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思路与对策_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_邢东海
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建议

入 ,逐 步建 立覆 盖全 市 主要 农产 品种 养基 地 和农 产
品批 发市场 的市 、县 、乡 、村 四级监 测 网络 。制 定
业 发 展 ,落 实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的各 项 政 策 ,加 快 实施 品牌 战略 ,着 力培 育 一批 市
场 占有 率 高 、有 石家 庄 特 色 的 中 国知 名 品
2 。 2 加快 现代 农 业 园区建设 。据统 计 , 2 0 1 2年 全 市 3 3个 都 市农 业 科 技 园 区规 划 投资 2 9亿 多 元 , 已投 资 9 . 2亿 元 。 政 府 资 金 扶 持
了l 5个 重 点 都 市 农业 园 区 。但 是 农 业 项 目开 发 与
农 业社 会化 服务 体系 。按 照 多元 化 、社会化 的发展
石域家 庄 市 现 代 农 业 布 局 与 区 域 发 展 建 议 ,近 年 来 ,市 农业 综 合 生产 能力 稳 步提 服 务机 构 为依托 、合作 经济 组织 为基 础 、龙 头企 业
石 家庄 市 是 河北 省 的重 要农 业 生产 区
高 ,粮 食 单 产 、总 产 分 别达 到 4 7 2 . 7 k g和
5 4 5 . 9万 t ,粮 食连 续 八 年丰 收 ,单产 、总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 c o mm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a c h i e v e me n t s , a n d a
Op e r a t i o n S t a t u s , P r o b l e ms a n d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Mo d e r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De mo n s t r a t i o n
N a t i o n a l F o x t a i l Mi l l e t I m p r o v e m e n t C e n t e r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3 5 , He b e i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m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b a s e p l a y s a n i r r e p l a c e a b l e r o l e i n t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虐 亏亏搪 2 0 1 5 , 5 ( 8 ) : 1 2 6 — 1 3 1
J o ur na l o fAg r i c u l t u r e 、 V w w. c a a j . o r g
河北省现代农 业示范基地运行现 状 、 问题 及对 策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农业示范区的定义、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设的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示范区的定义农业示范区是指通过科学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以一定的规模和区域为基础,整合资源,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的典范,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必要性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农民可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通过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3.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关键要素1. 先进的农业技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装备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2. 综合的农业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
通过产业链的建立,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包括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农业科技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等方面的服务。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探讨与思考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探讨与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特色农业(简称现代农业)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以高效、智能、精准、科技为特色,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实现现代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成为了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之一。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是指以政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为龙头,形成覆盖一定地域范围的农业产业集群。
通过核心业态开发,重点产品种植或养殖,形成农产品供应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示范区具有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兼备的特点,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1、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可以集聚各类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2、提高农产品销售: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具有一定的规模、品牌效应和营销网络,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营销效益,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可以在城乡间打破传统的界限,促进农村向城市的技术和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吸纳就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要重点围绕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入高效优质的种苗、施肥、防病、高效残杀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单产和品质,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利润空间。
2、规模化经营:规模化农业是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集聚农业资源和农业企业,实行农业生产、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推进现代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重点产品培育: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要建立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一系列产业链,针对产业链上的重点产品进行培育推广,在市场细分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农产品在商品货架上展示的价值和地位。
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范文大全)

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范文大全)第一篇: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于21世纪初开始探索,2010年石家庄市政府列入议事日程,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并下发了《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意见》,都市农业实现了有序、快速发展。
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一)规划引领,初步形成了“一环两带三大板块”都市农业区域布局。
2010年底,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编制了《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为市内六区以及四个组团县(市),辖区面积265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6.8%。
以规划为引领,初步建成了“一环两带三大板块”都市农业区域格局,即以石环公路为主线的绿色屏障体系、沿滹沱河区域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科普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开发带、沿西部山前区域集生态旅游、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开发带、省会西北部以生态观光为主题的现代生态农业板块、省会东北部以产业园区为主题的现代园区农业板块、省会东南部以高效设施为主题的现代设施农业板块。
省会都市农业初具雏形。
(二)项目运作,建成了一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
以项目为载体,重点谋划和筛选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都市农业园区项目。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都市农业园区33个,其中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都市农业园区25个,集设施生产、体验参与、特色精品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园区8个。
33个都市农业园区初步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瓜,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的场所与机会,扩大了市民的休闲空间,提升了生活服务功能。
(三)产业带动,培育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
按照“粮退菜进、限牧增果,一产与三产相结合,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积极引导和培育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六大都市农业产业。
