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经典名句摘抄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545a9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b.png)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1、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竹席的美称,指光洁如玉的竹席。
这句指红色的荷花已经枯萎凋零,坐在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天的凉意。
2、罗裳:锦罗制成的裙子。
3、兰舟:用木兰制成的华美小舟,后用作小舟的美称。
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
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
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4、锦书:指夫妻间诉说思念之情的书信。
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之。
根据不同排序,可以读出许多首怀念远人的诗歌。
后代遂以“锦书”、“锦字”代指思念的书信。
5、雁字:大雁飞行时,排成“一”或“人”字,故称。
这里指信使,相传大雁能够传递书信。
据《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赏析: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之情。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
丈夫应该也是如此,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
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解脱了。
这首词将一位沉湎于夫妻恩爱中独守空闺备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得细腻入微,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俊爽,明白的叙述中包蕴了无尽的情思。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有恨谁人省清秋黯销魂——李清照《一剪梅》赏析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是易安词中的精品。
在这首词中,女词人以纤细灵活的笔触,抒写了缠绵隽永的相思之情,千百年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
下面,我们一起来简析一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词的开篇,即交代了词人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日,解下罗裳,换上便装,要单独划着小船出游。
"红藕",即红色的荷花;"玉簟",是精致的竹席,既奇妙地点明白秋天的季节,又渲染出凉爽的气氛,使人想见:"红藕香残",一年又过,而词人仍旧形单影只,倍尝"人去席冷"之苦。
在此,词人不饰雕琢,只借助物象的选择和组合,就奇妙地将眼前景、心中情融为一体,显示出高卓的艺术敏感和表现力量。
此时,陷入离情别绪煎熬中的词人,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要借巡游以遣怀。
词中,"独"字回应着"轻",字,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离思别恨中那细腻缠绵的心灵,宛似涓涓细流,含蓄而又悠长,淡极却属隽永,平实之语,却感人尤深。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直承上句,但奇妙地将对象作了置换——词人不仅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正在思念着自己。
这里,"谁"事实上是暗指赵明诚;"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词人舍去自己却言及对方,表达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由于,假设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疑心,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定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那样的怨言。
李清照一剪梅经典句

李清照一剪梅经典句 一剪梅 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 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 深情, 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下面小编收集了李清照一剪 梅经典句及赏析,供大家参考。
李清照一剪梅经典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 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 诚病死, 境遇孤苦。
所作词,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 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 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作 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 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一剪梅》李清照经典赏析 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 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这并不是什么新 鲜的题材,但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 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显得越发难能可贵。
“红藕香残玉簟秋”, 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 亲眼目睹了池塘中的荷花 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
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 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 形。
“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
此 外, 首句的语淡情深, 如浑然天成, 不经意道来。
故前人评曰: “易安 《一剪梅》 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其实寻常不 经意语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
李清照《一剪梅》诗意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诗意赏析导语:李清照的一剪梅疫情入境,借景抒情,耐人寻味。
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的诗意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赏析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一剪梅人生感悟句

1. 一剪梅,人生如梅花的绽放,无需厚实,只需一剪修剪,净化内心,展现最美的自己。
2. 一剪梅,人生苦乐无常,但只要积极面对,坚持前行,就能在困境中找到生活的美好。
3. 梅花开放,虽在寒冷的冬季,却能散发出清香,提醒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希望。
4. 梅花不畏寒冷,独自开放,这是对人生的启示,无论环境如何,都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5. 梅花的花期虽短暂,但每一次绽放都独具魅力,这也提醒我们珍惜每个美好的瞬间。
6. 一剪梅,浓情似雪,展示着坚强不屈的生命力,这是对人生奋斗的鼓励与激励。
7. 梅花艳丽而坚韧,正如人生的道路一样,无论遭遇何种困难,我们都要坚持追求目标。
8. 梅花寒冷中绽放,这是她的生命力,也是对人生坚强的告诫,即使逆境来袭,也要勇敢前行。
9. 一剪梅,无惧寒冷,展现着坚韧与坚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0. 剪一枝梅,人生的经历都是一次次剪裁和修整,只有经过岁月的磨砺,才能绽放出最美的人生。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今天我们继续品读李清照婚姻生活当中的小确幸,这首《一剪梅》也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封情书。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一期我们讲的是李清照的《醉花阴》,那也是他写给赵明诚的一封情书,其中的经典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集我们分享的《一剪梅》,名气比《醉花阴》更大,我记得很多年前这首一剪梅就被谱成了流行歌曲,很多著名歌手都演唱过这首歌,在各大歌厅的点歌率也非常高,反正我以前去KTV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朋友点唱这首歌,只不过歌名用的不是词牌名《一剪梅》,而是从词中选了“月满西楼”这一句词作为歌名了。
那么这首词到底有什么魅力,直到今天还能被广为传唱呢?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这首词的魅力:“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心思巧妙,”这三大特点,其实也正是李清照词的基本特点,只不过在这首一剪梅当中,堪称完美的同时展示出了这三大魅力。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大魅力——文字优美。
首先写景就很美:“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色的荷花渐渐凋零了,这已经是凉风飒飒的秋天了,凋零的荷花简直就是秋天的形象代言人。
李商隐也写过:“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的句子,林黛玉就酷爱“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一句。
只不过曹雪芹将这句诗记成了“留得残荷听雨声。
”意境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既然红藕就是荷花,那李清照为什么不直接说荷花或者莲花呢?除了格律平仄的要求之外,你可别忘了偶还是一语双关,因为莲藕的藕谐音配偶的“偶”。
所以红藕在古典诗词当中本来就有爱情的象征意义。
例如花间词人顾夐的《醉公子》就写过这样的句子:“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也是用秋天的红藕来兴起闺中思妇的相思幽怨,李清照写的是巧妙的化用了顾夐的词,含蓄的暗示了这首词的相思主题。
“红藕香残玉簟秋”。
“簟”是竹席的意思,竹席用玉来形容,可见是非常精美,光洁如玉的竹席了。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秋思深处的相思与愁绪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秋思深处的相思与愁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别情佳作。
全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揭示了中华民族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展现了她精湛的审美传达技巧。
一、作品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粉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
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飘零,水独自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2、注释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
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这里指小船。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三、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
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李清照名句赏析

