B. 春秋C. 心甘情愿D. 脱离答案:C. 心甘情愿3. 《陈情表》中李密提到的“桂楫”是指:A. 船只B. 文章C. 祭品D. 草药答案:A. 船只4. 《陈情表》最后一段中,李密提到自己的身世,表达了:A. 才能不被重视B. 忠诚无法回报C. 苦心劝谏的苦衷D. 不服气答案:C. 苦心劝谏的苦衷三、简答题1. 《陈情表》中的“四十有余矣”指的是什么?李密在奏折中提到自己已经四十多岁,表达了自己在历练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才干。
2. 《陈情表》如何用才能和抱负来表达忠诚?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自我推荐、陈述个人成就和政见等方法,向皇帝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以证明自己的忠诚之心。
3. 《陈情表》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列举其中的一些。
《陈情表》中使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问答题1. 为什么李密在《陈情表》中多次重复使用“陈”字?《陈情表》中多次重复使用“陈”字,是为了彰显作者真挚的心情和衷心的愿望。
同时,“陈”的发音与“忱”相近,寓意着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真诚。
2. 《陈情表》中的“臣李密”一词,是怎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在《陈情表》中,李密以“臣李密”自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爱之情,并借此强调了自己的身份和立场。
陈情表练习题

陈情表练习题陈情表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重要的文学作品,是东汉末年名臣杨修写给朝廷的一封奏章。
这篇文章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文辞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对陈情表的一些练习题,帮助读者加深对这篇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一、选择题1. 《陈情表》是哪位名臣写的?A.杨修B.杨广C.杨贵妃D.杨玉环2. 陈情表是一封给谁的信件?A.皇帝B.百姓C.官员D.军队3. 以下哪个词语不是用来形容作者的心情?A.忧郁B.痛苦C.愤怒D.乐观4. 陈情表的写作目的是什么?A.表达对皇帝的忠诚B.坦白自己的错误C.请求得到官职D.呼吁朝廷立即行动5. 陈情表写于哪个时期?A.三国时期B.唐朝C.东汉末年D.宋朝二、简答题1. 简述《陈情表》的背景及写作目的。
【回答】《陈情表》是东汉末年名臣杨修写给朝廷的一封奏章。
当时天下大乱,刘备势力日益壮大,而皇帝却被困守在长安之中。
杨修以这封奏章表达了他的忠诚和忧虑,希望皇帝能够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当时的局势。
2. 陈述《陈情表》中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
【回答】在《陈情表》中,作者表达了他内心深深的忧郁、痛苦和愤怒。
他用了大量的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他用“臣不胜其忧”来强调自己忧虑的程度;用“是臣孺非父母,靡所逃于天地之间者”来表达自己无处可逃的困境。
3. 陈述《陈情表》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回答】《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深情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
这篇文章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激发了后人的爱国热情,并使读者深刻认识到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私利。
三、写作题请你以陈情表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表达你对这篇作品的理解和感想。
【回答】陈情表,这是一篇承载着忧愤和深情的文学作品。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杨修表达了他对乱世的担忧和对皇帝的忠诚。
我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项“芳草鲜美”的“鲜”是“鲜艳” 之意。)
• • • • • • • • • •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D. 门衰祚薄(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A
• • • • • • • • 9.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 孑孓jué一样)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 语,一天天) 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 远离)
C
• 10.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②臣具以表闻 •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 ⑧谨拜表以闻 •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 C.①⑤⑦ D.②④⑥ )
B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俸禄虽薄 • 故其亡也 • B.毋以是为我累 • 后当以我语告之 • C.既而其后常然 • 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 D.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 • 要其心之厚于仁
C
•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欧阳 修父亲廉洁尽职的一组是( ) • ①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 ②吾何恃而能自守耶 • ③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 ④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 ⑤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⑥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 A.①③⑤ B.②④⑥ • C.③④⑤ D.④⑤⑥
D(A第一句,相当于“而”,连词,表顺承;第二句,介词, 由于。B介词,第一句,在;第二句,比。C第一句,连词, 和;第二句,动词,送给。D两句都是连词,表转折,却。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 A.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B.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 急于星火 • C.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D.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 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 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 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 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 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 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 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二、拓展阅读:
