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6讲质量与密度第1课时质量与密度复习练习

合集下载

(物理)中考必刷题物理质量和密度题

(物理)中考必刷题物理质量和密度题

(物理)中考必刷题物理质量和密度题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 如图,表示在晶体熔化成液体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 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 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 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答案】 A【解析】【解答】解:A、在晶体熔化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晶体熔化的图象,A符合题意;B、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但图象中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B不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图象应为倾斜的直线,C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知,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分析图象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图象变化规律,从图象中正确、迅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有关物理规律的掌握,判断图象能否正确反映物理规律.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6讲 第1课时 达标训练 质量与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6讲   第1课时   达标训练   质量与密度

期末提分练案
5.(202X·扬州)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 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 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密度不变
【点拨】加注饮料的质量 m=m3+m1-m2;加注饮料的 体积 V=V 金=mρ金金=mρ01;饮料的密度 ρ=mV=m3+mm11-m2
ρ0 =m3+mm11-m2ρ0;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需要加
期末提分练案
注更多饮料才能到达标记处,会造成测量出的饮料质量 偏大,由 ρ=mV可知,计算出的饮料密度值偏大。 【答案】m3+mm11-m2ρ0;偏大
=1 000 cm3,V 乙=53 cm3=125 cm3,甲、乙两正方体的
m甲 500 g
密度之比为ρ甲=V甲=1 ρ乙 m乙
000 250
cgm3=1:4,故
A
正确。
V乙 125 cm3
【答案】A
期末提分练案
7.(中考·南充)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 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 体 后 的 总 质 量 为 250 g , 则 这 种 液 体 的 密 度 为 __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期末提分练案
【点拨】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知,天平应该放在水平 台上,在调平衡前,应该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 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的原 则是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答案】水平台;零刻度线;左
期末提分练案
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 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 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专题6 质量和密度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①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③和④【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小,故ρ甲>ρ乙,故②错误;③因为ρ甲>ρ乙,且液面相平,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故③正确;④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④正确;故选D。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实际;B. 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泰山山顶上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小一些,故B不符合实际;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手掌的长度相当,约为 18cm,故C不符合实际;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一些,约为50kg,故D符合实际;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3.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A.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B. 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C.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D. 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 PH【来源】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故选:C。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第一节质量【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C.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状态有关D.物体的质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2.1 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A.铁的质量较大B.棉花的质量较大C.它们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比较3.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中学生身体质量的是()A.500 B.5.0×107mg C.5000g D.0.005t5.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较大,做成铁管时质量较小B.一块铅熔化成液态的铅时,其质量减小了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D.一块铝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6.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将铁棒磨制成钢钎B.在炉中加热到30℃C.将铁棒拉成细铁丝D.将铁棒带到太空中7.(多选)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使用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 )A.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C.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D.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尖仍指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左方,这时应当()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大一些的砝码9.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质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物体,右盘放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10.小明要测量1cm长的棉线的质量,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将1cm长的棉线直接放到天平盘中进行测量B.将一个小石块与1cm长的棉线一起放到天平盘中测出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C.测100m长(或更长)的棉线的质量,再测得的质量除以100得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测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二、填空题1.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做质量。

2018届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真题体验把脉中考.doc

2018届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真题体验把脉中考.doc

2018届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真题体验把脉中考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真题体验把脉中考考点1 质量及其测量 1.2017·广州中考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

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9t B.9kg C.9g D.9mg 【解析】选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60kg,其质量的15等于60kg159kg,故B选项符合题意。

【方法归纳】估测质量的方法掂一掂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手掂一掂物体的轻重,来判断物体的质量大小。

用手拿物体时,所用的力越大,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物体的质量就越大。

因此人们用“掂一掂”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质量大小,实质上就是根据重力大小推断质量大小。

2.2016·桂林中考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解析】选B。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铝锅由热变冷,温度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正在沸腾的水,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故B符合题意;铁球被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食品的质量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7·衡阳中考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解析】选B。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6讲—质量和密度(典题精练)(解析版)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6讲—质量和密度(典题精练)(解析版)

第06讲—质量和密度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男生小明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身高约为170mm B.体温约为27°CC.质量约为60kg D.密度约为103g/m3【答案】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少数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此数值,在170cm=1700mm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平均质量约50kg,个别同学质量大一些,在6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此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

若将该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则溢出水的体积和质量可能是()(ρ煤油=0.8×103kg/m3)A.10cm3 1.2g B.8cm38gC.10cm310g D.12.5cm3 1 2.5g【答案】C【详解】由题可知,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溢出煤油的体积为V=1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V石=V=10cm3当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即V水=V石=10cm3由mVρ=可知,溢出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10cm3=10g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密度见表)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A中装的是酒精B.B中装的是硫酸C.C中装的是水D.无法确定【答案】A【详解】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由表格数据可知ρ酒精<ρ水<ρ硫酸,根据公式m Vρ=可知,V酒精>V水>V硫酸;故A中装的是酒精,B中装的是水,C中装的是硫酸。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一、单选题1.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m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50g【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量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2.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2cm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