李清照名句赏析李清照名句赏析引导语:记得高中时最爱李清照的诗词,善于抒情造境,浅显却又新奇。
时而婉约,时而豪杰,时而带着对国家的赤子之情。
她的诗词音节和谐,极具韵律。
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她的名句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鉴赏】舴艋,读作则猛,是指小船。
这两句词意思是:原想在江上泛舟寄情,却怕双溪中的舴艋小舟,载不动我内心许多的深愁。
这两句词描写情愁的深重,竟连舴艋舟都负荷不住,那么人的心灵又怎能承受如此深的愁呢?原词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写词名家,她的作品无论写情写景,多半细腻、生动,感人至深。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便是李清照描写情愁的名句,后人常用这两句词,来形容内心无限的愁苦。
【原诗】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处】宋·李清照《绝句》【鉴赏】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随着宋王朝逃难到南方,痛感朝廷的和谈政策太不争气。
她写此绝句,以楚霸王失败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讽刺南宋当权者苟且偷安的行为。
【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多少事,欲说还休。
【出处】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鉴赏】原词中金猊:金属做的,状似狮子的的香炉。
“香冷金猊”:是说香炉里的香早已烧完,炉子冷了。
被翻红浪:指被子散乱在床上没有叠起来。
宝奁:镜匣。
生怕:最怕。
此词写临别,先是写因离愁别绪,懒得叠被梳头;再则写千言万语,却是欲说还休。
为什么不说呢?因为这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原诗】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剪梅》经典名句摘抄
1、宰相巍巍坐庙堂,说我们那心经量,了之来以会实每开经量。
十了起去利走实每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子失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我们年去利得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宋不经量?——醴陵路子人
2、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
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刘克庄
3、谁剪轻琼做物华。
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园林晓树恁横斜。
道是梅花,不是梅花。
宿鹭联拳倚断槎。
昨夜寒些,今夜寒些。
孤舟蓑笠钓烟沙。
待不思家,怎不思家!——方岳
4、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5、旁观拍手么时和疏狂,疏于我不气妨,狂于我不气
妨!——邱克庄
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7、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巫床。
旁观拍手西了疏狂,疏年作得个而妨,狂年作得个而妨!——苏克庄
8、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
9、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一团燕月照窗纱,楼上胡茄,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
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汪元量
10、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11、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娃娃
12、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13、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
笙调,心字香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
1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李清照
15、雨过香消楼院空,过往尘华,无迹无踪。
闲愁最苦怨闺人,夜半冰凉,梦泪颜容。
枕处无痕离影蒙,今夜无眠,怀念春红。
可怜花落不相逢,人亦匆匆,情亦匆匆。
——邃若水
16、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
17、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
18、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
19、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20、朝朝暮暮只烧香。
有分成双,愿早成双。
——张幼谦
2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22、便风故闲来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君心绪太他国聊,种了芭蕉,大当之怨芭蕉。
竟悔当初未种桃,叶也青葱,花也妖娆。
如今对镜就把家去人云髫,诉也他国言,看也心焦。
?
23、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赵长卿
24、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25、片片秋叶待风啸,
枝上稀零,孩也上旋飘。
梧桐树与落以来乔,风心风飘
飘,雨也潇潇。
来日春回绿上梢,燕子归巢,为她起自童嬉闹。
壮志勿天成闲散消,忘了清成之四,俗了年少。
——云子
26、倜傥风流俊少年,通晓书经,自号青莲。
遍游天下美河山,破浪长风,直挂云帆。
斗酒豪情诗百篇,书剑飘零,一代诗仙。
横眉蔑视傲当权,富贵浮云,风月无边。
——李白(待考证)
27、离合悲欢事几般。
离有悲欢。
合有悲欢。
——王娇娘
28、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唐寅
29、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
30、旁观过第我太疏狂,
疏也对了界妨,狂有只了界妨。
——姚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