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武术-养生-太极拳-教学-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二套)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是常见的养生武术,更是广大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白鹅亮翅
第七式:斜形
第八式: 搂膝
第九式: 拗步
第十式:掩手肱拳
第十一式:高探马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第十四式:云手
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
第十六式:当头炮
第十七式:金刚捣碓
第十八式:收势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
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记忆口诀

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记忆口诀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记忆口诀·陈正雷●动作名称第01式:太极起势第02式:金刚捣碓第03式:懒扎衣第04式:六封四闭第05式:单鞭第06式:白鹤亮翅第07式:斜行第08式:搂膝第09式:拗步第10式:掩手肱拳第11式:高探马第12式:左蹬一根第13式:玉女穿梭第14式:云手第15式:转身双摆莲第16式:当头炮第17式:金刚捣碓第18式:收势◎动作详解第01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送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垮,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垮,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沉,促使心气下沉,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垮,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02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掤,目视左前方。
十八式分别是什么

十八式分别是什么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白鹅亮翅,
7、斜形,
8、搂膝,
9、拗步,10、掩手肱拳,11、高探马,12、左蹬一跟,13、玉女穿梭,14、云手,15、转身双摆莲,16、当头炮,17、金刚捣碓,18、太极收势。
太极拳要求慢、松、柔及动作走圆或弧线,这能强化各关节的柔韧度,增强骨密度、改善骨关节病,太极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运动,太极拳不仅是一门武术也是一项有效的健身运动。
十八式习练时充分体现出道家文化的精髓,拳法要求通过练习达到虚灵顶劲,立身中正,含胸拔背,而武当太极拳十八式为基础入门拳法之一,动作开合大方,步法稳健灵活。
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

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
欢迎阅读!18式养生太极拳口令介绍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白鹅亮翅7、斜行8、搂膝9、拗步10、掩手肱拳11、高探马12、左蹬一跟13、玉女穿梭14、云手15、转身双摆莲16、当头炮17、金刚捣碓18、收势练习太极拳的好处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
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处于抑制状态,这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为打破了病理的兴奋灶,修复和改善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渐减轻或消失了。
练习时的“眼随手转”和推手中的“推荡往来”,有助于视神经和皮肤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
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
4.促进物质代谢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
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各式太极拳的特点陈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要求身体和心灵要一致。
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著兼而有之。
精要十八式图文教学

精要十八式图文教学动作名称1起式10。
掩手肱拳2。
金刚捣碓11。
高探马3。
懒扎衣12。
左蹬一跟4。
六封四闭13。
玉女穿梭5。
单鞭14。
云手6。
白鹤亮翅15。
转身双摆莲7。
斜行16。
当头炮8。
搂膝17。
金刚捣碓9。
拗步18。
收式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 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陈氏太极拳及其主要特点: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新编八段锦 太极气功十八式 武警擒敌拳

新编八段锦---- 赵之心第一式:双手擎天俏颈肩改变颈部运动模式,增强颈部肌群力量,预防肩部功能退化,对肩周炎有康复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胸襟来很多疾病与脂肪过量有关,运动能调节身体肌脂比例,使人变得有力。
第三式:双臂拉举柔脏腑减少内脏挤压,保持脏腑健康。
第四式:回头望月脊柱坚关注腰部锻炼,减轻运动模式单一而导致的腰痛问题。
第五式:摇头摆尾驱心火中医认为心火是温暖全身的热量内源,如果失去控制,火性浮炎于上,表现出病症。
第六式:双手攀地固肾腰腿部的柔韧性,运动能力由此得到锻炼,对下肢血管有抻拉作用。
第七式:马步冲拳袪倦怠痛经活络,血液流畅,倦意全消,对缓解心理压力大有帮助。
第八式:磕磕足跟键年年将足跟提起适力落下,认真体会振动传至小腹、脊柱、后脑这种刺激对健康有益。
→新编八段锦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功法1、起势调息2、开阔胸怀3、挥舞彩虹4、轮臂分云5、定步倒卷肱6、湖心划船7、肩前托球8、转体望月9、转腰推掌10、马步云手11、捞海观天12、推波助浪13、飞鸽展翅14、伸臂冲拳15、大雁飞翔16、环转飞轮17、踏步拍球18、按掌平气→太极气功十八式武警擒敌拳预备势1、直拳横踢2、抱腿顶摔3、勾摆连击4、抱臂背摔5、侧踹勾拳收势6、拉肘别臂7、掀腿压颈8、侧踹横踢9、前蹬弹腿10、直摆勾击11、接腿涮摔12、摆拳侧踹13、抱腿撞裆14、绊腿跪裆15、格挡弹踢16、膝肘连击→武警擒敌拳(整)武警擒敌拳(分)。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1】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2.提膝按掌3.出步切掌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2.下捋左转上棚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2.提膝出步3.转体击肘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2.上步插掌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