浅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及建议

浅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及建议沈新元,谢强(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促进农业由以资源为依托的数量型向以技术为依托的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其有效途径是政策引导和建园设区进行示范。
通过典型辐射引路,加速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应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形成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经验及建议0 引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它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农业智力资源密集为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
不仅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而且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对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已经上升到了重要的历史地位,现已发展成为展示我国农业现代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窗口,成为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要经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强调把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从2009年11月开始,农业部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国内诸多示范区在各方面都是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各地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其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探讨与思考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探讨与思考随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传统农业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因此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的共同选择。
那么如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划科学、定位准确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规划需要科学、准确地把握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经济,依据产业发展特点制定相应规划,以此达到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同时,明确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二、选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精准农业技术如自动化、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慧化。
同时,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和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走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现代农业。
三、培养专业化的人才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特别是在现代农业中,需要有更多的科技专家、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人才,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四、建立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系统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系统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将成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
信息化平台能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帮助农民掌握市场动态、管理农业生产、做出科学决策。
而数字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提高作业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和损失。
总之,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需要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实现自身转型升级,需要注意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最终通过科学规划、精准定位、先进技术、专业人才以及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系统等多种手段,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试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和扶持力度的日益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运营逐步提上议事日程,然而,示范区在建设发展中尚有突出问题需解决,本文通过阐述这些问题、进一步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提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发展现代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现如今,中央三令五申,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致富的有利平台,表明国家已摸索出一条推动“三农”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首先论述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运营与建设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接着就解决这些问题给出若干可靠的见解。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示范区的若干机制体制有待完善诚然,农业示范区在机制体制方面已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因示范区的建设毕竟起步晚、起点较低,出现其他部门给示范区的资金落实不到位以及协作机制较为散乱等不良现象,这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在示范区建设所需资金方面,符合“三农”特征的低压担保机制并未出现,为数不少的示范区农户因自身经营规模较小、抵押产品严重匮乏,无力满足现代农业的继续发展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在农业土地的流转上,因交易平台的缺失,总的来讲,农村地区土地流向异常散乱、规模不大,农民经营土地的权限流通范围相当狭隘,为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农业科技的水平较为低下、缺乏创新活力在技术层面,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整体水平较为低下,就技术需求的层面讲,农户因自身经营规模的狭隘加剧农业“次生”风险的发生,也不利于农业科技顺利地运用到经营活动中。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富余劳动力流失相当严重,农村整体劳动力的素质尚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也在很大意义上降低了示范区农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在技术的供应上看,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仍延续多年前的陈旧器械设备,缺少科技含量高的全新机械,农业的技术普及度较为低下,同样少优良科技品种,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推广不利于农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中农业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现代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当地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石家庄市粮食核心保护区发展规划》、《石家庄市关于加快全市乳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果品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石家庄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全面提升石家庄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1,2]。
作者基于此SWOT 评价模式,分析该地区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和短板,提出对策与意见。
1石家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条件SWOT 分析1.1石家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Strengths 1.1.1生产资料装备先进,经营主体多元、工作机制创新2014年石家庄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50万t ,实现“十一连丰”。
蔬菜、肉蛋奶和干鲜果产量分别为1269万t 、304万t 和240万t ,50%以上特色农产品外销。
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50.79万hm 2,节水灌溉面积20.07万hm 2,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8。
全市高标准农田39.87万hm 2,农机总动力1997万kW ,综合机械化水平82%。