故C符合实际;D、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A. 1.6m B. 7.5dm C. 18cm D. 70um【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知道,1.6m与7.5dm较物理课本的宽度太长了,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应在18.5cm左右较为合理,故选C。

4.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 40km/h B. 1.5km/min C. 15m/s D. 40m/s【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4 测量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行驶路程为20km,行驶时间为:;根据得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6讲 质量和密度(考点精讲)(解析版)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6讲 质量和密度(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6讲—质量和密度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2.单位及单位换算:(1)基本单位:千克,符号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3)换算关系:1 t=103kg=106 g=109 mg.3.常见物体的质量: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②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③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④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g.注意: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4. 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1).测量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再通过公式g G m计算出物体的质量,这属于间接测量. 5. 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针向分度盘右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注意:要掌握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要掌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的结果呢?(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要掌握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 6.质量的测量步骤:(1)看:观察天平的指针和标尺的零刻度线。

(2)放: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4)测: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5)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游码左侧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就为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 物=m 砝码+m 游码.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称量时,从大到小添加砝码,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腐蚀性物体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4)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注意:托盘天平的使用,右图中存在的错误有: ①游码没有调零.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③用手拿取砝码,未用镊子.考点2 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2.公式:V m=ρ,变形公式:m =ρV ,V =m ρ.3.单位: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实验室常用的单位是g/cm 3;二者的关系是1 g/cm 3=1×103kg/m 3. 4.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如纯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表示体积为1 m 3的纯水的质量为1.0×103 kg.5.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的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6.对密度公式Vm=ρ的理解: (1)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是相同的,它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3)不同物质组成物体,在体积相同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ρρ (4)不同物质组成物体,在质量相同情况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ρρ 7.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密度 ①水的密度ρ水=1×103kg/m 3 ②冰的密度ρ冰=0.9×103 kg/m 3 ③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 kg/m 3 ④煤油、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 3 8.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质量与密度
第1课时质量与密度
一、选择题
1.(2017齐齐哈尔中考)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C )
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D.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 cm
2.(2017天门中考)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B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3.(河北中考)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 )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从右盘减少砝码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4.(石家庄中考模拟)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cm
B.石家庄民心河全年平均水温约35 ℃
C.一个普通西瓜的质量约为20 kg
D.目前我国高铁正常运行速度约为100 km/h
5.(2017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

如果用刚好能装0.5 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酱油>ρ白酒)( B )
A.等于0.5 kg
B.小于0.5 kg
C.大于0.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6.(2017东营中考)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
干松木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7.(邵阳中考)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

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D )
A.3.0×103 kg/m310 g
B.1.7×103 kg/m310 g
C.1.4×103 kg/m320 g
D.1.0×103 kg/m320 g
8.(2017保定二模)(多选)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已知甲物体的体积为V甲,乙物体的体积V乙=5V甲,甲物体密度是乙物体密度的4倍,若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 BC )
A.甲物体一定是空心的 B.乙物体一定是空心的
C.空心体积是V甲 D.空心体积是0.8V甲
9.(2017兰州中考模拟)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制备出了一种“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实验室称它为“碳海绵”。

一块约8 cm3的“碳海绵”可以轻松立在桃花花蕊上。

经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密度为0.16 mg/cm3。

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 ) A.若每立方米的空气质量为1.29 kg,则“碳海绵”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若用此材料制作手机电池,将来的某一天,手机待机时间将大幅延长
C.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
D.若用此材料填充保温材料做成宇航服,则能抵御晚上月球表面的低温
10.(2017利通一模)由如图所示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是( C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不能确定
11.(2017自贡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C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二、填空及简答题
12.(2017哈尔滨中考)一个杯子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1.05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2017攀枝花中考)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小__,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小__。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14.(2017安徽中考)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
g。

(2)另取一只100 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a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__60__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b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__28.2__g;则该液
体的密度ρ=__0.803×103__kg/m3。

密度为__1.15×103__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__200__mL。

16.(2017南充中考)容积为 250 mL 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 300 g, 则容器质量为__50__g; 若装满另
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 250 g,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0.8__g/cm3。

(ρ水=1.0×103 kg/m3)
17.(南京中考)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__22.8__g 。

他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__1.14__g/cm 3。

将土豆块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土豆的密度__等于__(选填“等于”或“小于”)小块土豆的密度。

三、计算应用题
18.(2017呼和浩特中考)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

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 374 g ,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 100 cm 3。

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 3
,钢的密度为 7.9×103
kg/m 3。

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

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解:(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ρ=m V =
374 g 100 cm
3=3.74 g/cm 3=3.74×103 kg/m 3;
(2)设铝的质量为m 铝,钢的质量为m 钢, 则m 铝+m 钢=374 g……①
由ρ=m V 可得V =m ρ,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 则 m 铝ρ铝+ m 钢
ρ钢=100 cm 3

即m 铝2.7 g/cm 3+ m 钢
7.9 g/cm 3=100 cm 3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 铝=216 g ,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16 g 374 g
×100%≈5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