• 泷冈阡表 • 欧阳修 •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2),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3),其子 修始克表于其阡(4)。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 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 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 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 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 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 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 ‘昔常不足,而今有 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
《陈情表》复习检测题
高三语文组
A(B项“洗马”应读“xiǎ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 C项“期功”应读“jī”,满一年之意,不读“qī”。D项“伪 朝”应读“wěi”。)
• • • • • • • •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 n) 祚薄(zuò)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 矜悯(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
B
•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泷冈阡表》是一篇墓志文。泷冈是地名,阡 是墓道,表即墓碑。这种文体是表彰先人人生前 的德行,刻在坟前的碑石上,以供后人瞻仰的。 • B.这段文字借祖母的口述,道出父亲生前从政所 持有的执著、仁爱的精神。 • C.文章在表现父亲高尚人格的同时,也描写了母 亲对他的慈爱和厚望。 • D.全段文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加雕饰,流 露出作者对父亲崇敬之情。
• • • •
A.生四岁而孤 B.俾至于成人 C.不及事吾姑 D.屡废而叹
孤:年幼丧父 俾:使 姑:姑姑 废:停下来
A(B.临终之时C.流泪 D.回头看)
• 12.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A.居穷,自力于衣食 B.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 C.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 D.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
C(负:辜负)
• 17.下列个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 一项是 • A.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安慰,抚慰。 • B.则遂取以来 遂:立即。 • C.吾行负神明 负:背负。 • D.幸其成长 幸:希望。
D(连词,表选择,相当于“还是”)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中 “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 B.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 C.然后惟其所愿。 •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 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 “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 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 同的一项是( )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 见明知。 •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B(B介词,在。A第一句,相当于“而”,连词,表顺承; 第二句,介词,由于。C第一句,连词,和;第二句,动词, 送给。D第一句,连词,表转折,却;第二句,连词,表因果, 因而。) • 2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 我有能力给你改葬,最终会把你安葬在祖先的墓地,这样 做了以后,才能让奴婢们按自己的意愿或留或去。 • B.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 出生后不能一起居住互相照顾,死后又不能抚摩着你的尸 体哭诉来表达哀悼。 • C.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 你活着的时候不能与我形影相依,死后,你的灵魂不能在 梦中出现。 • D.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如此而已。 • 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大成材;抚养我的 女儿和你的女儿,一直等到她们嫁出去,(我的心愿)就 这样了结罢了。
A(“废离”与“废远”的“废”都当“废止”讲, 都是动词。“不矜”的“矜”当“自夸”讲,动词; “矜悯”中的“矜”当“怜惜”讲,动词;两个 “矜”字意义不同。) •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C项里的“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秦、 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 从军出战。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拓展阅读(二)
• 《祭十二郎文》 • 韩愈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 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 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 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 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 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 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 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 “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 与汝子,幸其成长;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 此而已。 •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 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
新免于丧适然
• 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 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 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 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shěn) 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 乳者抱汝而立于旁, 因指而叹 ,曰:‘术者谓我 岁行在戌将死 ,使其言然, 儿之立也,后当以我
B(A项中“蓐”通“褥”,C项中“有” 通“又”,D项中“闵”通“悯”。)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C(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 还含有“推荐”之意,即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D(A“自己年事已高”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
B“表现了作者的迷信思想”不恰当;C“精 神恍惚,无法做官”与原文不符。)
• 21.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就派“建中”去祭 奠亡者,处理善后遗事,弥补自己的过失,告慰 死者之灵。 • B.“吾行负神明”“不孝不慈“,既表现了作 者的迷信思想,又表达作者对十二郎深深愧疚之 情。 • C.十二郎之死对作者打击巨大,他精神恍惚, 无法做官,因此只好辞官“归田”,悉心培养后 人。 • D.“呜呼”“呜呼哀哉!”这些感叹词运用, 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愧疚之情和对亡者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