统计显示,目前该地区家庭农场341家,农民合作社14000多家,参与农业产业化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reating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Based on Shijiazhuang City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ING Dong-hai 1,GENG Ji-shen 2,DU Xiao-dong 2*,CAI Hai-yan 2*(1.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y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t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Shijiazhuang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w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put forward the basic idea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d analyze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of creating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in Shijiazhuang.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DOI :10.16318/ki.hbnykx.2016.04.024河北农业科学,2016,20(4):91-96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邵明霞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思路与对策———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邢东海1,耿记申2,杜晓东2*,蔡海燕2*(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深远。
根据石家庄市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发展定位及发展对策,并对其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将石家庄打造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关键词:河北省;石家庄;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6)04-0091-06收稿日期:2016-03-11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C2016106070)作者简介:邢东海(1962-),男,河北石家庄人,主要从事科研管理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工作。
E-mail :xddh008@ 。
通许作者:杜晓东(1967-),女,河北赵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研究。
E-mail :1220591829@ 。
通讯作者:蔡海燕(1982-),女,河北广平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工作。
E -mail :25599086@ 。
网络出版时间:2016-11-01 11:30:09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3.1197.S.20161101.1130.023.html河北农业科学2016年经营的农户80多万户,占总数的50%以上,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主要环节。
通过制定发布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创新粮食生产保障机制、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了农业稳步发展。
1.1.2科研实力雄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石家庄市集中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及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40多家科研院所。
同时,石家庄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仅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就取得农业科技新成果156项,获得国家级奖励9项。
201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
1.1.3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特色产业不断发展石家庄市紧紧围绕粮食、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导产业,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特色产业,着力打造1批具有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园区集群;另一方面按照产学研一条龙,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注重产业配套,合理布局种养、加工、营销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着力探索“用现代工业理念做大农业,用现代流通方式做活农业,用现代金融手段做强农业,用现代生态理念做精农业”的基本路径。
1.1.4农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布局基本建成围绕“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明确了农业主导产业总体布局。
种植业:东部“稳粮”,重点建设高标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成了100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片,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稳产增收;中部“增菜”,重点创建蔬菜标准园,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有省部级标准化蔬菜园14个;西部“优果”,重点发展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的大枣、核桃、石榴等产业基地。
畜牧业:东部为标准化、规模化现代畜牧业发展区;中部为饲料兽药的畜牧关联产业发展区;西部为生态畜牧业发展区。
1.2石家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Weaknesses 1.2.1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近年来,石家庄市农业投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调整,农业资金来源明显多元化,但农村农业投资主体现状还存在一些不协调。
主要是财政对农业投入与农业发展所需长期性、全局性的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保障之间存在不协调。
石家庄市尽管加大了惠农强农力度,但与全市农业发展所需的强力支撑相比,部分内容仍有待提升,如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及检验检测体系等基础性和公共性设施建设等方面。
1.2.2水资源匮乏,农业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石家庄地区是世界缺水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4m3,属极度贫水区(国际标准)。
该地区以地下水供水为主,近年平均用水量为33.6亿m3/a,地下水平均供水量为28.53亿m3/a,占总供水量的85%,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5.46亿m3。
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地下水储存资源不断减少,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大气降水补给能力降低,地下水承载力大幅度下降,造成水资源安全的潜在隐患。
石家庄市发展现代农业,须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鼓励现代农业向节水农业方向发展。
1.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当前石家庄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发展迅速,然而总数仅为341家,相较于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来讲,数量较少。
目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农户分散经营,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难以应对农业市场化、国家化及目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
1.3石家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Opportu-nities1.3.1“三农”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突破了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a聚焦“三农”,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
石家庄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推进措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1.3.2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京津冀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引领着中国改革开放30a的经济快速前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区域化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为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提供更多的契机。
1.3.3优势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明显石家庄市有君乐宝、双鸽、华牧、益海粮油、黑马面业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55家,带动养殖户20多万户、种植户60万92··第4期户。
佐美庄园、紫藤葡萄等集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54个,年接待游客达125万人次。
1.4石家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挑战———Threats 1.4.1技术挑战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化生产、设施化栽培、机械化操作、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但目前石家庄现代农业科技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