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复习重点
土地评价复习重点—不看后悔

土评复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管理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土地评价概述第一节土地管理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土地潜力评价第二节农用地的管理第三章土地适宜性评价第三节建设用地的管理第四章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章土地生态评价第五节我国的土地产权第六章土地经济评价第六节土地市场第一章土地评价概述第一节相关概念和概况第二节土地评价单元第三节土地评价因素土地评价的概念第二节土地评价单元一、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1、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3、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4、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5、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6、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定义:根据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归并或划分。
三、土地类型的划分1、土地自然类型的分类,它是以土地自然属性的差异性为依据,可以根据土地的某一自然属性或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研究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
2、广义:是指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它包括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群归并,此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和动态演替机制和规律等。
第二章 土地潜力评价(以气候要素为主)一、 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 二、 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 三、 土地潜力综合评价 四、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土地潜力(Land capability ):又称土地利用能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就是对这种潜在能力的等级划分或数量评定。
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第三章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综合评价)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二、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三、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四、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适应性、限制性、保护及改造措施来划分土地等级的评价。
2023年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地旳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旳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旳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步还包括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运用旳成果。
因此,它又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
详细包括下列几方面旳含义: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制约构成旳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是一种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是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旳复合界面。
3)土地旳性质和功能(如土地合适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旳综合作用旳成果。
土地在其长期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多种要素以不一样形式,从不一样旳侧面,按不一样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影响着土地旳综合特性。
4)土地是人类最基本旳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目前对土地旳多种运用和改造旳成果,如农地、道路、居民点等等。
土地与土壤: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原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处在永恒变化中旳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旳混合物。
从互相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旳一种构成要素,即土地包括土壤。
不过应当注意旳是,当土壤一旦被运用,即作为基本旳生产资料时,则必需同步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构成土地旳诸要素,这就是人们一般所说旳因地制宜运用土壤,这个时候旳土壤实际上已经以土地旳形式发生作用。
从本质特性上看,土壤旳本质特性是其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旳能力;而土地旳本质特性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旳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旳生产能力。
土地与国土:国土系归某一种国家管辖旳地球上旳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旳区域,广义包括一国旳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旳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由此可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旳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旳概念。
2、土地资源旳概念“所谓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间、地点旳条件下可以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目前和未来福利旳自然环境原因和条件”。
土地评价复习资料全

第六章1、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对不同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进行的土地评价。
具体来说,就是指某块土地针对不同植物或土地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适宜程度如何,做出等级的评定。
2、《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分为纲、级、亚级和等级四个单元。
3、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性步骤:规划土地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种类、调查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土地利用和土地单元的比较、提交评价结果。
4、评价土地质量的具体步骤:分别为每项土地质量合理地选定土地性质;把所选定的全部土地性质,按气候、地貌、水分、动植物和土壤等顺序排列;逐项检查,明确各土地性质的获取是通过现成资料参考或利用,还是需要通过调查收集获得。
5、提交评价结果:表格表示法、图件表示法。
6、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评价结果的针对性较强,强调进行多宜性评价,考虑了土地利用的经济背景。
第九章1、土地生物评价:一般土地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对环境最有意义的生态特性进行补充评价,尤其着重土地生态价值和功能的评价,直接服务于土地生态设计,直接服务于土地生态设计和土地生态规划。
2、生态脆弱性评价:生态脆弱性评价是指在区域水平上,对生态系统的脆弱程度作出定量或者半定量的分析与鉴定。
第十一章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政府为贯彻执行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及其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编制的在各部门间分配土地资源及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构思和设计方案;也可以说,它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作的总体的战略的部署和统筹安排。
第1、3、4、5、7、11、12章节辨析土地与土壤的区别:土地与土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发生学观点看,气候、地貌、母质和生物等是土壤形成的因子,土壤只是反映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并且只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特征产物。
土地则是在一定地段内全部自然因素(包括土壤在内)作为它本身的组成成分,并通过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综合自然特征。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复习资料备课讲稿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复习资料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一:名词解释1:土地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
2:土地系统是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的组合,它的地形、土壤、植被出现重复的组合型。
3:土地点在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上更为一致的区域,也是理论上级别最低的土地等级单位。
4:地方是若干个不同“限区”的有规律结合体,是这些“限区”有规律地彼此交替重复出现即复域分布的地域,或者是面积较大的“限区”因遭受切割而复杂化的区域。
5:相最低级景观形态单位,也就是低级土地分级单位6:限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相”有规律结合体,分:简单限区,复杂限区。
7:土地结构土地类型结构,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关系,或者可以说是各种土地类型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
8:土地评价又称土地质量评价或土地资源评价,是指根据土地的物质生产能力或非物质效用能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做出定性或定量的等级评定。
9:[农用地分级] 通过对影响农用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对某个行政区范围内农用地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10:土地生态设计在研究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以促进土地向正向演替为着眼点,建立由人工调控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的土地生态系统,并在其运转过程中使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促进,从而使土地发挥更大、更好的利用效益。
11:土地类型(狭义)是指在土地分级所划分出的属于同一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指标,按其综合特征的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广义)是指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包括土地分级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群归并,此外还包括土地类型结构、动态、演替机制和规律等。
12:土地单位:13:土地分级:是在对该区域所有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归并或自上而下划分,区分出一些等级系统,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14:土地单元:一组相互联系的土地,它们在土地系统内和某一特定的地形有关.15:土地素:在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上更为一致的区域,也是理论上级别最低的土地等级单位.16:土地刻面:与土地单元概念一样.17: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有关,并有一组相互作用的简单土地性质所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18:土地经济评价:是运用可比经济指标通过对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及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来评定土地的质量,并确定其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经济可行性.19:土地分类:是指对一个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20:土地分类原则:包含四个原则即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实用性原;自然发生学原则.21:土地评价:按性质可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生态评价等.按途径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按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2:土地类型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与”量”上的对比关系,或者可以说是各种土地类型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23:土地类型演替:实质上就是土地类型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二:简答题[1]:简述英澳学派土地分级系统和苏联景观学派土地分级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
土地调查与评价复习

土地调查与评价复习1. 土地含义: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由气候、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种种结果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2. 土地既是劳动的对象,又是生产资料,但并非所有的土地都可以作为生产资料。
3. 土地资源调查是指运用土地资源学的知识,借助有关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和历史演变规律及其生产潜力、适宜性、限制性、土地利用特点、权属关系和管理状况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它包括土地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其目的是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4. 土地资源评价就是针对特定的利用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地资源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经济社会条件进行综合考察,阐明土地资源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潜力及土地利用效率,建立一个土地资源评价系统,并将土地资源评价结果表示在专题地图上。
5. 土地资源评价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及土地经济评价等;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根据综合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农业用地评价、林地用地评价、城镇对地评价、自然保护区用地评价等。
6.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1.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2.是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前提;3.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点手段和内容;4.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7. 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1.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结构;2.查清土地资源的质量和特性;3.查清土地资源的权属和分布;4.查清土地利用的问题和成因。
8. 土地调查与评价的主体指的是对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负主要责任的组织或个人,即调查评价者或执行者。
土地资源是调查与评价的客体。
但是客体并非是土地资源的全部属性,而是那些对土地利用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特性。
9. 土地系统的构成要素即子系统来分类,也就是从纵向来划分,通常可分为以下基本类型:1.农田系统2.林地系统3.草地系统4.水域系统5.荒漠系统6.市地系统按土地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分系统来分类,也就是从横向上来划分,可分为1.湿润赤道带土地系统;2.湿润热带土地系统;3.湿润南亚热带土地系统;4.湿润中亚热带土地系统;5.湿润北亚热带土地系统;6.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土地系统;7.湿润半湿润温带土地系统;8.湿润寒温带土地系统;9.黄土高原土地系统;10.半干旱温带草原土地系统;11干旱温带暖湿带荒漠土地系统;12.青藏高原土地系统10.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1993年发表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的五个标准进行:1.生产性2.安全性3.保护性4.可行性5.接受性11.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是:1.土地面积辽阔,类型多样2.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3.山地多、平地少,开发利用难度大;4.难利用土地面积大,水热条件制约严重;5.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明显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估价师考试总结

第一部分土地基础知识第一章土地概念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需把握的要点:1.1土地是综合体.1.2土地是自然产物.1.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1.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1.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2. 土地的特征:(一). 自然特征: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1. 土地的不可替代性.2.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 土地质量的差异性.5. 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二). 土地的经济特性: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关系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1.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3.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4. 土地增值型.5.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6. 土地的产权特性.7. 土地的不动产特性.(三). 土地的产权特性:土地的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上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3. 土地的功能:(一). 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二). 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第二章土地的分类1.按地形特征分类包括: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
2.按土地用途分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3.编码方法分类:01-耕地011-水田012-水浇地013-旱地02-园地第 1 页共6 页021-果园022-茶园023-其他园地(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03-林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031-有林地032-灌木林地033-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土地评价知识点总结

土地评价知识点总结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
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土地评价成为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土地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土地的产出潜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利用方式等。
本文将对土地评价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土地评价的方法和要点。
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质量、用途、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的过程。
土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地评价的内容1.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肥力、适用性和可利用性。
评价内容包括土壤类型、质地、厚度、排水性、酸碱度等。
2.土地生态环境评价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是对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和自然环境功能。
评价内容包括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程度等。
3.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适宜用途、发展方向和容量规模。
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适用性、开发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
4.土地价值评价土地价值评价是对土地的经济潜力和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买卖价格、租赁费用和抵押价值。
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
5.土地功能评价土地功能评价是对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内容包括土地的产出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三、土地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专家经验和实地调查,对土地的质量、生态环境、利用潜力、价值和功能进行综合判断和分类。
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
土地评价与管理复习资料(终)1

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概念,它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还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在内。
2、土地的功能生产性功能、承载性功能、提供原料的功能、观赏性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3、土地的性质(1)土地是自然综合体(2)土地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厚度和范围的地段。
(3)土地是一种历史自然体,具有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4)土地具有经济利用价值。
(5)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
(6)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第一章土地评价要素选择1、土地构成要素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水文及水文地质因素、植被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第二章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1、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下,人类对土地所施加的各种活动,是一个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
2、土地利用分类的理论基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城乡分异规律3、土地利用分类的概念:按照土地用途和土地利用方式或两者之一对土地进行的分类。
4、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顺序法、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参数法。
5、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基础分类体系、应用分类体系、应用基础分类体系。
6、土地利用系统的目标: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系统调节性、结构适宜性。
7、土地利用类型的概念:基于一定土地类型,经过长期开发改造和利用土地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土地用途与利用方式的地域单元。
8、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现状特征原则、地域性原则、生产适用性原则、科学系统性原则9、土地利用方式的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更为详细具体的分类,是在土地利用大类划分基础上的细分。
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注:括号内为定义)(1)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2)园地(种植以采集果、叶为主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率>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果树苗圃等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类型结构与演替 ............................................................................................................................ 6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Land & Resources College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姓名:张
烈
电话:1522811070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书 山 有 路
勤
为 径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绪论 .................................................................................................................................................... 2 第一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土地及土地评价的概念 .......................................................................................................................... 2 土地类型的概念 ...................................................................................................................................... 3 土地分级.................................................................................................................................................. 3 土地分类.................................................................................................................................................. 4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 5 土地类型结构 .......................................................................................................................................... 6 土地类型的演替 ...................................................................................................................................... 7 土地开发.................................................................................................................................................. 8 土地复垦.................................................................................................................................................. 8 土地整理.................................................................................................................................................. 8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目的 ...................................................................................................................... 8 土地类型调查概述 .................................................................................................................................. 9 土地类型的野外调查方法 .................................................................................................................... 11 土地类型的识别与划分 ........................................................................................................................ 12 山地土地类型的研究方法 .................................................................................................................... 14 土地类型制图概述 ................................................................................................................................ 16 土地类型系列制图 ................................................................................................................................ 19 土地评价的概念与类别 ........................................................................................................................ 20 土地评价的原则 .................................................................................................................................... 21 土地评价的过程 .................................................................................................................................... 22 土地评价的因子选取 ............................................................................................................................ 23 土地评价方法 ........................................................................................................................................ 24 土地潜力评价的分级系统 .................................................................................................................... 26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 30 基本概念................................................................................................................................................ 31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 ................................................................................................ 31 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 32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 33 土地经济评价概述 ................................................................................................................................ 33 城镇土地定级 ........................................................................................................................................ 35 农用地估价............................................................................................................................................ 37 土地类型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